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生窮命,不生窮相」,老祖宗兩句經典名言,句句精華!

2021-01-18 歷史有點萌

「寧生窮命,不生窮相」,老祖宗兩句經典名言,句句精華!

中國俗語文化悠久綿遠,博大精深,這些老祖宗根據生活智慧總結的通俗語言,在千百年來的積累下,逐漸形成了一種特色的文化形式——俗語。說起俗語,想必率先浮現眼前的,還是它廣為流傳,通俗易懂,簡練形象等特徵。所以就算我們不曾留意,依然可以脫口而出,可見俗語深入人心的影響力,確實是其他文化無法媲美的。

時至今日,在歷史的不斷改革發展下,社會面貌早已今非昔比,有些俗語因為無法與時俱進,最終慘遭淘汰。也有的即便歷經歲月滄桑依然能夠經久不衰,大放異彩。比如今天要說的兩句經典名言,就是古人根據生活經驗提煉的精華部分,可謂字字箴言,句句受用!若能牢記於心,篤行始終,人生也將一帆風順,福氣不請自來。

一,七不出遠門,八不歸宅門。

從字面來看,俗語不僅拗口,還非常難以理解。要說最讓人蒙圈的,那就是「七」與「八」的含義了,首先,俗語中的「七」分別指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通常來說,古人如果外出謀生,不可能拖家帶口,但只有將家人安頓妥當了,這樣出去才能了無牽掛,踏踏實實工作。而古代不同與今日,往往吃了上頓沒下頓,因此人們迫切需要的,還是吃飽喝足這些基本訴求,而生活又離不開這「七」種事物,所以聰明的古人就以這些代指家事了。

下一句同樣異曲同工,這個「八」分別指的是,「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只因在古人眼中,這八種品格是為人根本。如果不能安分守己,甚至做出違背道義的事情,親人也會以此為恥,特別在封建背景下,這樣男人勢必有辱門楣,受到輿論譴責與唾棄,自然沒臉再踏進家門了。

二、寧生窮命,不生窮相。

首先,想要明白俗語的含義,就必須通曉「窮命」與「窮相」具體指的是啥?

其實,這句老話可謂由來已久,並且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深信不疑。原來,「窮命」並非指迷信中的命運之說,而恰是代指我們所處的家庭環境不好。大家都知道,古代歷來講究等級制度,唯有官宦家庭才能稱的上「富貴」二字,而富甲一方的商賈,因為缺乏社會地位,只能算得上「富」字,那麼對二者皆無非的百姓,這些自然不敢僭越。所以,在世俗觀念中,用「窮命」來描述貧寒人家,也就不難理解了。

反觀「不生窮相」這句俗語,大家肯定意想不到。其實這是比喻那些不思進取,好逸惡勞的人,並非是外表看來貧窮的意思。總體來看,俗語就是說,寧願生在貧寒人家,也不願意自己消極墮落,虛度光陰。

很顯然,俗語想要諷刺的這類人,在當今社會依然常見。就像平日工作中,總有一些人不思進取,自己沒付出多少,還整天嚷嚷回報的太少,不是抱怨這個就是埋怨那個,一天到晚就沒正事可幹,這一身滿滿的負能量,如果和他們相處久了,自己難免深受其害。所以說,但凡遇到這種人,還是避而遠之的好,省得看著糟心。

再者,看似嘲諷的背後,同樣隱喻著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哪怕出身貧寒之家,父母依然希望孩子心懷夢想,憑藉努力拼搏,闖出一片天地,畢竟長輩老苦一生,打心眼裡不願意孩子再去重蹈覆轍。同樣的,既定現實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改變命運,如果整日遊手好閒,自怨自艾,未來終將庸碌一生。

其實,老話的真實含義,無非是在告誡我們人定勝天的道理,就是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坦然面對現實生活,懂得用汗水鑄就成功,不要因為暫時挫折而自暴自棄。所以說,心若向陽,人生便可無畏艱難。滿懷信心,終將迎來屬於自己的美好明天。

