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丨病毒潛伏期是否更長?如何看待超級傳播者?專家詳解→

2021-01-11 央廣網

1月5日下午,北京、大連、瀋陽相繼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這三地在4日各有1例新增確診病例。在本輪疫情中,瀋陽、大連、北京都出現有病例多次檢測才被確診。而大連出現的一例超級傳播者同樣引人關注……

新聞1+1連線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一起了解本輪疫情有何新情況?為我們的防控又帶來什麼挑戰?

Q 多地現密接者多次檢測才確認陽性,是病毒潛伏期更長了嗎?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首先,因為對管控人群,對密切接觸者實施了多次反覆檢測,顯得經過多次檢測才陽性。當然,也有少量病人和感染者的潛伏期會超過原來大家都熟知的14天,但這個比例很小。最近,確實有幾例入境人員在經過14天隔離,解除隔離之後又檢測出陽性,並且導致了進一步傳播的少數個案。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也是多樣的,目前還在做進一步分析。有可能是超長潛伏期,超過14天;也有可能是所採用的檢測方法、檢測試劑敏感性不夠;也可能是他在隔離期間,在隔離環境裡受到感染,這樣他解除隔離之後才檢出陽性,並造成了進一步傳播。我們現在也就每一個環節每一種原因做進一步分析和評估,為此下一步要採取什麼措施來提高發現率、檢出率,防止經過隔離之後的人員把病毒進一步傳播,這些措施都正在研究。

Q 如何看待一些地方調整入境人員隔離時間為「14+7」?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一些地方根據具體情況做出一些反應,在原來隔離14天基礎上延長了7天的或短或長的居家或集中觀察時間,也是為了最大限度防止發生解除隔離之後,在社區、在家庭造成進一步傳播。但是我們要知道,所謂的長潛伏期,隔離14天以後又導致傳播的現象在整個入境解除隔離人員裡佔的比例非常低。下一步如何調整對入境人員落地檢疫隔離的措施,隔離時間如何更恰當,還在做進一步評估。

Q 我國部分地區境外輸入病例中已經有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防控形勢更嚴峻了嗎?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隨著英國新發現的變異病毒在英國和其他地區傳播和擴散,它輸入我國的機會越來越多。今後在入境人員裡,包括可能的汙染貨物裡,檢出病毒的機率會大大增加,甚至有可能發生進入我國之後,造成局部傳播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在這方面要加強監測,加強管控。

Q 大連出現1傳11,如何看待超級傳播者和超級傳播現象?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新冠從去年年初發現到現在,一年的時間,其實國際上已經對它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這個疾病特別容易形成超級傳播現象。感染者裡有相當高比例的人並不傳播,不會造成二代病例。但有少部分感染者或病人的傳播數會超過基本傳播數——3以上,會傳播超過3個二代病例,這就構成了超級傳播現象,這是新冠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所以在各地疫情控制過程中,發現超級傳播現象或超級傳播者並不奇怪。超級傳播者的發生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特徵,往往跟這個病人的身體和疾病狀態有關係。

