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不八年,雞無六載」啥意思?有條狗給主人戴綠帽,還將他咬死

2020-12-06 娜娜食記

引言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中華文明進入農耕社會後,飼養牲畜成為一門重要的產業,畢竟打獵所需已經遠遠滿足不了人們對肉食的需求了。隨著時代的進步,一些小動物也被人養成了寵物,幾乎能得到與人同等的待遇。其中狗更是兼具看家護院的職能,家裡養狗能讓主人安心不少,因此狗幾乎成了人的好夥伴,是與人類最親密的動物之一。

01

古時候有一種說法是「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呢?養過狗的人自然知道狗的壽命通常是不止8年的,這句話說的「八年」其實也不是指壽命,而是說養狗不能超過8年、養雞不能超過6年。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呢?原來,古人是認為如果動物在主人家中養久了,會因為長時間與人的親密接觸,耳濡目染之下可能會成為精怪,為家裡招致禍患。當然新中國成立後不許成「精」,所以這個隱憂也就不存在了。

▲養狗的老人

《聊齋志異》中的故事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聽過一些,這本志怪小說也是中國古代最知名的小說之一了。當然這種志怪小說還有很多,著名的有《博物志》、《幽冥錄》、《拾遺記》等,幾乎歷朝歷代都有,畢竟在民間鬼怪傳說從未斷絕過,於是專門有作家收集這些故事編寫成書。相傳蒲松齡就曾在村口開茶鋪,他有一個規矩,如果茶客能講一個自己沒聽過的奇聞異事,那就可以免掉茶錢,蒲松齡就用這種方法來搜集故事,最後編成《聊齋志異》。

▲農村家養雞照片

今天我們看《聊齋志異》,明白裡面的故事絕大多數都是虛構或者被誇大其詞,不過蒲松齡在編書時目的不止有記錄故事,還用故事來諷刺時局,頗有《詩經》之風。「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這個的觀點就來自於這些志怪故事中。

02

大家知道,動物養久了是能通人性的。動物智商和情商有高低之分,比如豬就是人飼養的智商最高的動物,但是不討人喜歡,除了本身特徵和習性外,也與其情商有關。狗的智商雖然不如豬,但是看起來卻比豬更通人性,這不得不說也是自然的神奇之處。我們常說魚只有7秒鐘的記憶,而狗就比較厲害了,「狗記千,貓記萬,小雞隻記二裡半。」所以我們常常聽說丟失的狗能自己找回主人家,就跟狗的記憶力以及嗅覺有關係。

▲家養狗照片

古時候的人畢竟沒有今天那麼多見識,很多東西沒法用科學來解釋,於是玄學大行其道。比如說你腦後有反骨,可能就是想噁心你一把,你還真沒辦法辯解;比如說女人嘴角有痣是克夫的標誌,沒有手術整容的年代這些女人就只能哭了。對人如此,對動物養久了通人性的說法同樣如此。比如《三國演義》中的名駒的盧,蒯越說:「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真就是欺負馬不會說話唄!

▲家養狗照片

03

《聊齋志異》中有兩個與狗相關的故事,其中一標題叫《義犬》。故事中,一個人的父親因為犯了罪而被捕入獄,在獄中得了重病即將喪命,這個人就趕緊籌錢去獄中打通關節,想要關照父親。這個人騎著一頭騾子出發了,家裡的大黑狗緊緊跟在騾子後面,主人不停呵斥狗回家,主人甚至還拿出了鞭子對狗又打又罵,狗終於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當主人走到官府時,才發現自己帶的錢丟了,於是又趕緊沿路尋找,結果卻在路上找到了自家大黑狗的屍體,而他丟的錢也被大黑狗緊緊護在身下。這未必不是大黑狗養久了與主人有個感情,通人性的體現。

▲古代夫妻畫像

其二標題叫《犬奸》。講的是青州有一戶姓賈的人家,家裡有一條養了很多年的大白狗。賈家男主人常年奔波在外,妻子一個人在家中非常孤獨,於是不知不覺間就跟大白狗有了關係,就這樣這條狗給男主人戴了綠帽。這件事一直瞞著男主人,直到有一天他回家裡和妻子在床上睡覺,沒想到大白狗突然就竄上了床,直接咬死了男主人。之後女人和狗都被官差抓了起來,不但遊街示眾,還當眾表演,最後雙雙被凌遲處死。由此看來,未必不是這條狗因為養久了通人性,因此還懂得吃醋所以將男主人咬死了。

結語

說實話這兩個故事的真假不好評判,畢竟有些東西又不是如今才出現的。但是如果把責任歸結到狗的頭上,就實在有些不可理喻了。總之,養寵物就得自己負責,如果造成什麼後果也必須一力承擔,這應該是基本的覺悟。

參考資料:

