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2月英國與南非發現不同變體的新冠病毒以來,目前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已經陸續發現變異病毒感染病例。1月1日,上海市疾控中心發布消息,國內出現了第一例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與此同時,遼寧、河北、北京和黑龍江等地也出現「零星病例」。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月5日通報,1月4日0至24時,全國(除港澳臺)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6例,本土病例17例。截至1月4日19時,全國已有49個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輪疫情中,瀋陽、大連等地還出現了超級傳播者。據中國新聞網1月3日報導,大連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趙連在3日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此次疫情發現早、傳播速度快、涉及場景多,傳播力強,出現超級傳播現象;一位姓金的感染者通過一次家庭聚會,造成11人全部感染,之後又傳播到所居住的樓道單元住戶及其他社會接觸人員,累計造成33人感染。另外,據瀋陽市衛健委通報,瀋陽此輪疫情也已經出現「1傳21」的超級傳播者,其中多數與醫院和診所有關聯。
持續蔓延的疫情,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作為疫情防控最成功的國家之一,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我們必須牢記三大教訓。第一個教訓是,大規模檢測非常有必要。毫無疑問,核酸檢測已經成為控制新冠疫情的一把利劍,它能夠在短時間內確定疫情規模,同時能夠儘早發現感染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中國如今檢測能力已經增強,雖然不能避免散發病例的出現,但是基本能避免大規模的傳播。
第二個教訓是,切勿放鬆和自滿。據《環球時報》援引專家的話稱,近期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染性,並在許多地區的疫情中佔據主導地位。為了防範疫情,我們更需要提高警惕。第三個教訓是,「與新冠病毒抗擊」會比大多數人想像的時間要長得多。一個地方控制住了,但在其他地區仍有傳播,只要人們四處流動,就很難保持無病毒狀態。所以要想完全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