蝙蝠傳播肺炎?不準確的解讀

2021-01-15 騰訊網

這白白的小糰子,是宏都拉斯白蝙蝠。

攝影:KONRAD WOTHE,明登圖片社

新冠疫情當前,

看到蝙蝠就害怕?

那你就錯了!

墨西哥犬吻蝠飛出洞穴去捕食的特寫

攝影:JOEL SARTORE WITH COLE SARTORE,國家地理

來自上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的一則新聞,讓人吃驚又極度不安:

工作人員幫忙驅趕居民家中越冬的蝙蝠

(新聞截圖)

僅僅是正月初十,閔行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就出動了六次。在新型肺炎傳播的風險下,工作人員全副武裝穿著防護服,敲開這些天來一直緊閉的居民大門。起因是野保人員接到報案,不得不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安撫人心。

簡單說,妖魔化蝙蝠、甚至侵擾越冬蝙蝠,是此時此刻疫情陰雲之下最不該發生的事情。

畫面中的猙獰面孔如吸血鬼般可怕,實際上這不過是一隻無害的果蝠。全世界上千種蝙蝠中,只有3種蝙蝠以血液為生,其餘大多以昆蟲、水果和花蜜為食。

攝影:JOEL SARTORE,國家地理

蝙蝠傳播肺炎?不準確的解讀

現在,恐怕每個人都知道蝙蝠可能是新冠的天然宿主。新冠病毒和在中華菊頭蝠身上發現的SARS病毒基因序列相似度是79.55%(Zhou P et al bioRxiv 2020);和一種舟山地區蝙蝠體內冠狀病毒的序列相似度接近90%(Zhu N et al NEJM 2020);和另一種來自雲南的中菊頭蝠體內冠狀病毒序列相似度是96%(Zhou P et al bioRxiv 2020)。

基因比對後如何解讀?

圖源:bioRxiv

蝙蝠會把新冠病毒傳給人類?

不,解讀的結論也許恰恰是錯的。

要解讀這個結論,可以參考兩個關鍵信息:

一、兩個物種在大約8000萬年前開始各自進化,分別進化為——老鼠和人,兩者基因序列相似度是85-92%;我們養在家中的貓和人類的基因相似程度超過90%,甚至人類和香蕉也有50%的基因相似性;

二、新冠患者體內和蝙蝠體內病毒樣品存在顯著基因差異,但來自患者病毒樣本之間的基因序列高度一致。

人類基因序列和其他物種的相似度:植物、酵母、果蠅、小鼠、黑猩猩

圖片來源:23andme.com

所以得出的推論是:某種寄生於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因為某種原因進入了目前未知的動物體內;離開了蝙蝠的冠狀病毒,在目前未知的動物群體中得到穩定傳播,且發生突變,最終獲得了感染人類的能力。

而此時此刻,

它已經和天然宿主體內病毒的原始形態

有了根本區別。

找到中間宿主,

才是阻斷自然傳播鏈條的核心。

2月7日上午11時,華南農業大學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關情況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提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中國工程院院士、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組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表示:新冠病毒可能存在多個中間宿主。

在喀麥隆路邊,販賣穿山甲的小販。

攝影:Brent Stirton

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

看到蝙蝠就害怕,這是在目前疫情陰雲下的全民恐慌。而實際上蝙蝠和蝙蝠之間的形態、習性差異簡直天上地下,是否攜帶病毒、攜帶什麼種類的病毒也天差地別。

2019年出版的這本世界蝙蝠手冊,記錄了超過1300種蝙蝠

圖源:Smithsonian Institution

一些科普文章中說蝙蝠可能攜帶4000多種病毒。實際上按照被廣為接受的病毒分類,蝙蝠攜帶病毒的種類大概是50-150種。然而作為哺乳動物的第二龐大類群,蝙蝠在全球分布1300種以上,物種多樣性極高。

