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當中的數字有什麼含義

2021-01-14 光輝歲月談歷史

民間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當中的數字有什麼含義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發明創造流傳至今的醫學、藥學、天文學、文學、音律等等,讓後世之人受益匪淺。俗語雖然並不像詩詞歌賦那樣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也不能突出作者的才華和學識,但是卻能給普通百姓帶來很多的警示,俗語中蘊含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是值得現代人認真學習的。比如說,古人對於人體健康的研究其實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很透徹了。小編現在就來和大家分享這樣一句民間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當中的數字有什麼含義!

這是什麼意思,「不過」是指什麼?「八八」和「七七」又分別代表什麼呢?小編翻閱很多資料,原來這兩句話總結於《黃帝內經》。《黃帝內經》被譽為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是我國非常著名的古書。這部書中關於醫學知識的記載和闡述,至今還影響著世界醫學的發展。在這本書裡面,有很多關於人體生長發育的內容,並且將男女被分開來進行研究和記載,並將男女並列在一起總結為男八女七。理解起來就是,對於男性而言,八是一個循環,對於女性而言,七是一個周期。每過一個周期,人體都會發生很多變化。

有了這樣的了解之後,就不難理解男不過八八和女不過七七的意思了。八八指的就是六十四歲,七七則代表四十九歲。也就是說男人在六十四歲以後,身體健康狀況會出現明顯的轉折,各項身體機能下降明顯,而女性則在四十九歲開始,身體健康走下坡路。

這句民間俗語正與現在人們的很多認識不謀而合,比如男人比女人衰老速度慢,比如女人在四十五到五十歲之間的時候,容易出現更年期,這些都是與「七七」有關的話題。如此看來,古人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通過最原始的方法了解了人體的奧秘,只不過後人用更加科學的儀器進行了驗證而已。

當然,小編認為,現在人們養生觀念不斷增強,雖然改變不了身體衰老的規律,但是可以通過增加鍛鍊、增加營養等多種手段來延緩衰老。至少人們可以通過跳舞、健身等活動來保持一個健康年輕的心,這樣即便容顏禁不住歲月的雕琢,心態還是可以永遠停留在18歲的。在古人幾千年前就已經寫下的規律面前,任何人都無法抗衡,但是現代人可以通過古人的經驗之談,來尋找辦法改善生活環境、改善身體亞健康狀態、改善緊張焦慮的心情,從而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相關焦點

