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兄弟盼窮,親家盼富」,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了人性

2020-12-06 葉諾說文化

農村老人說:「兄弟盼窮,親家盼富」,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了人性

說不盡人間好壞,道不明人情冷暖。要說這世間最為複雜的東西是什麼?當為「人性」二字。就像陰陽兩極相伴相生一般,人性有好有壞,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誰都有陰暗的一面,農村老話有說道:「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不可否認,時間可以讓記憶變得淡薄,但時間永遠無法否定血緣的親疏。咱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句俗語放到今天是否還適用吧?

父輩那一代,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有很多子女,故而一大家子五六個兄弟姐妹都是常見的事,每逢佳節,一家人聚在一起好不熱鬧,童年時的記憶便是與哥哥姐姐們在一起玩耍,相處的非常愉快。

然而時間是不會停止的,他們終將長大,長大之後是否還會惦記著小時候的恩情那就不得而知了。就比如這句俗語當中的第一句話,「兄弟盼窮」。

一起表面意思來看,似乎親兄弟二人,都盼對方過得不好,這又是為何?咱們首先來談一談,兄弟二人長大後會面臨的問題吧。就算童年擁有再多的幻想,長大後面,對柴米油鹽,終會將幻想打破走入現實。

跨入社會之後,兄弟們都會遇見不同的境地有的人,因為機遇生活變得越來越好,而有的人可能因為打擊挫折,這生活過得越來越窘迫,若是兄弟之間能夠互相扶持到也好說,若是其中一人大意或者忽略了,那麼累過的不好的一方必然會心生芥蒂,長久以往必然心生怨恨。

雖然有古語稱: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朝夕相處。兄弟二人分居兩地,各有各的家庭,各有各的生活,面對生活的瑣事誰還會記得當年的那一份兄弟情誼,儘管血脈相連有著父母的羈絆,倘若父母離世又當如何?這就是現實。

退一步來說,就算過得好的一方給予過的差一方幫助,然而大家都是成年人,有的人會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如此一來又會心生不滿,不要說為何人性這般,因為人性本來就是如此。

再看下一句「親家盼富」,這裡的親家有兩層含義,一個是自己伴侶的家庭,另一個則是自己的家,但無論是哪一方都有盼富的理由,以自己伴侶父母的心願來說,若是自己過得足夠富裕,那麼他們的女兒也一定能過的極好,做父母的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子女過好一些了,對男方家庭來說更是如此。然而展望現代社會,為什麼啃老現象非常嚴重?這是文化裡長久積攢下來的問題。

雖然說18歲之後,父母便沒有義務繼續養育子女,然而當前社會當中,滿18歲的年輕人大多待在學校,他們沒有經濟來源,依仗的只能是父母,而許多年輕人在剛剛踏入社會的時候,因為根基不穩還需要後方家庭的支持,倒不是說這個現象不好,而是有的人走向了極端,比如啃老一族。

更重要的是父母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往往將自己畢生的心血奉獻給自己的子女,完全不為自己考慮,辛辛苦苦大半輩子只為給自己的子女買一套房子,成家之後還要幫護著照看下一代,一代一代是如此,到底哪代方可休。

