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小黑魚》:給孩子的教育不僅只有「甜」,還需要孤獨與自由

2021-01-09 嘟寶媽育兒

在大海的一個角落裡住著一群小魚,大家都是紅色的,只有一條是黑色的。有一天,一隻兇猛的金槍魚吃掉了所有的小紅魚,只有小黑魚逃走了。小黑魚不僅聰明也很勇敢。孤身一人的它沒有消沉,而是快樂地面對生活,尋找新朋友,最後和新遇到的小紅魚齊心協力趕走了大魚。

天生強大不算什麼,從弱者變為強者才更精彩,用朱廣權的話來說:我命由我不由天!

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沒有吃過苦,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遇到點小事就崩潰,受挫折能力太低,面對困難,不知所措,缺乏鍛鍊的勇氣,不夠自信。那麼如何讓孩子面對困難,自己解決?以及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呢?《小黑魚》這本內容豐富,文字簡單明了,寓意深長的繪本將告訴我們答案。

本文將從繪本的創作者,繪本風格、特點以及這本書給我們的教育意義和親子共讀啟發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講解,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收穫和啟發。

一、繪本創作者

《小黑魚》作者李歐.李奧尼,他是美國兒童文學作家、畫家,出生於荷蘭阿姆斯特丹。他才華橫溢,不受拘束的藝術天才,繪畫、雕刻、平面設計、印刷、陶藝、攝影……樣樣精通,25歲還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財富)雜誌設計主管長達10年。儘管他開始創作繪本時已經49歲,他卻開創了一個繪本的新時代,筆下的故事生動有趣又富含哲理,被譽為「二十世紀的伊索」。代表作《一寸蟲》《小黑魚》《田鼠阿佛》《亞歷山大和發條老鼠》分別於 1961年、1964年、1968年及1970年四次榮獲美國凱迪克大獎。

《小黑魚》講述了一條小黑魚在大海中遊蕩,當金槍魚吃掉了它所有的同伴,它自己在逃跑後,勇敢面對現實,團結其它小魚組成團隊,一起面對困難,一起生活,溫馨而勵志的故事。

《小黑魚》是彭懿根據原著翻譯過來的,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豆瓣評分9.1分,深受廣大家長孩子喜歡,演員胡可推薦,安吉、小魚兒也在讀的繪本,清華附小、海澱外國語、中關村一小等學校推薦閱讀讀物,入選中國小學生分級閱讀書目。

因為《小黑魚》導演是枝裕和拍出了金棕櫚獎影片《小偷家族》。

優秀的繪本用獎項來證明,《小黑魚》榮獲的國際大獎有:

獲1964年,美國凱迪克獎;

榮獲《紐約時報》年度圖畫書;

美國教圖書館協會年度好書;

1965年德國繪本大獎;

1967年布拉提斯拉瓦插畫展。

二、繪本風格、特點

《小黑魚》----語言簡單明了,畫面鮮豔活潑,提高孩子審美,內容有趣,易被孩子接受。它不僅是一本兒童認知百科全書,也是一本勵志故事書。

1.語言方面

單頁少到幾個字,多則4行,文字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小黑魚用簡單的語言交流來跟同伴達成共識,面對困難,一起想辦法,團結一致。

文字雖少,但是它傳遞的是一種勇氣,啟迪哲學思維,引導孩子認識自我。

自我也稱自我意識,主要是指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的認知,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在我們的經驗中,覺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區別於周圍其他的物與其他的人,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識。這裡所說自己的一切指我們的軀體,我們的生理與心理活動。

當一條又快、又兇、又餓的金槍魚從海浪裡突然衝出來時候,它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紅魚都吞到肚子裡,只有小黑魚逃走了。小黑魚逃到大海深處,既害怕,又孤獨,傷心極了。隨後它在大海裡發現各種奇妙的生命,又發現跟它一樣的魚類,它重新找到自我,鼓起勇氣,帶領大家一起遊蕩在大海裡。

