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最早來自佛經《佛說十善業道經》,裡面有說「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俗語在古代就已經被廣泛流傳了,一直延續到現在。
在現代大多數人將這句話理解為「人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否則就遭到上天的懲罰」。在影視劇或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聽到這句話。一些人在做自私自利的事情時,經常以此作為託詞來掩飾自己的惡行。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古人一直宣揚的是儒家和佛學「行善」的理念,為什麼會留下這樣的言論呢?
其實對於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大部分人都理解錯了,這句話其實另有深意。在古文中「人不為己」中的「為」不是讀四聲調而是讀二聲調,是「修為」和「改變」的意思。「己」字在佛學中也不代表自己,甚至連妻子、家庭也不是「己」,真正的「己」是淡泊名利,超脫物外,舉止合度。
所以這句話意思應該是:「如果人不修身或改變自己,那麼就會被天地所不容」。在古人看來人是需要進步的,所以需要不斷修行和改變自己,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為才能進步。反之,若不修身只顧放縱自己,自甘墮落就會被天誅地滅。其真正含義正好與我們現代理解的相對立。
在古代古人還有另一種解讀,「己」是一個代詞,代表自己的陰德,也就是說人如果不為自己攢陰德,就會天誅地滅。古人講究「因果」,他們相信作惡多端的人總有一天會受到上天的懲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上天」是公正和正義的化身,如果連老天爺都鼓勵我們要自私自利實在說不通。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諸子百家中揚子的代表思想,它另有深意,應理解為:「若無個體的有序存在,則天地的大環境就會混亂,乃至滅亡。」針對這句俗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句俗語是金玉良言而非我們現在理解的這樣。
說到這裡,有一個典故跟這句俗語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年釋迦佛陀出世,向四方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唱詠了一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很多人不理解,認為這是狂妄自大的表現。在一些玄幻類影視劇中我們也會看到一些大反派以此作為「口號」,其他他們都理解錯了。
「唯我獨尊」中的「我」並不是代表自己。萬法唯我、我就是萬法、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都是自己、都是佛。所以這裡的「我」指的是每個人。佛祖是在警示世人只有「真我實相」才是最尊貴無比的,人人有份,人人可以爭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人早已理解了其中的真正含義,並以此來教育後人。中國傳統文化以儒、釋、道三家為綱領,而這三家都是以人文教育為主的。古人講究德行,他們非常看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所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不可能是自私自利的意思。
有人認為我們的傳統文化是糟粕跟不上時代,但其實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很多老祖宗留下來的至理名言逐漸被後人曲解了。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自古以來人們潛意識中都會用一些大部分人都認可的言論來約束自己。即便是自己真的做了惡事想也找個理由推脫。而這句話就是逐漸成為了這些人的擋箭牌。
當人們都用負面的去理解它時,它傳播的就是負能量;如果人們用正面的理解,那麼它傳播的就是正面信息。所以不要以訛傳訛了,多傳播正能量才能讓這個社會多一些正義、多一些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