《三字經》《聊齋志異》

相關焦點

  • 為何說:犬無八年,雞不六載?是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一些動物它是通靈性的。比如說有一種燕子看到花落了之後,就會撲騰著翅膀表達自己的憂傷。鳥兒是大自然中的動物一員,動物的種類也有很多。現在受寵程度比較高的一些動物就是小狗,小貓等等。但是一提到狗狗,又有一句話叫做犬無八年,雞不六載,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怒晴湘西》中鷓鴣哨說「犬無八年,雞不六載」,是什麼意思?
    在電視劇怒晴湘西最新播出的劇集中,鷓鴣哨來到苗寨尋找可以防治毒蟲藥材,但是萬萬沒想到在藥農的家裡,他卻發現了一個比藥材更好的防治毒蟲的玩意--藥農的大公雞。鷓鴣哨看到這隻大公雞非同一般便想買了他。但是藥農卻假意要殺了這隻大公雞。
  •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意思?養寵物的需要注意了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含義?養寵物的需要注意了文/清歡現在的人喜歡養一些小動物,也許是因為這些動物長得討喜,也有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人害怕孤獨,需要在身邊養些活物來陪伴自己。在養殖的過程中,老前輩們還根據經驗總結了一些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養寵物的要多注意了,早知道早不傷心。這句老話是說,養土狗不能養八年,養雞也不能養六年以上,要是養的時間太久了,它們就會成精。
  • 犬不八年,雞不六載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
    犬不八年,雞不六載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 雞和狗是農村最常見的兩類家畜,狗十年的壽命相當於人六十歲的壽命,而中國最傳統,養的最多的都是土狗,尤其是農村,幾乎養的都是土狗。
  • 農村有老話說,狗和雞養太久,對主人不好呢?有什麼依據呢?
    此話的意思,最早出現在一本古籍《易妖》:「犬不八年,雞不六載」。這本典籍對於古代人們對「妖」的認知有描述。此書據說成書於三國兩晉時期,具體時間無從考證。對於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是狗和雞養的時間長了,會成為「妖」,它們經常和主人生活在一起,通人性。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但是在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卻用通俗易懂的俗語,將這個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 孔子曰:「老而不死是為賊」,雖然這句話的意思是年齡大了,如果依然死性不改或者說沒有德行,那麼這個人就連一個賊都不如。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什麼意思?古曰事出反常必有妖!
    今天來給大家說一句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不知道這句俗語大家有沒有聽過,俗語種類多樣,涉及了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不管是說人理事,還是論天談地都有相對應的俗語,沒聽過也不怪。那麼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也被人說成:「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就可以算是談天說地了,因為它說所表達的意思是通過迷信傳說得來的。稍微解釋一下,民間人們都覺得動物與人類有別,人可以活過六七十載甚至是百歲長命之久,但是動物就不成了,雞不能活過六年,犬也就是狗不能活過八歲。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一些俗語,別看人們平時只是隨口說說,以為是農民自編自說,其實這些俗語之中,有一部分出自古籍,有著悠久的歷史。「狗不過八,雞不過六」這句農村俗語,在歷史古籍中就有出處。原句為:「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這句話出自一本叫《易妖》的古籍。《易妖》是一本在三國兩晉時期就廣為流傳的志怪類的書籍。
  • 老話:老狗成精,雞不過五年,狗不過八年,若違背會招來邪祟?
    不過有一句老話「老狗成精」一直流傳,除了這個還有一句話是「雞不過五年,狗不過八年」,據說違背會招來邪祟?這一本古籍記載的就是人世間所有的妖異之事,是一本專門將「妖」的古籍。「雞不過五年,狗不過八年」就是出自這本古籍,原話是「犬不八年、雞無六載」。 而「老狗成精」這句話的由來也是因為於此。在古代,人們的思想大都是封建守舊的,所以對於一些有悖常理的事情他們就會將其視作不詳。在古人的思想裡。家裡飼養的那些家犬禽畜要是活得太久,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情,他們會成精變成邪祟。
  • 農村人說:「8年老狗6年雞,必定要成精」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足以讓人留下較深的影響,但在我的內心中,農村的生活卻是那麼有內涵。特別是和村裡的長輩在一起嘮嗑暢聊時,從他們口中說出來的話,至今對我影響著。比如老人常說的「人靠心好,樹靠根牢」,「讓人一寸,得理一尺」,「寧可無錢,不可無恥」等等的。就讓我從中就能學習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不過在眾多的老話中,有一句卻讓人想不通「8年老狗6年雞,必定通人性」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狗八年,雞六年,必成精」,狗和雞的年頭,真的不能活太多?
