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老祖宗的生活總結,句句在理!

2021-01-13 老酒論道

與車水馬龍喧囂聲不斷的城市相比,充滿煙火氣的農村要顯得靜謐許多,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農村逐漸向著城市化的方向發展,生產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但是在機械設備的幫助下,農民不僅省了許多力氣,還多出了許多空暇時間進行娛樂。雖然生活改變了許多,但大多數農民仍然保持著原先的作息習慣。

每當到了傍晚的時候,忙完農活的人們便會回到家中,與家人一起一邊享用晚餐,一邊分享今日的見聞。等到夜幕降臨的時候,洗漱完的人們便會安然入睡,農村很少會出現夜深人靜時還在外面遊蕩這一現象。為什麼農民如此在意作息習慣?主要原因就是為了保持健康,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主要靠種地為生的農民,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與強壯的體魄,就沒有什麼力氣去勞作的,所以農村人是很愛惜自己的身體。

農民雖然非常講究養生,但是他們的養生之道,大多來源於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例如我們今天所要分享的這句: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它是否具有科學依據呢?在解釋這句俗語的含義之前,首先得先介紹一下古代的計時方法。

在我國古代,老祖宗採用的計時方法,主要是幹支計時法。所謂「幹支」指的是天幹與地支,地支共十二個,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便是一天中的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對應現代的兩個小時。而這句俗語中的「戌時」,對應的便是晚上七點到九點這個時間段,「子時」則是對應深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這個時間段。

接著我們來看看這句「戌時不貪食」,這句俗語的意思為:在晚上七點到九點這個時間段,儘量不要再吃飯了。為什麼不能在這個時間段吃東西呢?這主要與人的身體機制有關。在晚上七點之後,人的胃基本上已經不工作了,只有腸道還在正常運作,若是你在這時吃東西,那麼你攝入的食物,只會被腸道吸收卻很難被消化,這不僅會讓你變得肥胖,還會將你的體質變為酸性。

所以大家儘量在五點到七點之間吃完晚飯,不要在七點之後再吃東西了,這只會給你的胃部增加負擔,而且還不利於排毒。接著來看看「子時莫戀色」,夜晚十一點的時候,大多數人都進入了夢鄉。人體內的許多器官也進入了休眠狀態,人的各個器官的排毒時間各不相同,子時是肝膽的排毒時間,如果人不進入深度睡眠狀態,肝膽內的毒素就很難被排除出去,如是這個時候還在行房事,只會給身體帶來損傷。

當然「子時莫戀色」這句俗語並不單指房事,它是在勸告人們不要熬夜,現代的大多數年輕人,特別喜歡熬夜追劇打遊戲,或者為了多拿一些獎金,加班到深夜。這確實能讓你們獲得一時的快樂或者金錢上的滿足,可是付出的代價是你的健康,要知道身體熬壞了,是很難養好的。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俗語的最後一句「卯時莫喝酒」,「卯時」指的是早晨五點到七點,在這個時間段人們剛剛從睡夢中甦醒,身體也處於剛甦醒的階段。在清晨人們往往會覺得頭腦清醒,這是因為血液流動速度比較快,這時候做個拉伸活動一下四肢,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這樣可以快速喚醒自己的身體。

然而如果在這個點喝酒的話,對身體會造成很大的損傷,特別是對胃部的損傷最大。除此之外,還會影響一天的工作狀態。希望大家能夠將這句俗語記住,能夠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要仗著年輕就總是熬夜,老祖宗留下的這三句俗語,每一句都是非常在理的,希望大家能夠牢記於心!

