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來勢洶洶!大連、瀋陽接連出現超級傳播者,三大教訓必須謹記

2021-01-08 湖北衛視長江新聞號

自2020年12月英國與南非發現不同變體的新冠病毒以來,目前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已經陸續發現變異病毒感染病例。1月1日,上海市疾控中心發布消息,國內出現了第一例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與此同時,遼寧、河北、北京和黑龍江等地也出現「零星病例」。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月5日通報,1月4日0至24時,全國(除港澳臺)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6例,本土病例17例。截至1月4日19時,全國已有49個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輪疫情中,瀋陽、大連等地還出現了超級傳播者。據中國新聞網1月3日報導,大連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趙連在3日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此次疫情發現早、傳播速度快、涉及場景多,傳播力強,出現超級傳播現象;一位姓金的感染者通過一次家庭聚會,造成11人全部感染,之後又傳播到所居住的樓道單元住戶及其他社會接觸人員,累計造成33人感染。另外,據瀋陽市衛健委通報,瀋陽此輪疫情也已經出現「1傳21」的超級傳播者,其中多數與醫院和診所有關聯。

持續蔓延的疫情,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作為疫情防控最成功的國家之一,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我們必須牢記三大教訓。第一個教訓是,大規模檢測非常有必要。毫無疑問,核酸檢測已經成為控制新冠疫情的一把利劍,它能夠在短時間內確定疫情規模,同時能夠儘早發現感染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中國如今檢測能力已經增強,雖然不能避免散發病例的出現,但是基本能避免大規模的傳播。

第二個教訓是,切勿放鬆和自滿。據《環球時報》援引專家的話稱,近期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染性,並在許多地區的疫情中佔據主導地位。為了防範疫情,我們更需要提高警惕。第三個教訓是,「與新冠病毒抗擊」會比大多數人想像的時間要長得多。一個地方控制住了,但在其他地區仍有傳播,只要人們四處流動,就很難保持無病毒狀態。所以要想完全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

