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懿:了解兒童的特點才能深刻體會高質量繪本帶給孩子的意義

2021-01-13 優媽讀繪本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起孩子的教育問題,前段時間和同事聊天。

她說自己以前只注重「功利性的教育」,總會給孩子買一些看完之後行為立刻有所改善的繪本,久而久之,她發現孩子的行為不僅沒有改善,對於讀書的喜愛程度也有所降低,後來她改善了繪本挑選方法,買了一些孩子喜歡的、質量好的、經典繪本,一開始並不能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潛移默化影響的背後是深遠的,詞彙的豐富、想像力空間的增強。

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所以很多時候身邊的人讓我推薦繪本給她,一般我只會給思路,並不會具體推薦,因為差異化的認知造就了結果的不同。

好的繪本有很多標準,但關於素材我非常認同作家中川李枝子的說法,

「面向幼兒的文學作品,素材的親近性非常重要。其中的故事必須能讓孩子們理解。無論是多麼優秀的作品,如果遠離孩子們的生活,令孩子們無法理解,那他們就不會感興趣。故事,能夠明白才有趣。」

前段時間入手的繪本《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小兔子的胡蘿蔔》《橘子》非常符合這個特點,畫風溫暖清新,寓教於樂的同時留給孩子太多想像力的空間。

關於作者中川李枝子,「童書之父」松居直稱讚她「真正了解兒童的心」。

宮崎駿評價她,「因為中川李枝子,我放棄了成為兒童文學家的夢想。」「中川李枝子的作品震撼了我,讓我確信,我的一切創作都是為了孩子。」

這才是童年的真相

在《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小兔子的胡蘿蔔》《橘子》(《橘子》有單獨寫過)這套繪本中,講述了三個非常「普通的故事」。

《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中三隻貓兄弟居住在海邊,他們有著和船一樣好看的房子,圓圓的窗戶,大大的煙囪,繩子做的梯子,窗外的繩索上晾曬著三兄弟的衣服,房間以淺綠色和淺黃色為主,溫暖生機而又充滿希望。

藍衣服的老大正在縫補,黃衣服的老二在晾曬洗乾淨的還帶,紅衣服的老三給小船刷漆,並且將它命名為「老大老二老三號」。

天氣好的時候他們會信心滿滿的背著魚竿去釣魚,老大釣上來了好多海帶,老二釣上來小小的章魚,老三在哥哥的幫助下釣上來大大的紅鯛魚。

三隻小貓開心的帶著各自的戰利品回家。

《小兔子的胡蘿蔔》講述了小兔子播種的胡蘿蔔獲得了大豐收,於是她請來小夥伴吃胡蘿蔔,大家都非常開心,然而吃著吃著他們都變成了和胡蘿蔔一樣的顏色,小兔子嘗試了好多辦法,都不能去掉身上的顏色,因為胡蘿蔔太好吃了,於是他們就忽略掉了這件事情。

故事的最後大家都說了感謝的話,除了小兔子大家身上的顏色都消失了。

故事的內容很平淡,很普通,都是圍繞生活開展的,似乎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兒童文學家彭懿曾這樣評價中川李枝子的《古利和古拉》:「在一般人眼裡,古利和古拉不過是一-個玩與吃的故事,但對一個未涉人世的孩子來說,童年還有什麼呢?不就是玩和吃嗎?孩子們就是喜歡這樣的故事。」

了解到這一點才能深刻體會高質量繪本帶給孩子的意義。

生活細節藏真相

《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兄弟三人帶著他們的戰利品回家。

海帶多又長,老大背著魚竿,背著海帶,海帶拖在地上。

老二邊走邊看拿在手裡的小章魚。

走在最後面的老三手伸進紅鯛魚的嘴裡,拖著它回家。

「為什麼不是三個人抬著回家,而是老三拖著它回家?」中川李枝子用了一整面圖畫紅鯛魚,表達出紅鯛魚的大。每個人有各自的東西要拿,老三用拖表現出了自己的獨立,也表現出了紅鯛魚的大。

另外一本《小兔子的胡蘿蔔》中大家為了吃胡蘿蔔,所有的夥伴都直接坐到了地上,大口大口的吃著胡蘿蔔,當大家發現自己都變成了橙色時,小兔子用毛巾擦、用肥皂洗,還是這樣。

