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北京市海澱醫院的精神心理科醫生汪靜。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神經,大量的來自非官方渠道的信息也不斷湧現出來。
有很多平時一看就能識破的謠言,卻突然在短時間內就俘獲了許多人的信任:
(以上全部為謠言)…
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謠言,在平時我們幾乎不會在意,為什麼此時卻輕易就讓人相信了呢?作為一名心理科醫生,今天我來告訴大家,為什麼非常時期,我們的辨別能力會變弱。
我們對這個世界認識,基於我們既往的經驗。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新事物,就和所有的新事物一樣,一開始我們會對它懷疑和排斥,固守我們曾經有過的觀念。
然而隨著新事物的相關信息不斷給出,它又會給我們帶來明確的傷害時,很多人就會陷入恐慌 —— 因為這些新的信息不斷的在挑戰我們固有的認識。
當我們恐慌的時候,意識會變得狹窄,從而導致認知失調,難以判斷信息的真偽,哪怕是平時一眼就能看穿的謠言,也會選擇抱有僥倖的暫時信任。
但是謠言帶來的傷害並非只有對於心理的恐慌感,如果有人相信了一些虛假的預防辦法,而減少了洗手次數或者不戴口罩,就會讓我們置身於危險之中。
在這裡我給大家提供幾個小建議,幫助大家平復情緒,擦亮雙眼:
一、首先,不要相信非官方渠道的消息,不要過度的閱讀有關疫情的信息。比如我們可以每天只看來自官方媒體的官方通告,每天只看20分鐘相關信息。
二、當感到恐懼、心慌、情緒低落時,嘗試進行深呼吸、聽一些放鬆的音樂,或者是畫一幅畫,看一部喜歡的電影。我們甚至可以在家隨著音樂的韻律舞動自己的身體,閉上眼睛,感受身體和音樂的共振帶給你的平和感和幸福感。
三、多與家人、朋友溝通你的心理狀態,和他們講講你在恐慌什麼,害怕什麼或者又為什麼徹夜難眠,通過良好的溝通、傾訴和理解,你會逐漸放下自己的不良情緒。
四、如果不良感受反覆糾纏,自己用了很多方法也不能消除,進而產生了不明原因的頭痛、心悸、嚴重失眠、睡眠質量下降、食欲不振等身體的症狀,那麼就要在排除軀體問題後,及時到心理科就診,避免情況進一步發展。
本文作者:汪靜 北醫三院海澱院區副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海魚
插畫:李大姑娘
免責聲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適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方案,如有需求請您及時就醫。作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現極限詞,為醫生臨床經驗中的個人認識或學界共識,是希望讀者能夠認識其客觀重要性的表述,主觀上無任何營銷性。對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議,請發郵件至安忻品牌部:tangsj@axnslee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