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謠言,多看看新聞,多看看頭條,很快就會消失。
但有一種人叫做陰謀論者,無休止的製造各種謠言,有時候我們越澄清,他反而還越詳細。
「路上有個坑,我車壞了可能是路的問題」,表面上路和車有關聯,但車壞了和坑兒不一定有關聯;
過段時間,「你看他家自行車也壞了吧,是不是也是那個坑弄的?我同學前年就是掉坑兒裡了,您信不信」;
在過段時間,「隔壁家人腿兒怎麼受傷了,是不是也在這坑兒裡摔得,去年我同事腿也這麼摔得,哪兒有這麼多巧合您說是不是」;
只要這個神秘的坑還在,路人吵架、貓狗路上打架,飛鳥落下鳥糞,也都變成神秘事件,甚至針對自己的陰謀;
但直至修好,他也不會去坑邊上認認真真看一看;
一年後,又有車壞了人摔了,阿貓阿狗打架了,他又會繼續幻想「有另一個神秘的坑」。
這個幻想,就是陰謀論思維,大大小小的坑兒,就是各種陰謀論。
人們在心底,總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答案,拖延時間越長,在潛意識裡越有分量,就會不自覺的認為真相「必定不會簡單」,以至於無視所有科學的、正面的解答,轉而尋求更符合自己潛意識的答案。
很多輿論熱點,很多事件,如果短時間內看不到期望的答案,馬上就會開始猜測,其中惡意猜測,更具有傳播力;
惡意猜測後產生的謠言擴散,進一步滋潤了陰謀論的土壤。
同時相關的、沾邊的、類似的事實,也會沉渣泛起,進一步強化這個陰謀論,時間越久的陰謀論,「好奇心」激發出的潛意識更強烈,不吃個大瓜難以安撫。
「要深喉,所有關聯的都有嫌疑,這個答案只是表面,後面還有更大的陰謀」,當這種思維方式在熱點中形成一種風潮,闢謠澄清往往會讓陰謀論者有「欲蓋彌彰、避重就輕」的感覺;
而且陰謀論者認為現有的真相是自己逼出來的,只有無止境、無底線的步步緊逼,才能吃到那個滿足自己潛意識的「大瓜」。
美國的51區外星人,登陸月球造假,最出名的陰謀論
陰謀論是一種思維方式,大量滋生的高級版謠言,貌似有邏輯,讓傳播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小聰明。
普通謠言只是單個的錯誤認知,是一個純粹的片段。無知者從陰謀論裡截取出其中的「假定、巧合、結果」,大量傳播變成謠言,這只是謠言的一種來源,邏輯上來說是對陰謀論的斷章取義。
也就是說,謠言和陰謀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滋養相輔相成的關係,謠言裡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於陰謀論,但陰謀論又不完全是謠言。
沒有事實支撐的陰謀論很難長久傳播,但沒有謠言這個碎片,構不成陰謀論的關鍵點。
連續反問質疑,在假定前提下提出各種「是不是、會不會、有可能」,然後把牽強附會的真真假假的巧合聚合,以「不可能有這麼多巧合」為藉口,類比真實事件後,變成肯定是、絕對是,而且其背後還有更大的陰謀,這就是一個烏合之眾狂歡的慢鏡頭版。
陰謀論用闢謠的方式去化解,看起來消失的陰謀論,會在遭遇下一個「巧合」時,迅速就會滿血復活,而且越傳越神,這是與普通謠言不相同的地方。
斯諾登之所以成為英雄,相當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心中的陰謀論想像,稜鏡門的曝光,讓那些沉迷於陰謀論的人,更相信世界上還有更多的陰謀,再等待他們去發現,去挖掘,他們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認為自己是拯救世界的英雄。
稜鏡門
一,沒有常識的、不追求正面答案的反問
二,先入為主的假定,充滿「是不是、會不會、有可能」
三,各種巧合熔於一爐,千錘百鍊
四,會復活,而且每一次復活都會更強大
陰謀論公式
普通謠言是碎片化的,一一澄清比較容易化解。
陰謀論不是,它看似有個完整的邏輯鏈條,其實是一小段一小段拼接的,而這一個個小段裡面,有一些是事實和道理,這使其有較高的欺騙性;
即便你澄清了虛假的那一段,它也會自動生成新的一段來代替,因為那些真實的環節存在,而陰謀論思維的人會用主觀想像再行杜撰拼接,因此很多陰謀論流傳多年依舊有人痴迷。
從邏輯上看,每兩小段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或者只是小概率的弱邏輯連接,甚至有的沒有邏輯關係,是純粹的牽強附會和生拉硬扯。
表面上,陰謀論者非常善於提問題,看似聰明,實際上他們從未思考我們給予的答案,自顧自的反問,完全就是一個被洗腦的樣子。
在溝通層面來說,語言交流中解釋陰謀論,很容易陷入情緒陷阱,你說弱邏輯他說強邏輯,你說整體他說細節,說急眼了情緒上來,就一拍兩散互罵傻子。
這種思維溝通需要很大耐心,有時候強勢的對噴也會有點用,實在偷懶,把這篇文章發給他吧。
當然,時下關鍵時刻,我們即便宅在家裡,也不要當謠言和陰謀論的幫兇,少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