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謠言!謠言!謠言!
2016年度十大網絡謠言,其中就有這條「宇宙射線」謠言。首先,宇宙射線很常見。由於地球有磁層在起保護作用,到達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線非常有限。其次,假如高強度宇宙射線真的發生,如超新星爆發等產生的輻射現象,並滲透到地球表面,此時關不關手機都沒什麼意義。另外,手機本身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手機電池電量瞬間爆發高能量的可能性也很小。
-
謠言的幾大特徵,讓你學會鑑別謠言
面對謠言,我們大多數人的反應是不相信的,但是,有人反覆的告訴你,自己也就會開始動搖,逐漸的自我懷疑,然後開始相信謠言,隨波逐流,最終成為的傳播者;如何鑑別謠言,謠言有什麼特徵呢!>大多數謠言是缺乏嚴密的邏輯和數據的支持,很多要謠言是屬於無中生有,憑空捏造的;對於憑空捏造的謠言,其內部的邏輯並不嚴密,並且,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然而,有一些謠言是屬於誇大事實,故意製造恐慌;把一個說成一百個,故意誇大事態的嚴重性;但是,只要我們認真注意相關的數據,就會明白很多數據都是虛假的,或者是很早之前的數據;三、移花接木,周期性謠言
-
謠言止於智者,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謠言
同時,不要讓謠言流竄。以下是正在流竄的謠言及真相,請大家積極轉發給身邊的朋友。這一說法在網際網路上被廣泛傳播,甚至演變成各種版本的誤傳和謠言。針對這些疑問和傳言,23日,李蘭娟院士回應說:「我說酒精消毒,可沒讓你們多喝酒啊!」正解:酒精的殺菌原理是因為它可以破壞微生物的蛋白質空間結構,從而達到殺菌效果。但對濃度有一定的要求,百分之七十五才具有殺菌效果。
-
謠言傳播如病毒複製 如何阻斷網絡謠言
隨著新媒體的崛起,信息傳播日益迅捷,不實信息和網絡謠言的傳播也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如何儘可能避免網際網路的「雙刃劍效應」?如何不讓充滿好心、飽含社會責任感的轉發,成為謠言擴散的支點?阻擊網絡謠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從5月起,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已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部署打擊利用網際網路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行為,一場網絡謠言阻擊戰正在打響。
-
這個10萬+,是謠言
21日,新疆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等有關部門通報查處六起編造和傳播涉疫情謠言信息典型案例。「喀什已經確診XX人了」的謠言信息。案例三、阿克蘇地區網民李某、陳某編造、傳播涉疫情謠言信息案 2020年7月17日,網民舉報李某(男,漢族,28歲,戶籍地:河南省南陽市)、陳某(男,漢族,23歲,戶籍地: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在微信群中編造散布「沙雅縣下午就要封城了」的謠言信息。
-
謠言粉碎機 | 四條關於蔬菜的謠言,別再信了
《謠言粉碎機》是金昌市科學技術協會與金昌廣播電視臺聯合開設的一檔全新周更科普類原創短視頻欄目,視頻中呈現的真相嚴格依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權威論證,我們將對您生活中出現的各種荒謬的科學流言進行求證,亮出真相!
-
「謠言傳播手冊」丨為什麼你的闢謠跑不過謠言
這句話套用在謠言和真相的傳播上也並無不可。在真相與謠言的博弈中,真相是君子,受規則的制約,即必須符合客觀事實,在這樣的條件限制下真相勢必無法對應所有人的胃口;而謠言則不同,謠言是小人,它本身就是編造出來的,不必遵守「客觀事實」這條規則。謠言為了更廣泛的傳播而被篡改成任何人喜歡的任何樣子,在這一點上真相的傳播力就輸了,並且輸的很徹底。
-
【謠言粉碎機】「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謠言粉碎機】「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2020-12-1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刊登十起網絡謠言案例稱謠言害人害己
編者按: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網絡謠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針對公民個人的誹謗,也有針對公共事件的捏造。網絡謠言不僅敗壞個人名譽,給受害人造成極大的精神困擾,更損害國家形象,影響社會穩定。在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網絡謠言的危害不容小視,必須依法懲處。
-
洪水未退,謠言四起,為何謠言那麼容易瘋傳?
一如在南方的這場洪災中,就出現了不下三條的謠言。在洪水未退的情況下,謠言卻已四起,人們為何如此熱衷於相信謠言呢?但謠言的內容卻足夠讓讀者引起重視,從而分享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深怕他們沒有收到消息受到影響。這一舉動是不是看著就充滿了熟悉感?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就總是會分享給我們,他們從別處看到的謠言,生怕我們吃虧了。
-
謠言是怎麼來的?
