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許多人都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是說人類自私的表現,其實這是把聖賢智慧理解錯誤。且還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這無疑傳承了一種自私自利行為,更是給自私自利的人帶來文化傳承的錯誤理由。本文大茶經就與您一起來共同探討,都說誤解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意思,那到底什麼意思呢?
《道德經》有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國學大師曾仕強曾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段話解釋時說到,一個人如果沒有名字,那麼這個人字就代表了所有人;如果一個人有了名字以後,他就只能夠代表唯一,一個個體的人了。
所以他認為「人不為己」這個人,不是指哪一個人,而是指所有人,指的是人類;「己」就是指人的「人性」或「自性」。按道家文化理解,如果人類不能按照老天(自然)給我們的人之所以為人性,那人就不存在了,那不就天誅地滅嗎?「
我們從漢語拼音去理解,人不為己」中的「為」字是第二讀音,即讚美他人「為人很好」的為,而不是第四讀音,拼音即rén bù wéi jǐ。這裡意思就是「修養,修為」的意思。整句話意思是,如果人都不為人類自己修身,那就會為天地所不容。可見這個意思不是說個人,而是指人類。
我們從老子的經書就可以看出,他是不可能造成人自私行為,因為他主張的和佛家一樣是無我、無私、無欲、無知,所以怎麼可能是教導人們可以自私呢?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釋道三家為綱領,而三家主要講的都是以人文教育為主,人文教育,在中國古人講是德行,教導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這是生活教育。儒釋道三家以文化的呈現,取長補短,萬物以衝和,融合了中華之真精神,所謂「道根儒莖佛葉花,三教本來是一家。」每一家都傳承獻給世人的都是能量學說,只是凡事都有對立面。
真正能用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上,以自私自利之心,來用此句做表象的人,都是為了開拓自己的自私行為罷了。對於這句話的猜想理解有許多,就有人提出說從語法上看,如果想表達「人不自我修行」這個意思,直接說「人不修身」或「人不修行」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用容易引起誤解的「人不為己」來表述呢?但其實,也有說法,原句為「人生為己,天誅地滅。」不管是如何去理解,古人聖賢的智慧,能夠流傳百世的,都以正解相隨。
而真正滲透歷史,原句從哪來而出,也未有考證。當從儒釋道三家的傳統思想來理解,並不可能以自私的理解。只能說,事事都有對立面,當你用負面的去理解,他就是負面的信息傳導;如果你是用正面的理解,你就是正面的信息傳導。對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真正的含義是什麼?歡迎大家共同探討,祝您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