於是「不過大家誰都不在乎。因為這個胡蘿蔔太好吃了!」

這裡再次凸顯出了小孩子的特點,直接率真,如果換做是大人再好吃,也會「注意形象,減少對美食的欲望,增強克制。」

小夥伴們一起吃胡蘿蔔時,小豬、鵝、兔子直接開始啃,而鵝吃的時候則是一半在嘴裡,一半在地上。

松居直曾說:「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

不得不說中川李枝子對細節的把握真的是非常到位,這種生活細節對於大人而言並不新鮮,但對於孩子來說是新鮮的,是生活細節的美好。

中川李枝子在《當孩子遇見書》中曾說:「作為讀書入口的繪本,在我看來一樣也是人生的入口。因為,這是讓每一個孩子牢牢記住『活著非常美好』的機會」。

她的作品便是最好的驗證,好的低幼繪本符合幼兒生理發展特點,契合幼兒認知,簡單有趣的故事中細節表現出對孩子小心思的把握。

畫面留白,豐富孩子想像空間

中川李枝子的這套繪本《橘子》《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小兔子的胡蘿蔔》畫面溫暖清新,大面積的留白增加故事意外的想像空間,然而對於成年人的我們而言,以固定型思維思考認為這是一種浪費、不理解,可對於孩童而言則是想像力的源泉。

松居直在《如何給孩子讀繪本》裡說:繪本的留白處並非什麼都沒有,而是寫著詩。

《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故事一開始描寫的是海邊三兄弟生活的場景,晾衣繩上掛著三件衣服,大小有別,顏色有別,孩子可以自行判斷、腦補,將他們與三兄弟對應起來。

老三釣到了紅鯛魚,中川李枝子用整幅圖畫了一隻紅鯛魚,配以文字「好大的紅鯛魚啊!」

沒有過多的闡述,到底有多麼大呢,需要孩子和最後一幅圖聯繫起來,三兄弟回家,各自帶著自己的戰利品,老三選擇手塞到紅鯛魚嘴裡,拖著它回家。

《小兔子的胡蘿蔔》故事伊始,小兔子端著盆在田地裡播種種子,中川李枝子提出問題」小兔子在種什麼呀?「

從小兔子的喜好、盆的顏色都可以去猜想,緊接著,中川李枝子用一整面圖畫了「哇,收穫了這麼多胡蘿蔔!」來表示胡蘿蔔的多,我數了數總共有56個胡蘿蔔。

請大家吃胡蘿蔔時,畫面上除了小豬、小象、鵝、小兔子、胡蘿蔔、小草之外沒有其他物品。

「在所有人當中,兒童的想像力最豐富。」(作家:麥考萊)

孩童想像力的空間是非常大的,然而太多父母只注重了孩子應試教育。

作家黑柳徹子曾說,「旋律教育法的第一課就是使兒童的身心都能理解節奏,而它的整個出發點是:幫助精神和肉體的協調平衡,只要能喚起想像力,提高創造力,便算達到了目的。這是個不錯的教育方式。」

大面積的留白喚醒孩子想像力,在豐富的故事中增加孩子快樂的閱讀體驗,寓教於樂無形中也滲透給孩子。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小兔子分享給大家胡蘿蔔教會給孩子學會分享、三兄弟釣魚獨立自主的同時互幫互助。

「簡單」的繪本其實並不簡單,懂生活的美好,繪本的閱讀體驗帶給孩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微妙的、美好的、伴隨終生的。