相關焦點

  • 老人言:「寧生窮命,不生窮相」,啥意思?你見過「窮命吉相」嗎
    老祖宗的話,好比陳年佳釀,歷久彌新,「老人言」的智慧,不只是簡單的對人生的描述,更是一種非常實用和現實的智慧。用心體會,一定能夠受益匪淺,少走許多彎路。小編就來說一個俗話:「寧生窮命,不生窮相」,老祖宗勸世良言,說的很現實寧生窮命,不生窮相這句俗語裡面的「窮相」可不是算出來的,也不是說某個人的長相很醜。長相自己無法決定,都是父母給的,我們不可以厭惡自己的長相。
  • 爺爺的告誡:真正能成大器的男人,寧生窮命,莫生窮相
    他慨嘆自己的命不好,出身貧寒家庭;還絮絮叨叨地埋怨說這個社會太現實,自己運氣太差。其實,朋友的這種煩惱,我也曾親身經歷過。多年前,我身無分文,從農村老家來到省會打拼,靠自己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漸漸在這個城市紮下了根。
  •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後面還有幾句,句句經典卻很少有人知
    比如說有一句很經典的農村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這句話後面還有幾句更為經典的俗語,知道的人卻很少了,你知道嗎?首先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釣魚窮三年。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生產力並不是很發達,在小農經濟體制下只能做到自給自足,很少有剩餘商品。特別是糧食,很多時候人們自己都吃不飽,就算偶然有農副產品,也大多會拿到市場上去賣。
  • 老祖宗識人術,相由心生,心又生相
    有些人在交友的時候只注重利益的重合,無論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只要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他們就願意去結交;有的人則全憑自己的喜好,他們不注重朋友的條件。這兩種擇友觀都是偏面的。交友只注重利益,這交的怎麼會是真正的朋友,而只顧著自己喜歡與否,不去了解對方是個怎樣的人就叫朋友,也是難以長久的。正是交友的不容易,古人就在交友上,產生了很多智慧。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我國歷史上兩句造反誓言,句句震撼人心!
    而在這些段精彩絕倫的歷史中有這麼三句關於造反的話流傳至今,令人現今讀來仍是滿心震撼,句句壯人心扉,不得不感慨造反者說話的高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出自於《陳涉世家》是在大澤鄉起義時候喊的口呼,號召人們起來反抗,原文是「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實際上,古代時期也曾有過對生育的計劃,但在於男女而不在於數量。俗話說「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是來自於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仔細品讀的話也會使人大開眼界。富不添丁,富人家族恐內鬥在古代,所謂的「男女平等」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由於農耕社會的特殊性,有力氣進行耕作養活家人的男性,才是地位比較高的。
  • 人千萬不要喊窮,看完你就明白了!
    __biz=MzIyNDcxMjcxOQ==&mid=2247484792&idx=4&sn=01106cede2157798078381cf29f82f2e&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       「  hausidhauisqehdjasdiashi8 本品首先從「八不」說明諸法不生不滅,自性本自空寂
  • 農村俗語:「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經常聽老人們說這樣一句話:「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意思是在娶媳婦的時候,哪怕娶一個富人家的奴婢,也不要找窮人家的女兒,這也是古人的一種婚姻觀念,那麼這種婚姻觀念放到現在還適用嗎?所謂的「富家奴」就是以前富人家的丫環或者奴婢。
  • 老祖宗的這兩句勸世良言,句句入心,教我們遠禍近福
    文章作者:琢磨君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吃虧受挫後,才真正明白:老祖宗的話確實很受用,非常值得我們牢記在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古人根據生活實踐得出的真理,就更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了。
  • 農村老人說:「兄弟盼窮,親家盼富」,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了人性
    農村老人說:「兄弟盼窮,親家盼富」,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了人性說不盡人間好壞,道不明人情冷暖。要說這世間最為複雜的東西是什麼?當為「人性」二字。就像陰陽兩極相伴相生一般,人性有好有壞,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誰都有陰暗的一面,農村老話有說道:「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不可否認,時間可以讓記憶變得淡薄,但時間永遠無法否定血緣的親疏。咱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句俗語放到今天是否還適用吧?
  • 窮沒關係,別窮一輩子!5點判斷一個男人以後是貧還是富