所以這50-150種病毒,

也分布在一千多種蝙蝠的體內。

東亞伏翼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而上海地區常見的東亞伏翼,

和潛在自然宿主菊頭蝠,

他們不同種、不同屬,

甚至不同科 。

簡單說,

依照目前的科學證據,

那些被驅趕的蝙蝠,

沒有把新冠病毒傳染給人類的能力。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紅色名錄,中菊頭蝠分布區並不包括上海

圖源:IUCN Redlist

即便是菊頭蝠,

也不是每隻都帶新冠的原始病毒。

目前對於新冠病毒自然宿主和中間宿主的研究還非常有限,但如果按照SARS期間蝙蝠研究的比例推斷,平均家裡面跑進來近千隻菊頭蝠,才有一隻可能攜帶病毒,而且這個病毒和最終感染人類的病毒並不相同。

中華菊頭蝠標本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所以當你發現蝙蝠的一剎那,

請保持鎮定——

它並不是新冠病毒潛在自然宿主。

殺蝙蝠可能引起新災難

歷史上人類曾經嘗試過大規模捕殺蝙蝠的試驗,全部以失敗告終,其中有些嘗試還帶來了嚴重後果。比如為了防止狂犬病爆發,人們在南美洲嘗試用毒藥毒殺吸血蝠,甚至用爆炸物摧毀蝙蝠棲息地。然而對於蝙蝠持續的侵擾反而加劇了帶毒個體的遷移流動,增加了狂犬病傳播風險。

蝙山蝠海:美國田納西哈伯德洞穴中,約18萬隻灰蝙蝠擠在穴壁上。每年冬天都會有超過50萬隻灰蝙蝠來此過冬。

攝影:STEPHEN ALVAREZ,國家地理

而無論如何獵殺,都沒有可能徹底清除蝙蝠種群,反而帶來更嚴重的安全風險和難以預計的生態系統退化。

這隻紅色狐蝠是澳大利亞特有的蝙蝠,此時它正在接受亨得拉病毒檢測,亨得拉病毒是一種罕見同時具有潛在致命性的病毒,可從蝙蝠傳染到馬,再由馬傳染給人。

攝影:LYNN JOHNSON,國家地理

在過去幾十年中,

幾乎每一種來自蝙蝠的致命疾病,

都伴隨著人類對於這個物種的主動侵犯。

例如:對森林的砍伐減少了蝙蝠的自然棲息地,迫使它們進入人類活動區;將蝙蝠當作野味來取食,導致病毒直接感染;而過度放牧讓家畜進入蝙蝠棲息地,成為致命病毒的中間宿主。

在墨西哥,蝙蝠是是龍舌蘭的重要傳粉者,因此我們才能品嘗最純正的龍舌蘭酒。

攝影:MERLIN TUTTLE,國家地理

最危險的擔憂

無論是從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安全考慮,還是僅著眼於目前的疫情,妖魔化蝙蝠、甚至侵擾越冬蝙蝠,都是此時此刻疫情陰雲之下,最不應該發生的事情。而最壞的情況,全民恐慌持續侵擾蝙蝠,難以保證不會給我們這個世界帶來新的疾病和災難。

