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誤解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意思,那到底什麼意思呢?

2021-01-09 大茶經

有史以來,許多人都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是說人類自私的表現,其實這是把聖賢智慧理解錯誤。且還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這無疑傳承了一種自私自利行為,更是給自私自利的人帶來文化傳承的錯誤理由。本文大茶經就與您一起來共同探討,都說誤解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意思,那到底什麼意思呢?

《道德經》有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國學大師曾仕強曾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段話解釋時說到,一個人如果沒有名字,那麼這個人字就代表了所有人;如果一個人有了名字以後,他就只能夠代表唯一,一個個體的人了。

所以他認為「人不為己」這個人,不是指哪一個人,而是指所有人,指的是人類;「己」就是指人的「人性」或「自性」。按道家文化理解,如果人類不能按照老天(自然)給我們的人之所以為人性,那人就不存在了,那不就天誅地滅嗎?「

我們從漢語拼音去理解,人不為己」中的「為」字是第二讀音,即讚美他人「為人很好」的為,而不是第四讀音,拼音即rén bù wéi jǐ。這裡意思就是「修養,修為」的意思。整句話意思是,如果人都不為人類自己修身,那就會為天地所不容。可見這個意思不是說個人,而是指人類。

我們從老子的經書就可以看出,他是不可能造成人自私行為,因為他主張的和佛家一樣是無我、無私、無欲、無知,所以怎麼可能是教導人們可以自私呢?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釋道三家為綱領,而三家主要講的都是以人文教育為主,人文教育,在中國古人講是德行,教導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這是生活教育。儒釋道三家以文化的呈現,取長補短,萬物以衝和,融合了中華之真精神,所謂「道根儒莖佛葉花,三教本來是一家。」每一家都傳承獻給世人的都是能量學說,只是凡事都有對立面。

真正能用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上,以自私自利之心,來用此句做表象的人,都是為了開拓自己的自私行為罷了。對於這句話的猜想理解有許多,就有人提出說從語法上看,如果想表達「人不自我修行」這個意思,直接說「人不修身」或「人不修行」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用容易引起誤解的「人不為己」來表述呢?但其實,也有說法,原句為「人生為己,天誅地滅。」不管是如何去理解,古人聖賢的智慧,能夠流傳百世的,都以正解相隨。

而真正滲透歷史,原句從哪來而出,也未有考證。當從儒釋道三家的傳統思想來理解,並不可能以自私的理解。只能說,事事都有對立面,當你用負面的去理解,他就是負面的信息傳導;如果你是用正面的理解,你就是正面的信息傳導。對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真正的含義是什麼?歡迎大家共同探討,祝您吉祥如意!

