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會相信謠言?

2020-10-16 君浩

俗話說得好,傳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而有的人更過分,不僅信謠傳謠,遇到闢謠的輕則言語譏諷,重則拳腳相向。但謠言這個東西顧名思義就知道是假話,空話,乃至於是某些人的胡說八道,照理說應該是彼此矛盾,不和邏輯,很容易被識破。尤其是到了現代社會,科技如此發達與昌明,信息交流如此之方便快捷,有什麼事情上網一查就知道了,普羅大眾中的你我為什麼依舊容易被謠言蠱惑以至於操縱呢?(如果某位營銷大神掌握了其中的規律,豈不是要賺翻了)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解讀的角度也有很多,得出的結論也很多。依據我的的觀察和分析,發現謠言一般有四個特徵:

1、極強的利益相關性

2、證偽難度高

3、完美滿足了人們的內心需要

4、它很簡潔

任何一個謠言,雖然是假的,但是內容卻和普通大眾自身利益密切相關。比如,有人說小區樓下賣早點的會把剩飯剩菜摻在早餐裡賣給別人。嘿,我想即便是幾十年老街坊,即便是十分相信老闆的為人,遇到這個老闆的時候心裡也會膈應,畢竟每天在那裡吃飯的是自己,是自己的老婆孩子。又比如,有人說某個牌子的奶粉有問題,而這個牌子的奶粉自家的寶寶正在喝,你怕不怕,你信不信?沒有孩子的,可能覺得這就是一個笑話,但是有了孩子之後,你敢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去賭,敢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去驗證這個牌子的奶粉是否真有問題?遇到這個情況,任何人都得謹慎對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除了受眾之外,有些謠言更是有巨大的商業利益在後面做推手。比方說我,作為一個高度近視的青年,配眼鏡是必備的。我去配眼鏡的時候,配鏡阿姨反覆勸我配一副藍光的,還用藍光手電給我試了試,讓我看到了實際的效果。然後我上網一查,還真有藍光眼鏡的介紹,還真是和阿姨說的一模一樣,看著那打折的價格,看著實際的效果,看著網上的結論,由不得我不信。雖然後來有闢謠文章,雖然逛知乎的時候有人說了電腦的藍光危害沒有那麼大,太陽光裡就又藍光,比電腦的強多了,也沒見把人怎麼樣。我信不信,思來想去,我就算不信也不虧,況且對眼睛有哪怕一點點好處也是好處,買了!這種心情多數眼鏡黨恐怕是深有體會。那麼網上這些鼓吹藍光好的,是不是在造謠?為什麼造謠?還不是和眼鏡店的阿姨一樣,多賣點錢。因為這是實打實的利益,有付出就又回報,和誰過不去別和錢過不去。因此不惜大價錢通過廣告、經銷商反覆宣傳,即便你上網查,對不起,依舊是他們的內容在前面,誰叫人家發的東西多,又買了排名呢?類似的還有所謂的酸鹼體質一說,早就有闢謠的,但是架不住以此餬口的商家更多,發消息,買排名,做宣傳,很快就把闢謠的聲音蓋過去了。何況,還有不少媒體為了賺取眼球,背後推波助瀾。

但是畢竟有不少人是由獨立思考精神的,是有質疑精神的,都說謠言止於智者,為什麼謠言還是不容易止住呢,許多平時看起來因該是智者的也對某些謠言深信不疑,除了利益相關,導致利令智昏之外,還因為謠言還有第二個特徵——證偽難度大。這個難度大卻又極少很操作難度有關,更多是成本問題。比如,一個騙子偽裝成老中醫,講了一頓奇奇怪怪的理論,又是扯黃帝內經又是扯本草綱目的,然後又把一位藥材說的極其之好,借勢說自己的藥濃縮了中草藥的精華,效果如何如何。那麼,作為反駁的一方,我怎麼有邏輯地反駁呢?當然是從理論下手。首先我得查查書,他說的這些是不是書上寫的,寫這些話的語境是什麼。藉助網絡當然很容易了,接下來就是這味藥材,是不是真有這樣的效果,符不符合這個理論。然後再查現代科技能否證明這個理論,能否通過臨床的檢驗。之後就可以說我的結論了。但是裡面有幾個難題,首先,如何保證我上網查的的不受到某些人的影響?其次,對於某一中醫理論,我估計也得和理論物理學一樣,有好多流派,好多解釋,彼此怎麼證明誰是有效的?最關鍵的是,臨床檢驗如何排除安慰劑效應以及意外比如過敏之類的影響。有人說這些都好辦啊,做幾個個實驗不就行了?對,沒錯。問題是這種規模的實驗普通人負擔的起嗎?即便負擔的起,即便證明了這個騙子是蒙人的,又能怎麼樣?頂多人家不賣這個藥了,換一個名稱繼續來,你還要接著證明嗎?普通人哪有那個精力和金錢和造謠的那麼耗下去?現代社會,造謠的往往就是這麼幹,抓住某一個領域的極其細微的一個點進行深挖,讓人防不勝防。除非恰好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各否則至多只是有質疑,但沒法證明,又犯不上冒險,只好對謠言聽之任之了。