簡單說,

在當前情況下,

不作(zuō),是最好的選擇。

新聞中,俞站長的評論,也是我們的建議。

圖片來源:新聞綜合

相關焦點

  • ​蝙蝠傳播肺炎?不準確的解讀
    工作人員幫忙驅趕居民家中越冬的蝙蝠(新聞截圖)僅僅是正月初十,閔行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就出動了六次。在起因是野保人員接到報案,不得不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安撫人心。簡單說,妖魔化蝙蝠、甚至侵擾越冬蝙蝠,是此時此刻疫情陰雲之下最不該發生的事情。
  •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2新病毒與SARS樣冠狀病毒最相似該研究報告了通過基因組分析發現新病毒29,903個核苷酸中89.1%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相似。(在中國的蝙蝠體內廣泛發現了SARS樣病毒,但與SARS病毒又不完全相同,所以叫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
  • 侵擾越冬蝙蝠,是此時此刻最離譜的事情
    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開車出門,而是在新型肺炎傳播的風險下,全副武裝地穿著防護服,敲開這些天來一直緊緊閉上的居民大門。起因是野保人員接到報案,不得不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安撫人心。 蝙蝠傳播肺炎?不準確的解讀 經過各種新聞和科普,恐怕每個人都了解新型肺炎傳播中蝙蝠可能是天然宿主。
  • 新冠傳播錯怪了蝙蝠
    他與辛巴威大學的同僚們合作,經常來到位於辛巴威的蝙蝠洞穴裡採集蝙蝠的樣本和糞便。在實驗室,這些科學家們對蝙蝠攜帶的各種病毒基因物質進行抽樣和排序。因此了解蝙蝠所攜帶的病原體非常關鍵,因為它可能會傳播給人類」。蝙蝠專家們啟動了一個名為「不要怪罪蝙蝠」(Don't Blame Bats)的倡議活動,意在打消對於蝙蝠無根據的恐懼和誤解,因為這些誤解正在對保育工作造成威脅。他們說,蝙蝠是地球上最被誤解和低估的動物之一。
  • 蝙蝠究竟能傳播什麼病毒?
    作者 | 五次方 之前談到了錘頭果蝠能傳播伊波拉病毒,實際上不太準確。早期人們曾認為錘頭果蝠是傳播伊波拉病毒的元兇,但最近的研究未能在其體內檢出伊波拉病毒的RNA。科學就是這麼慫,有一分證據就只敢說一分話,此事只能暫時存疑。
  • 專家解讀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恐慌沒有必要,但一定要重視
    陸家海教授:這個疾病的傳播途徑已經出現了人傳人。在這個過程中,病毒可能正在不斷的變異,如果防控不做好,這種病毒可能變異成為越來越適應人類的病毒,變得更適應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傳播。該論文分析闡述了引起近期武漢地區肺炎疫情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及與導致「非典」疫情的SARS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的遺傳進化關係,並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該成果評估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人間傳染力,為儘快確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制定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
  • 如果人類消滅了蝙蝠,會發生什麼?病毒傳播更狂,生態穩定被破壞
    儘管到現在為止官方仍未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歸因為食用野生動物,但是公眾早已將那些在武漢吃野生動物的人看作是罪魁禍首了。同時有些人好奇,既然蝙蝠身上攜帶著幾百種對人類有害的病毒,為什麼人類不對蝙蝠趕盡殺絕呢?
  • 看不見的敵人:蝙蝠也會傳播狂犬病?
    看不見的敵人:蝙蝠也會傳播狂犬病?今年一場預期之外的肺炎疫情,讓我們逐漸認識了新冠病毒,並產生進一步的思考:它將與人類共存,還是會被消滅?每一場疫情的爆發,也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而我們最不應忘卻的教訓,就是警惕和敬畏每一個未知生命。不輕易接觸野生動物,病毒這個微小的「敵人」才不會有可乘之機。一旦鋌而走險,可能會為你帶來難以承擔的後果。
  • 百度百科醫典上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詞條,協同權威專家全面解讀...
    自武漢市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患者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備受大家關注。為此,百度百科醫典第一時間聯合北京地壇醫院專家教授編制上線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詞條,以權威準確、豐富全面、通俗易懂的內容,從肺炎本身、症狀、就醫、預後、預防措施等方面,讓大眾更清晰、快速地了解相關知識。
