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真實含義了解嗎?

2020-12-05 百家號

文/濤聲依舊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難道都是這樣?

農村大家庭在以前十分的常見,一個大家庭多的有五六個兒女,少的也有三四個,這些兒女通常都是按年齡來排序的,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老大,老二和老三,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家庭特徵,每個家庭當中的老大,老二或者老三都有著以一些很相似的特徵,老一輩的人們深有體會,於是創造出了這句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

這句俗語到底什麼意思呢?首先這不是罵人的話語,而是一種誇讚,老大傻這三個字當中的傻字是說作為家庭當中的老大是一個非常憨厚老實的人,作為家庭除了父母輩分最高的人,老大從小就有著保護妹妹弟弟的責任,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會主動讓給她們,這就是傻字的真正意思。

老二奸這三個字當中的奸字其實也不是在說老二奸詐,而是指的是精明,通常來說老二的獨立程度比較高,也會比較的市儈,更早的接觸到了社會上,而他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商人或者是讀書讀的比較好。

家裡有個壞老三,這個壞也不是指真正的壞,而是一種調皮,我們都知道老三的輩分小,所以他收到的寵愛也就越多,小時候也就比較的調皮,但是家庭當中也因為有了這個才會更加的有氣氛,等到長大後,老三往往就成為了家裡的開心果,這就是這句話的真正意思。

