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恐慌沒有必要,但一定要重視

2020-12-05 騰訊網

陸家海教授:這個疾病的傳播途徑已經出現了人傳人。在這個過程中,病毒可能正在不斷的變異,如果防控不做好,這種病毒可能變異成為越來越適應人類的病毒,變得更適應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傳播。

據中國科學生命科學發布,2020年1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員、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鍾武研究員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李軒研究員合作,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在線發表了題為「Evolution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from the ongoing Wuhan outbreak and modeling of its spike protein for risk of human transmission」(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和傳染人的分子作用通路)的論文。

該論文分析闡述了引起近期武漢地區肺炎疫情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及與導致「非典」疫情的SARS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的遺傳進化關係,並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該成果評估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人間傳染力,為儘快確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制定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

陸家海指出,蝙蝠和野生動物之間可能會出現病毒之間的轉移和傳播。而此前有權威專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圖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圖據紅星新聞

22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曾主持過多項廣東省「非典」攻關專項課題的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陸家海,請他結合這一研究,對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MERS冠狀病毒的關係,以及對今後相關治療的意義進行了解讀。

蝙蝠病原體一般不直接感染人類,主要傳染源還沒有完全找到

紅星新聞: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還有MERS有什麼不同之處?

陸家海教授:首先,它們都是冠狀病毒,都來源於野生動物,就像人類之間的表兄弟、堂兄弟一樣,相互之間肯定有一定的差異,但都來自於同一個家族裡面。也因此,雖然從不同程度上它們之間存在一定差異,但把它定義為了新型冠狀病毒。

紅星新聞:這種新型病毒是如何侵入人類?

陸家海教授:目前已經確認的是從野生動物傳染給人的,而從現在的大部分指向看來,這種病毒完全可能是從蝙蝠身上來的,蝙蝠傳到了野生動物,而人接觸了、吃了野生動物,接觸野生動物,就感染了這個病毒。然後,人與人之間再傳播開來,變成了人類的冠狀病毒。

紅星新聞:那麼,這種冠狀病毒寄宿在蝙蝠身上時,是否就已具備了可以傳染給人的能力?

陸家海教授:一般情況下,大量的實驗,以及流行病的證據說明,蝙蝠身上是有很多很多病原體的,而這些病原體通常都是以蝙蝠為自然宿主。蝙蝠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可以飛的哺乳動物,人也是哺乳動物。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人不去接觸,一般情況下不會感染人類。

但是,蝙蝠和野生動物之間可能會出現病毒之間的轉移和傳播。如果人接觸了野生動物,可能就會得到傳播。

這一次的流行病學證據就說明了,很有可能或者幾乎有可能它(新型冠狀病毒)是由蝙蝠來的。儘管說現在沒有確切地說明它是蝙蝠來的,但是通過信息生物學的比對發現,它和蝙蝠中的冠狀病毒差距是比較小的。

但是中間過程,也就是蝙蝠傳給了某一種野生動物。像SARS主要是果子狸,但這一次的主要傳染源還沒有完全找到。這次的流行病學證據說,野生動物可能是各種各樣的貓科類或者獾類等等。

如果防控不做好,病毒變異可能越來越適應人類

紅星新聞:這篇論文的發現對我們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有什麼借鑑意義?

陸家海教授:到目前為止,包括SARS都沒有有效特異的抗病毒藥物,所以說如果感染了,最重要是早期發現,同時支持療法也是最重要的。所以說,現在好多臨床都使用的支持療法,但最重要的還是不讓感染,少接觸。

因為這個病毒是呼吸道傳播,呼吸道傳播途徑是呼吸道可能形成的飛沫傳播。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戴口罩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第二個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洗手,因為戴口罩或者等等情況會出現了飛沫,在這個過程中飛沫會接觸到手上。所以要經常好好洗手,尤其是正確洗手,根據專門發布的六步洗手法洗手。

現在,在沒有特別有效的情況下,正常人要做好防護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要少去活動,然後戴上口罩了,經常好好洗手、正確洗手。

第二,現在95%以上的病情都與武漢有關。所以說,接觸了武漢相關的人,且有發熱、發燒、咳嗽等症狀的可能,就一定要及時就診。

所以說,大家都要做好主動防護,防止你傳給別人,也防止別人傳給你。即使去照顧病人了,也要做好防護。

最後,切斷傳播途徑,這些都是野生動物傳播來的,所以說我們不能吃野生動物,在這塊來講是最重要的。

紅星新聞:因為在春運期間人口流動很大,在您看來,有必要因此恐慌嗎?

