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我們每天會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所包圍,上到國家大事小到鄰裡鄰居的小事,仿佛什麼事大家也願意拿出來分享分享,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越是能夠出醜、越是顛覆大家的常識的現象大家會更樂於看,真的是吃瓜群眾永遠不嫌瓜多啊!
在這些眾多的信息中,有的信息是很值得學習借鑑的,是弘揚社會正能量、開拓人的學識的信息,但是比這些信息更多的是那些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錯誤的信息,更令人奇怪的是,這些錯誤的信息往往比有價值的信息傳播的更快,傳播的更廣。
大家還記得9年前在東部沿海城市的大媽們去超市瘋狂搶購食鹽嗎,那個時候的食鹽價格真是達到了巔峰,一袋普通的食鹽竟然能賣20元,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答案也十分的簡單那就是日本福島地震導致核洩漏,當時瘋傳含碘食鹽可以防輻射,這些大媽大爺們根本不知道即便是我國內陸的食鹽就足夠把全世界的人做成臘肉,根本沒有必要去囤積食鹽,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網友家中也許還有當時購買的食鹽。
中國人搶購食鹽現場
那個時候的我還小,我清楚的記得村委會擠得滿滿的,大家都會購買食鹽,當時我還不明覺厲,覺得可能是因為太便宜了吧,殊不知這其中竟然蘊藏著這樣的「秘密」。
今年疫情在全國蔓延後在日本也發生了一起類似的現象,當時日本的超市只要出現衛生紙就會被一掃而空,國內的人也會覺得十分的納悶,日本人如果居家隔離的話也不至於用的著這麼多衛生紙吧,難道用衛生紙當口罩嗎?還真讓我給蒙對了,當時的日本人以為用作衛生紙的材料能夠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所以才會大量的購買衛生紙,這也是受到謠言的迷惑。
日本搶購衛生紙的超市
類似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那麼為什麼謠言會有如此大的威力呢?
曾經有人給出了這麼一個公式: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含糊程度,大家仔細想想也就會發現好像的確如此,往往是一件比較轟動的事才會一起大家的熱議,然後出現各種各樣的版本,像是最近發生在娛樂圈中的事比比皆是。
早在七十年代,我國曾經瘋傳過有關核的謠言,稱幼童之卵蛋為造原子彈的重要材料,臺灣已經派間諜到城鄉割蛋,這可把當時的國人嚇壞了,謠言所至,街上連個人都沒有,家家戶戶都是門窗緊閉,還要給自己家的娃娃紮上小辮。
這樣的一件事在我們現在看來真是可笑之極,但是為什麼在當時的一種社會背景下就會造成如此大的風波呢,我們試著用剛才的公式解釋一下:原子彈的指導於國於民都是一件大事,但是對於當時缺乏科學知識的老百姓而言核能這個概念實在是過於抽象,即便是最資深的專家來講也不一定講的清楚,這就很容易造成大家的信任。既然涉及到自己家的孩子了,那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謠言的傳播都是有一定規律的,都會經歷以下四個階段:製造、傳播、高峰、消亡,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用二八定理來解釋,即80%左右的謠言會自動消解,最終只會剩下20%左右的謠言,這些謠言中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就更屈指可數了,但是不管怎麼樣,一旦謠言得到的大家的認可,就很難消除。
這又是為什麼呢?人的大腦其實是很有個性的,當我們自己所認為的觀點是正確的時候,如果別人不能夠拿出足夠的證據來說服你的話,你是不會輕易的相信別人所說,相反你還可能覺得這個人是在忽悠你,自己所認為的觀點就會更加正確,這就導致了很多的謠言一旦傳播起來就很難消除。
那麼謠言可以消除嗎?答案是肯定的。
任何的謠言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的被證明,俗話說時間最好的解藥,之所以是謠言是因為你對這件事缺乏認識,當你自己親身經歷並得到一定的教訓之後,也就明白了自己之前以為的不過是一隻謠言罷了。
謠言的產生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簡化,謠言中省略了大量有助於了解事情真相的細節,這樣一來人們對真相就缺乏認知。
第二強化,細節被刪除後,那些保留下來的信息就會變得更加的突出和重要,這些信息如果再得到加工後很容易誤導大眾。
第三同化,簡化和強化不會輕易的產生,只有當謠言傳播的過程中的信息與作者已有的經驗相吻合的時候才會產生。
因此要想制止謠言,就要針對這三個方面實施有效措施,不輕易相信別人的話,總是對任何從別人那裡得來的消息保持質疑,力求自己找尋事情的真相。
不信謠,不傳謠這才是當代青年應該做的。就像莫言在《豐乳肥臀》中戲謔的那樣:正兒八經的話你一句也聽不到,邪門歪道的話你一句也落不下。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引以為戒,寫這篇文章也是為了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