2.畫面鮮豔活潑,畫風簡單,卻很有創意,提高孩子審美

當金槍魚出現時候,小紅魚,小黑魚嚇的四處逃亡,畫面形象逼真,顏色搭配得當,提高孩子審美。

3.內容有趣,易被孩子接受

當小黑魚在大海裡再次找到跟它一樣的小紅魚時,小紅魚卻躲在沙雕背後,不敢出來。真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但是樂觀的小黑魚並沒有放棄,而是想辦法帶領大家一起生活。

4.它是百科全書,內容豐富,乾貨滿滿

怪魚被一根看不見的線牽著……

海鰻的尾巴好長,連它自己都記不得到底有多長。

水母像彩虹果凍一樣……

大龍蝦走起路來像水下行走的機器……

孩子們通過這本書,認識裡大海裡各種各樣的物體,比如小黑魚,小紅魚,金槍魚,水母,大龍蝦,怪魚,海鰻,海葵,海草,礁石,棕櫚樹……。

另外也認識了不同顏色,比如小黑魚是黑色的,小紅魚是紅色的,水母是彩色的。

同時呢也對形狀有所了解,水母像果凍,海鰻像繩子自由長,怪魚胖胖的扁扁的,它們最後遊成了一把寶劍。

5.它是一本勵志故事書

本書作者以小黑魚為核心,以其它魚為輔助,運用對比方法,表現了小黑魚在面對困難後,內心失落掙扎了,但是它有一股不放棄,不服輸的信念,它善於思考,觀察,最後帶領小夥伴組成一個大部隊,小黑魚當眼睛,其它魚環繞著他,大家一起團結起來,遊成一把鋒利的寶劍,嚇跑了海裡的大魚。

三、繪本給我們的教育意義

1.孤獨是發現自我,快速成長的一種途徑。

寧勃格在《禮物從大海中來》裡說:「一個人只有在進入自己真正的心臟內核時,才能與他人在根本上發生關聯,對我來說,孤獨在發現自我內核這一方面具有絕對積極的意義。」 孤獨讓我們保持與喧囂的距離,從而不會迷失自己,我們可以透過寧靜的空氣客觀地評價世界和他人。孤獨對靈魂的好處就像新鮮空氣對心臟的好處一樣。

一個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發現自我,才能安靜下來回想自己的所作所為。

小黑魚在金槍魚吞了它的小夥伴後,它一個人在大海裡也曾害怕,孤獨,但是一味地退縮並解決不了問題,當它一邊遊一邊觀察海裡其它物種時,它仿佛找到了自我,它覺得不能就這樣躲著。它振作精神,繼續前行,直到碰見和自己一樣的小魚,看著它們躲在礁石背後,不敢出來,小黑魚心想:「躲得過今天,躲不過明天」,突然有一種自信從內心洶湧而來,它想,與其我們每天戰戰兢兢的躲避金槍魚,何不勇敢走出來,大家互相幫助,團結起來。

《眾人划槳開大船》有一句歌詞寫的很好:「一雙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這不正是說: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讓我們團結起來嗎?

小黑魚鼓勵大家,我們一定要想辦法,不能被困難嚇倒,它終於帶領團隊,大家遊成一把寶劍,嚇跑了大魚。所以,說:孤獨是發現自我,快速成長的一種途徑。

2.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要善於發現問題,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挫折教育: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愛》的作者張振鵬曾說過:「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要讓孩子感恩挫折,在挫折中成長;而不是讓他抱怨命運多舛,被挫折打敗。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在逆境中調適自我,積極向上,充滿自信,百折不撓,這樣才能讓他把自己從挫折中拯救出來。」

作家餘華曾說:「中國的年輕人裡面,優秀的很多,但很少能扛得了事兒的人」。所謂「扛得了事兒」,其實就是指抗挫折的能力,一個人不管有多優秀,如果抗挫折能力差的話,他在以後的工作和社會競爭中是走不遠的。

前段時間,西安9歲女孩,寫了2份遺書從家裡墜落在三層平臺上當場死亡。一封說: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另一封說: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事發前女孩給媽媽發語音說: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馬上要交作業了,自己可能寫不完了。家人也沒有想那麼多,只是鼓勵她趕快寫,希望按時交作業,誰料想孩子竟然跳樓了。