第三點,它滿足了人的獵奇心理,而獵奇無關信息的好壞,更無關信息的價值。有一個實驗,主講人說了兩個事情,一個是非洲每天都有一百多萬人餓死,另一個是以為漂亮的金髮女郎,半夜回家被一個歹徒跟蹤進了小巷子。結果聽眾聽完第二個故事之後都急切地問後來呢?絲毫不去想非洲那一百萬人為什麼餓死,該如何挽救他們。同理,謠言也是這個樣子,新奇、刺激,人們就願意看這樣的消息。所以有人在網上造謠說某棟樓鬧鬼了,某個地方大火死了多少人,屍體燒成了什麼樣子,因為沒人見過,都覺得新奇刺激,不由分說,看一下標題就不由自主點進去了。同理,善於製造緋聞的小報記者就經常用這一招,通過製造各種新奇刺激的話題吸引粉絲。

最後一點,它很簡潔。同樣的信息,內容越簡單,邏輯越簡潔,就越容易被記住。陰謀玩論經常套用這一招,沒有複雜的邏輯,看起來又比較符合日常的經驗,往往容易輕信。比如,某些果粉,經常說八路軍一開始只有8萬,抗日八年170萬,所以肯定是抗日沒出力,偷偷發展自己了。只看紙面數字,只套用生活經驗,這是最簡單最直觀的推理。但實際上,背後的群眾路線,反覆的拉鋸消耗,堅定的抗日決心,抗日的大形勢大政策,真要說出詳細原因來恐怕幾本書都說不完。因為解釋起來太複雜了,所以不少人更習慣記住簡單的,哪怕是錯的。經濟、股市謠言就是這個道理,真要是解釋起背後的經濟學原理來,幾年都說不完。因為太複雜,所以就有人造謠,說股市有內幕,有人背後操縱。如果個人真有那麼大能量,做金融分析的就都白幹了。

那謠言該如何預防呢?思來想去,只有以下幾點,首先,要多渠道多角度採集信息,避免偏聽偏信。第二,凡是企圖用一個簡單邏輯來分析一個很大的問題的,都要多留一個心眼。第三,好奇害死貓,不要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信。

