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是怎麼來的?

2021-01-08 交通信息關注者

謠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傳播比正確信息要快,範圍要廣?為什麼人們會相信謠言?我個人是這樣理解的:

1、恐懼。從新年伊始,新冠病毒就給人們來了一個非常非常大的下馬威。人們都恐懼新冠,而健康碼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人是否有新冠的唯一憑證,一個地區紅碼的大規模出現,尤其是自己也是紅碼,勢必會引起大家的緊張,與其去瞎猜,大家寧願去相信一些被傳播的消息,儘管這個消息可能是不靠譜的。

2、心理預期。《讓子彈飛》這部電影裡有一句話「對待一個事物,人們願意去相信一個他們希望的結果,他們希望這個結果是這樣的,符合人們預期的,儘管這件事就是錯的」。謠言通常比正確的結論更符合人們的心理預期,人們更願意去相信謠言,因為他們希望真相就是那樣。

3、心理的刺激感。人們在轉發消息時,可能並不是因為這些消息有多重要,而是因為這些消息給人帶來多大的震撼感,給人帶來多大的刺激感。轉發者也會因為看到閱讀者的驚訝表情而獲得一種「爽」感。在過年期間曾見人瘋狂在微信群轉發一個視頻,講述的是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有多慘,物資有多缺乏,跟政府宣傳的不服之類的。的確,人們有時候寧願去相信這些,也不願意去相信政府。

4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有些時候微信群裡發消息,有時候可能有些人開玩笑說了一些不靠譜的東西,但難保有些人理解錯了,認為這就是正確消息,並轉告他人,如果這個消息比較勁爆,可能就會發生上面的事情,進而產生連鎖反應。

5、鏈式反應。這是原子彈的基本原理。一個中子變2個中子,釋放能力,兩個變四個……謠言傳播也是一樣,一個人變兩個人,兩個人變四個人,藉助微信群可能更快。傳播能呈指數爆炸的形式進行擴散,並產生一定的印象,雖然一人知道謠言影響並不大,但考慮到成千上萬的人,謠言的威力強大。

6、有心者故意造謠。這個我寧願相信沒有,但萬一有人故意造謠,極有可能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

