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止於智者,我們輕信謠言真的是因為智商不夠嗎?

2020-09-03 背著書包走天下


謠言怪象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我們每天會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所包圍,上到國家大事小到鄰裡鄰居的小事,仿佛什麼事大家也願意拿出來分享分享,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越是能夠出醜、越是顛覆大家的常識的現象大家會更樂於看,真的是吃瓜群眾永遠不嫌瓜多啊!

在這些眾多的信息中,有的信息是很值得學習借鑑的,是弘揚社會正能量、開拓人的學識的信息,但是比這些信息更多的是那些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錯誤的信息,更令人奇怪的是,這些錯誤的信息往往比有價值的信息傳播的更快,傳播的更廣。

大家還記得9年前在東部沿海城市的大媽們去超市瘋狂搶購食鹽嗎,那個時候的食鹽價格真是達到了巔峰,一袋普通的食鹽竟然能賣20元,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答案也十分的簡單那就是日本福島地震導致核洩漏,當時瘋傳含碘食鹽可以防輻射,這些大媽大爺們根本不知道即便是我國內陸的食鹽就足夠把全世界的人做成臘肉,根本沒有必要去囤積食鹽,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網友家中也許還有當時購買的食鹽。


中國人搶購食鹽現場


那個時候的我還小,我清楚的記得村委會擠得滿滿的,大家都會購買食鹽,當時我還不明覺厲,覺得可能是因為太便宜了吧,殊不知這其中竟然蘊藏著這樣的「秘密」。

今年疫情在全國蔓延後在日本也發生了一起類似的現象,當時日本的超市只要出現衛生紙就會被一掃而空,國內的人也會覺得十分的納悶,日本人如果居家隔離的話也不至於用的著這麼多衛生紙吧,難道用衛生紙當口罩嗎?還真讓我給蒙對了,當時的日本人以為用作衛生紙的材料能夠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所以才會大量的購買衛生紙,這也是受到謠言的迷惑。

日本搶購衛生紙的超市

謠言產生的原理

類似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那麼為什麼謠言會有如此大的威力呢?

曾經有人給出了這麼一個公式: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含糊程度,大家仔細想想也就會發現好像的確如此,往往是一件比較轟動的事才會一起大家的熱議,然後出現各種各樣的版本,像是最近發生在娛樂圈中的事比比皆是。

早在七十年代,我國曾經瘋傳過有關核的謠言,稱幼童之卵蛋為造原子彈的重要材料,臺灣已經派間諜到城鄉割蛋,這可把當時的國人嚇壞了,謠言所至,街上連個人都沒有,家家戶戶都是門窗緊閉,還要給自己家的娃娃紮上小辮。

這樣的一件事在我們現在看來真是可笑之極,但是為什麼在當時的一種社會背景下就會造成如此大的風波呢,我們試著用剛才的公式解釋一下:原子彈的指導於國於民都是一件大事,但是對於當時缺乏科學知識的老百姓而言核能這個概念實在是過於抽象,即便是最資深的專家來講也不一定講的清楚,這就很容易造成大家的信任。既然涉及到自己家的孩子了,那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謠言的傳播都是有一定規律的,都會經歷以下四個階段:製造、傳播、高峰、消亡,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用二八定理來解釋,即80%左右的謠言會自動消解,最終只會剩下20%左右的謠言,這些謠言中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就更屈指可數了,但是不管怎麼樣,一旦謠言得到的大家的認可,就很難消除。

這又是為什麼呢?人的大腦其實是很有個性的,當我們自己所認為的觀點是正確的時候,如果別人不能夠拿出足夠的證據來說服你的話,你是不會輕易的相信別人所說,相反你還可能覺得這個人是在忽悠你,自己所認為的觀點就會更加正確,這就導致了很多的謠言一旦傳播起來就很難消除。



謠言的消除

那麼謠言可以消除嗎?答案是肯定的。

任何的謠言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的被證明,俗話說時間最好的解藥,之所以是謠言是因為你對這件事缺乏認識,當你自己親身經歷並得到一定的教訓之後,也就明白了自己之前以為的不過是一隻謠言罷了。

謠言的產生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簡化,謠言中省略了大量有助於了解事情真相的細節,這樣一來人們對真相就缺乏認知。

第二強化,細節被刪除後,那些保留下來的信息就會變得更加的突出和重要,這些信息如果再得到加工後很容易誤導大眾。

第三同化,簡化和強化不會輕易的產生,只有當謠言傳播的過程中的信息與作者已有的經驗相吻合的時候才會產生。

因此要想制止謠言,就要針對這三個方面實施有效措施,不輕易相信別人的話,總是對任何從別人那裡得來的消息保持質疑,力求自己找尋事情的真相。



不信謠,不傳謠這才是當代青年應該做的。就像莫言在《豐乳肥臀》中戲謔的那樣:正兒八經的話你一句也聽不到,邪門歪道的話你一句也落不下。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引以為戒,寫這篇文章也是為了和大家共勉!