相關焦點

  • 長輩為什麼總是相信低級謠言?
    五十步笑百步年輕人總是奇怪,為什麼長輩總是看什麼就信什麼?有些謠言一看就是假的,長輩們卻總是樂此不疲地轉發?假借鍾南山之名,讓謠言更容易被相信。②晚上吃蘋果賽砒霜:危言聳聽,代表了一種巨大的風險信號,潛臺詞就是:後果很嚴重,你怕不怕?你信不信?面對這種信息,長輩們的心理常常是:後果確實很嚴重,我確實怕了,這讓我無法忽視這個風險,讓我不得不信——寧信其有。而且,我還怕我的親朋好友不知道——轉發保平安。
  • 心理學:疫情當前謠言四起,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謠言,又該如何抵制
    別人說歸說,我們為什麼會相信呢?這就涉及到我們人本身的心理特點。1.恐懼訴求恐懼訴求是傳播過程中一種常用的傳播策略,是指在勸服信息中加入恐懼和威脅因素,喚醒人們的危機意識和緊張情緒,促使其態度和行為向一定方向轉化的方式。
  • 別再提什麼信謠了,沒有人會明知是謠言而去相信的!
    2020年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各種謠言在網上層出不窮。甚至很多自己身邊的人也會去相信那些「假」不可耐,不禁讓人引起疑惑——謠言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殺傷力」?不妨思考一下:有人「信謠」嗎?其實這裡面就包含著一個有意思的邏輯——我之所以相信一件事,一定是因為我相信它是真。我不可能明知謠言而去相信。這是顯而易見的。我的主觀心態是相信真相而非相信謠言。但是如果說這實際上是謠言,那麼我發生了認識錯誤。這種情況下能不能認定我為信謠呢?
  • 西思丨人為什麼容易相信謠言?
    輕信謠言是烙在我們骨子和基因裡的。因為我們的祖先們生活在一個信息閉塞的環境裡,一有風吹草動就逃命的祖先才有可能存活下來。人為什麼容易相信謠言?疫情當前,人們出不了門,很多消息傳到眼前,很多都是謠言。:一者,謠言的迷惑性。
  • 為什麼人們總是輕易相信網上各種謠言?
    【二】為何會產生「戈培爾效應」?產生「戈培爾效應」正是源於「心理暗示」的力量。從本質上講,心理暗示是一種條件反射的心理機制,它會使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下意識地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心理暗示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呢?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在試驗者的後背上放一塊冰,然後告訴被試者,這是一塊火炭。
  • 首都疫情形勢嚴峻,網絡謠言不斷,你是否也相信了?
    自6月11日北京發現新增新冠病例以來,北京已經持續6天新增病例持續增長,勢頭之猛讓身處北京的人們驚慌不已,這種情況下,網絡謠言卻又開始興起,網絡傳播謠言速度之快,超乎想像。北京疫情本就是全國關注的焦點,這個時候謠言傳播,勢必會加大人們的恐慌。
  • 「味精」為什麼現在還有人不敢 吃,相信科學、抵制謠言!
    「味精」為什麼現在還有人不敢用,相信科學、抵制謠言。國內味精行業的規模化發展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由於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和市場需求的擴大,行業產能不斷增加。到 1992 年,我國成為世界味精產銷量第一大國,自此之後,中國每年的味精產銷量都穩居世界第一。
  • 「謠言傳播手冊」丨為什麼你的闢謠跑不過謠言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並不是所有謊言都像長了腿一樣傳播的飛快,具備強大傳播力的一般叫做「謠言」,它只佔「謊言」中很小一部分。舉個例子,我們可以隨口就編造幾句謊言,比如「我今天沒有開車而是步行上班的」、「昨天中午下了一場雨,把市區淹了」、「樓下的大黃狗學會了講話」等等,但這些謊言並沒有成為謠言的價值,也不會被快速傳播。
  • 你在家立掃帚了沒?——我們的思想為什麼容易輕信謠言
    ​為什麼那麼容易被帶跑呢?又為什麼容易輕信謠言?帶著問題​繼續看這篇文章吧。​輕信——淺層次思考甚至不思考舉個慄子:想必炒股的很多人都喜歡做一件事,就是聽取小道消息。而我們在茅盾 《子夜》十中有句話說:「華商證券交易所投機的人們就是謠言的輕信者,同時也是謠言的製造者和傳播者。」 很多小道消息就是人為製造出來的,用來擾亂視聽的,讓一些淺層次思考甚至不思考的股民們輕易的按照小道消息的指示做出行動。人們喜歡在聽取了一些「事實」的情況下,不太會深入思考,而果斷地下了結論。
  • 這些謠言,你曾相信了嗎?
    【謠言一】預防肺炎的疫苗能夠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謠言二】瑞德西韋已經對新型冠狀肺炎顯效。【謠言三】鍾南山親自迎接吉利德公司老總。【謠言四】用過七天以上的口罩可以用吹風機吹或者酒精消毒後繼續使用。【謠言五】大蒜和冰糖一起煮水喝,可以預防治療新型冠狀肺炎。【謠言六】喝板藍根,白醋燻蒸,喝白酒也能殺死病毒。【謠言七】吸菸能預防病毒感染,沒有吸菸者因SARS死亡。【謠言八】吃vc能提高抗冠狀病毒感染。
  • 爸媽為什麼寧願相信外人也不相信你?