相關焦點

  • 新聞1+1丨病毒潛伏期是否更長?如何看待超級傳播者?專家詳解→
    1月5日下午,北京、大連、瀋陽相繼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這三地在4日各有1例新增確診病例。在本輪疫情中,瀋陽、大連、北京都出現有病例多次檢測才被確診。而大連出現的一例超級傳播者同樣引人關注……新聞1+1連線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一起了解本輪疫情有何新情況?
  • 超級病毒,逼近中國家門口!
    遼寧瀋陽、大連之後,一天激增14例本土確診的河北,石家莊、張家口、邢臺相繼進入戰時狀態。病毒來勢兇猛,中國防疫形勢陡然升級!二鍾南山院士2020年初最擔心的兩件事,在2021年又重演了!2020年2月,中國疫情爆發初期,鍾南山院士開誠布公的指明了中國疫情防控最關鍵問題:一個是防止出現超級傳播者,也被稱為「毒王」;另一個是嚴防疫情倒灌,避免中國成為病毒輸入國。回頭再看,去年一整年,我們幾乎都是在同這兩大威脅做鬥爭。而現在,同樣的威脅又捲土重來。
  • 病毒專家金冬雁:北方冬季寒冷,室內密閉場合易發生超級傳播
    在本輪疫情中,瀋陽、大連、北京都出現有病例多次檢測才被確診,更值得警惕的是,一傳多的超級傳播者在多地被發現。1月6日,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金冬雁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超級傳播者和長期潛伏感染人群有可能重疊,雖然概率比較小,但是要尤為警惕這類人群。
  • 英國已經出現超級傳播者,什麼是超級傳播者?來聽聽瑪麗的故事
    在今年二月份中國新冠疫情嚴重時,許多專家就曾表示要謹防超級傳播者的出現,因為這一角色能夠在人群中將病毒一傳十甚至是十個以上。幸運的是,我國及時採取措施對新冠疫情進行防控,才使得中國幾乎沒有出現超級傳播者。
  • 誰會是新冠病毒「超級傳播者」?
    醫學界稱之為「超級傳播者」,通俗地理解就像是「潛伏」在人民群眾之中的特務一樣,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帶來巨大的損失。人類與傳染性疾病抗爭的幾千年裡,不管是霍亂、鼠疫、天花、麻風、還是傷寒桿菌都有「出現」超級傳播者的風險,因此防患於未然是這次戰役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還記得2003年的SARS嗎?讓我們回顧一下「SARS超級傳播者」的「痛」。
  • 香港專家袁國勇視察沙田祿泉樓:或出現超級傳播者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專家袁國勇視察沙田祿泉樓:或出現超級傳播者中新社香港6月2日電 (記者 韓星童)日前,香港沙田瀝源邨祿泉樓一對夫婦確診新冠肺炎後,同棟大廈再有4人於6月1日初步確診。香港特區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於2日凌晨赴祿泉樓視察後會見記者,他指出該棟大廈或已出現超級傳播者,全部住戶須儘快提交深喉唾液樣本進行病毒檢測。5月31日,一對住在沙田瀝源邨祿泉樓的夫婦確診,34歲的太太在嘉裡物流中心貨倉工作。6月1日,該名女患者的兩名同事、一名接觸過她的救護員確診,同日晚間,祿泉樓再有4人初步確診。
  • 全球疫情加速暴發之際,大連、瀋陽連傳喜訊,鍾南山果然沒有說錯
    但是好景不長,新冠病毒似乎並不打算就此放過人類,依舊要進行最後的反撲,甚至還衍生出傳染力更強的新毒株,讓各國面臨的困難再次升級。01全球疫情加速暴發雖然世界各國皆在努力與新冠肺炎作鬥爭,但是近期的疫情狀況依舊不是很樂觀,在全球各地皆出現或多或少的病例。
  • 揭秘:世界第一位「病毒超級傳播者」是誰?
    網友一邊唾棄著他的不負責任,一邊擔心他是不是病毒的「超級傳播者」?所謂超級傳播者:是指具有極強傳染性的帶病者,比其他病人更容易傳染其他人。03年非典期間,一名輾轉兩所醫院的患者,共造成50多名醫務人員,20多名親朋好友感染。
  • 喀什疫情溯源:本土病毒的可能性不大,暫未發現「超級傳播者」
    喀什新冠疫情來得突然、病例增長迅速,且病例來源地相對集中,其中有沒有「超級傳播者」?溯源:疏附縣本土的可能性不大此次喀什疫情,病毒是本土出現還是從境外來,尚無法判斷。這波疫情到底是新一輪的本土流行,還是輸入型感染,只有搞清楚這個問題,才能更好地避免再次出現疫情暴發。
  • 以色列:首批疫苗接種超級傳播者或效果最佳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特拉維夫11月18日電 (記者毛黎)以色列著名科學家什洛莫·哈弗林教授日前表示,優先考慮老年人使用新冠病毒疫苗沒有道理,應讓年輕的超級傳播者首批接種疫苗,此舉收益高,可能是社會實現群體免疫的捷徑。
  • SARS-CoV-2超級傳播者真的存在麼?
    所謂的"超級傳播者"的概念--通常感染人數遠遠超過標準傳播率的患者--出現在以前的疾病暴發中,如非典和中東呼吸症候群。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研究新發傳染病的專家Amesh Adalja表示,這個術語不科學,也沒有固定的傳播數量來定義超級傳播者。
  • 盤點世界上新冠病毒的「超級傳播者」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一傳多」的情況:韓國「歐巴」打卡多家夜店,間接感染1500人;加納魚類加工廠一工人感染五百多人……今天,就跟著小編的鏡頭來看看新冠肺炎「超級傳播者」的傳播路徑,哪些地方是高危場所!
  • 明知感染新冠還帶病上班,美國一州出現「超級傳播者活動」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23日報導,美國俄勒岡州官員表示,該州最近暴發的兩起新冠疫情很可能是同一個「超級傳播者活動」造成的。道格拉斯縣官員上周稱,有一個人在明知自己出現症狀的情況下帶病上班,後來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 超級傳播出現!病毒已不只在冷鏈!專家:春節別舉辦人群過多的聚會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散發或聚集性疫情,多地及省內城市相繼發現進口冷鏈貨物核酸檢測呈陽性,大連發布傳染源與冷鏈有關,冷凍食品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 德國超級傳播者可傳染8米之外的人,官員警告第二波新冠疫情已至
    德國亥姆霍茲傳染病研究中心、漢堡大學醫學院和萊布尼茲實驗病毒學研究所最近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名代號為「B1」的員工是此次大規模聚集性疫情中的病毒「超級傳播者」。德國柏林的民眾佩戴口罩出行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科學家們依據病毒序列對工人的工作地點和感染鏈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顯示,「B1」和他的同事「B2」可能是通內斯聚集性疫情的「超級傳播者」。
  • 1+11+33,大家都在討論的「超級傳播」到底是什麼?權威專家告訴你
    而它所形成的公式,也讓大家再次認識了超級傳播。「1+11+33」在近日召開的大連市舉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被通報出來:病例金某通過一次家庭聚會造成11人全部感染,之後又傳播到所居住的樓道單元住戶及其他社會接觸人員,造成33人感染。這表示大連本輪疫情出現超級傳播現象。什麼叫超級傳播?
  • 尖端科技+產研基地 恆大與瀋陽戰略合作建三大基地
    尤其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根據規劃,瀋陽將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推進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和動力電池基地建設,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加快打造中國重要的汽車產業中心。近日,恆大集團又一舉措,斥巨資在瀋陽建設新基地,有望打造瀋陽新能源汽車新名片。
  • ...香港單日新增43宗確診個案 跳舞室21人確診或有「超級傳播者」
    由於疫情出現反覆,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宣布,自11月23日起,小一至小三將暫停面授課堂14天,而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停面授安排亦延長,同樣延長至12月6日。  據了解,位於灣仔的Starlight Dance Club跳舞群組至今至少有21人確診,有8位跳舞老師確診,並出現了第二代傳播,未有去過跳舞的密切接觸者亦有確診。
  • 「1傳33」超級傳播意味著疫情更兇猛?中疾控這樣說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現在看到的超級傳播現象,包括大連出現的「1傳33」的情況,也並不意味著這個疾病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 來源:中國網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稱,1月3日,大連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中出現了「1傳33」的超級傳播現象,這指的是什麼?是否意味著這波疫情來勢更加兇猛?
  • 什麼樣的人,會是那個潛在的「超級傳播者」?
    美國中佛羅裡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某些生理特徵可能會讓人成為COVID-19等病毒的「超級傳播者」。他們發現,人類的一些面部特徵(比如處於堵塞狀態的鼻腔或者健全的牙齒)會增加患病者的病毒傳播力。接觸攜帶傳染性病毒的呼吸道飛沫是人們感染COVID-19病毒的主要途徑,這些飛沫會在感染者打噴嚏或咳嗽時進入空氣中。機械工程系的助理教授Michael Kinzel表示,了解影響飛沫傳播距離的因素可以啟發具體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