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疫情的流行
應該是新技術、新手段的應對
但實際上
二十一世紀的數字交流最終
可能會產生與十四世紀的口頭交流相同的結果!
——菲爾·裡德·菲爾
社交媒體是21世紀的一項新技術,可實現快速、大規模的交流,增強了連通性和知識的傳播。但是,在這個新的數字時代,社會面臨著一個舊問題,流行病、新技術是否有助於提供應對這一挑戰的新手段?回顧歷史,比較那個時代對大流行的反應,則出奇的相似,沒有新手段和新技術。儘管是新技術,但其效果與我們所希望的老式口碑相差無幾,只是速度更快。
實際上,二十一世紀的數字交流最終可能會產生與十四世紀的口頭交流相同的結果,而我們的學習可能改變這一切。
當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在那時和現在之間進行太多的比較,這一點非常重要。大流行之間在時間上存在差異,包括其傳染性、死亡率和我們提供醫療服務的能力。但是,一件事沒有改變——就是人類對環境的反應。在類似的情況下,並且通過類似的情感視角(恐懼和焦慮)對這些情況的感知,我們的反應將是相同的,這是心理學少數已確立的事實之一。即使我們對疾病的原因有更多的了解,至少從抽象的角度講,大流行仍會產生兩種不變的情緒——對當前的恐懼和對未來的焦慮。這兩種情緒決定了這種時代的人類反應,從那時到現在之間的差異並沒有改變,尤其是當我們看一下數字通信發布的信息時。
14世紀的經驗指出
在當前時代我們應該避免的一些陷阱
尤其是與大眾數字通信的影響有關的陷阱
考慮到這一點,一些歷史背景可能有助於指出相似之處。1347年左右,黑死病抵達東南歐,它由商業旅行者迅速傳播,並於1348年初在義大利和西地中海蔓延。鼠疫隨後蔓延到整個西歐,並於1348年夏天抵達英國。在此期間以及隨後的幾年中,保守的估計,世界人口的25%至30%被感染了。
這並不是說當前的大流行和14世紀具有相同的死亡率,但是擔心感染及對後果的焦慮將在任何時候在人類的思想和行為上產生相似的結果。
14世紀黑死病流行
除了嚴重的人命傷亡之外,14世紀的大流行還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是當時人們對瘟疫的看法而產生的影響。在數字通信時代,這些觀念的傳播方式及其影響是令人關注的。謠言、八卦和錯誤信息是14世紀社會變化的關鍵,從歷史文獻中可以明顯看出兩個趨勢:人們看待病人的方式以及對他們的看法;人們認為大流行會改變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就是說,對當前的恐懼和對未來的焦慮。對於21世紀的觀察者來說,所有這些聽起來看似模糊。
已經有評論指出,當前大流行的一個顯著方面是該疾病的傳播與對該疾病議論的傳播之間的相關性:
「 不僅病毒本身傳播非常迅速,而且信息和錯誤信息傳播也是如此,關於疫情爆發,以及由此引起的公眾恐慌。」
已經嘗試量化一些謠言、八卦和錯誤信息: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有近50%的推文包含有關COVID-19,其起因或影響的錯誤信息(30%)或無法驗證的信息(20%)。這些信息的影響是加強或造成恐慌和恐懼的。這些情緒將導致焦慮的人長期存在錯誤信息,人們不太容易消除更多有害的影響,未經驗證的Twitter帳戶(31%)比經過驗證的帳戶(12%)發送的錯誤信息更多。
為什麼面對我們所有的科學進步,恐懼和焦慮也會引起如此無根據的謠言和八卦?一種理論認為,作為八卦產生的社會互動效果,以及內容自戀下的社會影響,人們可以在茶餘飯後應對壓力與焦慮。噹噹前的壓力和恐懼變成對未來的長期焦慮時,這則八卦變成了「他人」(無論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的替身,這通過增強社區內的社會凝聚力來減輕焦慮。這是在理論中經常研究的簡單強化時間表——通過迴避(在這種情況下,是減輕壓力的應對行為)來逃避令人恐懼的情況,並重複這種行為。它在14世紀起作用,現在仍將起作用,因為我們的學習機制沒有改變。但是,這種減輕壓力的八卦後果可能是嚴重的,關於避免當前與過去相同的問題,有關當前危機的八卦跡象並不樂觀。