相關焦點

  • 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健康生活需要合理作息護航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民間俗語道理淺顯。我是夢雨人生。徜徉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裡,尋求人生大道。這是夢雨人生的原創文章。俗話說得好「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健康生活需要合理的作息護航。中華文明上下千年,諺語俗語也是很多,皆為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與大家聖人的至理名言不同,這些話淺顯易懂,且更具實際意義。「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這句話的意思就可以理解成,到了戌時就不能在吃東西了,子時已經很晚了,不能再流連酒色。那子時戌時又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下句是啥?關於「時辰」有啥講究
    關於俗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與其尖刻地批判,不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中國人對於「時辰」的各種講究儼然已成為一種習慣。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下句是啥?關於「時辰」有啥講究?「戌時不貪食」:基本上沒有什麼夜生活的古人,晚上很早便就寢了,更別提吃啥夜宵了。戌時是指晚上7點到9點,而戌時這個時間段恰恰是休養調理身體各機能的時候。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值得一記
    在如今這個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多便利。例如:看時間的鐘表鬧鐘、了解外界信息方便生活的手機電腦、記錄美好生活的相機等等。那麼,幾千年前的古代,人們沒有這些高科技的產物,又是如何生活,如何記錄時間的呢?其實,這可難不倒我們偉大而又智慧的老祖宗!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卯時切喝酒」啥意思?有道理嗎?
    說笑聲中不乏一些精彩的俗語,更是能引得大家激烈討論。比如大家常說的一句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在有的農民看來,蓋房一定要遵守,東高西低的規矩,所以東邊的房子要高一些才好。但在有些人看來,這沒有一點,完全是謬論,不值得參考!再比如說「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其意思說的是,房屋的大門不能正對著大路,這為路箭房。
  • 「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卯時切喝酒」啥意思?有道理嗎?
    戌時不貪食戌時是晚上19點至21點,嚴格來講,已過進餐時間,應該是準備入睡之時,此時宜靜不宜動,以利正常睡眠,使全身器官得以放鬆。戌時不貪食若不得已而在此時就餐,也要儘量少吃,不可過飽。如果太飽,不僅會加重消化器官的負擔,使其得不到充分休息;還會因為晚上不幹活,飲食產生的熱量無處消耗,只得堆積體內,導致肥胖,嚴重者甚至影響壽命。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總結了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如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 「早不說夢,晚不梳頭」「不喝卯時酒,不打酉時妻」「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其中我們大多耳熟能詳,但其中寓意恐怕不盡人知,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
  • 農村俗語「男子難得三更子,女子難得正午時」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子難得三更子,女子難得正午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寧生窮命,不生窮相」,老祖宗兩句經典名言,句句精華!
    「寧生窮命,不生窮相」,老祖宗兩句經典名言,句句精華!中國俗語文化悠久綿遠,博大精深,這些老祖宗根據生活智慧總結的通俗語言,在千百年來的積累下,逐漸形成了一種特色的文化形式——俗語。說起俗語,想必率先浮現眼前的,還是它廣為流傳,通俗易懂,簡練形象等特徵。
  • 為什麼古人常說「莫食戌時飯,莫戀子時妻」?後面還有一句
    眾所周知,我們古代給我們留下不少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古代老人的生活經驗總結,所以很有生活智慧,因此很多老人都喜歡給自己子孫講述這些俗語,還有句話就是說「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近來就聽說了這樣一句俗語「莫食戌時飯,莫戀子時妻」,看起來好像是關於日常生活的,那麼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
  • 戌時 亥時 子時
    戌時 亥時 子時 2020-11-08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農村俗語「柿子樹上一把刀,棗子樹上一根棍」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柿子樹上一把刀,棗子樹上一根棍」,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孩童出生的時日,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為何酉時不能罵?老祖宗經驗之談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增廣賢文》是一部奇書,它是將幾千年來中華文化中的俗語、諺語、俚語彙編而成。《增廣賢文》匯集了老祖宗的智慧,及生活經驗,讀《增廣賢文》長見識、明事理,它不似詩經那麼"雅",卻活脫脫是一部生活教科書。
  • 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在理?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生活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這得益於國家不斷對農業的扶持,當然也離不開辛勤的農民!然而,也有些問題困擾著很大農村父母,比如說大齡男青年的婚姻的話題,娶妻難的話題,這其中有天價彩禮的問題,更多的是「男多女少」的無奈,曾幾何時,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在現實生活中,這句老祖宗的講究還有道理嗎?
  • 老祖宗告誡男人: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以免自討苦吃
    在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很多俗語。這些俗語大多都是老百姓在田間地頭和日常閒聊的時候總結出來的,雖然普通,但是蘊含的道理還是很中肯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句俗語,是「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說這句俗語之前呢,先來和大家說一下古代的計時方式。古代採用十二地支計時,所以,這當中出現了「卯時」和「酉時」。古人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時」字表示。即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 老祖宗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人不妨看看
    老祖宗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人不妨看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是人類歷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常生活中聽到的俗語都數不勝數,小編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老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叫做「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這句俗語的意義男人應該了解一番。那麼「不喝卯時酒」中的「卯時酒」是什麼意思呢?古代的時間和現在不同,用十二地支計時,子醜寅卯等就是對應的時辰。
  • 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化骨龍是什麼?又如何討債
    在農村,當街坊鄰居聚在一起談論家長裡短時,經常會聽到老人們隨口就冒出幾句俗語,而這些俗語中往往蘊涵著很深刻的道理,是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的一種總結。對後人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實際指導意義。比如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那麼,什麼是化骨龍呢?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說文》01俗語作為廣大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總結的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人們。如果你生活在農村地區,你一定在長輩口中聽說過不少俗語。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就喜歡學習俗語,每次回老家都會學上那麼幾句。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出門在外,哪怕是衣服破了,想要一根針用來縫補衣服,也有難處。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提要: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文/二狗農村俗語是古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這些話都是世人通過長時間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這些俗語對於古代生活在廣大農村的人,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和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