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01-27 19:13(北京時間)數據統計,確診 2840 例,疑似 5794 例;死亡 81 例,治癒 55 例。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傳染源是野生動物,可能為中華菊頭蝠;傳播途徑未完全掌握,存在人傳人、醫務人員感染、一定範圍社區傳播;易感人群: 暫時不明,病毒存在變異可能;潛伏期為 1~14 天,平均10天,潛伏期內存在傳染性。
非常時期,大家要積極響應官方防疫指南,注意科學防護,戴好口罩,勤洗手、別聚集。同時,不要讓謠言流竄。
以下是正在流竄的謠言及真相,請大家積極轉發給身邊的朋友。
謠言一:
喝酒能抗病毒?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75%的酒精是能夠殺滅這個病毒的,建議大家定期消毒。
這一說法在網際網路上被廣泛傳播,甚至演變成各種版本的誤傳和謠言。
針對這些疑問和傳言,23日,李蘭娟院士回應說:
「我說酒精消毒,可沒讓你們多喝酒啊!」
正解:酒精的殺菌原理是因為它可以破壞微生物的蛋白質空間結構,從而達到殺菌效果。但對濃度有一定的要求,百分之七十五才具有殺菌效果。75%的酒精是能夠殺滅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而喝酒體內血液中酒精濃度不能夠達到那個濃度。假設能夠達到那個濃度,對人體也是有很大損傷的。再說喝酒傷肝,喝酒會加大肝臟負荷所以不能夠用喝酒來治病。
謠言二:
鍾南山院士建議鹽水、漱口防病毒
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官方微博消息,近日,網絡上有傳言「鍾南山院士建議鹽水漱口防病毒」,我院鍾南山院士團隊正式闢謠:
謠言三:
網傳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定名為SARI
新型冠狀病毒並沒有被命名為SARI。SARI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SARI),中文是嚴重急性呼吸感染。這並不是特指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和大家熟悉的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不同。
SARS是2003年找到致病病毒後,將病毒命名為SARS-CoV,所以SARS是特指SARS病毒所致的肺炎。
SARI與SARS雖然一字之差,意義是不一樣的,字面上容易誤解。
謠言四:
有可防肺炎的中藥配方SARI
近日一份「廣東省中醫院預防武漢肺炎方」在微信群裡流傳。
21日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在官方微信發布聲明闢謠,稱此方非廣東省中醫院制定。
正解:有很多中藥具有抗病毒治療,包括,連翹;黃芩;牛蒡子;金銀花、柴胡、魚腥草、板藍根、大青葉、羌活;黃芪;人參;連花清瘟,柴胡桂枝湯;銀翹散,葛根芩連湯,複方毛冬青。在當前無確切抗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藥物情況下,在醫生指導下可以試用。中藥規範化方案正在制定...
謠言五:
板藍根+燻醋,能防新型肺炎
21日晚,國家衛健委官方微博@健康中國對於喝板藍根、燻醋可以預防新型肺炎的說法闢謠。
謠言六:
吸菸能預防病毒感染
有謠言稱,抽菸對抵抗2003年的SARS起了作用,對這一次抵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有用。但這個謠言很快就被闢謠。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科學的角度看,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有的老菸民抽菸時間長,患有慢性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身就抵抗力較差,肺部對外在的能力較差,得任何疾病的機率都要明顯高於非菸民。
謠言七:
開暖氣和空調,可以殺死病毒?
因有專家表示,「高溫可以殺死病毒」,不少網友認為「市民在家開暖氣或者是空調,能夠有效預防」。
對此,李蘭娟院士表示,開暖氣和空調不能殺死病毒。建議市民們家中碗筷要定期消毒機消毒,或者煮沸到100℃。食物要吃煮熟的,不要吃生的食物。飯前便後要洗手。
正解:2019-nCoV對乙酸無抵抗力。冠狀病毒對熱敏感, 56℃ 30分鐘、 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氯已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謠言八:
兒童、青少年不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網絡上有聲音說兒童、青少年不易感染,針對這個問題,23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易感人群是指原來沒有被感染過,身體沒有抵抗力、沒有免疫物質的產生,面臨病毒的時候容易被感染的人群。不同人群的免疫功能不一樣,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感染,但兒童、青少年同樣需要做好防護,不能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