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是這樣的,但是很多網友認為這句俗語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家庭,的確,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不過這句俗語的含義確實沒有人想像的那麼糟糕,有時候家庭成員之間就是要多一些包容和諒解的,如果家人都不能這樣,誰還能這樣呢?你們說是不是呢?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因此有句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都是古人所經歷過後所總結下來的話語,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所謂老大的「傻」包括著關心照顧弟弟妹妹的奉獻精神,最小的孩子沒有這個機會。老二的奸是因為夾在老大老三的中間,充不了老大,裝不了老小,只能靠自己老三則是由於有父母的疼愛,哥哥姐姐的照顧,一般就是有點任意妄為的老大傻老大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孩子的一切都強烈的吸引著初為父母的注意,父母親和親友都把喜悅和希望傾注在孩子身上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雖然是家裡面三四個孩子,但是父母對於孩子多這件事似乎遠遠不及現在的壓力大,那時候一家人雖然只有粗茶淡飯,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夠吃上頓肉,但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和就是開心,就是高興,也有很多老人們說」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也體現了那一代農村人,兄弟姊妹之間純潔的感情。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所以在以前的農村,就出現了一家有好幾個孩子的現象,我們村裡有一大戶,他們家有七個兒子還有一個女兒,不像現在,即便是二胎政策放開了,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意生二胎,時代不同了,人們的想法也變了。以前農村家裡孩子多,即便是每個孩子都有名字,但是為了叫著方便,我們通常會聽到家長直接稱呼孩子:老大、老二、老三、老么……。
  • 「老二聰明老大傻」?到底是頭胎聰明還是二胎聰明呢?
    每當我們看到小寶寶的時候,大多會這樣形容寶寶,「聰明伶俐」,「一看就是個小機靈鬼」,父母們聽了這樣的話也會覺得很高興,畢竟誰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聰明靈巧呢?但是,智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遺傳因素,孩子是否聰明主要還是由父母來決定,不過也有的父母會有這樣的疑惑,同是一對父母生出來的孩子,為什麼每個孩子的智商都不一樣呢?
  • 壞男孩雄獅聯盟之老二瑞斯塔和老三漂亮男孩,非洲雄獅的顏值擔當
    今天繼續為大家介紹這個偉大雄獅聯盟的老二瑞斯塔(髒辮子)及老三漂亮男孩(不死鳥)!老二和老三出生於2001年1月瑞斯塔和漂亮男孩是一對孿生兄弟,身為雙胞胎的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區別,由於其中一隻鬃毛稍微淡一點點,於是就認定為鬃毛較淡的為老三,而早年老二下巴下方的鬃毛有一處打結,但是4年後便恢復正常了,此後兩兄弟便幾乎一模一樣了。
  • 最具爭議的三兄弟:老大是知名作家 老二是漢奸 老三官至副國級
    近代中國有這麼兄弟三人,他們都是知名學者,但是結局卻大不相同。老大是近代知名作家,老二做過漢奸,老三官至副國級。這三兄弟就是周樹人、周作人和周建人,周樹人也就是魯迅。他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的基石。
  • 「NBA傳奇三兄弟」有多優秀?老大賺300萬,老二賺1.2億老三近5億
    二、老二泰勒-澤勒老大已經折戟沉沙,那麼老二又表現如何呢?明顯老二的天賦比老大要更好一些,而且還是三兄弟中第1個打出名堂的人。首先,老二也有很好的打球天賦,而且他是真正的天才。早在讀書期間,他就率領球隊獲得了很多獎項,當時一度被認為是籃球天才。不僅如此,他還是第3位獲得全美年度學院獎的ACC球員,這份榮譽可是對他天才身份的認可。
  • 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啥意思,說的真有道理嗎?
    ,俗稱「俗語」,俗語叫法大目前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會叫做俗話,有的人叫做老話、老人言、常言等,但都是一個意思。現如今科學文化越來越普及,人們對於很多俗語逐漸淡忘,有些俗語看起來像文言文,不是很好理解,不如現代的文化易懂,但是很多人也都明白這些俗語值得敬佩,因為人與人在交流的時候,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是正確都會拿出老輩人的俗語來證明自己,說明還是可用之處。
  • 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很多小夥伴相信都應該有聽過一些農村的老話,這些話一般來說都十分的好理解,這些話正是所謂的農村屬俗語。農村俗語也是農村的農民老一輩人一直總結的生活經驗,其中涉及到一些地理和氣節的知識,蘊含著一些大道理,直到現在我們聽到這些農村的俗語還可以受益匪淺。那麼小慄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其中的一句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又有道理嗎?一般到了秋天,就是收穫的季節,所以這個時候農民一般來說都特別忙。
  • 俗語:「賺熟人的錢,吃生人的飯」,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嗎?
    俗語:"賺熟人的錢,吃生人的飯",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嗎?在中國尤其是農村地區有很多的俗語,他們都是古人的經驗總結流傳下來到今天的,然後今天被後人加以運用和借鑑。在今天看來,有一些俗語是有科學根據的,或者說是有事實鋪墊的,比較有道理,依然可以運用,但是也有一部分屬於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的,我們完全就可以摒棄。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走進中國俗語的世界去,下面主要跟大家講的一句俗語是:「賺熟人的錢,吃生人的飯」,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含義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 俗語「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地」,背後的深刻含義你知道嗎?
    俗語一直是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老話,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漸漸地俗語滲透新時代中,就像我們小時候的爺爺奶奶講的老話一樣,不知道你會不會想起老一輩常說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呢?
  • 農村老人常說:「人老了奸,驢老了猾,兔子老了不好拿」是真的嗎
    農村老人常說:「人老了奸,驢老了猾,兔子老了不好拿」是真的嗎?自古以來,作為諺語、俗語、習語、老話、老人常說之類的語言,是經過時間千錘百鍊和沉澱的語言精華,也是老祖宗經過貼身經驗總結出來的,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就像俗語說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題主說的這句老人常話是真的!
  • 老人去世後留下四個字的遺囑,子女們明白其中含義後哭成淚人
    老二說到這裡,心中十分悲痛,頓時涕淚俱下。  律師用力拍拍老二的肩膀,感慨地說:「你爸說你一定不會辜負他的,果不其然,同樣恭喜你,你答對了,你也將獲得四分之一的財產。」  老二拭淚搖頭,說:「我娘死得早,兄妹四個全靠爸拉扯成人並成家立業,所以我不要財產——只要爸!」
  • 經常被人們誤解、錯用的俗語、名言:真正的含義
    下面這些句子,也是經常被人們誤解、錯用的俗語、名言:1、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原文: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2、父母在,不遠遊。原文: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當父母在的時候,子女儘量不要長期生活在外地。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按照道家的說法,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規律,只有按照這個規律運作,才能達到所謂的陰陽調和。 這一點在民間俗語中也有所體現,雖然老百姓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卻用最樸素的行為,去不斷實踐這個規律。 《道德經》中曾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說法。從表面意義上來理解,天地只是將世間萬物當做貢品。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大家都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耕社會,農業的發展對於中國古代的人們來說是十分的重要的,於是就是這樣的農業社會的影響所以就產生了許多農村的俗語,當然了,這些俗語都是人們智慧的結晶。
  • 俗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有理嗎?少有人知其深層的含義
    俗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有理嗎?少有人知其深層的含義中華文明千年傳承,歷經戰火卻經久不衰,俗語、民諺作為華夏寶庫中的一員一直廣泛流傳於市井民間,雖登不得大雅之堂,但也因為其通俗易懂、貼近民生的特性,使得其得以代代相傳,流傳至今。
  • 「冬至」節氣流傳著很多俗語,你都聽過嗎?你覺得有道理嗎?
    千百年來,中國古代的農耕祖先不僅發明了各種耕種方式,為了應對大自然的不測,還總結了各種耕作和生活經驗,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二十四節氣了,後人們根據節氣指導農業生產,為此還總結了不少的諺語,雖簡短,但含義豐富且非常實用。比如說以下的這幾句農諺,大家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 彭懿:了解兒童的特點才能深刻體會高質量繪本帶給孩子的意義
    前段時間入手的繪本《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小兔子的胡蘿蔔》《橘子》非常符合這個特點,畫風溫暖清新,寓教於樂的同時留給孩子太多想像力的空間。關於作者中川李枝子,「童書之父」松居直稱讚她「真正了解兒童的心」。宮崎駿評價她,「因為中川李枝子,我放棄了成為兒童文學家的夢想。」「中川李枝子的作品震撼了我,讓我確信,我的一切創作都是為了孩子。」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有什麼含義?
    在農村中流傳著一些語言簡練、通俗簡單的俗語,這些俗語的共同點是話糙理不糙,都是農村裡祖祖輩輩在生活中汲取的經驗和傳統的思想,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則俗語的具體含義,大家了解以後一定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句俗語是「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俗語中的三個數字代表的都是物品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