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的幾大特徵,讓你學會鑑別謠言

2020-10-14 南山有客


三人成虎的故事典故,大家都是有了解過的;

《戰國策·魏策二》:

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矣。"

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為知。"

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

面對謠言,我們大多數人的反應是不相信的,但是,有人反覆的告訴你,自己也就會開始動搖,逐漸的自我懷疑,然後開始相信謠言,隨波逐流,最終成為的傳播者;

如何鑑別謠言,謠言有什麼特徵呢!

一、非官方發布,假冒權威,缺乏公信力

謠言,一般都是通過小渠道開始傳播,通過P圖的方式,假冒某名人朋友圈截圖、聊天記錄進行背書,但是,事件相關方根本未發布過任何消息;

所以,面對非官方的消息,首先,要做到勿輕信,拒傳播;

二、缺乏嚴密邏輯和數據的支持

大多數謠言是缺乏嚴密的邏輯和數據的支持,很多要謠言是屬於無中生有,憑空捏造的;對於憑空捏造的謠言,其內部的邏輯並不嚴密,並且,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

然而,有一些謠言是屬於誇大事實,故意製造恐慌;把一個說成一百個,故意誇大事態的嚴重性;但是,只要我們認真注意相關的數據,就會明白很多數據都是虛假的,或者是很早之前的數據;

三、移花接木,周期性謠言

很多謠言是具有周期性,並且,也具有類似性的;每到固定的日子,就有一些相關的謠言流散出來,或者,謠言的內容雖然不一樣,但是,遇到後總會覺得有點眼熟,貌似在哪裡聽過;實際上,不過是同一個謠言,只不過把裡面的人物、事件改變了;

面對不確定的信息,在我們無法判斷謠言的真假時,我們需要做到的是:

1、保持懷疑態度,拒絕傳播;

2、耐心求證真實性;