相關焦點

  • 謠言止於智者
    什麼時候新聞的真實性,只需加上「可能」二字就可以真的充當新聞要聞了?!這不是在誤導和蠱惑民眾,又是什麼?而且在我每天吃飯的時候來倒我胃口,老公一看我的臉色,忙喊孩子:「別看了快換臺,你媽媽要炸!」 21世紀文盲不多了,科盲卻很多!還好謠言止於智者!法國主流媒體很快又組織採訪了法國多個科學家,很快得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不可能人工合成結論,從而平息了這場謠言。
  • 謠言止於智者……這是一句很奇怪的話
    明知是謠言還要傳播的情況不是沒有,有些特例,比如有一個說法叫謠言倒逼真相。這個屬於例外,不討論。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當我們知道這是個謠言,就會停止傳播。這個不需要「智者」,普通人就能做到。所以,這六個字的真實意思應該是:智者能分辨出這是不是謠言。
  • 謠言止於智者?——你真的是太年輕了
    荀子.大略中有說到:「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意思是沒有根據經不起推敲的謠言因為經不起分析,所以傳到聰明人那裡就會停止流傳了。2015年的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有一篇著名的論文就分析了關於謠言的傳播,他們發現相反地,如果媒體別有用心又特別聰明的話,他們反而會有更強的動機去散播刊登聳人聽聞的謠言。作者通過研究關於公司併購有關的新聞消息,公司併購類的新聞一般來說都會有較大的讀者群,保證了其影響力。
  • 謠言止於智者,專家表示太荒謬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之後造成了全球人民的恐慌,一直到新冠病毒都是人們最關注的話題,因為新冠病毒已經造成了大量人員的死亡。可是同時在網絡上也散播出了很多謠言,在他們看來新型肺炎是美國的一個基因武器,那麼新型肺炎是美國研製的基因武器?謠言止於智者,專家表示太荒謬。
  • 關於白癜風的那些謠言,你輕信了嗎?
    目標越難實現,相關的謠言就越多。  由於白癜風病情的複雜性,再加恢復周期長,就出現了很多和白癜風疾病相關的謠言。  「白癜風一定會遺傳」、「白癜風會傳染」、「白癜風根本治不好」等,這樣的謠言不僅影響白癜風患者病情的治療和恢復,更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困擾。  今天,小編對這些白癜風謠言進行盤點,幫助大家科學的認識白癜風。
  • ——我們的思想為什麼容易輕信謠言
    這也說明了,大部分人很容易輕信,而這種輕信並不因為文化程度的高低而有所不同​。​我們的思想怎麼了?​為什麼那麼容易被帶跑呢?又為什麼容易輕信謠言?輕信——淺層次思考甚至不思考舉個慄子:想必炒股的很多人都喜歡做一件事,就是聽取小道消息。因為他總覺得小道消息很準確,而非去看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政策經營利好,以及趨勢等等。
  • 謠言止於智者,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謠言
    同時,不要讓謠言流竄。以下是正在流竄的謠言及真相,請大家積極轉發給身邊的朋友。這一說法在網際網路上被廣泛傳播,甚至演變成各種版本的誤傳和謠言。針對這些疑問和傳言,23日,李蘭娟院士回應說:「我說酒精消毒,可沒讓你們多喝酒啊!」正解:酒精的殺菌原理是因為它可以破壞微生物的蛋白質空間結構,從而達到殺菌效果。但對濃度有一定的要求,百分之七十五才具有殺菌效果。
  • 茅臺都要被吹上天了,專業打假,讓謠言止於智者
    名牌可以代工,但是茅臺酒卻無法複製,周明對經常出現的有關茅臺的謠言好好解答!謠言總是層出不窮,對於茅臺也一樣。換個角度來說也證明了茅臺的好,正因為優秀有價值才會有很多的假謠言。而對於酒友們來說,流言止於智者就不只是說說了。
  • 洪水未退,謠言四起,為何謠言那麼容易瘋傳?
    但謠言的內容卻足夠讓讀者引起重視,從而分享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深怕他們沒有收到消息受到影響。這一舉動是不是看著就充滿了熟悉感?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就總是會分享給我們,他們從別處看到的謠言,生怕我們吃虧了。
  • 謠言止於智者——擊碎污衊馬克思的三大謠言