謠言不可信,不攻自破。只要我們相信國家,相信政府,相信黨,一切困難都不是困難。

相關焦點

  • 【謠言粉碎機】別人都知道這是謠言 就你還不知道 快來這裡
    【謠言粉碎機】別人都知道這是謠言 就你還不知道 快來這裡 2020-11-27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闢謠】冷空氣來了,那個募捐舊衣服的謠言又來了……
    記者查詢後發現,該謠言早在兩年前已被闢謠。對於老謠言「死灰復燃」的情況,專家呼籲網絡平臺在發布闢謠信息的同時,還應通過技術手段徹底刪除謠言。兩年前的老謠言「死灰復燃」其實,這則謠言早在2017年便出現過,當時已被瑪曲縣公安局闢謠。
  • 科學松鼠會元老來科普!看破食安謠言6大套路!
    謠言到底該怎麼分辨?作為一個熱衷於囤乾貨的科普大咖他會告訴你其實謠言也有套路譬如......套路一渲染後果進行恐嚇套路二牽強附會鼓吹神效套路三信口開河亂拉虎皮套路四視覺衝擊胡亂解釋套路五科學術語不明覺厲套路六斷章取義扭曲科學文獻掌握了套路方法從此你就可以輕易地對謠言說
  • 疫情謠言滿天飛?闢謠神器來幫忙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人們通過鍵盤就能發表個人言論,改變了之前人與人面對面的談話,進而隔著屏幕就能誇大其詞,發表各式各樣的評論等等,進而可能會有謠言的出現,蓄意迷惑我等眾人。甚至有人對傳播的謠言不加思考和論證就轉發傳播,給部分人造成傷害,謠言止於智者,闢謠就此產生。
  • 疫情當前,為何謠言四起?
    稍後,他提到,圍繞病毒起源有各種說法,「我們會搞清楚到底從哪來的」。 被追問是否有信心病毒就是來自「武漢實驗室」時,他索性稱,「我不被允許告訴你這個」。 過去一段時間來,不少美國媒體在報導中指出,美國一些政府官員和共和黨國會議員把疫情歸咎於中國,以便部分轉移對政府應對不力的批評。
  • 如何辨別漫天飛的謠言!
    面對抗疫中的各種網絡不實信息,希望大家相互提醒:誰在製造謠言——1、壞人,造謠是他們的職業,通過謠言混淆視聽、挑動對立、製造民怨、引發恐慌等,終極目的指向黨和政府;2、騙流量的自媒體人,他們通過杜撰聳人聽聞的事件吸引不明真相的人關注和評論,客觀上這些人造成的危害不比那些職業造謠的人小;3、第三類人是那些無聊、無知的普通網民
  • 陰謀論,謠言的超級傳播者
    大多數謠言,多看看新聞,多看看頭條,很快就會消失。但有一種人叫做陰謀論者,無休止的製造各種謠言,有時候我們越澄清,他反而還越詳細。我同學前年就是掉坑兒裡了,您信不信」;在過段時間,「隔壁家人腿兒怎麼受傷了,是不是也在這坑兒裡摔得,去年我同事腿也這麼摔得,哪兒有這麼多巧合您說是不是」;只要這個神秘的坑還在,路人吵架、貓狗路上打架,飛鳥落下鳥糞,也都變成神秘事件,甚至針對自己的陰謀;但直至修好,他也不會去坑邊上認認真真看一看;一年後,又有車壞了人摔了,阿貓阿狗打架了,他又會繼續幻想
  • 心理學:疫情當前謠言四起,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謠言,又該如何抵制
    中樞路徑包括訴諸於理性認知的因素——人們進行一系列嚴肅的嘗試,以邏輯的方式來評價新的信息。人們的知識水平較高時往往傾向於理性的選擇。當其中之一較低時,人們便趨向於遵從邊緣路徑。邊緣路徑通過把內容和對另一個事物的態度聯繫起來,從而涵括了感情因素。
  • 世界末日又要來了?這次還是謠言!
    世界末日又要來了?這次還是謠言!
  • 你為什麼會相信謠言?
    為什麼謠言還是不容易止住呢,許多平時看起來因該是智者的也對某些謠言深信不疑,除了利益相關,導致利令智昏之外,還因為謠言還有第二個特徵——證偽難度大。那麼,作為反駁的一方,我怎麼有邏輯地反駁呢?當然是從理論下手。首先我得查查書,他說的這些是不是書上寫的,寫這些話的語境是什麼。藉助網絡當然很容易了,接下來就是這味藥材,是不是真有這樣的效果,符不符合這個理論。然後再查現代科技能否證明這個理論,能否通過臨床的檢驗。之後就可以說我的結論了。但是裡面有幾個難題,首先,如何保證我上網查的的不受到某些人的影響?
  •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
    10月已過,2020年也逐漸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似乎並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輸液能預防腦中風、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為加了甜蜜素……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 社會現狀:真相永遠跑不贏謠言,大多數人缺少鑑別謠言的能力