或許,你遇到的謠言,對自身無關痛癢;但是,不信謠,不傳謠,才能保護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社會現狀:真相永遠跑不贏謠言,大多數人缺少鑑別謠言的能力
    科學的結論需要證據,但謠言不需要就以轉基因食品為例。從科學的角度而言,要想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或無害,要經過長期大量的實驗和統計才能得出結論。而謠言不需要實驗,不需要統計,甚至不需要任何證據。「轉基因吃了致癌」、「轉基因吃了會絕後」、「轉基因是XX國的陰謀」——用鍵盤敲出這幾個字只需要一分鐘;目不識丁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可以給你大談特談轉基因。
  • 新冠疫情的謠言有什麼規律?研究發現5大特徵
    但,它們都是謠言。分析顯示,被篩選出的2000餘條「假消息」,具有5大特徵。第一,假消息數量、傳播範圍,和疫情嚴峻性成正比。第一波假信息出現於2020年1月21日-2月13日。第二波浮現於2月14日-3月7日,傳播範圍甚於此前。
  • 【網絡闢謠】四大地震謠言,你知道幾個?
    【網絡闢謠】四大地震謠言,你知道幾個?澎湃號·政務 ▼▼▼網絡時代的謠言總是在不經意間
  • 九星連珠引發大災難?謠言!謠言!謠言!
    最近你的朋友圈、好友群有沒有被這條消息刷屏呢???這是真的嗎?宇宙射線和九星連珠真有這麼危險?科學解釋小編通過網絡搜索發現,這樣的「提醒」其實早在前幾年便在網際網路上傳開,當時全國多家媒體和多地網警都有闢謠。2016年度十大網絡謠言,其中就有這條「宇宙射線」謠言。首先,宇宙射線很常見。由於地球有磁層在起保護作用,到達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線非常有限。
  • 你為什麼會相信謠言?
    但謠言這個東西顧名思義就知道是假話,空話,乃至於是某些人的胡說八道,照理說應該是彼此矛盾,不和邏輯,很容易被識破。尤其是到了現代社會,科技如此發達與昌明,信息交流如此之方便快捷,有什麼事情上網一查就知道了,普羅大眾中的你我為什麼依舊容易被謠言蠱惑以至於操縱呢?(如果某位營銷大神掌握了其中的規律,豈不是要賺翻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解讀的角度也有很多,得出的結論也很多。
  • 謠言?這是真的?看看你是否也中招了
    謠言? 因為疫情之故,各色人等很是關心疫情之訊息,仿佛看前線之戰報,以得自己行動決策之根據! 但遺憾的是,各色信息鋪天蓋天,仿佛大軍壓境,箇中奸細——謠言是也——卻一時難以辨別出來,給吾等布衣之決策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 疫情謠言滿天飛?闢謠神器來幫忙
    今天筆者介紹一款闢謠神器—騰訊新聞較真查證平臺,用戶可以輸入問題直接搜索或者以提問的方式,可找尋問題的答案,是真或是假,藉助此平臺從而提升自己鑑別謠言的能力。騰訊較真闢謠,是一個致力於新聞查證的全民平臺,目標是對各種假新聞、缺陷新聞、謠言、釣魚貼、營銷貼進行查證和快速打擊,對人們感興趣的、但缺乏來龍去脈的消息進行溯源和探查真相。
  • 「謠言傳播手冊」丨為什麼你的闢謠跑不過謠言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並不是所有謊言都像長了腿一樣傳播的飛快,具備強大傳播力的一般叫做「謠言」,它只佔「謊言」中很小一部分。舉個例子,我們可以隨口就編造幾句謊言,比如「我今天沒有開車而是步行上班的」、「昨天中午下了一場雨,把市區淹了」、「樓下的大黃狗學會了講話」等等,但這些謊言並沒有成為謠言的價值,也不會被快速傳播。
  • 長輩為什麼總是相信低級謠言?
    有些謠言一看就是假的,長輩們卻總是樂此不疲地轉發?在這則謠言中,「GPAL」的解釋大致是對的,但「精元抗體」的說法就純粹扯淡了。面對這樣一條真假摻雜的謠言,大多數人僅憑自己的知識儲備是難以鑑別的,再被評論區自稱「醫學生」的人一帶節奏,很多年輕人就中招了。雖然相對而言年輕人不像中老年人那樣好騙,但是面對鋪天蓋地謠言,只要不是在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幾乎沒人能倖免。
  • 謠言與物慾橫流
    謠言止於真相,更胎死於科學的認知,文化素質是多麼的重要,沒有鑑別能力與獨立思考能讓極為可笑的謠言廣泛傳播。輕信,人云亦云,什麼「香油滴鼻、中藥秘方能預防治療新興病毒」,哪來的科學依據與臨床試驗結果,就敢在網上亂發。可悲的是有那麼多人熱衷相信,一些人單純的以為,網上的信息就是真理,是對的,還不時向懷疑者挺著脖子說:「網上都說了」。
  • 重新解讀謠言,三大方法讓你慧眼識「謠」