    請您在閱讀本文前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農村小毛】分享的農村大小事,以及各種趣味冷知識,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狗八年,雞六年,必成精」,狗和雞的年頭,真的不能活太多?比如下面這則俗語「「狗八年,雞六年,必成精」,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咱們就來探討,探討。在農村,幾乎家家都會養上一些家禽,特別是狗和雞,它們也都有各自的職責和作用,比如說狗的職責是看家護院,在老人無聊時還能陪著老人解悶。而雞的作用則是為了改善夥食。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其實無非也就是一些家長裡短,其餘的就是聊一些俗語,農村的俗語也是一種文化,可以說這種文化傳承了幾千年,很有歷史文化的底蘊。就在今天早上,我路過村口的時候,就聽見村裡的二大爺和其他的老人聚在一起聊些什麼,我靠近一聽他們在聊一些俗語,尤其是一句「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聽到這句俗語的時候,也是比較懵懂,這句話啥意思呢?
  • 神秘野獸咬死大狼狗 村民疑為山上豹子所為
    在這位工人的指引下,記者見到了另外兩條大狼狗,但看上去都已經是萎靡不振,「自從那天晚上那條大狗被咬死以後,這兩條狗馬上就像變了一個樣子,原來的烈性犬現在看起來倒像是一隻寵物貓一樣溫順膽小,見了生人都往後使勁躲。可能就是事發那天晚上被嚇破膽了。」據負責在此值班守夜的趙師傅介紹,事情發生在21日凌晨三四時,「當時我聽到狗叫的聲音還以為是有人經過引起狗叫,所以也沒有注意。
  • ...老太遭家養土狗咬死 村民:老人生前與狗相處融洽,餵狗時發生意外
    11月29日,發生在這裡的一起「狗咬人」事件,打破了村子原有的寧靜:村裡一對母女被自家養了多年的土狗咬傷,七旬老太彭芳被送往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女兒周麗腳踝受傷,經治療後已無大礙。自家的狗咬死了主人,「駭人」消息不脛而走,有村民拍了視頻發上網,說狗是養了10來年的狼狗,體長一米多,當天就把人咬死了,一時間,引發熱議。
  • 男子寵物雞被貓咬死 剝貓皮釘牆稱沒時間找主人
    陶女士的鄰居李先生說,自家寵物雞被陶女士的貓咬死,他的狗又咬死貓,他才剝下貓皮,把貓皮釘在牆上是沒時間挨家挨戶尋找貓主人,「我的感情也很受傷」。  陶女士和丈夫住在昌平區興壽鎮肖村都市農業種植園中,養寵物貓已很多年了。陶女士說,11月28日晚,她養的孟加拉豹貓「萄萄」不見了,「可能是工人開門時,它跑出去了」。直到次日凌晨1點,陶女士也未找到「萄萄」。
  • 寵物貓咬死鄰家雞後遭剝皮 貓皮被釘在牆上
    陶女士的鄰居李先生說,自家寵物雞被陶女士的貓咬死,他的狗又咬死貓,他才剝下貓皮,把貓皮釘在牆上是沒時間挨家挨戶尋找貓主人,「我的感情也很受傷」。陶女士和丈夫住在昌平區興壽鎮肖村都市農業種植園中,養寵物貓已很多年了。陶女士說,11月28日晚,她養的孟加拉豹貓「萄萄」不見了,「可能是工人開門時,它跑出去了」。直到次日凌晨1點,陶女士也未找到「萄萄」。
  • 十大最兇猛的狗,藏獒竟然只排第六,排名第一的連主人都會咬死
    還有像鯊魚樣的嘴的咬合力,再加上悄無聲息的接近敵人,確實很強。  9、危險戰士 加納利犬  加納利犬是一種由鬥犬發展而來的犬種,它的祖先可能包括當地瀕臨滅絕的巴迪諾馬傑咯犬,以及引進的英國獒的後代。由於以上原因,加上它恰恰可以被訓練(但不容易訓練),成功訓練後將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護衛犬之一,任何敵人都會感到那顫抖靈魂的恐懼。  4、沙俄壯士 俄羅斯高加索犬  高加索是位於布拉克和裏海之間的高地,與土耳其和伊朗毗鄰,幾個世紀以來,成群的羊生活在這裡。600年來,高加索犬一直守護著生活在這裡的羊免受人類和其它動物的侵害。
  • 聽到雞叫聲不尋常,衝出去看到二哈正在給雞拔毛,網友要氣壞了!
    說起來二哈哈士奇、還有阿拉斯加雪橇犬、狗界大暖男金毛尋回犬、薩摩耶,這些大型犬的時候,我們腦海中永遠都是它們正在興致勃勃的上竄下跳來回跑鬧著,在我們的印象中,它們好像永遠都不知道疲倦一樣,就像是我們看到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和哈士奇,它們精力永遠都非常旺盛,用很多鏟屎官的口頭禪來說,阿拉斯加雪橇犬和哈士奇的動力簡直就是可以繞著撒哈拉跑一圈了哦
  • 山東村中「怪獸」出沒 多條狗被活活咬死(圖)
    (視頻截圖)膠州村莊神秘「野獸」出沒,趁夜咬死村裡土狗。(視頻截圖)  山東廣播電視臺10月29日訊在膠州市膠西鎮有個塋子村,最近幾日村莊裡很不平靜。村民反映,不知是什麼兇狠的動物,夜裡常來村裡光顧,咬死了村裡好幾隻狗,一時間村裡人心惶惶。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你注意過嗎?
    導語: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你注意過嗎?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是什麼意思呢?你有沒有注意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