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天的來臨,氣溫逐漸上升,環境中的蚊子慢慢多了起來。蚊子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這種顧慮絕不是無中生有,如果蚊子通過叮咬而吸入新冠患者或隱性感染者的血液,然後再叮咬健康者,這樣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蚊蟲叮咬有沒有可能成為新型冠狀病毒新的傳播途徑?
答案是不會的,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蚊子可以傳播新冠病毒。
目前研究發現,可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痰液、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檢出病毒核酸。然而,即使蚊蟲叮咬了新冠肺炎感染者,新冠病毒也不會在蚊子體內存活,因此,新冠病毒無法通過蚊子從感染者傳播至健康者。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所述,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此外,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的情況也有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即新冠病毒肺炎目前的傳播途徑公認的有三種:1.呼吸道飛沫傳播,2密切接觸,3 氣溶膠傳播。
有人會問,那吸入新冠患者血液的蚊子在健康者的口鼻周圍飛來飛去,新冠病毒會不會從蚊子的呼吸道傳播至人的呼吸道?
首先,蚊子不會感染新冠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類動物,動物冠狀病毒包括哺乳動物冠狀病毒和禽冠狀病毒,哺乳動物冠狀病毒主要是α和β屬冠狀病毒,可以感染蝙蝠、豬、狗、貓、牛、鼠、馬等多種哺乳動物。禽冠狀病毒主要來源於γ屬冠狀病毒,可感染雞、鴨、鵝、麻雀、鴿子等多種禽鳥類。而蚊子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跟上述哺乳動物以及禽鳥類動物在種屬上相隔甚遠,蚊子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因此,蚊子最多不過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搬運工」,不用擔心人通過跟蚊子密切接觸而感染上新型冠狀病毒。
麼蚊子能夠傳播哪些疾病呢?目前臨床上常見的、經蚊子傳播的疾病主要有登革熱、流行性乙型腦炎、瘧疾、黑熱病、絲蟲病、黃熱病等六種,雖然蚊子不會傳染新冠病毒,但是蚊子是公認的害蟲,任何時候都要警惕蚊子帶來的傳染病感染風險,夏季尤其要做好滅蚊防蚊的各種防控措施。
其實在新型冠狀病毒之前,很多人就擔心蚊子會不會傳播愛滋病。其實蚊子每次的吸血量很少,大概只有0.02毫升,這還只是吸入人血的體積,而在它吸血的時候,口器上殘存能夠進入人體的血液量比0.02毫升還要少得多。而研究認為,愛滋病的血液傳播至少需要0.2毫升的新鮮血液,科學家通過相關模型測算,即使愛滋病毒能夠在微量血液中存活,需要3萬~1億次的叮咬才足以導致有效感染愛滋病。最重要的是,愛滋病毒也無法在蚊子內存活。
因此,就像蚊子不會傳播愛滋病一樣,同樣也沒有證據證明蚊子能夠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我們要高度重視新冠病毒的防控,但是也沒有反應過度,草木皆兵。只要儘量不要外出,避免人員聚集,出門最好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正確使用口罩,勤洗手,時間就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終將打贏這場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