  • 蝙蝠會傳染新型冠狀病毒?請不要冤枉蝙蝠!
    2019年,湖北省武漢市發現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會出現嚴重的肺炎症狀。由於防控不及時和遇上春運,人口大遷徙,因而該病毒擴散非常之快。1月30日,將近25萬隻蝙蝠衝進布裡斯班,肆意橫行,交通頓時癱瘓,當地居民被嚇得不敢外出。有人稱這些蝙蝠非常兇殘,一口可把人的脖子咬斷,更有甚者懷疑,蝙蝠衝進城市,會不會把新型冠狀病毒也傳播開來。
  •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 而新型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這個疑問類似於為什麼愛滋病毒在猩猩體內存在了很多年,而最近幾十年才開始在人類中爆發呢。,但是不是說不中招就應該沒有防範意識,什麼都去吃。
  • 蝙蝠有「毒王」之稱,既然蝙蝠這麼毒,為什麼人類不將其趕盡殺絕
    後一種動物主要通過將病毒傳播給其它動物來彰顯「毒氣本色」。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動物有「毒王」之稱,同時也被認為是行走的病毒庫,它就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蝙蝠。說到蝙蝠,很多人會認為這只是一種常常出現在故事、電影中的動物,現實中很少接觸到。
  • 蝙蝠病毒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與南美洲相連的北美洲;截至北京時間4月28日19時,美國新冠病毒肺炎累計確診人數已經達到了一百零一萬零五百零七例,幾乎佔全世界(除朝鮮之外)新冠病毒確診人數的三分之一。另外,一向高調地生活在自由女神像下的美國人民,由於深受這次新冠病毒肺炎流行疾病的侵害,死亡人數已經上升到五點六萬人......
  • 從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角度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就當前發生的疫情,從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加以粗淺解讀,望給各位同學、老師以啟示。  那麼,蝙蝠為何攜帶病毒卻不生病?  網絡上有的文章說,「蝙蝠有逆天的免疫系統,強有力的防禦功能,很難被異物傷害,病毒也無法對蝙蝠產生作用。」  從共同進化的角度出發,我們應當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這個生物現象。
  • 為何蝙蝠具有攜帶傳播傳染病毒的能力?自身卻不被病毒傷害|科學
    根據科學家研究,世界上所有傳染病病毒都都能夠從蝙蝠身上提取到,例如:SARS、伊波拉、尼帕、HENDRA、馬爾堡等等,他們都是世界上最毒的傳染病病毒。要想了解病毒如何被傳播,就得先了解蝙蝠的生活習性、日常作息以及飲食習慣。經過觀察發現蝙蝠也是群居性哺乳動物,不同種類的蝙蝠能夠和諧共居一穴。
  • 蝙蝠被稱為「移動的病毒庫」,可以讓蝙蝠滅絕嗎?
    蝙蝠被科學家稱為移動的「病毒庫」,現在已知在蝙蝠體內有超過140種病毒,其中60種可以傳播到人的身體上,並且蝙蝠體內還有部分未知的病毒。比較著名的如2002年肆虐的SARS病毒、以及狂犬病毒和伊波拉病毒,還有2019年12月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新型肺炎,到現在為止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千例,影響範圍已經很大了,24省市自治區已經啟動了一級響應。
  • 蝙蝠、果子狸、穿山甲……還有哪些野生動物帶有可傳人病毒?百度一...
    現在,只要打開百度APP,搜索蛇、蝙蝠、果子狸、穿山甲、豪豬、狍子、野豬等野生動物名稱,一個特效彩蛋就會被立刻觸發。這一種野生動物的現狀、潛在危害、對於人類的積極意義、「不可食用」的標語等等提示信息,簡單幾秒就全部展現在面前,幫助你對它建立一個快速全面的認識。
  • 衡水中學:從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角度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2.進化與適應觀  (1)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其宿主的共同進化  蝙蝠存在了8800萬年,幾乎與恐龍是同時代。據目前人類的研究,蝙蝠是超級病毒的攜帶者,它身上能攜帶超過100多種毒性極大、兇險無比的病毒,有伊波拉病毒、狂犬病病毒、SARS病毒等。  那麼,蝙蝠為何攜帶病毒卻不生病?
  • 為什麼有人吃蝙蝠:真的營養又美味?蝙蝠入藥有奇效?
    我也看了網上吃蝙蝠的那些視頻,描述也大多是「吃起來跟鴨(雞)肉差不多」。總的來說,從營養學上看可以認為蝙蝠的營養價值與禽肉類似,都是高蛋白、低脂肪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gAadi_AFM但是,要知道蝙蝠會攜帶和傳播非常多傳染病病毒。
  • 蝙蝠之「禍」,你真的了解蝙蝠嗎?
    王放 ,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蝙蝠中的菊頭蝠又再次登上熱搜。可是,你是否真的了解它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