陸家海教授:我認為,恐慌沒有必要,但一定要重視。現在全國上下都很重視,把人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說,我們個人更應該重視了。

迄今為止,這個疾病的傳播途徑已經出現了人傳人。在這個過程中,病毒可能正在不斷的變異,如果防控不做好,這種病毒可能變異成為越來越適應人類的病毒,變得更適應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傳播。

按照「非典」的經驗教訓,就是這種情況,尤其是加上春節人員流動性比較大,密度比較大等等。現在全國很多城市都發現了從武漢傳播過來的病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更要引起高度重視了。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徐緩

相關焦點

  • 鍾南山:新型冠狀病毒正在爬坡,但傳染性沒有SARS那麼強
    會上,鍾南山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正在爬坡,確定存在人傳人,但相比SARS的傳染性沒那麼強,不會重複17年前的SARS疫情。不過,春節將近,春運爆發,全社會還是要理性重視不慌張。既要愉快祥和,也要緊緊盯住新型肺炎每一個可能傳播的環節,共同控制疫情。
  • 從社交傳播規律,看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
    病毒擴散和信息傳播的相似規律,可以對我們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得出一些啟發。不過要做的這些的前提,是讓居民儘早讓大家對疾病知情,才會採取措施引起重視,同時又要防止那些謠言帶來社會恐慌。這一點,中國的防疫事業的先驅伍連德先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1910至1911年期間,東北三省發生了為期6個月的可怕「肺鼠疫」,疾病波及到河北、河南、山東、北京、天津等地,傳染速度很快,死亡率很高。
  • [重要,一定要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普法宣傳電子讀本!
    中央、省市高度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為堅決貫徹落實各項部署安排,進一步動員全社會力量,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阻斷疫情傳播,防止疫情蔓延,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嚴格執行省委、省政府啟動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 氣溶膠傳播新冠病毒嗎?四川社科院李後強:要重視但不要恐慌
    最近有文章說,在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從而引起了很大社會恐慌和民眾不安。從專業角度看,這是一個既可能又不可能的問題,因為取決於氣溶膠的狀態和病毒存活的條件。但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病毒氣溶膠,因為氣溶膠在一定條件下的確可以吸附某些細菌和病毒。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事件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鬧得人心惶惶,所有人都非常關注這件事,很多人對待整件事情比較理性,也非常配合所有工作,這些人非常值得鼓勵。遇到這樣的事,沒有人不擔心,沒有人不害怕,可是,就總有那麼一小部分人想要展示自己的智商,去低估別人。
  • 糞口會傳播病毒?17個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
    國家衛健委在 2 月 1 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沒有足夠數據證實母胎傳播,會綜合病人的基本情況,必要的時候會和產科醫生等,共同討論是否繼續妊娠還是終止妊娠,要以保證孕婦的安全為前提。妊娠早期的持續高熱,本身對早孕期的胚胎組織有一定的危害。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李蘭娟院士深度解讀!
    會議要求建立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機制,實施最嚴格的隔離醫學觀察和疫情監測,開展最有效的醫療救治,做好最充分的物資準備等,全力以赴、積極穩妥地做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專家提醒,目前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居家和公共場所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公眾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前往人流密集場所注意佩戴口罩。
  • 國際社會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毒宿主是蛇?多國專家正在...
    近一段時間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引起國內外高度重視。病毒從何而來?疫情如何防控?成為了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中間宿主是蛇?對於世衛組織為何沒有立即宣布全球衛生緊急狀態,或與其曾因太早或太遲發布預警而受批評有關。如果太早,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如果太晚,可能影響疫情防控,世衛組織因此態度謹慎。仍需保持警惕部分傳染病專家以及民眾認為,目前形勢不及非典疫情嚴峻。儘管新病毒的基因與非典病毒存在大約70%的相似之處,但在致死率方面不及非典和中東呼吸徵。
  • 切勿心理恐慌,正確應對「新型肺炎疫情」!
    今天全國疫情突破三萬例,隨著多個城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的增加,少數城市封城、交通運輸停運,農村也開始封村,各村路口都開始有專門人員把守值班,滿街都是帶口罩的人,再加上微信朋友圈裡不時能看到一些謠言,人們的恐慌心理也逐漸增多,恐慌心理會影響我們正確的認知水平。
  • 闢謠:蚊子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嗎?