相關焦點

  • 原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這個意思,很多人誤解了半輩子!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作為民間俗語流傳甚廣,尤其是在浮躁的現代社會背景之下,事關利益衝突時人們就會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來自我辯解。用得久了,很多人也就一直以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不為自己謀私利的話,那麼天地都是不能容忍的,這句話逐漸演變成了利己主義的座右銘,藉此來開脫自私自利的行為。但是當真如此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今天,我們給大家說一說其本意,當然也有人認為不用以過去的準則定義現在的用法,這一點不過多贅述,如何理解,全憑個人,君請自便。
  • 馬韻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到底啥意思?
    況且很多時候,如果僅從字面意義去理解,便很容易「望文生義」,出現誤解。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馬韻升認為,文化的根在傳統國學文化,學習國學文化就是對於文化的傳承。他對幾個常被誤解古語的真實含義也做出了精彩的論述,字裡行間,充滿哲理,無不透露著一股濃濃的國學文化氣質。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被誤解多年 正確含義公布
    原標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正確含義公布 網友:誤解多年   漢字博大精深,古漢語更是如此。但是現代人常常望文生義,曲解了老祖宗的意思。揚子晚報官微發的一條微博讓網友大呼「漲姿勢」:「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中「為」是「修習,修煉」的意思;天誅地滅,是並列結構,就是天地誅滅的意思。
  • 俗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大家都誤解了老祖宗的意思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最早來自佛經《佛說十善業道經》,裡面有說「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俗語在古代就已經被廣泛流傳了,一直延續到現在。在現代大多數人將這句話理解為「人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否則就遭到上天的懲罰」。在影視劇或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聽到這句話。
  • 2020年了還有人在糾結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為」該怎麼讀嗎?
    有一段時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中「為」的讀音受到了很多討論。大眾普遍認為的是讀四聲,意為人要為自己而活;但媒體糾正應該讀二聲,意思是人如果不修身,那麼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這句話最早的出處其實已經不好找了。一說是出自孟子在《盡心上》中「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原來意思很簡單,但好多人都誤解了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原來意思很簡單,但好多人都誤解了文/卓越歷史君相信大家在誇一個人善良的時候可能會用上善若水來形容這個人。但是你們知道嗎?這種用法卻是錯誤的。許多時候我們用一個成語或者詞語的時候只看到它的表面意思。我們只根據它的表面意思去猜測揣摩他。比如說,小編還記得之前高考的時候,小編背過許多成語,那些成語的意思跟小編理解的意思完全不一樣。你們大家是否也遇到過這種呢?比如說空穴來風,我們大家都可能認為他的意思是空的洞穴容易招進風來。但是並不讓他的意思是指的是毫無根據的話。還有小編之前經常混淆的望其項背。
  • people是人,person也是人,那people person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我們來說說那些在口語中很常用的與「人」有關的表達,比如說「somebody、nobody、person、man」等等,這些詞單個去識別,大家肯定都認識,但是如果從其組成的詞組來看,你就不一定知道了,比如說下面這些。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直被誤解,原意是什麼?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直被誤解,原意是什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老子《道德經》的開頭兩句,這兩句也是至今一直被誤解的。尤其是在各種網絡文學或者地攤文學之中,它往往被看作是上天或者上位者冷酷無情的意思,被理解為是,天地沒有仁義,踐踏萬物,所以人應該自私自利,理所當然地就衍生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其實這樣理解,也是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理解錯了。
  • 「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一般人都誤解了
    「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一般人都誤解了「上善若水」這個成語大家應該都聽過或者見過吧?很多人會顧名思義去理解這個成語,認識是真正的善良會像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其實這並不是「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所以這個詞會被人誤解,那麼這個詞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呢?小編今天就跟大家來說一說「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一般人都誤解了。在最早「上善若水」這個詞的出現是在我國古代的《道德經》中。當時的意思是「偉大的善良就像是水一樣,水會幫助自然界成長,但是不會奪取自然界的任何東西。我們先來說一說水這個東西被人們怎麼看待的吧?
  • 膠己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源於閩南語系方言
    膠己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源於閩南語系方言時間:2020-08-28 17:2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膠己人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源於閩南語系方言 來源於閩南語系方言(包括閩南語和潮汕話),正字為家己人,意為自己人、自家人 潮汕人常稱呼自己為家己,將同樣講潮汕話的族人稱為家己人,在部分地區(如揭陽)為家自人。 由於閩南民系所居的閩南和潮汕地區生   原標題:膠己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想不到
    就算是一個理性,信仰科學而不信神佛之說的人,也需要對佛門懷有一絲敬畏,不能有絲毫褻瀆之意。當人們覺得生活充滿著凌亂和失望,或者紅塵太多喧囂,想尋求一片靈魂淨土的源地時,多會選擇學佛,或者遁入空門,常在佛祖面前念經頌德,以追求心靈的平靜和人生的升華。
  • 黃曆中修造是什麼意思 具體意思臨沂許多人都不清楚
    在黃曆中常常看到「修造」這個詞,很多人理解為修理製造,其實倒也不錯,那麼具體一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字面意思是修理建造。《後漢書·郎顗傳》:「尋宮殿官府,近始 永平 ,歲時未積,便更修造。」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自頃國家整治器械,修造舟楫,簡習水戰。」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而且孟子老人家也沒認為人家揚子這句話說的不對,只是說的極端了。揚子一毛不拔和墨子拔毛盡獻,就是兩個極端。我繼續找啊找,《四庫全書》裡面也木有這句話,總是最後愣是沒找到這句話的出處。好吧,不糾結了,姑且把這筆帳算在楊朱頭上。這位中國古代寶貴的個人主義先驅,早已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其言論也只能在他老對手的書裡略窺一二,所以謬種流傳也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 hook是「鉤子」,那美國人常說的「hook up」是什麼意思呢?
    當什麼事情迫在眉睫,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這時如果某人伸出援助之手,幫你化解了難題,讓你如釋重負,你可能會說一句「I am off the hook. 」,這是什麼意思呢?不知道,那我們繼續往下看!無論我怎麼努力都擺脫不了困境。了解了off the hook的意思後,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那些與hook有關的表達吧!
  • 「分庭抗禮」的意思被人誤解,原來平等相待才是它的真正之意
    小夥伴們都聽過分庭抗禮這個詞語吧,第一感覺是不是覺得這個詞語含有對抗的意思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是這麼理解的,也包括我,剛開始的時候就誤解了這個成語的意思,因為我們只看到了這個成語的「外表」。對於通過「外表」獲得的信息是否為真,大多數人都懶得去驗證,因此就將錯就錯。
  •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闌珊是什麼意思
    整首詩大家可能忘記了,但是裡面有一句話大家肯定記得: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麼問題來了,燈火闌珊處的【闌珊】指的是什麼呢?首先,我們看詞牌名,《青玉案-元夕》。【元】指的是元宵,而【夕】指的是晚上。也就是說這一首詞描寫的是元宵節的晚上。詞的前面是寫一副大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的景象。
  • 俗話「色不迷人人自迷」什麼意思?後半句人人皆知,卻很少人看懂
    錢鍾書與夫人讀《圍城》比如老話中的那句「色不迷人人自迷」,這句話便被無數人所誤解,而且他的後半句,也被誤解很深,西施畫像提到「情人眼裡出西施」,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這句話言簡意賅,含義人人皆知,但是他跟「色不迷人人自迷」有什麼關係呢
  • 說一個人很狗是什麼意思 人帥不狗什麼意思來源哪裡怎麼用
    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了很多新的詞彙,這些詞要麼把人貶的無地自容,又或者形容一個人好到簡直是上帝了。其中有一個詞跟狗有關係,正常情況下形容狗都是貶義的,比如單身狗,狗東西呀,而這個詞則是專門用來描繪男生的,這個說法就是說一個人很狗,而且還有人帥不狗的這個說法,那麼這個詞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一起來了解吧!
  • 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你絕對想不到
    中國人愛用成語,但是其實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都被用錯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被誤解最深的成語。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第三名「無奸不商」這個成語最早的說法是「無尖不成商」,「尖」說的是米堆的尖,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著尖兒。在那個時代,不能敦厚到這種程度的,就被公認為不夠格當商人。所以「無奸不商」最初的意思,其實並不是說商人都奸猾。「無奸不商」被誤解的程度是三星。
  • 男人都是「大豬蹄子」,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男人都是大豬蹄子」,這句話最近經常能在群裡的聊天中看到,許多女生經常喜歡用這句話說男生,但是詢問她們這是什麼意思的時候,女生們也表示自己不是非常清楚,只是表示覺得這樣說完感覺「很舒服」!到最後這句話也就成為了網絡上的一個「梗」。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