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傳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而有的人更過分,不僅信謠傳謠,遇到闢謠的輕則言語譏諷,重則拳腳相向。但謠言這個東西顧名思義就知道是假話,空話,乃至於是某些人的胡說八道,照理說應該是彼此矛盾,不和邏輯,很容易被識破。尤其是到了現代社會,科技如此發達與昌明,信息交流如此之方便快捷,有什麼事情上網一查就知道了,普羅大眾中的你我為什麼依舊容易被謠言蠱惑以至於操縱呢?(如果某位營銷大神掌握了其中的規律,豈不是要賺翻了)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解讀的角度也有很多,得出的結論也很多。依據我的的觀察和分析,發現謠言一般有四個特徵:
1、極強的利益相關性
2、證偽難度高
3、完美滿足了人們的內心需要
4、它很簡潔
任何一個謠言,雖然是假的,但是內容卻和普通大眾自身利益密切相關。比如,有人說小區樓下賣早點的會把剩飯剩菜摻在早餐裡賣給別人。嘿,我想即便是幾十年老街坊,即便是十分相信老闆的為人,遇到這個老闆的時候心裡也會膈應,畢竟每天在那裡吃飯的是自己,是自己的老婆孩子。又比如,有人說某個牌子的奶粉有問題,而這個牌子的奶粉自家的寶寶正在喝,你怕不怕,你信不信?沒有孩子的,可能覺得這就是一個笑話,但是有了孩子之後,你敢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去賭,敢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去驗證這個牌子的奶粉是否真有問題?遇到這個情況,任何人都得謹慎對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除了受眾之外,有些謠言更是有巨大的商業利益在後面做推手。比方說我,作為一個高度近視的青年,配眼鏡是必備的。我去配眼鏡的時候,配鏡阿姨反覆勸我配一副藍光的,還用藍光手電給我試了試,讓我看到了實際的效果。然後我上網一查,還真有藍光眼鏡的介紹,還真是和阿姨說的一模一樣,看著那打折的價格,看著實際的效果,看著網上的結論,由不得我不信。雖然後來有闢謠文章,雖然逛知乎的時候有人說了電腦的藍光危害沒有那麼大,太陽光裡就又藍光,比電腦的強多了,也沒見把人怎麼樣。我信不信,思來想去,我就算不信也不虧,況且對眼睛有哪怕一點點好處也是好處,買了!這種心情多數眼鏡黨恐怕是深有體會。那麼網上這些鼓吹藍光好的,是不是在造謠?為什麼造謠?還不是和眼鏡店的阿姨一樣,多賣點錢。因為這是實打實的利益,有付出就又回報,和誰過不去別和錢過不去。因此不惜大價錢通過廣告、經銷商反覆宣傳,即便你上網查,對不起,依舊是他們的內容在前面,誰叫人家發的東西多,又買了排名呢?類似的還有所謂的酸鹼體質一說,早就有闢謠的,但是架不住以此餬口的商家更多,發消息,買排名,做宣傳,很快就把闢謠的聲音蓋過去了。何況,還有不少媒體為了賺取眼球,背後推波助瀾。
但是畢竟有不少人是由獨立思考精神的,是有質疑精神的,都說謠言止於智者,為什麼謠言還是不容易止住呢,許多平時看起來因該是智者的也對某些謠言深信不疑,除了利益相關,導致利令智昏之外,還因為謠言還有第二個特徵——證偽難度大。這個難度大卻又極少很操作難度有關,更多是成本問題。比如,一個騙子偽裝成老中醫,講了一頓奇奇怪怪的理論,又是扯黃帝內經又是扯本草綱目的,然後又把一位藥材說的極其之好,借勢說自己的藥濃縮了中草藥的精華,效果如何如何。那麼,作為反駁的一方,我怎麼有邏輯地反駁呢?當然是從理論下手。首先我得查查書,他說的這些是不是書上寫的,寫這些話的語境是什麼。藉助網絡當然很容易了,接下來就是這味藥材,是不是真有這樣的效果,符不符合這個理論。然後再查現代科技能否證明這個理論,能否通過臨床的檢驗。之後就可以說我的結論了。但是裡面有幾個難題,首先,如何保證我上網查的的不受到某些人的影響?其次,對於某一中醫理論,我估計也得和理論物理學一樣,有好多流派,好多解釋,彼此怎麼證明誰是有效的?最關鍵的是,臨床檢驗如何排除安慰劑效應以及意外比如過敏之類的影響。有人說這些都好辦啊,做幾個個實驗不就行了?對,沒錯。問題是這種規模的實驗普通人負擔的起嗎?即便負擔的起,即便證明了這個騙子是蒙人的,又能怎麼樣?頂多人家不賣這個藥了,換一個名稱繼續來,你還要接著證明嗎?普通人哪有那個精力和金錢和造謠的那麼耗下去?現代社會,造謠的往往就是這麼幹,抓住某一個領域的極其細微的一個點進行深挖,讓人防不勝防。除非恰好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各否則至多只是有質疑,但沒法證明,又犯不上冒險,只好對謠言聽之任之了。
第三點,它滿足了人的獵奇心理,而獵奇無關信息的好壞,更無關信息的價值。有一個實驗,主講人說了兩個事情,一個是非洲每天都有一百多萬人餓死,另一個是以為漂亮的金髮女郎,半夜回家被一個歹徒跟蹤進了小巷子。結果聽眾聽完第二個故事之後都急切地問後來呢?絲毫不去想非洲那一百萬人為什麼餓死,該如何挽救他們。同理,謠言也是這個樣子,新奇、刺激,人們就願意看這樣的消息。所以有人在網上造謠說某棟樓鬧鬼了,某個地方大火死了多少人,屍體燒成了什麼樣子,因為沒人見過,都覺得新奇刺激,不由分說,看一下標題就不由自主點進去了。同理,善於製造緋聞的小報記者就經常用這一招,通過製造各種新奇刺激的話題吸引粉絲。
最後一點,它很簡潔。同樣的信息,內容越簡單,邏輯越簡潔,就越容易被記住。陰謀玩論經常套用這一招,沒有複雜的邏輯,看起來又比較符合日常的經驗,往往容易輕信。比如,某些果粉,經常說八路軍一開始只有8萬,抗日八年170萬,所以肯定是抗日沒出力,偷偷發展自己了。只看紙面數字,只套用生活經驗,這是最簡單最直觀的推理。但實際上,背後的群眾路線,反覆的拉鋸消耗,堅定的抗日決心,抗日的大形勢大政策,真要說出詳細原因來恐怕幾本書都說不完。因為解釋起來太複雜了,所以不少人更習慣記住簡單的,哪怕是錯的。經濟、股市謠言就是這個道理,真要是解釋起背後的經濟學原理來,幾年都說不完。因為太複雜,所以就有人造謠,說股市有內幕,有人背後操縱。如果個人真有那麼大能量,做金融分析的就都白幹了。
那謠言該如何預防呢?思來想去,只有以下幾點,首先,要多渠道多角度採集信息,避免偏聽偏信。第二,凡是企圖用一個簡單邏輯來分析一個很大的問題的,都要多留一個心眼。第三,好奇害死貓,不要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