    過了幾個小時,我在網絡上刷到一條闢謠信息,有官方機構針對這條消息做了闢謠,這個機構指出,全國許多省份都發現了同樣的信息,這輛車不可能在同一時間跑遍全國。謠言之所以這麼有力量,是因為它自帶驗證的機制,當下人們無法去判定它的真偽,而人們又大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才讓謠言乘虛而入。前邊有說到,謠言是一個頗有「心機」的存在,當謠言流傳到我們身邊時,常常伴隨著一系列證據,讓它看起來擁有不可辨駁的可信性。
  • 四大備孕謠言,你中了幾個?
    今天給大家總結了四大有關備孕的謠言,快來看看你中了沒有?謠言一排卵期頻繁同房就能懷孕謠言二懷孕前要多吃營養食品很多人都認為備孕前要多吃營養食物,特別是一些老人,會瘋狂的給小輩們進補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雖然孕前補充營養很重要,但是適量即可,如果吃得過多,可能會在為了引起妊娠期併發症,對孕媽和孩子都是不利的。
  • 如何分辨謠言?
    如何分辨謠言?1、就要學會思辨,不隨便跟著別人思路走,尤其不要讓別人弄得自己情緒波動,包括喜怒哀樂一般,特別容易讓人心潮澎湃的東西,細思其中,你會發現邏輯混淆,邏輯不通。這種是靠拉動人的情緒來造謠。3、找到事實基礎。謠言就是是有悖於事實的東西。只要找到事實基礎了,這樣,就能分辨沒有事實基礎的謠言。4、有些謠言有一定的事實基礎,但卻非常模糊。這就是故意讓你不知所措。這種就要提高警惕了。壓縮模糊的空間,找尋更多細節,看看這些細節是否是事實,是否符合邏輯。
  • 童年時期的謠言,你聽過幾個?
    每個人都會經歷童年的美好時光,在這個美好的時光裡也有一些伴隨著成長的「謠言」,接下來一一盤點!一、辣條是由屍油做的?辣條又叫大麵筋、素牛筋等,它是以小麥粉或其他穀物、豆類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一種食品。辣條作為一種零食,以其獨特的口味和便宜的價格制霸小賣部,貫穿童年的辣條品牌有「某龍」、「某小玲」、「唐僧肉」等。
  • 謠言哪裡跑?細數那些年「忽悠」你的食品藥品類謠言
    「你聽說了嗎?紫菜都是塑料做的!」「啊?那我還能吃啥?」。您可別當真,這是2017年初流傳在網絡、坊間的一條謠言! 2017年年初,一條有關「塑料紫菜」的視頻在網上瘋狂傳播,導致多家品牌廠家的產品全部下架,紫菜廠家叫苦不迭。
  • 謠言傳播如病毒複製 如何阻斷網絡謠言
    隨著新媒體的崛起,信息傳播日益迅捷,不實信息和網絡謠言的傳播也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如何儘可能避免網際網路的「雙刃劍效應」?如何不讓充滿好心、飽含社會責任感的轉發,成為謠言擴散的支點?阻擊網絡謠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從5月起,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已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部署打擊利用網際網路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行為,一場網絡謠言阻擊戰正在打響。
  • 山羊的這些謠言,你知道幾個?
    更確切地說,如果你沒有親自照料過它們,你心中關於它們的印象可能並不完全正確。我們都見過動畫片中山羊咀嚼錫罐的畫面,或聽說山羊會散發一種難聞的氣味。果真如此嗎?歡迎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我為山羊闢謠》欄目。對山羊的流言和真相了解得越多,我想人們就越會喜歡它們滑稽的日常和可愛的性格。
  • 小恆星靠近地球輻射大,必須關閉手機?謠言又來了!
    如此看來,小恆星靠近地球輻射大,應該也是謠言了。專家:無需慌張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發現,一模一樣的「提醒」早在前幾年便在網際網路上傳開,當時全國多家媒體和多地網警都有闢謠。2016年12月,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根據網民舉報,篩選出的2016年度十大網絡謠言,其中就有這條「宇宙射線」謠言。
  • 大學生對網絡謠言的認知和行為的研究及分析
    大學生求知慾強、信息需求量大、對網絡依賴大,但其正處於即將進入社會階段,自身辨別能力較弱、情緒化等特徵可能會導致不良的社會影響,尤其是在匿名性強、信息量大的網絡環境中,大量謠言難辨真偽,大學生又是網絡高依賴群體,對於謠言的認知和處理不當,必然要帶來嚴重的社會影響。
  • 謠言!謠言!謠言!
    某某小區封禁了,北京醫護人員停止支援武漢了,北京疫情提升至武漢級別了,某某醫院多人出現感染了,某某公寓出現新冠肺炎病人死亡、公寓已經淪陷了,某某醫院出現瞞報導致大範圍感染了等等。看到這些不實信息真的讓人很是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