相關焦點

  • 給2-4歲孩子選繪本?推薦被松居直贊為「真正了解兒童的心」的她
    全文共計2490字,大約需要3-6分鐘時間閱讀繪本閱讀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接納,市面上開始充斥著來自全球各國琳琅滿目的繪本,繪本閱讀帶給孩子的好處自然是無窮的。簡單的說,通過繪本閱讀,家長們不僅僅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還是一段美好的親子陪伴時光,更可以通過閱讀教會孩子各種成長路上需要了解的道理。
  • 繪本的結構和呈現形式
    筆者認為探討繪本的特點和它的多元價值應該從每一本書出發,去仔細分析每一本繪本,而不只是企圖去尋求「普遍」的繪本概念、特點和價值。在接下來的文字裡大家還將看到,在世界繪本創作、出版和研究領域已經有無數的大師做了各個層面的工作,只是他們的工作沒有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 繪本《小黑魚》:給孩子的教育不僅只有「甜」,還需要孤獨與自由
    那麼如何讓孩子面對困難,自己解決?以及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呢?《小黑魚》這本內容豐富,文字簡單明了,寓意深長的繪本將告訴我們答案。本文將從繪本的創作者,繪本風格、特點以及這本書給我們的教育意義和親子共讀啟發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講解,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收穫和啟發。
  • 一起讀繪本01~與孩子共同了解《祖先生命進化的故事》
    繪本通過《祖先》這個故事,以圖片,文字和思維導圖的形式向我們詳細講解了世間萬物的生命進化,以及跟我們自身有什麼有關係。就如本文作者喬納森.吐特在致家長、老師及其他讀者的信中所寫自然選擇下的生命進化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因為這個概念比較抽象。
  • 兩代英國人都愛的童話繪本,中英雙語,有娃必入
    例如,畫《3隻小豬》的揚·劉易斯,是從巴斯藝術學院以優等生的身份畢業,從1978年就開始創作繪本,出版了眾多經典作品。 畫《紅色小母雞》的利茲·皮雄是英國著名的插畫家和兒童作家,作品更是被翻譯成43種語言,在全球銷量超過800萬冊。
  • 626年大鵬所城「童」趣盎然,全國首個兒童自然圖書獎揭曉十大獎項
    翻譯過數百本兒童自然童書的彭懿榮獲了「致敬譯者獎」。《讀庫》編輯張彥平獲得了「致敬編輯獎」,她曾編輯圖書30餘種,參與審校圖書逾100種。▲年度傳播獎與自然探索獎頒獎年度傳播獎授予國內首套由孩子、媽媽和科學家共同創作的科普繪本其中之一的《病毒星球》,這本幫助低齡兒童了解病毒與傳染病的繪本,在今年誕生得及時而有價值。
  • 繪本中的智性探究:什麼是兒童哲學繪本?
    大約15%的問題屬於「意義問題」,例如:「為什麼我在世界上?」「死後會怎麼樣?」「為什麼會有人類?」「上帝存在嗎?」「為什麼人不應該說謊?」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兒童有一種做哲學的潛能,是天生的哲學家。
  • 寫給孩子的病毒科普繪本
    讓孩子不懼怕、有參與地了解正在面對的挑戰春節前夕,安瀟照常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推文,這是她分享兒童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園地。細心的她發現,許多父母在留言中都表達了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焦慮和掙扎。「他們一邊擔心自己和家人受傳染,做著全家的防護工作;一邊又在人際關係中糾結:家裡的孩子可能並不明白事情真相,被限制了出行,卻並不配合,讓本來就凝重的家庭氣氛又加一層困難。」
  • 孩子必讀的兒童繪本:小雞球球系列(1~3歲)
    但是以前很多父母認識不到這個階段對孩子的重要性,很多孩子的教育基本都是散養狀態,所以造就出來的孩子性格千奇百怪,在社會中經歷了各種社會毒打後才慢慢成熟。但是相比較其他人家兒童教育成功的孩子已經相差了二三十年,你讓孩子怎麼和別人比?並且中國父母的傳統情感表達就是含蓄,很少有父母和孩子直接說我愛你的。孩子對世界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如果父母不說的話,孩子是感受不到的。
  • 閱心洞繪本館為孩子提供睿趣閱讀空間
    本網9月29日訊 閱讀是孩子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經,有益於智慧啟迪和精神成長,將使孩子一生受益。如今,閱讀的重要性已成為多數家長的共識,新生代家長尤其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很多創業者也留意到這個商機,不少人想投資繪本教育,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有發展的新興項目。閱心洞致力於為中國兒童提供家校之外的第三空間。
