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2020-11-23 騰訊網

世間萬物就像一臺時刻運轉的機器,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運作,也沒有人可以猜到什麼時候可以停止。按照道家的說法,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規律,只有按照這個規律運作,才能達到所謂的陰陽調和。

這一點在民間俗語中也有所體現,雖然老百姓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卻用最樸素的行為,去不斷實踐這個規律。

《道德經》中曾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說法。從表面意義上來理解,天地只是將世間萬物當做貢品。

但如果深挖其內涵可以發現,天地在看待萬事萬物的時候,本著一個公平的心態,不會對誰特別好也不會對誰特別壞,一切都只是按照自然規律發展。

雖然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可能無法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含義。但是在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卻用通俗易懂的俗語,將這個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

孔子曰:「老而不死是為賊」,雖然這句話的意思是年齡大了,如果依然死性不改或者說沒有德行,那麼這個人就連一個賊都不如。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其實說的就是一種客觀的自然規律,如果雞和狗的生命超過限定,那麼就是老祖宗所言「事出反常必有妖」。

第一、雞不過六

如果按照客觀規律來講,農民家中飼養的小雞,正常生命其實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流傳於三國兩晉之際的古籍《易妖》,就介紹了很多世間的妖異之象。

俗語「雞不過六」,說的就是一隻雞的正常的壽命,不會超過6年。一旦超過這個限定的期限之後,就會被視為一種反常的現象,而「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天下都是不合常理的現象,那麼距離天下大亂的時間就不遠了。

或者說在古人的迷信思想中,如果世間的萬事萬物不符合發展規律,那麼就一定會有異象出現。

而這種反常的現象也是大災難的預兆,《易妖》中曾記載「犬不八年、雞無六載」之語,所表達的內涵就是,天有異象必將大亂。

第二、犬不過八

「犬不過八」是一句流傳甚廣的俗語,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養狗的習俗。因為養狗不僅可以看家護院,在外出打獵的時候也是好方法。

一般情況下狗的壽命都不會超過八年,因為民間有「人活一日,狗活七天」的說法。

年齡已達到八歲的小狗,相當於人類60-70歲左右。根據《易妖》中的理論推斷,小狗一旦壽命超過八年就是異象,或者說是一種非常反常的現象。

正所謂「人老奸,馬老滑,狗老妖」,「事出反常必有妖」用在此處非常合理。

雖然「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只是古代人的一種迷信思想,或者說是《易妖》中的危言聳聽,但是有關此類的俗語在民間比比皆是,而且生活在偏遠地區的老百姓,對這種俗語也都深信不疑。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人相信了,但俗語卻流傳了下來。

第三、關於白犬的典故

其實,《易妖》中還記錄了一個,關於「犬不過八」的故事。

在古代社會有一位財主,由於家產比較雄厚所以僕人眾多。為了打發無聊的生活,這位富翁飼養了一條白犬。可以說富翁這條白犬每天都形影不離,無論是外出遊玩還是在家中,這條白犬都與主人形影不離。

後來由於富翁身體每況愈下,最終在醫治無效的前提下死亡。家裡人為了表達沉痛的哀悼,將富翁的葬禮操辦的十分風光。葬禮結束之後,富翁家中的白犬突然消失,由於大家都處於沉痛的情緒之中,所以根本沒有人關心白犬的下落。

但是在一年之後,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一天晚上已經去世的富翁,突然回到自己的家中。家裡人都認為是死者詐屍了,但是他的言行舉止都與富翁相差無幾。所以根本沒有人懷疑他的身份,直到在富翁做壽時多飲了幾杯,這條白毛老狗才現原型。

富翁家人得知之後甚是害怕,但為了能夠避免更大的危害,人們趁其不備將其亂刀砍死。事實上類似這樣的傳說比比皆是,尤其是在秦漢至兩晉時期更多。筆者認為通過這個故事,想必大家已經了解了,「雞不過六,犬不過八」的真正含義。

結 語

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由於所掌握的文化知識較少,再加上根本無法解釋很多自然現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妖魔鬼怪類的想像力。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其實就是這種思想的延伸。

