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報導,截至1月21日24時,國家衛健委報告的全國13個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440例,死亡病例累計9例,其中新增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49例。同時,疫情已經蔓延至國外,日本通報確診病例1例,泰國通報確診病例3例,韓國通報確診病例1例,多數為武漢人或到訪過武漢人士。對此,全國開始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總動員,全國各地嚴防死守。80多歲的抗「非典」的英雄鍾南山遠山,再次逆行赴武漢,著實讓人欽佩。然而,由於冠狀病毒正處於擴散期,又值春運期間,疫情防控任務任重道遠。
類似新型冠狀病毒、「非典」等傳染病擴散,跟社交裂變規律及其相似。怪不得大家都把社交傳播叫做「病毒式傳播」;啟示病毒的傳播,又何嘗不是「社交式的傳染」。
1.社交傳播與病毒傳染的相似性
傳播學名著《引爆點——如何製造流行》一書中提出,信息得以快速傳播,跟信息本身、傳播環境和傳播者等多個因素相關。簡而言之,可以概括為三個法則:附著力法則、環境威力法則、個別人物法則。
信息本身首先要進行充分編碼,有創意、有趣味、有感染力,容易「黏住」目標受眾;其次,信息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場合發布,才能爆發出強大的裂變勢能;再次,信息首先從重要的人物,比如意見領袖、知識普及者、種子用戶,向其他人群和領域輻射、傳導。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的擴散也一樣,病毒可能首先寄生於野生動物中,在武漢進入居民人體後,發生了適應和強化,使得它具有很強粘附性和傳染性。同時,冬天寒冷、肺部脆弱易感染有關,時正值傳統春節,病毒經過出入武漢回家、旅行的人士散播,蔓延到其他城市。現在最擔心的,是病毒發生變異,以及「超級傳播者」的出現。
病毒擴散和信息傳播的相似規律,可以對我們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得出一些啟發。
2.控制傳染源,嚴防病毒「附著」更多人
普通的冠狀病毒其實很常見,而目前的「新型」的冠狀病毒,卻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人傳人病毒,這就像那些有話題、有創意、極具爆發力的社交事件,很容易進入目標人群的生活中,在社交、遊戲、閱讀等場景中不知不覺就接收到。
現在能夠做的,最有效的是嚴防,最大限地把病毒控制在最小範圍內。最基本的做法,是戴口罩、多洗手、不接觸活禽、儘量減少外出。不過要做的這些的前提,是讓居民儘早讓大家對疾病知情,才會採取措施引起重視,同時又要防止那些謠言帶來社會恐慌。
這一點,中國的防疫事業的先驅伍連德先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1910至1911年期間,東北三省發生了為期6個月的可怕「肺鼠疫」,疾病波及到河北、河南、山東、北京、天津等地,傳染速度很快,死亡率很高。在這期間,伍連德擔任總醫官,及時制止了這場死亡6萬餘人的鼠疫大流行。
伍連德發明了加厚的口罩,對普通民眾進行防護,派人挨家挨戶對居民告知疫情、檢測犯病人群;在查明旱獺皮革為傳染源後,果斷阻斷皮革製品的售賣;同時徵用學校、教堂等用作臨時醫院,將患者和疑似病人隔離,並進行消毒。他甚至頂著「入土為安"思想的壓力,對死亡病人進行火葬,消滅二次傳染,哈爾濱的疫情因此得以控制。
從長遠來看,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包括其他的傳染病,很重要的是監控病毒的變異和強化,儘早採取阻斷措施。而抗生素是引起病毒變異和強化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日常的疾病治療中,有必要限制抗生素的濫用。
3.控制傳染環境,降低「環境威力」
在社交傳播中,特定的時節、環境,對於傳播借勢、引爆的力量是無窮的。重大的社交事件,要麼是藉助特定的節慶,比如在招商銀行在雨天開展「紅雨傘」行動,騰訊在冬天開展「老有所衣」送衣活動等;要麼是藉助特定的地點,比如有的服裝展示會在博物館舉辦、瑞幸咖啡要在寫字樓「充 1 贈 2」活動;要麼是在特定的場景和熱點下,比如華帝熱水器在「世界盃退款」事件等等。
新型冠狀病毒作為呼吸道傳染病,起居方面多消毒、多通風總是最基本的。但是,目前防控最讓人揪心的難題,就是在春節這個重要的觸發點上。春節期間,數以億萬計的中國人為了團圓,這種回家的力量無疑是難以阻擋的,這位病毒的全國性擴散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一般來說,春節期間返鄉的路徑,一般是從東南部深圳、上海、廣州之類的發達城市,流向武漢這類的中西部城市。但是,如今春節有很多逆向流動,比如說老家父母前往一二線城市與子女團圓,這樣就更容易將病毒帶到一二線城市,再由一二線城市波及到其他區域。而且武漢本身也是一個外來人口很多的人口大市、是華中的重要交通樞紐,本身流向低線城市以及國外的情況也不在少數,這就增加了人流的複雜性。
因此,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擴散時,對武漢及東部外來人口多的城市的高鐵站、飛機場、火車站、醫院進行重點防控,加強安檢環節疾病檢查和臨時隔離,勸導出入武漢的乘客改變行程,並提供退票、改籤的綠色通道,是很有必要的。
4.發揮關鍵人物作用,監控「超級傳播者」
社交傳播其實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金字塔式傳播,比如從明星、頭部網紅、中心式的電視臺等向普通民眾的一對多傳播,具有廣度擴散性,可以波及很遠的距離。另外一種是人際鏈式傳播,是一對多的鏈條式傳播,比如親朋好友之間的分享,具有循環裂變的效應,可以觸達很深的人群。
在現實中,金字塔式傳播和人際鏈式傳播往往是組合運用,並形成高能的傳播網,從而引發信息的縱深擴散。比如先由明星發布消息,再由很多的腰尾部網紅、素人傳播分享。相反的,也可以現由素人在民間發布小道消息,再經由明星、官方媒體確認後轉發等。在這個網路中,明星、網紅、中心式媒體是關鍵節點,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也是這樣,病毒在人流集中的公共場所快速多向傳染,這是金字塔式傳播,使得病毒可以擴展到另外一個城市;而感染者在私人領域的家庭、社區、親友間一個一個傳染,這是鏈式傳播,使得病毒感染更多的人。
在這個傳染網絡中,除了車站、機場、醫院這些公共場所外,跨城市出行的旅客、超級傳染者是其中關鍵節點,是需要重點監控的對象。所以目前從武漢外出的人的檢測,一旦發現有發燒病人,從政府的要求是禁止離開的。
對於超級傳染者,鍾南山院士指出,對重症的病人已經有一些辦法了,比如說不斷地監測這些病人的下呼吸道病毒的負荷,如果負荷一直很高,有可能他的傳染性會比較高。通過加強研究,早期發現「超級傳染者」並進行深度隔離,是下一階段防控極其重要的任務。
最後,祝天佑中華,早日戰勝新型冠狀病毒,大家安心過好這個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