  • 兒童繪本《地圖》新版發布:用萌萌的地圖,為孩子打開世界
    圖為兒童繪本《地圖》新書發布會現場    日前,暢銷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的兒童繪本《地圖》,聯手肯德基推出新版——《地圖·亞洲》《地圖·歐洲》《地圖·北美洲南美洲》《地圖·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包含七大洲、四大洋、全球多個國家。近千個地理人文知識點,讓孩子們秒變小小博物學家。
  • 寫給孩子的優秀科普繪本
    在早教啟蒙方面,歐美國家一直很重視科普,科普繪本很多。家長們也並非強求孩子學了繪本知識以後成為學霸,而是給孩子一個了解科學、自然的機會,讓孩子體會到科學的樂趣。今天介紹幾套寫給孩子的優秀科普繪本。《神奇校車》圖畫書版《神奇校車》是一套將奇特想像和抽象的科學知識完美融合的科普繪本,情節驚險刺激,語言生動爆笑,展示了一種新奇的、迷人的、另類的自然科學教育方式。
  • 巴拉烏拉繪本巡講聊城站舉行:園所如何開展繪本活動
    的確,閱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的累積,還是個人潛能的激發、素質的提升,奠定我們一個人一生的精神高度。而一個人形成閱讀習慣的黃金階段就是在幼年時期。  真正關心兒童閱讀,就要為他們提供合適的讀物,作為國際公認的最適合兒童閱讀的讀物繪本,在國外已經流行超過100多年的繪本,便是踐行這一使命的最好的載體。
  • 《黑夜裡的怪物》:通過繪本故事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我們會發現一些比較淺顯的道理,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理解去認識這些道理。可以說他的繪本故事是相當吸引人的。那麼在《黑夜裡的怪物》這本故事書中又有怎樣的特點來讓人們愛不釋手呢?二、繪本故事帶給我們的教育意義黑夜裡的怪物。這本書主要是跟我們講述的小動物在黑夜裡怕黑,不敢睡覺的故事。結合我們的現實生活,孩子們也經常在晚上胡思亂想不敢睡覺,那麼在閱讀完這個故事之後,我們又能夠得到怎樣的教育呢?
  • 扎克伯格給孩子讀科普繪本,那些「高冷」的繪本該怎麼讀?
    現在,國內也引進了不少類似作品,比如:《神奇校車》、《美國國家地理少兒版百科》、《100層的房子》、《小牛頓科學館全集》、《DK兒童百科全書》,還有這兩年特別受到小朋友追捧的《地圖》以及《水下·地下》。但是,許多父母在給孩子講這些不是故事的故事時,常常遇到困惑,不知道該如何講起,或者不能確定怎麼講,對孩子來說更適合。
  • 如何讓孩子了解星空、宇宙?認知真實的自己?父母可以這樣說
    繪本中這些帶有哲學意味的對話和情景,充滿了對光線、距離、認知的思考,並且在這種情景對話的基礎上,作者代入了一些硬核物理的科學性解釋,像望遠鏡的原理、地球的重力、宇宙中一切公轉和自轉等等,青少年們在閱讀繪本的同時,不僅可以掌握到這些科學性的知識,還可以在奇可和星星的對話當中思考宇宙、人、人生之間的關係,共同探討人生的意義。
  • 這兩本1943年凱迪克大獎繪本,經典必讀,挺適合閱讀過渡期孩子
    而且閱讀之後的體會是,這兩本書都挺適合從繪本讀圖到文字閱讀過渡的孩子的。先說說《小房子》吧!這本書真的是各種書單的必備推薦了,大名鼎鼎,它是美國作家維吉尼亞·李·伯頓的代表作。目前這本書已經成為了公版圖書,最早被我國引入的版本是阿甲譯本,我買得早,入手的也是阿甲版本。
  • 音樂星球,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今年,音樂節的親子互動區也再度升級,建立起「音樂星球——兒童音樂創意實驗站」,針對兒童的特點,提供音樂啟蒙體驗。在「玩」的過程中get音樂之美,你和你家寶貝來參與了嗎?而整場音樂節裡最溫馨的地方卻在音樂節的親子互動區,在這裡有家長與孩子在體驗音樂啟蒙的音樂星球課程,感受音樂的魅力,更為家長與孩子提供了高質量的相處模式。那麼音樂星球是一個怎樣的音樂啟蒙課程呢?
  • 「我想做本圖畫書,讓小孩笑,成人也笑」| 對話彭懿
    但想要清晰明了地介紹他卻仍然是個難題,因為可以掛在這個名字之前的頭銜實在太多——他是國內重要的兒童幻想文學作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開始了創作的高峰期;他是最早在中國介紹和研究圖畫書閱讀的人之一,十三年前出版的《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對中國圖畫書推廣所產生的作用,怎樣講都不為過;他翻譯的圖畫書有幾百本之多,涵蓋了日本和歐美的諸多經典作品;從《怪物爸爸》到《巴夭人的孩子
  • 【推薦】2-4歲孩子必看的34本世界經典繪本
    :適合酷愛冒險系列的兒童閱讀,學會團結,感悟親情的力量。:讓孩子初步了解世界的善良與邪惡。,體會大自然的優雅。繪本特色:科普繪本,讓孩子了解風的產生。 繪本特色:科普繪本,讓孩子了解蝴蝶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