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許多人誤解的成語卻揭示了謠言的可怕

2020-11-29 齊魯壹點

原創首發

圖文|褚延鋒

生活中,人們喜歡真善美的事物,痛恨假惡醜的東西,人們願意看到真相,不想被假相所蒙蔽,但總有那麼一小部分人,出於找樂看熱鬧或各種險惡不可告人的目的,無中生有,捏造事實,製造謠言,給他人帶來傷害或困擾。

由此,我想到了一個兩千多年前的故事,故事來自《戰國策·魏策二》。

戰國時期,各國之間互相徵伐,達成一定的協議後,為了使雙方都遵守信諾,通常都會把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魏國和趙國就是這樣做的。

魏國大夫龐蔥將要陪太子去趙國做人質,他知道自己離開之後會有一些心懷叵測的人在魏王面前說自己的壞話,所以臨行前,他和魏王進行了一次談話。

龐蔥對魏王說:現在有人給您說街市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您信嗎?魏王說:我不信。龐蔥接著說:如果第二個人來對您說街市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您信嗎?魏王說:我有點將信將疑了。龐蔥又說:如果第三個人來對你說街市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您會信嗎?魏王說:我當然會相信了。龐蔥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明擺著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這麼一說,大王您就相信有老虎了。現在趙國都城邯鄲和魏國都城大梁之間的距離可比街市離這兒遠多了,而議論我的人也不止三個,大王您可要明察啊!魏王說:我知道怎麼做。

但龐蔥陪太子完成使命從趙國回來之後,魏王卻沒有召見他。就像龐蔥之前預料的那樣,自己受到了不知多少人的背後議論,而且肯定不止一人在魏王面前說了自己的壞話,魏王相信了那些毀謗他的人,因此他受到了冷落。

龐蔥看來深知魏王輕信無知,缺少定見,預判自己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說壞話,而自己又沒有辯解的機會,因此事前通過這樣的對話提醒魏王,但最終還是無法擺脫被冷落的結局,這對他來說實在不公平,而魏王也著實令人氣憤。

這個故事後來衍生出了「三人成虎」這個成語,比喻說的多了就能使人把謠言當事實。但有的人經常把三人成虎錯誤地理解為三個人就可以頂一隻老虎,和「人多力量大」的意思混為一談。

三人成虎的故事讓善良的人們認識到了一個殘酷的事實:謠言足以掩蓋真相,而這又可以改變一個事件的走向或一個人的命運。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還真不少,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現象,我想,根本原因是有的人缺少定力,被謠言迷惑了頭腦,輕信謠言,從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然後再用錯誤的判斷待人做事。

何為謠言?謠言就是指沒有事實存在而捏造的話。既然是沒有事實存在而捏造的話,那它一定是假話,說假話幹嘛?不僅僅是開玩笑鬧著玩的吧?拿假話來騙人,背後肯定有說話者的意圖。

喜歡說假話、傳播謠言的人,他們信奉「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這樣的信條,而且往往口吐蓮花,繪聲繪色,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謊言或謠言一般都會披著漂亮的外衣,很容易讓人迷醉的。