關於當前的危機和現在的錯誤信息之間已經建立了聯繫,在「黑死病」時期的文件中也可以看到。喬瓦尼·博卡喬(Giovanni Boccaccio)在瘟疫中住在佛羅倫斯,並撰寫了《十日談》的故事,講述了七男三女逃到別墅隔離疾病的故事,博卡喬對作品的非虛構介紹中的一段話提供了瘟疫對個人影響的深刻見解:
「 這種恐懼和幻想觀念佔據了人們的生活,幾乎所有人都採取了相同的殘酷政策,這完全是為了避免病人和屬於他們的一切。這樣,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將確保自己的安全。」
在許多情況下,瘟疫被歸咎於未知或看不見的特工,例如外來事物、空氣不良或有毒物質。
喬瓦尼·博卡喬和《十日談》
科學技術的進步無助於消除這種觀點,因為在1918年流感大流行開始時,人們仍然普遍相信這種疾病是通過空氣或有毒蒸氣傳播的。如今,竟有人認為COVID-19是由5G網絡引起或通過5G網絡傳播,這種流言蜚語和錯誤信息的許多方面都有共同看不見的或實質的線索。但是,即使在我們了解病菌的時代,也仍未真正知道為什麼這種錯誤的看法還繼續存在。一種可能性是,這種閒言蜚語增強了社會紐帶和社會聯繫,而這種增強減少了當前的恐懼(一種應對策略)。
一個看不見的,不可知的敵人不容易被反駁,由此產生的社會紐帶也就不容易被打破。不管有什麼精確的解釋,迴避學習都很清楚——它們不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1918年流感大流行
大流行期間錯誤信息傳播更重要影響是對社會的長期影響,它關係到對未來的憂慮。關於冠狀病毒流行將如何改變世界的文章並不罕見。這與過去對待流行焦慮的反應沒有什麼不同。14世紀後半葉,英國發生了巨大變化,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歐洲的衝突尚未解決;黑死病席捲了整個人口三分之一;民眾希望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關於如何實現這些轉變的流言蜚語和錯誤信息很多。謠言和錯誤消息更多地涉及了瘟疫對社會的長期影響,據認為,減少工人數量,應為活著的人帶來更多的金錢和權利。這些希望很快被《勞工法令》(1349年和1351年)破滅,將工資和生活條件設定在瘟疫前的水平。其結果導致了1377年的「大謠言」和1381年的「農民起義」 。
1381年6月15日英國農民起義
這兩次起義最終都失敗了,部分原因是它們所基於的假設是不正確的(更少的人的確意味著更少的工人,但也意味著更少的消費)。1918年流感大流行造成的變化持續時間更長,尤其是在婦女權利方面,可以看出,錯誤信息對於破壞變革至關重要。
從心理上講,對大流行焦慮的反應表明希望未來會好轉,這並不難理解。簡單的論點的產生,即使可能是錯誤的,也有助於減輕這種焦慮。如果一條錯誤信息通過數字通信迅速傳播,並在回聲室中得到加強,這種錯誤信息將持續下去。
總而言之,《心理學與歷史》告訴我們,人們對極端情況的反應是不變的。恐懼和焦慮會產生逃避它們的需要,而八卦則是這種需要的合適載體,這樣的八卦很容易導致錯誤信息。
當今數字時代與14世紀並無不同,但它確實帶來了新的變化——速度和覆蓋範圍。新技術可能具有整合的潛力,但是跡象表明,新技術在這場危機中的關鍵用途是傳播八卦和錯誤信息,就像口口相傳一樣。我們需要對此保持警惕,並了解大多數情況下這是對恐懼的回應,我們與600年前的祖先共同分享了這一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