相關焦點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雞和狗都屬於家養的動物,在我國民間,老祖宗們為了生存早就開始嘗試著去飼養雞和狗了。  因此,這些動物也隨著人度過了漫長的時間,我們的祖先總結了一些關於雞和狗的俗語,比如:「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到底是何意?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大意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豢養狗別超過8年。這是為什麼呢?先來聽一個故事吧。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什麼意思?古曰事出反常必有妖!
    今天來給大家說一句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不知道這句俗語大家有沒有聽過,俗語種類多樣,涉及了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不管是說人理事,還是論天談地都有相對應的俗語,沒聽過也不怪。那麼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也被人說成:「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就可以算是談天說地了,因為它說所表達的意思是通過迷信傳說得來的。稍微解釋一下,民間人們都覺得動物與人類有別,人可以活過六七十載甚至是百歲長命之久,但是動物就不成了,雞不能活過六年,犬也就是狗不能活過八歲。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一些俗語,別看人們平時只是隨口說說,以為是農民自編自說,其實這些俗語之中,有一部分出自古籍,有著悠久的歷史。「狗不過八,雞不過六」這句農村俗語,在歷史古籍中就有出處。原句為:「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這句話出自一本叫《易妖》的古籍。《易妖》是一本在三國兩晉時期就廣為流傳的志怪類的書籍。
  • 「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在生活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已經融入到了農村人的生活點滴之中,如今雖然說這些俗語老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想起來句句朗朗上口,而且都含有非常實在的道理在其中,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老話「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什麼意思呢?
  • 俗語說「英雄行險道,富貴如花枝」,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俗語說「英雄行險道,富貴如花枝」,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自古以來,我們出過很多英雄,可能這些英雄出名的方式都不一樣,但是他們都具有相同的本質特徵,那就是不走尋常路。我們要將這兩句話拆開解釋才能更好地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先來說說「英雄行險路」,這裡的險有兩種意思,第一層意思指的是危險,說的是英雄走的都是危險的路,只有在危險中行進,戰勝危險,那才能在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英雄。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據嗎?
    而在這些農村文化中也有很多文化,一些老祖宗給我們的道理,通過俗語的形式體現出來。比如農村俗語: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  ,是何意?有根據嗎?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這句話的意思,  是說父母去世之後,下葬他們的時間。  那麼這句話中的七和八,又指的是什麼日子呢?
  •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意思?養寵物的需要注意了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含義?養寵物的需要注意了文/清歡現在的人喜歡養一些小動物,也許是因為這些動物長得討喜,也有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人害怕孤獨,需要在身邊養些活物來陪伴自己。在養殖的過程中,老前輩們還根據經驗總結了一些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養寵物的要多注意了,早知道早不傷心。這句老話是說,養土狗不能養八年,養雞也不能養六年以上,要是養的時間太久了,它們就會成精。
  • 「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留下的忌諱有道理嗎?
    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國,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很多人生大智慧,老祖宗勸誡子孫後代的經驗之談。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對於老祖宗的一些有道理的話,還是有必要傾聽的。那麼在民間流傳的「生七不娶,暗九不過」,這句話有沒有道理?老祖宗留下的忌諱有道理嗎?
  • 俗語:「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是何意?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流傳於民間的老百姓們的經驗總結。不僅有對生活的思考,還有對季節變化的描述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今天霜降來臨,跟大家分享一句俗語「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 俗語說:「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是何意?老祖宗深諳處世之道
    俗語說:「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是何意?老祖宗深諳處世之道在農村,我們可以經常聽到老人說一些老話,但是這些老話我們都不怎麼聽過,書本上也不曾看見過,所以很多年輕人便說這些老話都是人們隨口瞎編的。尤其是在以前,農民的家中不僅有雞鴨豬狗這類的普通家禽,還會養馬養驢這些大型動物,因為古時候耕田、搬運東西都只能靠人力,沒有機器幫忙,如果家中有馬有驢,就可以讓它們來幫忙搬東西和耕作了。但是為何把驢和馬放在一起,馬就會瘦,驢反而會變胖?這還要從它們的自身因素說起。