    為什么爸媽總是轉發養生文?為什麼說了他們那麼多次還是會上保健品的當?為什麼他們寧願相信陌生人也不相信親生的你?騙子隔三差五會噓寒問暖,而你平時從來不問爸媽一句「最近身體怎麼樣」,甚至幾個星期才打一次電話,幾個月才回一次家,只在爸媽把養生文轉發到朋友圈的時候來一句「這是假的,別信,別轉發了」。沒有陪伴、關愛、同理心作為前提,上來就是指責,爸媽會聽嗎?他們不會。
  • 味精,30年前已被證明無害,為何有人寧願相信謠言,不願相信科學
    很多人不吃味精的原因,是覺得它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對身體有害,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味精經過加熱以後會變成焦穀氨酸鈉,而食用焦穀氨酸鈉會使人致癌。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關於味精有毒的謠言,很多權威部門都出來做過闢謠報導,但有人還是寧願相信謠言,不願相信科學。上個世紀80年代,有一些外國雜誌曾連續刊登報導「Chinese Restaurant」(中餐症候群) 。
  • 關於西瓜的這些謠言,你真的相信了嗎?
    西瓜雖好,但是一直以來,卻有幾個關於西瓜的謠言一直迷惑著很多人,其中相傳最廣就是說無籽西瓜不能吃,因為裡面含有激素。還有人說切開的西瓜不能用保鮮膜保鮮,這樣會讓細菌滋生的更快等。今天瘦猴就和大家好好聊聊這幾個關於西瓜謠言都是從何而來,並將這些謠言粉碎掉,讓大家在這個夏天放心愉快地吃西瓜。
  • 汪靜:疫情期間,一些謠言很荒誕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信了?
    有很多平時一看就能識破的謠言,卻突然在短時間內就俘獲了許多人的信任:用鹽水噴鼻腔可以防病毒十年前就有人預言了新冠肺炎精油芳療可以預防病毒豬崽會說話,預言了瘟疫(以上全部為謠言)…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謠言,在平時我們幾乎不會在意,為什麼此時卻輕易就讓人相信了呢?
  • 謠言的幾大特徵,讓你學會鑑別謠言
    面對謠言,我們大多數人的反應是不相信的,但是,有人反覆的告訴你,自己也就會開始動搖,逐漸的自我懷疑,然後開始相信謠言,隨波逐流,最終成為的傳播者;如何鑑別謠言,謠言有什麼特徵呢!>大多數謠言是缺乏嚴密的邏輯和數據的支持,很多要謠言是屬於無中生有,憑空捏造的;對於憑空捏造的謠言,其內部的邏輯並不嚴密,並且,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然而,有一些謠言是屬於誇大事實,故意製造恐慌;把一個說成一百個,故意誇大事態的嚴重性;但是,只要我們認真注意相關的數據,就會明白很多數據都是虛假的,或者是很早之前的數據;三、移花接木,周期性謠言
  • 重新解讀謠言,三大方法讓你慧眼識「謠」
    你想,比起相信某某明星出軌,誰又願意去相信他們只是在一本正經地談工作呢?與其說我們是被謠言蒙蔽了,倒不如說謠言其實是印證了我們的期待。那些印證了我們猜測的謠言顯得比事實更加可信。為什麼我們如此甘願充當謠言的傳播者呢?傳播謠言並不是意味著我們無知,恰恰是因為我們都有一顆求知的心,而謠言正是利用我們的求知而散播。當我們聽到一則小道消息時,本能地會去向身邊的人證實,這個證實的過程就是一個傳播的過程。
  • 央視315闢謠:所有的食物相剋都是謠言,相信科學勿信謠言
    相信很多人家中都有這麼一張圖。 央視315已闢謠:這些所謂的食物相剋都是謠言: 在央視315晚會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和營養工程學院的範志紅副教授表示,這些都是謠言!
  • 謠言止於智者,我們輕信謠言真的是因為智商不夠嗎?
    ,那麼為什麼謠言會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左右的謠言會自動消解,最終只會剩下20%左右的謠言,這些謠言中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就更屈指可數了,但是不管怎麼樣,一旦謠言得到的大家的認可,就很難消除。這又是為什麼呢?人的大腦其實是很有個性的,當我們自己所認為的觀點是正確的時候,如果別人不能夠拿出足夠的證據來說服你的話,你是不會輕易的相信別人所說,相反你還可能覺得這個人是在忽悠你,自己所認為的觀點就會更加正確,這就導致了很多的謠言一旦傳播起來就很難消除。
  • 這7種本能思維陷阱,讓你無形中淪為謠言的傳播者
    但與此同時,相關的謠言四起,造謠者傳播者甚眾,各種微信群和朋友圈是重災區,國難成了謠言的溫床。往往,傳謠者本身,都意識不到自己是傳謠者。為什麼人總是這麼容易相信謠言?導致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呢?但在當今社會,當我們的恐懼本能被觸發後,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謠言:用鹽水漱口可以防止感染病毒;喝酒可以抵抗病毒。識破這個謠言很簡單:如果用鹽水漱口真的那麼有效,那醫生和護士為什麼還是會被感染了?他們為什麼不用鹽水漱口?他們為什麼不在官方渠道公布?
  • 謠言別再相信
    人們之所以會將這個謠言當成所謂的真相,其實源自於從前的一個預言。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已經預言了四處地方一定會發生地震,其他三處均已應驗,唯獨最後一個臨沂遲遲未動。李四光真的預測過臨沂的地震嗎?臨沂大地震是真的嗎?這其中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