    最近,綜藝《樂隊的夏天》中,「九連真人」樂隊一首《莫欺少年窮》火了。或許少年窮不可怕,但可怕的是窮一輩子。其實,判斷一個男人究竟有多大出息,會不會窮一輩子,只要看這幾處。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等同於古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3.看他的朋友作家朗達拜恩曾提出一個名為「吸引力法則」的理念: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圈子有多重要? 高曉松有一句「名言」:「在我們家,碩士基本屬於文盲。」這並非一句妄言,而是事實。
  • 為何家中長輩總告誡我們不要抖腿,俗話:人抖窮,樹抖死有何含義
    俗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俗語雖然本身淺顯易懂,但它們是老祖宗從人生經驗中提煉而來,蘊含著老祖宗深刻的人生智慧。這些俗語大多沒有文字記載,通過祖祖輩輩之間口口相傳。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俗語已經逐漸失傳,能夠流傳至今的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總結了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如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 「早不說夢,晚不梳頭」「不喝卯時酒,不打酉時妻」「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其中我們大多耳熟能詳,但其中寓意恐怕不盡人知,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
  • 看完「窮」和「富」字的解釋,恍然大悟,原來老祖宗早已告訴我們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窮」和「富」字的字形解釋,因為這兩個字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非常常見的,特別是現在的網絡經常就拿窮富寫段子,比如說人富就說家裡有礦,然後比如說人家裡面很窮,就說窮得吃土。反正這都是現在的網友對於窮和富的理解,那麼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話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面兩句更經典,沒點文化還不...
    我國民間文化中就有這樣一段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短短10個字卻蘊含了深刻的道理。俗語是民間老百姓自行創造和感悟的人生哲理,表面意思雖然看起來簡陋,但是細細品讀,能讓我們獲得很多感悟,從而在人生之路上避開很多陷阱。
  • 古人為何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寧窮死,別娶生妻」,這古人說的話,最難理解的是「生妻」一詞,也是爭議比較多的一條古漢語名名稱。現在人們對「生妻」理解有三種意見。第一種是古代被丈夫休掉回到娘家的女人。第二種是丈夫長期在外,夫妻分離的女人。第三種是舊時民間的陋俗「典妻婚」。
  • 前妻生下女兒40天後半夜逃跑,刀郎哭著寫下一首歌曲,莫欺少年窮
    刀郎的前妻叫楊娜,是一名舞蹈演員,她在認識刀郎之前已經離過一次婚,當時的刀郎是一個窮小子,所以楊娜的父母反對兩人在一起,但是後來因為楊娜懷孕,所以兩人只好奉子成婚,沒想到在楊娜生下女兒40天後,卻因為嫌棄刀郎太窮,半夜逃離了這個家,而悲痛欲絕的刀郎哭著寫下了《孩子他媽》這首歌。但是好在生活還是很眷顧刀郎的,後來,他遇到了現在的妻子朱梅。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不過,「出門千裡不拿針」這句話的「針」,不是專指平常用的針,而是代指一些出門在外所需的日常生活小物件,形容很細小的一些東西。這一點老祖宗看得很通透。其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村裡有人外出為生產隊「找副業」(做手藝)時,家裡老一輩的人就會千叮嚀萬囑咐,少不了這句「出門千裡不拿針」。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什麼意思?這些忌諱可信嗎?
    俗語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的簡短概括,精闢簡短有意思,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環境改變很多俗語在今人眼裡都有點摸不清其中的含義,在農村還是多見,其實俗語話糙理不糙,非常能體現老祖宗的智慧所在,今天要說的便是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
  • 農村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什麼意思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啥意思?有道理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首先說一下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和閨蜜去隔壁村發通知,路過一戶農莊突然躥出只大鵝啄我們,我嚇得掉頭就跑,閨蜜女漢紙氣質爆發了,拎起大鵝扔好遠,大鵝嘎嘎的跑了,說到鵝為什麼會啄人呢?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鴨科動物繁雜,我們常說的大雁、天鵝、鴨、鴛鴦等都是鴨科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