  • 老話「窮三富四,黴五膽六」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不可不知
    老祖宗在生活中不斷地總結,彙編成一段俗語,表面上看起來粗糙簡陋,但是內部隱藏的智慧卻是廣大精微的。我們平時看書學習,學到的都是一些籠統的大道理,但具體應用在生活方面卻並不能得心應手。而且俗語也是書本上學不來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可遇不可求的,這就更增加了俗語的「神秘性」。
  • 老話:老狗成精,雞不過五年,狗不過八年,若違背會招來邪祟?
    中國的歷史悠久,很多的俗語會一直流傳下來。作為農業大國,耕種勞作是基本,有些人會養狗作為看家護院的幫手。不過有一句老話「老狗成精」一直流傳,除了這個還有一句話是「雞不過五年,狗不過八年」,據說違背會招來邪祟?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提要: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文/二狗農村俗語是古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這些話都是世人通過長時間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這些俗語對於古代生活在廣大農村的人,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和指導價值。
  • 老祖宗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人不妨看看
    老祖宗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人不妨看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是人類歷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常生活中聽到的俗語都數不勝數,小編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老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叫做「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這句俗語的意義男人應該了解一番。那麼「不喝卯時酒」中的「卯時酒」是什麼意思呢?古代的時間和現在不同,用十二地支計時,子醜寅卯等就是對應的時辰。
  • 農村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眾所周知,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在田間水壩間流傳了許多智慧名言,統稱俗語,也是與廟堂之上的雅語相對稱,都是先人們在田間勞作和日常生產中總結出來的智慧之談。今天給大家介紹了這麼一句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便來源於老祖宗的口口傳誦,如果從字的表面意思來解讀,似乎是在闡明一個生產之道,不用害怕出山狼,反而要提防家裡的老鼠,然而其中所蘊藏智慧僅限於此嗎?在曲波的《山呼海嘯》當中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話語,孟凡達說道:咱們春華的老鄉,在那裡一直有三句話流傳。
  • 為何說:犬無八年,雞不六載?是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但是一提到狗狗,又有一句話叫做犬無八年,雞不六載,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犬不八年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狗狗的壽命平均下來,是8年的壽命,同樣,雞的壽命也不會超過6年,畢竟和人相比,動物的生命要短暫多了,而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就是說狗狗這種動物非常的通靈性,在和主人日以繼日的相處之下,狗狗通了靈性之後必然會模仿人類的一些行為。
  • 民間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當中的數字有什麼含義
    民間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當中的數字有什麼含義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發明創造流傳至今的醫學、藥學、天文學、文學、音律等等,讓後世之人受益匪淺。俗語雖然並不像詩詞歌賦那樣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也不能突出作者的才華和學識,但是卻能給普通百姓帶來很多的警示,俗語中蘊含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是值得現代人認真學習的。比如說,古人對於人體健康的研究其實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很透徹了。小編現在就來和大家分享這樣一句民間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當中的數字有什麼含義!這是什麼意思,「不過」是指什麼?「八八」和「七七」又分別代表什麼呢?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原來出自智囊,看完受益一生!
    民間始終有各式各樣的俗話,廣泛流傳於人民群眾之中,飯後茶餘民間俗語更是隨口說出,它是切合生活的大智慧,有一些民間俗語出自《智囊》,道法自然,用來引導生活,讓大伙兒獲益匪淺,例如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句話代表什麼意思呢?1、「豪不過三」是什麼意思?
  • 古人云:「吃飯大汗,一生白幹」老祖宗這句經典俗語是什麼意思?
    ——明·袁白賓《楚江情》農村中至今還流傳著一些古人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並不複雜,基本上都是大白話,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道理,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知道俗語背後道理的人其實並不多。農村的俗語五花八門,這些俗語的內容也包羅萬象,大多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比如老祖宗留下的這兩句俗語,就讓人受益終身。古人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