    但是,誹謗和謠言不僅在他活著的時候形影相隨,即便在他逝世之後仍舊揮散不去。有些謠言罔顧事實,以玷汙馬克思的人格為能事,在當前的網際網路領域大肆傳播,嚴重損害了馬克思的光輝形象。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馬克思在大學時加入了撒旦教、馬克思在野雞大學拿的博士學位,以及馬克思有一個私生子。為什麼這樣的謠言可以屢屢不禁,而且還有人信?這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
  • 謠言止於智者!舒暢正面回應嬰兒床事件:本人從未結婚生育
    沉浸許久的舒暢最近因為一張「嬰兒床」照片被頂上了風口浪尖。11月13日,舒暢在平臺曬出了幾張自己敷著面膜的自拍照,雖然配文是在感慨雙11,但身後的背景卻成了焦點,從照片中可以看到,舒暢身後放了一張白色的家具,上面還擺了小玩偶,從顏色形狀上來看,的確有點像嬰兒床。
  • 一個被許多人誤解的成語卻揭示了謠言的可怕
    龐蔥對魏王說:現在有人給您說街市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您信嗎?魏王說:我不信。龐蔥接著說:如果第二個人來對您說街市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您信嗎?魏王說:我有點將信將疑了。龐蔥又說:如果第三個人來對你說街市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您會信嗎?魏王說:我當然會相信了。龐蔥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明擺著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這麼一說,大王您就相信有老虎了。
  • 如何辨別漫天飛的謠言!
    面對抗疫中的各種網絡不實信息,希望大家相互提醒:誰在製造謠言——1、壞人,造謠是他們的職業,通過謠言混淆視聽、挑動對立、製造民怨、引發恐慌等,終極目的指向黨和政府;2、騙流量的自媒體人,他們通過杜撰聳人聽聞的事件吸引不明真相的人關注和評論,客觀上這些人造成的危害不比那些職業造謠的人小;3、第三類人是那些無聊、無知的普通網民
  • 謠言止於智者,可我們是否具有辨別謠言的能力?
    後真相時代,真相不是離我們越來越遙遠,而是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卻難以辨別。
  • 你為什麼會相信謠言?
    但是畢竟有不少人是由獨立思考精神的,是有質疑精神的,都說謠言止於智者,為什麼謠言還是不容易止住呢,許多平時看起來因該是智者的也對某些謠言深信不疑,除了利益相關,導致利令智昏之外,還因為謠言還有第二個特徵——證偽難度大。
  • 秋季話「食」謠|「真真」幫你識別套路,「智」止謠言
    又到一年立秋時……    立秋時節,一些陳年老梗的謠言潛滋暗長,逐漸露頭,藉助節氣更迭的話題熱度偽裝翻新,騙取流量。那麼,這些改頭換面、粉墨登場的季節性謠言都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分辨這些謠言呢?今天,就讓「真真」幫你識別這些謠言套路,避免上當受騙!
  • 闢謠《神鵰俠侶》謠言之:天殘地缺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但當今網際網路信息泛濫,各種真假難辨大量湧現,網民一時很難分辨眼前的信息是真是假。就像網傳金庸給《神鵰俠侶》的最初起名叫「天殘地缺」。說出這種言論的人並沒有證據證明這是金庸先生原著事實,但大家多這麼說,好像它就是真的?
  • 謠言與物慾橫流
    不實信息網上飛,誤導、摧殘著受驚的眾人,能怨科學發達的信息傳遞方式嗎?關閉網絡,那是因噎廢食。 謠言止於真相,更胎死於科學的認知,文化素質是多麼的重要,沒有鑑別能力與獨立思考能讓極為可笑的謠言廣泛傳播。輕信,人云亦云,什麼「香油滴鼻、中藥秘方能預防治療新興病毒」,哪來的科學依據與臨床試驗結果,就敢在網上亂發。
  • 關於紐西蘭移民的五大謠言,千萬不要上當!
    關於紐西蘭移民的謠言從未停止過。由於紐西蘭的地理位置好,生活環境好,越來越多的國內人士選擇移民紐西蘭,因此紐西蘭移民項目愈加火爆,謠言也越來越多。但是謠言止於智者,下面小編列舉了關於紐西蘭移民的幾大謠言,希望大家注意甄別。   1、我聽說紐西蘭的許多移民政策現在都被廢除了?
  • 謠言傳播的8½定律(上)
    不管多疑還是輕信,我們總會在某一時刻中了謠言的招。在我們注意到之前,謠言會悄悄繞過精神防線。大多數人都不認為自己好騙。但是謠言若具備一些特徵,就特別可能卸掉我們的防備,讓人信以為真,竭力傳播。本質上來說,人們傳播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是在試圖理解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