    蚊蟲叮咬有沒有可能成為新型冠狀病毒新的傳播途徑?答案是不會的,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蚊子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目前研究發現,可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痰液、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檢出病毒核酸。然而,即使蚊蟲叮咬了新冠肺炎感染者,新冠病毒也不會在蚊子體內存活,因此,新冠病毒無法通過蚊子從感染者傳播至健康者。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所述,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此外,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的情況也有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 百度百科醫典上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詞條,協同權威專家全面解讀...
    自武漢市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患者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備受大家關注。截至1月23日0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為此,百度百科醫典第一時間聯合北京地壇醫院專家教授編制上線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詞條,以權威準確、豐富全面、通俗易懂的內容,從肺炎本身、症狀、就醫、預後、預防措施等方面,讓大眾更清晰、快速地了解相關知識。
  • 記錄一下首次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經歷
    (這也是後面某些專家們把這個未知病毒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的依據之一)(部分進化樹截圖)前端反饋這個患者病重,著急要檢測結果,但是這麼一個重大的病原體確實不可輕易報出,中午跟幾個領導緊急開了個會,決定繼續深入分析,延遲發放報告,同時分享數據給中國醫學科院病原所一塊分析。
  • 從SARS傳播史看本次新型冠狀病毒
    不要恐慌,但請務必重視。「大病」 都是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發展來的。一 2003年SARS發展史簡介,初期情況與目前有相似性在2002年12月最早爆發時,廣州市和廣東省政府一直沒有發布相關訊息,以免引起民眾恐慌。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30個問題解答
    如同屬冠狀病毒的 SARS 病毒,在腹瀉病人的糞便中可以存活 5 天以上。7、妊娠婦女確診後能不能妊娠?目前沒有足夠數據證實母胎傳播,我們會綜合病人的基本情況,必要的時候會和產科醫生等,共同討論是否繼續妊娠還是終止妊娠,要以保證孕婦的安全為前提。妊娠早期的持續高熱,本身對早孕期的胚胎組織有一定的危害。
  • 新型冠狀病毒可不可以在空氣中懸浮漂移?聽聽醫學專家怎麼說
    抗擊疫情正當時,雖然正值春節,但舉國上下都在關注防治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特點和傳播途徑有了更深入認識,有人問,新型冠狀病毒可不可以在空氣中懸浮?漂移?其實回答這個問題,等於是要明確它的傳播途徑,明確這個問題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巨大,畢竟當前,抗擊疫情是頭等大事。
  • 中國工程院全力迎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新聞—科學網
    中國工程院全力迎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按照院黨組要求,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牽頭組成專項工作組,動員組織相關領域院士立即對當地疫情發展動態、管理部門防控措施、一線醫護人員診治、「肺炎」病人現狀、有關科研進展等進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同時重點聯繫傳染病防控領域的10餘位院士,動態徵集院士們對當前疫情防控的意見建議。
  • 專家解讀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未見對疫苗影響 無須恐慌
    專家解讀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未見對疫苗影響 無須對變種恐慌聖誕節臨近,英國部分地區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疫情令人擔憂。變異新冠病毒傳播性或增加,但不會更致命據《紐約時報》21日最新消息,英國的變異新冠病毒不是一種新的超級病毒,它只是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範圍內傳播而出現的眾多變種之一。英國公共衛生部表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病毒附著在宿主細胞上的部分)的突變可能會增加病毒的傳播性。英國各地的科學家正在對這個問題進行更多研究。
  • 蝙蝠傳播肺炎?不準確的解讀
    在新型肺炎傳播的風險下,工作人員全副武裝穿著防護服,敲開這些天來一直緊閉的居民大門。起因是野保人員接到報案,不得不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安撫人心。 簡單說,妖魔化蝙蝠、甚至侵擾越冬蝙蝠,是此時此刻疫情陰雲之下最不該發生的事情。
  • 患者糞便中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衝完馬桶要合蓋!
    根據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博消息,2020年2月1日,深圳一醫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同時,美國首例確診患者糞便中相關病毒檢測也呈陽性。有學者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或可通過糞便傳播,呼籲做好廁所尤其是馬桶的清潔消毒。
  • 出生30 小時新生兒感染,新型肺炎真的存在母嬰垂直傳播?
    今天,武漢兒童醫院確診了兩例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其中,最小的確診寶寶出生僅 30 小時,該新生兒母親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目前該新生兒生命體徵穩定。據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專家曾凌空介紹,該病區接收的新生患兒,母親均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但嬰兒絕大多數核酸檢測顯示為陰性(即未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