Q 最近國內多地在汽車零部件上發現核酸檢測陽性,這是一個新動向嗎?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這並不是一個新動向,因為物品被病人汙染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國內最近一段時期所經歷的不管是冷凍產品,還是普通貨物,還是交通工具被汙染,這種現象已經發現多次了,只不過在汽車零件上是首次發現。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感染潛伏期變長了?如何看待超級...
    對此,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病科教授盧洪洲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氣溫降低,無論是物品還是環境,沾染病毒以後,病毒的存在時間更長,相對來說傳染性更明顯。另一方面,北方越冷的地方,人們越容易在封閉、溫暖的空間中活動,這就容易造成人和人之間的傳播。
  • 新聞1+1丨年關將至,疫情未退!防控該如何繼續?專家詳解來了→
    24日,全國新增6例本土病例,均在大連;當天北京也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北京新增2例無症狀感染者;此外,24日在浙江麗水市青田縣中醫院,發現一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復陽的情況……除了這幾個地方,尤其是大連這輪疫情已經持續了一周多的時間,24日公布的數據還在增加。這個周末全國要舉行研究生考試,下周一些高校要開始放假,又是要迎接新年的人流,在這個時候,新冠病毒如何防擴散?
  • 什麼是超級傳播者?03年非典時1人曾傳染130餘人
    至於以後會怎麼樣,既要看病毒的發展情況,也要看我們如何很快地控制病情,減少它的傳染,因為隨著病毒逐漸適應人體的過程,毒力會增加。  他表示,現在關鍵要做好預防,現在大部分病例來自武漢或者去過武漢,所以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就不要去武漢。如果有一些不舒服或者感冒,應該到當地的發熱門診去看病,必要時進行排查。
  • SARS-CoV-2超級傳播者真的存在麼?
    所謂的"超級傳播者"的概念--通常感染人數遠遠超過標準傳播率的患者--出現在以前的疾病暴發中,如非典和中東呼吸症候群。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研究新發傳染病的專家Amesh Adalja表示,這個術語不科學,也沒有固定的傳播數量來定義超級傳播者。
  • 香港專家袁國勇視察沙田祿泉樓:或出現超級傳播者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專家袁國勇視察沙田祿泉樓:或出現超級傳播者中新社香港6月2日電 (記者 韓星童)日前,香港沙田瀝源邨祿泉樓一對夫婦確診新冠肺炎後,同棟大廈再有4人於6月1日初步確診。香港特區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於2日凌晨赴祿泉樓視察後會見記者,他指出該棟大廈或已出現超級傳播者,全部住戶須儘快提交深喉唾液樣本進行病毒檢測。5月31日,一對住在沙田瀝源邨祿泉樓的夫婦確診,34歲的太太在嘉裡物流中心貨倉工作。6月1日,該名女患者的兩名同事、一名接觸過她的救護員確診,同日晚間,祿泉樓再有4人初步確診。
  • 英國已經出現超級傳播者,什麼是超級傳播者?來聽聽瑪麗的故事
    在今年二月份中國新冠疫情嚴重時,許多專家就曾表示要謹防超級傳播者的出現,因為這一角色能夠在人群中將病毒一傳十甚至是十個以上。幸運的是,我國及時採取措施對新冠疫情進行防控,才使得中國幾乎沒有出現超級傳播者。
  • 滾動丨隔離14天以後仍查到病毒?專家:潛伏期過長是個別現象
    隔離14天以後仍查到病毒?專家:潛伏期過長是個別現象會上,針對「是否出現新冠患者超長潛伏期」的提問,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潛伏期過長是個別現象,是不是潛伏期過長還需要研判。各地還採取了「14+7」的手段,是為了最大限度避免潛伏風險。他還提醒,居家隔離也要做好各種防護。
  • 誰會是新冠病毒「超級傳播者」?
    醫學界稱之為「超級傳播者」,通俗地理解就像是「潛伏」在人民群眾之中的特務一樣,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帶來巨大的損失。人類與傳染性疾病抗爭的幾千年裡,不管是霍亂、鼠疫、天花、麻風、還是傷寒桿菌都有「出現」超級傳播者的風險,因此防患於未然是這次戰役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還記得2003年的SARS嗎?讓我們回顧一下「SARS超級傳播者」的「痛」。
  • 揭秘:世界第一位「病毒超級傳播者」是誰?
    網友一邊唾棄著他的不負責任,一邊擔心他是不是病毒的「超級傳播者」?所謂超級傳播者:是指具有極強傳染性的帶病者,比其他病人更容易傳染其他人。03年非典期間,一名輾轉兩所醫院的患者,共造成50多名醫務人員,20多名親朋好友感染。
  • 疫情是否比非典嚴重?有無超級傳播者?春節如何防控? 國家衛健委...
    報告新增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49例,收到日本通報確診病例1例,泰國通報確診病例3例,韓國通報確診病例1例。139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近日病例為何增多?李斌:近日病例數量變化較大,與我們對疾病的認識不斷加深、完善診斷方法、優化並向全國下發診斷試劑有一定關係。 疫情是否會擴散?
  • 武大首發新冠性別差異研究:女性潛伏期更長,男性更易感染