要避免三人成虎這樣的事情發生,最重要的是傾聽者時刻保持清醒的理智,不被某些人的如簧巧舌所左右,深刻洞悉這些人說話的動機和真實性。

其實,這沒有什麼特別難的,正如俗話所說「謠言止於智者」,只需遵從常識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怕就怕,聽信讒言,帶著成見去看人,那樣必定不會得出正確的結論。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二十個常被誤解的成語,看看自己能用對幾個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他是中國先人的智慧結晶,是中國語言一種凝練的表現形式。有時,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它通過最簡單的幾個字像我們傳達出最真實的情感。據統計,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語。
  • 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你絕對想不到
    中國人愛用成語,但是其實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都被用錯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被誤解最深的成語。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第三名「無奸不商」這個成語最早的說法是「無尖不成商」,「尖」說的是米堆的尖,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著尖兒。在那個時代,不能敦厚到這種程度的,就被公認為不夠格當商人。所以「無奸不商」最初的意思,其實並不是說商人都奸猾。「無奸不商」被誤解的程度是三星。
  • 原來意思很簡單,但好多人都誤解了
    原來意思很簡單,但好多人都誤解了文/卓越歷史君相信大家在誇一個人善良的時候可能會用上善若水來形容這個人。但是你們知道嗎?這種用法卻是錯誤的。許多時候我們用一個成語或者詞語的時候只看到它的表面意思。我們只根據它的表面意思去猜測揣摩他。
  • 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啟動「謠言粉碎機」
    大疫當前,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紛紛開啟「謠言粉碎機」(#RumorBuster),有力回擊了一批甚囂塵上、罔顧事實的謠言,為廣大民眾澄清事實,以正視聽,獲得廣泛支持與點讚。謠言一: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一段時間以來,所謂「新冠病毒人造論」「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等陰謀論在海外媒體和社交網絡上廣為流傳,伴以諸多毫無科學依據的想像與猜測。而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
  • 暑期回頭看—常考易錯成語分類練(2)
    E.見了倒地的老人不去救助的風氣已蔚然成風,這樣的社會很可怕。百裡挑一:一百個裡挑選出一個,形容極為優秀、難得的人或物。往往被誤解為:少之又少。4.白頭如新:白頭:白髮,指老年,形容時間長;新:指初認識。相交時間雖久,但互不知心,還跟剛認識一樣。指彼此交情不深。
  • 這些誤解了20年的養生謠言,必須提醒咱爸媽
    ④ 避免喝酒酒精會使人缺水,加劇便秘症狀。:吃辣長痘痘許多人在吃火鍋時,都覺得喝水可以解辣。首先,人只有在感到餓了的時候才需要吃東西。如果不餓,身體處於正常狀態,那麼不吃任何一餐都沒啥事兒。更可怕的是再者,很多人不想耽誤午休時間的一分一秒。
  • 看圖猜成語:明明很簡單的成語,卻仍然有許多人猜不對!
    本期特尼君為大家帶來第150期看圖猜成語,特尼君會在圖下進行提示,根據提示和圖片,大家可以檢驗檢驗自己的成語水平。即便一個都猜不出,學學成語也是極好的。①一隻雀鳥,張口就要去咬這隻蜻蜓,這題成語的關鍵就在於,這隻蜻蜓雖然生有翅膀,但是仍然飛不出雀鳥的小口。
  • 語文學習中容易望文生義的100個成語,請幫孩子們繞開這些陷阱
    中國的成語博大精深,有一些常用的成語其實我們一直在誤用。高考試卷中經常出現望文生義的成語辨析,很多考生一不小心就掉進陷阱。學習成語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不管是為了高考,還是日常生活中交流的需要,我們都有必要進行積累。今天為大家梳理出了100個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一起來看看下面這些成語你都用對了沒有?1、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
  • 成語「空穴來風」釋義定解
    成語「空穴來風」釋義定解作者:陳益林「空穴來風」是使用頻率相當高的一個成語,打開電腦網路稍加搜索,含有「空穴來風」這一成語的句子便會鋪天蓋地湧來,茲舉幾例:「風起於青蘋之末」,文化界罵的流行又豈會是空穴來風?
  • 謠言:新冠後遺症出現,每個患者都會出現可怕血栓