  • 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其中的數字意味著什麼?
    有形容收成的: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有形容生肖屬相配偶的:豬猴不到頭兒等等。這些從字面上都能理解是什麼意思。有一句俗語說的是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七七八八的說的是啥?說的是歲數嗎,難道是說男的活不過88,女的活不過77?好像不科學啊!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其中的數字意味著什麼?農村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呢?這數字指的是什麼呢?
  • 古人講「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老祖宗談身體的奧秘
    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 實際上就闡述了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應該根據身體的規律,過好每一段人生。這句俗語來說雖然看起來比較陌生,但如果從其內涵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和現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相信很多人看到這些詞語之後,從字面意思上,無法真正理解它的含義。男人和數字八八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這句俗語源自《黃帝內經》,原文寫作「男八女七」。說的是男性的身體發育周期,一般都以八年作為一個階段,女性則是以七年為一個周期。
  • 《黃帝內經》洩露天機:女7男8,「生命密碼」暗藏在人的年齡中
    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有一句話老話曾講「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句俗語,沒什麼生僻字,結構也沒什麼新奇,但就是很令人費解。由衷地感嘆古人真是博大精深。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理解這句俗語前,我們要先知道裡面的七七八八到底是指什麼。七七是7乘以7的意思,指的是49歲的女性,而八八也是同樣的道理,指的是8乘以8,即64歲的男子。
  • 民間俗語「男最怕三更時,女最怕午辰時」,你聽過嗎,有何道理?
    民間俗語「男最怕三更時,女最怕午辰時」,你聽過嗎,有何道理?第一句,是民間的一句俗語,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其實,這也不算是民間的俗語,很多人都說過這樣的話,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呋喃和吡啶是什麼東西,這個我最清楚不過了,對於我們工科生,特別是學化學的人來說,這兩個東西太熟悉了。
  • 老話說:男不過三,怕屬雞,女不過四,怕屬羊。古人的宿命論
    在現代人眼中,古人的宿命論似乎沒有什麼道理,他們有這樣觀念是因為對大自然認知能力較低。古人曾經說過一句俗語:男不過三,怕屬雞,女不過四,怕屬羊,為啥怕屬羊。到底該如何理解呢?男不過三,女不過四的含義古人覺得無論男人和女人在不同的年紀中應該做不同的事情。這的「三」和「四」其實的可以當作年齡來理解。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建國之後不能成精,曾經迷信封建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農村,有什麼曾經不好說但現在比較好解釋的吶?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普及3個農村俗語。1.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呋喃跟吡啶,大家可能在農村聽的較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呋喃就是能讓男性精子量下降的,而吡啶是能讓女性卵子的數量下降的化學物品。實際上這種說法是有誤的。所謂,是藥三分毒麼。化學物品,難免是有不同於我們生活中所吃的那些吃食的味道,當時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受教育程度不高,對這兩種東西難免有厭惡的情緒。2.男、女「不三 不四」可別誤會,這不三跟這不四可是分開的。那麼他們實際上指的是生日。
  • 民間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為什麼要這麼說,真正意思是什麼
    往期的更有眾多的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歷史漫漫長河觀看往期精彩文章。在民間也有很多的小智慧,時間久了之後,而且還自創了很多的俗語,今天就來聊一句民間的俗語。在農村很多的老人都說,晚上不梳頭的說法,還有早上不說夢話的道理,就成為了老人們經常說的一句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那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有什麼含義?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大家都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耕社會,農業的發展對於中國古代的人們來說是十分的重要的,於是就是這樣的農業社會的影響所以就產生了許多農村的俗語,當然了,這些俗語都是人們智慧的結晶。
  • 民間俗語「抬頭老婆低頭漢」是啥意思,出自何處,有何用意?
    民間很多俗語有道理,但「抬頭老婆低頭漢」卻並非全部是真理我國古代傳到現在,民間流行很多俗語,有的俗語出自典故,有的俗語很粗俗,有的則很文雅。但這些俗語都有很多用意,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一些經驗或者說法。有的俗語帶有對自然的認識,對人的看法,以及民間總結。有些俗語講的很有道理,但有些俗語在現實生活並不一定很準確。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是為什麼?有什麼道理呢?
    人的一生難免會起起落落,如果在人生中遇到了失敗和挫折,儘管心有不甘,但是也要收拾好心情,做好準備,有合適的機會再出發,人不可能被失敗打倒,只要努力爭取就一定會有機會。下面三句農村裡的俗語,你知道這其中的含義嗎?
  • 民間:4大緊、4大松、4大嫩、4大蔫指什麼?除此之外還有哪些?
    ,無論是文學當中的四大名著,還是說武俠世界裡面的四大惡人等等,其實都是根據四這個數字進行總結的。其中,古時的俗語文化當中也有關於四這個數字的歸納,這就是「4大緊、4大松、4大嫩、4大蔫」,一些朋友對於這四大的含義,其實是不太清楚的,因此下面就和大家介紹一下。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世間萬物就像一臺時刻運轉的機器,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運作,也沒有人可以猜到什麼時候可以停止。按照道家的說法,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規律,只有按照這個規律運作,才能達到所謂的陰陽調和。 這一點在民間俗語中也有所體現,雖然老百姓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卻用最樸素的行為,去不斷實踐這個規律。
  • 俗語:「男怕孤辰帶三,女怕寡宿有午」,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中國民間民俗眾多,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獨特文化,但是對於很多的俗語老話,各地又出乎意料的相似,這也說明,老話真的是有道理的,是祖先經驗經過一代代傳下來的。從古至今,人們都對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時辰都很在意。
  •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文/小玉雖說現在的農村經濟想必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儘管如此,如果對比城市和農村的話,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因此有很多農村的人來到城市以後都會有一種不想回去的想法,雖然城市的繁華吸引了很多農村人,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想要回到自己的家裡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真實含義了解嗎?
    農村大家庭在以前十分的常見,一個大家庭多的有五六個兒女,少的也有三四個,這些兒女通常都是按年齡來排序的,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老大,老二和老三,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家庭特徵,每個家庭當中的老大,老二或者老三都有著以一些很相似的特徵,老一輩的人們深有體會,於是創造出了這句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
  • 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答案跟你想像不太一樣
    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中國是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大國,而在浩瀚的歷史更迭當中,古人用智慧歸納積累了很多的民間俗語,雖然很多已經消散在歲月當中,但也有一部分遺留了下來,在生活當中隨處可見。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什麼意思?古曰事出反常必有妖!
    今天來給大家說一句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不知道這句俗語大家有沒有聽過,俗語種類多樣,涉及了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不管是說人理事,還是論天談地都有相對應的俗語,沒聽過也不怪。那麼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也被人說成:「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就可以算是談天說地了,因為它說所表達的意思是通過迷信傳說得來的。稍微解釋一下,民間人們都覺得動物與人類有別,人可以活過六七十載甚至是百歲長命之久,但是動物就不成了,雞不能活過六年,犬也就是狗不能活過八歲。
  • 農村俗語「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是什麼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文/思源農村俗語「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是什麼意思?現在還適用嗎過去幾十年裡很多人都嚮往著大城市的生活,畢竟大城市燈紅酒綠讓年輕人流連忘返,而且配套的生活設施也非常齊全,所以相對來說會比較便利。俗語的概念可能早就從年輕人的思維裡消失了,不過好在老一輩人仍舊在堅持,其實俗語雖然說起來很普通,普通得就像是田裡的泥土、沒有一絲錦繡的修飾,但它的魅力無疑是很大的,空口無憑,咱們隨便舉個例子給大家看看就知道了。比如「不見兔子不撒鷹」,既生動又能很直觀地表述出意思。
  • 農村俗語:「男佔258,女佔369」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相信大多數出生在農村的人都會聽到老一輩說的一些農村俗語,小的時候並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到了長大,可以理解一部分,但也不能全部理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農村老人常說的「男佔258,女佔369」,這句話背後到底有什麼含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