    這一研究首次表明,女性在COVID-19的傳播上表現出不同於男性的特徵,女性不僅症狀相對較輕,而且比男性有更長的潛伏期,這可能是因為女性天生具有比男性更強的抗病毒免疫力。   據此,團隊呼籲,在篩查過程中,無論女性是否有症狀,只要接觸史明確,就應對她們進行核酸測試,受醫學觀察的女性隔離期也應超過14天。
  • 潛伏期最長24天!鍾南山剛剛領銜發聲:不排除「超級傳播者」,病死率...
    鍾南山等人對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時報君將重點梳理如下:1、潛伏期中位數為3天,最長可達24天。2、僅有1.18%的患者與野生動物有過直接接觸,而31.30%的患者曾到過武漢,71.80%的患者與來自武漢的人有過接觸。這為新冠肺炎人傳人提供了進一步證據。
  • 病毒專家金冬雁:北方冬季寒冷,室內密閉場合易發生超級傳播
    在本輪疫情中,瀋陽、大連、北京都出現有病例多次檢測才被確診,更值得警惕的是,一傳多的超級傳播者在多地被發現。1月6日,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金冬雁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超級傳播者和長期潛伏感染人群有可能重疊,雖然概率比較小,但是要尤為警惕這類人群。
  • 喀什疫情溯源:本土病毒的可能性不大,暫未發現「超級傳播者」
    喀什新冠疫情來得突然、病例增長迅速,且病例來源地相對集中,其中有沒有「超級傳播者」?溯源:疏附縣本土的可能性不大此次喀什疫情,病毒是本土出現還是從境外來,尚無法判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此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早期報告的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意味著尚處在感染早期,感染時間不長,後續一部分無症狀感染者會轉為確診病人。10月27日新增的22例確診病例,就是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
  • 病毒來勢洶洶!大連、瀋陽接連出現超級傳播者,三大教訓必須謹記
    自2020年12月英國與南非發現不同變體的新冠病毒以來,目前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已經陸續發現變異病毒感染病例。1月1日,上海市疾控中心發布消息,國內出現了第一例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與此同時,遼寧、河北、北京和黑龍江等地也出現「零星病例」。
  • (新華視點)1傳10最終33!大連疫情超級傳播是如何發生的?
    新華社大連1月6日電題:1傳10最終33!大連疫情超級傳播是如何發生的?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蔡擁軍、郭翔、張博群遼寧省大連市自2020年12月15日報告4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至2021年1月5日24時,已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51例,無症狀感染者31例。
  • 最新新冠潛伏期研究:比此前預估更長,約一成患者14天以上
    研究團隊指出,運用概率學中知名的更新理論(renewal theory)進行估計,發現新冠疾病的潛伏期可能比已知的更長,大約10%的患者潛伏期長於14天。因此,在客流量足夠大且病毒持續傳播的情況下,更新過程將達到平衡狀態。為確保隨訪時間足夠長,研究人員排除了1月23日之後離開武漢的所有病例,因此平均隨訪時間為25天(從病例離開武漢至2月15日,即研究結束)。根據對COVID-19潛伏期的各種研究,研究人員認為25天的隨訪期應該足夠長。
  • 1+11+33,大家都在討論的「超級傳播」到底是什麼?權威專家告訴你
    新年伊始,「1、11、33」這三個數字刷爆了朋友圈,刷新了大家對它們作為普通數字的認知。而它所形成的公式,也讓大家再次認識了超級傳播。「1+11+33」在近日召開的大連市舉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被通報出來:病例金某通過一次家庭聚會造成11人全部感染,之後又傳播到所居住的樓道單元住戶及其他社會接觸人員,造成33人感染。這表示大連本輪疫情出現超級傳播現象。什麼叫超級傳播?動靜記者採訪了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穆茂,他曾作為第三批貴州援鄂醫療隊隊員支援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
  • 病毒來源確認!李蘭娟回杭解答十大熱門問題:怎麼殺毒?
    1.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如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一種新的病原體,潛伏期需要大量的患者病例積累才能有一個準確科學的結論。就目前發現的患者來看,潛伏期基本在10天以內,我們預計最長在14天內。病人接觸病毒後,也有兩三天發病。潛伏期的人群也有傳染性。感染者自己沒有發熱,和她接觸的人,卻有發燒的症狀。
  • 以色列:首批疫苗接種超級傳播者或效果最佳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特拉維夫11月18日電 (記者毛黎)以色列著名科學家什洛莫·哈弗林教授日前表示,優先考慮老年人使用新冠病毒疫苗沒有道理,應讓年輕的超級傳播者首批接種疫苗,此舉收益高,可能是社會實現群體免疫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