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2020-12-05 農技老張

最近這兩天的天氣也是比較寒冷,幾乎從小雪的節氣過後都是陰天,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在農村裡,到了冬天之後,除了農民在家裡待著以外,多數都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畢竟在農村裡,很少有其他的娛樂活動,聚在一起聊天就成為了農村農閒時候的「標配」,要說農民在一起都聊些啥呢?其實無非也就是一些家長裡短,其餘的就是聊一些俗語,農村的俗語也是一種文化,可以說這種文化傳承了幾千年,很有歷史文化的底蘊。

就在今天早上,我路過村口的時候,就聽見村裡的二大爺和其他的老人聚在一起聊些什麼,我靠近一聽他們在聊一些俗語,尤其是一句「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聽到這句俗語的時候,也是比較懵懂,這句話啥意思呢?俗語裡居然有雞和狗,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聯繫呢?於是我就問了一下二大爺這句話是啥意思?於是二大爺就吸了一口煙,說起了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

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雞和養狗的習慣,畢竟在農村裡,養雞和養狗都是很正常不過的,養點小雞下點蛋,然後改善一下家裡的生活條件,養狗呢也是為了能看家護院,但是在農村老人的眼裡看來,雞一般都是能活到2-3年,甚至多的也就是4-5年,但是這個雞一旦要是超過了6年,那麼老人就認為這些生命都是有年限的,一旦超過這個生命的期限後,就會認為雞就有可能成精了。

在農村裡有著「十年雞頭勝砒霜」的說法,可以看出這個雞超過了一定的年限後,身體就會積累一些毒素,所以對於農民來說,這個事情必然不好,所以就是雞超過6年有一定的問題說法。其實對於這個農村的狗來說,一般也是和雞一樣,農民認為狗是具有靈性的,比如老人說,到了一定年限的狗就能看到一些不乾淨的東西,甚至還說狗超過了8年以後,就有可能成精的說法,畢竟在農村裡會流傳一些靈異的事情,所以說老人認為「雞過6,狗過8,家裡一定有事發」是存在的,也是比較相信的。那麼這些話真是說的那麼玄乎嗎?

其實啊,這些俗語也是帶有一些迷信的成分,就拿雞來說吧,農村裡都能看到生存了好幾年的雞,根本也是沒有成精的一說,只不過像一些母雞到了一定的年限後,就不會產蛋了,甚至是產的非常少,另外像狗的生命一般都能到10年以上,筆者家裡小時候就養了一隻狗,活了10多年也是沒有啥事,只不過狗比較通人性,也是人類的好朋友,狗和人生活久了,就產生了一種感情,一旦狗咬死了,主人都是很傷心的,所以說有的俗語並沒有道理,只不過也是告誡我們,要善待我們身邊的動物。