    當真相還在穿鞋的時候,謠言已經跑遍了世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正是因為謠言不需要證據,所以謠言可以憑空地、不可預料地產生。很多時候,是謠言傳播到一定程度,引起人們的注意,然後才作出闢謠——當謠言跑遍世界的時候,真相才開始穿鞋。真相只有一個,但謠言可以五花八門就以「紅薯抗癌」為例。
  • 老謠言又來了
    帳號主頁截圖那麼網傳文字又是怎麼來的呢?以「甘南地區」「中科院」等為關鍵詞,記者搜索發現,2018年,網上曾流傳的一段視頻拍到一個路口,兩輛車子在行駛中忽然飄浮起來,後面第三輛車子立刻停下。此前,上海闢謠平臺也曾收到網友提供的一段疑似謠言視頻。視頻中,一系列正常高速行駛的車輛突然像是撞上了隱形物體,車頭粉碎,車子被撞飛很遠,情景相當奇怪。同樣,這一視頻也被傳為「發生在甘南地區,當天下午出動了武警和中科院的人員封鎖了方圓5公裡的地面」。對此,上海闢謠平臺查證,該視頻記錄的根本不是一系列「超自然」車禍,它其實是通過數碼後期剪輯,刪除了撞擊中的其他車輛。
  • 教育思考:你信或者不信,那些飄來飄去的謠言
    謠言大都是空穴來風,而暗合了某些社會心理,正因為如此,謠言心理學研究先驅奧爾波特提出了著名的謠言傳播公式:謠言=模糊性×重要性。它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越是重要的信息,越模糊,就越容易引發謠言。後來,有學者又增加了公眾理性作為變量,認為公眾理性越高,謠言傳播的可能性越小,這與中國古語「謠言止於智者」所揭示的道理可謂異曲同工。  然而,微信謠言的一些新特點並不是經典謠言公式能夠完全解釋的。首先,微信謠言並不會止於智者,而是更多時候來源於智者的「陰謀」,他們或打擊報復、或誹謗中傷、或追名逐利,無非是想通過謠言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 今年冬天是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謠言!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 「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 「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 …… 最近多個小視頻和帖子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論壇等廣為流傳,而且言之鑿鑿。
  • 真相來了!濟寧2020年12月謠言榜出爐
    今天,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盤點2020年12月謠言,快來一起了解真相。傳言一:借疫情穿防護服上門打劫?12月份,一條與疫情相關的謠言在濟寧市民的社交媒體中活躍。其中,就有一張圖片消息稱「有一幫人借疫情穿防護服上門打劫」。真相:這是一條徹頭徹尾的謠言,多地網警部門已進行過闢謠。傳言二:營業執照年檢升級,延時將註銷帳戶?
  • 謠言!謠言!謠言!
    此時就是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抓住了人們對新冠的恐懼、擔憂和焦慮的心情不斷的散布謠言,造成社會恐慌,目的就是想利用此次疫情拖垮中國及中國經濟。而不明真相的人對新冠病毒總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聽風就是雨。禁固在家,沒事找事,互傳謠言。奉勸大家!
  • 疫情謠言日本人瘋狂搶購衛生紙,怎麼感覺像我們買雙黃連呢
    網絡上有謠言說「衛生紙的原料會被用了去做口罩」「從中國沒發進衛生紙的原料了」很多人信了這個謠言去搶購衛生紙和紙巾,導致很多店斷貨。怎麼感覺像我們買雙黃連呢。
  • 謠言止於智者,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謠言
    同時,不要讓謠言流竄。以下是正在流竄的謠言及真相,請大家積極轉發給身邊的朋友。再說喝酒傷肝,喝酒會加大肝臟負荷所以不能夠用喝酒來治病。謠言四:有可防肺炎的中藥配方SARI近日一份「廣東省中醫院預防武漢肺炎方」在微信群裡流傳。21日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在官方微信發布聲明闢謠,稱此方非廣東省中醫院制定。
  • 微信官方總結:5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謠言,空姐 ——快...
    另外,生活類謠言一直是重災區,這個月更是佔了絕大多數,吃小龍蝦身體會長蟲、缺維生素B2會致癌、大蒜可以檢測地溝油、人造假雞蛋流入市場、吃活蝌蚪可以治病、滿天飛的絮狀物暗藏「榆四脈綿蚜」、新的一輪病毒感染來了千萬別親吻孩子的嘴,等等,都很容易給人們的生活造成誤導,乃至是不必要的恐慌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