最後,今天的俗語就介紹到這裡了,說的是社會現實,道的是人情冷暖,當然各個家庭的情況不一而足,但值得肯定的是,這個世上真正對你好的必然是親人,雖然說兄弟日後可能反目,但是當遇到困難之時能幫你的,能會對你伸出援手的,也一定是他們。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都養得有豬,還有毛、狗之類的寵物。農民養豬的目的一般就是為了賣錢,另外就是自給自足。但是,就是這些與老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動物,老祖宗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的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諺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俗話是非常的多,這也是老祖宗歷經千百年經驗,去其糟耙留其精華而獲得結果,所以說一些農村俗語包含著很多大道理。而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句關於養生和生活的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第一,「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意思。「老不洩殘精」的意思:古人云:「人有三寶精氣神」,而這「殘精」中的精,當然也是精神氣足的意思。而這裡的洩則是指的消耗。
  • 在農村,老人說:「有錢莫沾三,沒錢莫望二」,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有錢莫沾三,沒錢莫望二」,啥意思?有道理嗎】社會在發展,人口在流動,城市發展之後,湧入城市就業的農村人口越來越多,脫離土地,把戶口遷到城鎮的農村居民逐年增加,留守在農村生活的也只剩下老弱婦孺,農忙的時候,筆者回村幫忙收割糧食,在地裡幹活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年輕的村民看不到幾個。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文/靜一說史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已過上了群居生活。在如今世界和平、生活美好的條件下,人口的增長更是迅速。除了部分特殊時間控制生育之外,人們生兒育女基本出自於本能,更有「多子多福」的刻板想法。來到七八十年代,人口增長過快引發一系列問題,我國才正式決定實施計劃生育。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啥關係?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家中的孩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孩子和家庭貧富又有什麼關係呢?
  • 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隨著臘月的臨近,今年的庚子年已經進入了尾聲,農村老話叫做進入臘月就是年。一到臘月過年的氣氛就開始濃鬱了起來,那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逐漸地開始踏上返鄉的歸途。
  • 農村說的「富添丁而亂,窮添女而悽」,有啥不好?過來人才懂
    很多遺留下來的俗語,雖然不能說全部都是對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時段,這些話語還是存在一定的必然性的。現代在農村,依然流傳著很多古語。尤其是生活在農村的老人,因為經歷的事情比較多,知道的東西也比較多,所以嘴裡常會冒出很多古語來。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
    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老」與「殘」、「洩」與「精」並不是說讓老人純粹節慾,這種觀點其實也是違背自然規律。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後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肆意妄為,在年老的時候不要過度節慾。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在農村地區有一些民間俗語,對於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一定的幫助意義。因為這些俗語都是老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智慧。比如說農村有一句話叫做「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老祖宗常說:「宅有五虛使人貧,宅有五實使人富」,啥意思?
    而且很多人在看到,住宅和運氣有關係時,都會持有一種懷疑的態度,但是老祖宗卻留下了一句建築俗語。「宅有五虛使人貧,宅有五實使人富」,那麼什麼是「五虛」和「五實」呢?宅中的「五虛」有無道理?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去了解古人的智慧。
  • 古人講:「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世間百態
    古人講:「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世間百態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話乍一聽會讓人覺得很好笑,認為這只是無稽之談。其實,你若是細細品味這些話,又會發現這其中蘊含了很多人生道理。老一輩人的生活條件遠不如我們,他們把自己多年來的生活經驗總結起來,創造出一句句的農村俗語。或許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農村俗語只有老年人才會說,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價值。接下來,筆者就來跟大家講一句,說的是「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大家知道這是在說什麼嗎?
  • 老話「窮三富四,黴五膽六」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不可不知
    俗語來自民間,而且題材涉及廣泛,其中包括天文地理、養生哲學、為人處世、生活經驗等等,可以說俗語就是一部短小精悍的「百科全書」。老祖宗在生活中不斷地總結,彙編成一段俗語,表面上看起來粗糙簡陋,但是內部隱藏的智慧卻是廣大精微的。我們平時看書學習,學到的都是一些籠統的大道理,但具體應用在生活方面卻並不能得心應手。
  • 注意:今年已進九月頭,寒露已過,農村這些說法你知道嗎?啥意思
    而這個時節也正是我們農村人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特別是南方及西南地區,由於今年秋分後北方的冷空氣的南下,使得部分地區連續出現秋雨綿綿的陰雨天氣,給農村人的秋收工作帶來無限的苦惱。很多農作物因為天氣連續陰沉,皆面臨著儲藏的難題,一旦碰不到好的天氣搶收,玉米,稻穀等都有可能爛在田裡,即使冒雨搶收,發黴發芽或爛掉都是最易發生的。農民一年四季的辛苦,只盼老天爺能夠賞口食。
  • 農村老人說的「吃絕戶」是啥意思?為什麼會發生吃絕戶的事情?
    農村老人說的「吃絕戶」是啥意思?舊社會真有這種事情發生嗎?文/農夫也瘋狂說起農村近幾年的變化,用翻天覆地來形容是一點不誇張。當然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比如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多數在外地打工,而只有少數的老年人依然堅守在農村。而和老人聊天,總是能收穫不少,其中有些老人就常和年輕人分享一些過去的事情。你可聽過在以前有「吃絕戶」的事情發生?到底什麼是「吃絕戶」呢?(1)什麼是「吃絕戶」?真的存在「吃絕戶」這樣的事情嗎?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最近這兩天的天氣也是比較寒冷,幾乎從小雪的節氣過後都是陰天,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在農村裡,到了冬天之後,除了農民在家裡待著以外,多數都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畢竟在農村裡,很少有其他的娛樂活動,聚在一起聊天就成為了農村農閒時候的「標配」,要說農民在一起都聊些啥呢?
  • 看完「窮」和「富」字的解釋,恍然大悟,原來老祖宗早已告訴我們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窮」和「富」字的字形解釋,因為這兩個字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非常常見的,特別是現在的網絡經常就拿窮富寫段子,比如說人富就說家裡有礦,然後比如說人家裡面很窮,就說窮得吃土。反正這都是現在的網友對於窮和富的理解,那麼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老人言:「寧生窮命,不生窮相」,啥意思?你見過「窮命吉相」嗎
    老祖宗的話,好比陳年佳釀,歷久彌新,「老人言」的智慧,不只是簡單的對人生的描述,更是一種非常實用和現實的智慧。用心體會,一定能夠受益匪淺,少走許多彎路。雖然時代的變革註定要淘汰掉一些有關等級禮教、習俗技術的理論,但是在為人處世、自我修養上,人性的進步遠遠慢於科技的進步的,有些語言到了今天仍然是具有超前性的。
  • 農村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以前很年輕的時候,不太理解這樣的俗話,總覺得這些話有些扯。但隨著年齡增長和經歷過一些事以後,確實覺著這些話是很有道理,孔夫子都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老人們感受了一輩子的人情冷暖,他們的生活經歷和社會經驗,是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