相關焦點

  • 農村人說:「8年老狗6年雞,必定要成精」啥意思?有道理嗎?
    眨眼間,已外出打工十餘年,每當迷茫與彷徨時,就會懷念兒時農村的點點滴滴。許多人在回憶農村生活時,都能描繪出一幅屬於自己的立體「田園詩卷」,確實,農村的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無憂無慮。這足以讓人留下較深的影響,但在我的內心中,農村的生活卻是那麼有內涵。特別是和村裡的長輩在一起嘮嗑暢聊時,從他們口中說出來的話,至今對我影響著。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老人過上了富裕生活後,白狗也老了,但它在家中的地位僅次於老人,家裡的僕人稱白狗為「二老爺」。有一天,老人突發疾病去世。家裡人厚葬了老人。讓人感到詭異的是,老人去世這天,老白狗也在這天也消失,不見了蹤影。家裡人認為白狗和老人感情太深了,太傷心了,不忍看到去世的老人,也就離家出走。一年之後,怪事出現了,老人從墳墓中「復活」了,並走回家裡來。
  • 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的生活都是比較寧靜而平淡的。以前的農村沒有什麼多餘的活動還有娛樂的東西。
  • 「狗八年,雞六年,必成精」,狗和雞的年頭,真的不能活太多?
    請您在閱讀本文前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農村小毛】分享的農村大小事,以及各種趣味冷知識,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狗八年,雞六年,必成精」,狗和雞的年頭,真的不能活太多?其實說到俗語,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熟知,因為它來源於生活,有著通俗的表達,智慧的內涵!不過有些俗語卻略帶迷信色彩,常引起大家熱烈討論。比如下面這則俗語「「狗八年,雞六年,必成精」,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咱們就來探討,探討。在農村,幾乎家家都會養上一些家禽,特別是狗和雞,它們也都有各自的職責和作用,比如說狗的職責是看家護院,在老人無聊時還能陪著老人解悶。
  • 犬不八年,雞不六載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
    犬不八年,雞不六載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 雞和狗是農村最常見的兩類家畜,狗十年的壽命相當於人六十歲的壽命,而中國最傳統,養的最多的都是土狗,尤其是農村,幾乎養的都是土狗。
  • 農村老爹說丨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雞首不做牛尾,啥意思?
    農村的老爹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話什麼意思?農村老爹說的話,是對生活的感悟,要認真聽,深切的悟。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一、什麼叫二度花?二度花是指離過婚的婦女。
  • 農村有老話說,狗和雞養太久,對主人不好呢?有什麼依據呢?
    此話的意思,最早出現在一本古籍《易妖》:「犬不八年,雞不六載」。這本典籍對於古代人們對「妖」的認知有描述。此書據說成書於三國兩晉時期,具體時間無從考證。對於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是狗和雞養的時間長了,會成為「妖」,它們經常和主人生活在一起,通人性。
  • 注意:今年已進九月頭,寒露已過,農村這些說法你知道嗎?啥意思
    俗語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面對自然災害,畢竟我們有時也是無可奈何的。但農村老人常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話值得我們去體會,秋收碰到不好的天氣,我們再愁也是無法改變的,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儘量放下憂愁,照顧好身體,有了好身體才能創造好財富,過上好日子。這不轉眼已到農曆九月頭了,九月來臨,農村這些說法你知道嗎?啥意思?
  •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啥意思?有條狗給主人戴綠帽,還將他咬死
    其中狗更是兼具看家護院的職能,家裡養狗能讓主人安心不少,因此狗幾乎成了人的好夥伴,是與人類最親密的動物之一。01古時候有一種說法是「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呢?養過狗的人自然知道狗的壽命通常是不止8年的,這句話說的「八年」其實也不是指壽命,而是說養狗不能超過8年、養雞不能超過6年。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呢?原來,古人是認為如果動物在主人家中養久了,會因為長時間與人的親密接觸,耳濡目染之下可能會成為精怪,為家裡招致禍患。當然新中國成立後不許成「精」,所以這個隱憂也就不存在了。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都養得有豬,還有毛、狗之類的寵物。農民養豬的目的一般就是為了賣錢,另外就是自給自足。但是,就是這些與老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動物,老祖宗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的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雙貓獨狗,越過越有」是啥意思?養貓狗的朋友懂嗎?
    但是和城裡人所飼養的寵物貓、寵物狗不一樣,農村所飼養的這些動物,都是以實用性為主,比如貓就是用來抓老鼠的,狗是用來看家護院的。在農村裡也流傳著一些貓狗相關的老話,而「雙貓獨狗,越過越有」就是很多的老人常說的。那你知道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嗎?對於這句農村老話,估計有些養貓狗的朋友們都未必懂。
  • 農村俗語「五喜進家福壽財,五樹進宅人亡財敗」,這話啥意思呢?
    首先,這句俗語也是農村的老人根據以前的景象總結出來的一句俗語,對於在農村裡很多的人對家裡的擺設有一定的講究,就比如咱們說的這個五喜進家,那麼什麼是五喜呢?其實對於在農村裡有的老人認為有的動物進入到家裡,那麼這個家裡就會有好的運勢,比如五喜之一的就是燕子,對於在農村裡老人認為燕子是一種比較好的鳥類,但凡家裡要是有燕子進來的話,那麼老人認為只有家庭和睦的情況燕子才會進入到我們家裡。
  • 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隨著臘月的臨近,今年的庚子年已經進入了尾聲,農村老話叫做進入臘月就是年。一到臘月過年的氣氛就開始濃鬱了起來,那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逐漸地開始踏上返鄉的歸途。
  • 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啥意思,說的真有道理嗎?
    古代社會,文化教育也是比較注重的,雖然除了少數的城池,主要是農村居多,但是農村人也比較注重子女的教育問題,因為身為長輩來說都是希望孩子有出息,而無奈自己沒有能力讓孩子去學習文化,只能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教導後代子女,他們會把以前老輩人的傳承的生活經驗再教育給後代子孫,後面這些經驗被演變成簡單易懂的語句
  • 農村老人常說的「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是啥意思?
    在農村經常能聽到老人說很多生動形象的老話。這些老話是從民間人們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雖然有點通俗,短小精悍,有道理,但至今仍遍布民間。比如老人常說的「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傳統思想中有「男人不三女不四」的說法。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因此,這些動物也隨著人度過了漫長的時間,我們的祖先總結了一些關於雞和狗的俗語,比如:「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到底是何意?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大意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豢養狗別超過8年。這是為什麼呢?先來聽一個故事吧。
  • 在農村的晚上,明明啥都沒有,為何家裡的狗朝一個方向叫個不停?
    在農村的晚上,明明啥都沒有,為何家裡的狗卻朝一個方向叫個不停?文/農夫也瘋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自古以老農民就遵循的一個作息規律,由於農村裡也沒什麼娛樂活動,再加上白天所幹的活都比較辛苦,因此農民都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
  • 農村俗語「大口吃小口,家破財散走」,這話啥意思呢?有啥說法嗎
    要說現在的農村發展的也是特別的快,這幾年我國對於農村的建設也是從未停歇過,畢竟農村是最近幾年大力發展的地方,讓農民過上好日子才是實現大家奔小康的目的,這時至年底了,部分返鄉的農民可能手裡積攢點錢,像農民賺點錢是真的不容易,像種地為生的農民一年到頭也是賺不了幾個錢,所以農民攢錢就顯得比較艱難了,可以說是錢都是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也就是說不同的面相,會預示著不同的命運。這個也不能說全是迷信的說法,有些確實有道理的。雖然不一定全對,但在大概率的情況下還是比較準確的。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來說的這句俗語,在民間也流傳很廣的,估計不少人也聽說過。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呢?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眉毛中長出來數根很長的眉毛,這樣是非常珍貴的。
  • 農村老人說「家現五喜,人才濟濟」,「五喜」都指啥,你家有嗎?
    農村老人經常會用一些俗語來預測吉兇、運勢、年景等,前幾天聊天的時候,鄰居擔憂高三的兒子能否考上一個好大學,同村的一位長輩就說「家現五喜,人才濟濟」,鄰居聽了喜笑顏開,這就讓人好奇了,「五喜」究竟指什麼?真能有「人才濟濟」這麼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