謠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傳播比正確信息要快,範圍要廣?為什麼人們會相信謠言?我個人是這樣理解的:1、恐懼。從新年伊始,新冠病毒就給人們來了一個非常非常大的下馬威。謠言通常比正確的結論更符合人們的心理預期,人們更願意去相信謠言,因為他們希望真相就是那樣。3、心理的刺激感。人們在轉發消息時,可能並不是因為這些消息有多重要,而是因為這些消息給人帶來多大的震撼感,給人帶來多大的刺激感。轉發者也會因為看到閱讀者的驚訝表情而獲得一種「爽」感。在過年期間曾見人瘋狂在微信群轉發一個視頻,講述的是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有多慘,物資有多缺乏,跟政府宣傳的不服之類的。
-
謠言止於智者,我們輕信謠言真的是因為智商不夠嗎?
,那麼為什麼謠言會有如此大的威力呢?早在七十年代,我國曾經瘋傳過有關核的謠言,稱幼童之卵蛋為造原子彈的重要材料,臺灣已經派間諜到城鄉割蛋,這可把當時的國人嚇壞了,謠言所至,街上連個人都沒有,家家戶戶都是門窗緊閉,還要給自己家的娃娃紮上小辮。
-
如何分辨謠言?
如何分辨謠言?謠言就是是有悖於事實的東西。只要找到事實基礎了,這樣,就能分辨沒有事實基礎的謠言。4、有些謠言有一定的事實基礎,但卻非常模糊。這就是故意讓你不知所措。這種就要提高警惕了。壓縮模糊的空間,找尋更多細節,看看這些細節是否是事實,是否符合邏輯。這樣能避免歪曲事實的謠言。5、區分造謠很難。一個簡單的方法:專業人做專業事。只有這個專業的人,才更容易區分這個專業的謠言。
-
如何辨別漫天飛的謠言!
面對抗疫中的各種網絡不實信息,希望大家相互提醒:誰在製造謠言——1、壞人,造謠是他們的職業,通過謠言混淆視聽、挑動對立、製造民怨、引發恐慌等,終極目的指向黨和政府;2、騙流量的自媒體人,他們通過杜撰聳人聽聞的事件吸引不明真相的人關注和評論,客觀上這些人造成的危害不比那些職業造謠的人小;3、第三類人是那些無聊、無知的普通網民
-
這些「謠言」害人不淺!別讓這些「謠言」奪走您父母的視力
朋友圈如今成了「謠言圈」,父母隔三岔五就會轉發一些養生知識,其中難免夾雜著一些謠言。一些關乎疾病治療的不可信內容,如果偏聽偏信,還可能會危害到自身健康。在眼科領域,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致盲眼病,關於它的謠言就不少。
-
瘟疫與謠言,就像一對雙胞胎兄弟,清代民眾傳播謠言僅僅是愚昧?
恐慌之下社會謠言四起、風聲鶴唳,儼然王朝滅亡前夕。從中我們看到謠言不僅反映了民眾的愚昧,更是恐懼下民眾舒緩壓力的需要。,相傳有人能通過&34;這種妖術操縱別人,這股謠言瞬間席捲大清帝國大半山河,自京師至江南的人民全部恐懼於謠言誇大中的妖術&34;。
-
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歲暮天寒 且將謠言「雪藏」
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歲暮天寒 且將謠言「雪藏」 來源: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作者:殷熒 時間:2020-12-31 22:19:00 臨近歲末謠言也來刷存在感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澄清謬誤 以正視聽讓謠言止步
-
微信官方發布年度十大謠言:收文件有毒類謠言上榜
【TechWeb報導】12月31日消息,騰訊微信安全中心正式發布了2016年度謠言TOP10。其中排行前三的謠言為:兒童守護站累謠言(全國銀行網點成失聯兒童安全守護點)、「微信公開課pro版」連結會盜號、「SB250」系列謠言(吃酸菜魚感染SB250病毒)。
-
陰謀論,謠言的超級傳播者
大多數謠言,多看看新聞,多看看頭條,很快就會消失。但有一種人叫做陰謀論者,無休止的製造各種謠言,有時候我們越澄清,他反而還越詳細。陰謀論是一種思維方式,大量滋生的高級版謠言,貌似有邏輯,讓傳播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小聰明。
-
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啟動「謠言粉碎機」
大疫當前,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紛紛開啟「謠言粉碎機」(#RumorBuster),有力回擊了一批甚囂塵上、罔顧事實的謠言,為廣大民眾澄清事實,以正視聽,獲得廣泛支持與點讚。謠言一: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一段時間以來,所謂「新冠病毒人造論」「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等陰謀論在海外媒體和社交網絡上廣為流傳,伴以諸多毫無科學依據的想像與猜測。而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