    謠言文章截圖>鑑定結果:謠言權威解讀:這一謠言出自一篇題為《新冠恐怖後遺症出現!每個患者都會出現可怕血栓!最終致殘致死!》的自媒體文章。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來源是英國報紙《每日郵報》(Daily Mail)在7月14日發布的一篇關於新冠肺炎的新聞,新聞原標題直譯後是《頂級科學家稱:每一名因感染新冠肺炎死去的病人顯示出非常清晰的凝血證據》很顯然,謠言文章偷換概念,將原報導中的「死亡病例」替換為「每一個患者」,嚴重扭曲誇大了事實。
  • 洪水未退,謠言四起,為何謠言那麼容易瘋傳?
    可少部分從希望重啟2020期盼中甦醒過來的人,唯一剩下的就是恐慌的情緒了。面對未知的一切,他們感覺是最可怕的。於是在有意無意之下,總有那麼一些人利用人們恐慌、無助的心理,開始了危言聳聽。一如在南方的這場洪災中,就出現了不下三條的謠言。
  • 2011成考高起點語文易錯成語總結二
    1、不明整體,望文生義  成語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意義的整體性。我們要透過字面意義去進一步深入理解,不能想當然或一知半解。否則,就會誤解詞義,使用錯誤。有些成語可以直接從字面去理解;而絕大部分成語需要透過字面意義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對成語意義不加認真推敲,僅從字面去簡單、膚淺地理解,就會造成望文生義的毛病。
  • 一天一個成語——動輒獲咎.生僻成語,動不動就被人罵,被人責備的意思
    >【成語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成語釋義】動輒得咎是一個漢語成語。【成語出處】唐·韓愈《進學解》:「跋前躓後,動輒得咎。」因為現在的執政者都是選賢任能、公正無私的人。所以只要自己有真才實學,不怕沒人賞識提拔。」 這話還沒讀完,學員中爆發出一陣鬨笑,有人站出來說:「博士先生,你這是在騙人!我們跟先生學習了這麼多年,深知先生學問淵博,文才蓋世,但先生為什麼往往動輒得咎呢?」
  • 「分庭抗禮」的意思被人誤解,原來平等相待才是它的真正之意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這麼理解的,也包括我,剛開始的時候就誤解了這個成語的意思,因為我們只看到了這個成語的「外表」。對於通過「外表」獲得的信息是否為真,大多數人都懶得去驗證,因此就將錯就錯。分庭抗禮容易讓人對它產生誤解的有兩處地方:第一,實際上,分庭抗禮只能用在上對待下的態度,而不是兩個人的力量懸殊,因為只有居於高位的人才能夠說對處於低位的人平等相待;第二,「抗」這個字眼給人的感覺往往有一種對抗的意思,但是我們理解錯了,「抗」在這裡是平衡、對等的意思。
  • 一天一個成語:膠柱鼓瑟
    【成語名字】膠柱鼓瑟 【成語拼音】jiāo zhù gǔ sè 【成語釋義】用膠把柱粘住以後奏琴,柱不能移動,就無法調弦。
  • 許多人誤解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意思,那到底什麼意思呢?
    有史以來,許多人都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是說人類自私的表現,其實這是把聖賢智慧理解錯誤。且還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這無疑傳承了一種自私自利行為,更是給自私自利的人帶來文化傳承的錯誤理由。本文大茶經就與您一起來共同探討,都說誤解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意思,那到底什麼意思呢?
  • 成語小總結之七月流火、差強人意
    今天跟大家分享是七月流火這個成語,記憶中這個成語是經常出現在考卷上的,因為這個成語的意思跟人看到這個成語的第一眼理解意思不同,很容易造成誤解。七月流火的拼音在此不再重複,都是常用字,讀字識義,看到這個成語的第一瞬間,相信很多人的反應可能是七月裡的流火,形容7月炙熱的天氣,炭烤大地。
  • 一個頂倆相似成語有哪些 沒辦法讓人不能接下去的成語接龍
    成語接龍領紅包是qq新推出的功能玩法,最近一個頂倆的成語難道了很多網友,除了一個頂倆這個成語外,還有哪些相似成語呢?下面就跟小編分享一些類似一個頂倆沒辦法讓人不能接下去的成語接龍。  一個頂倆相似成語,讓人能接不上的成語接龍  因為一個頂倆這個成語無法接,所以只要找到含有「倆」字結尾的成語就行了!
  • 2017年朋友圈謠言TOP10:第一條害死人!-朋友圈,謠言,紫菜,塑料...
    謠言類別:失實類欺騙指數:★★★★危害指數:★★★謠言內容:8月29日,一個名叫「小朋友畫廊」的H5在很多人的朋友圈悄然傳播開來。小朋友畫廊這樣公益項目的初衷,是通過展示自閉症及其他殘障兒童優秀的美術作品,讓更多常人得以了解這樣一個群體,消除距離和誤解,並為相關公益活動盡一分力。慈善不易,有公眾的監督和關注很有意義,但也應在尊重基本事實和充分調查求證的基礎上來進行信息發布。
  • 那些關於中世紀的誤解與真相
    提起中世紀,很多人都有存在著誤解。固然,歐洲的中世紀並非是文明發展的黃金時期,但這個時段也並非如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樣黑暗。由此也就產生了許多誇大事實的謠言——譬如,歐洲中世紀人不愛洗澡;或者中世紀人愚昧的認為西紅柿有毒;還有那些貞操帶的傳言等等。下面,我就簡單地針對幾個常見的誤解來講述真相究竟是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