大人總是喜歡讓孩子學畫畫、學鋼琴、學遊泳。。。。。,你把你認為最好的、最有價值的給了孩子,但是你可曾想過,孩子喜不喜歡呢?當小女孩跳樓前給她媽媽發語音時候,她的內心其實已經很孤獨了,她多麼渴望媽媽給她說一句她喜歡的話,但是大人往往忽視了孩子內心的感受,她覺得沒有人真正了解她,理解她,她仿徨、孤獨、焦慮,不知所措。

作為家長,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僅關注孩子的成績,也要關心孩子內心的想法,更要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那麼怎樣培養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呢?

(1)首先我們不要過度的替孩子包辦一切,家長控制欲太強,孩子的責任感得不到施展。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所產生的無奈和不知所措,很多時候源於我們大人的過度代勞,所以愛孩子請教她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比如小時候,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書包,孩子摔倒了,鼓勵他自己爬起來,大一點讓孩子一起參與家務活動,從小培養孩子各種能力,這樣以後他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這個大家庭。

(2)根據孩子性格,用同理心理解孩子。

對於性格內向、敏感的孩子,因為他們天生比同齡孩子脆弱,有時候本來很小的一件事,在大人看來不值一提,但是孩子卻很傷心。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要用同理心去對待他,站在孩子的角度,多理解他,鼓勵他,教育時候不要過於嚴格,以免孩子走極端,多陪伴他,用愛感化他,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導他走出困境,找到事情的解決辦法。

對於性格外向的孩子,因為他本身比較自信,內心也相對比較強大,遇到事情一般也會自己搞定,家長經常多跟他溝通交流就行,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鼓勵或引導。

(3)帶孩子體驗多元化的世界,鼓勵代替誇獎,培養成長型孩子。

一些自殺的孩子往往處於高壓狀態下,心理壓力大,得不到釋放,最後實在承受不住,就會放棄。帶孩子多出去走走,讓孩子開闊眼界,同時也能增長知識,緩解心情壓力;

另外可以陪孩子一起讀繪本童書,從書中學習不一樣的內容,了解不一樣的世界,開闊孩子的思維。

美國心理學家維斯博士認為,讚揚應該在孩子完成某一個值得肯定和鼓勵的行為時進行,而且要恰到好處。因為他們無法知道自己好在哪裡,家長應對孩子具體的行為進行表揚。所以,家長在誇獎孩子的時候,誇的要具體,對於性格內向、個性懦弱的孩子,要多誇獎他們才能夠肯定他們的成績,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相反,對於虛榮心強,有很傲慢的孩子,就要有節制的進行誇獎的手段,否則就會助長他們的不良性格,影響他們的進步。

不管是性格內向、個性懦弱,還是虛榮心強、有很傲慢的孩子,我們都應該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鼓勵他們,使他們更有自信,活的更灑脫。

3.天生強大不算什麼,從弱者變成強者才更精彩。

有的人天生聰明,但是抗挫折能力不行,遇事容易退縮,不夠自信。相反,有的人,看起來比較柔弱,但是他抗壓能力強,遇到問題就找辦法解決,最後取得了成功。

《最強大腦》第七季,有一個叫婁雲皓的選手,今年16歲,跟那些北大清華,世界名校的選手來比,他算比較弱小的,評委們每次對他的關注並不高,都是捎帶提一下。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他只是年齡小,但是實力一點也不差。

婁雲皓,在魔錶這方面,真的是天才,他自學成為了魔錶世界紀錄者。2014年,當他讀小學4年級時候,前往參加韓國疊杯世錦賽獲得第8名;2017年才開始玩魔錶,2018年4次打破世界紀錄;2019年,婁雲皓參加世錦賽,在魔錶項目上輕鬆奪冠,成為中國史上第二個WCA世界冠軍。

據婁雲皓爸爸講,他從小就對思維、技術類遊戲感興趣,也很有天賦,看過《最強大腦》的人應該都很驚嘆他的手速和腦力吧!從第一期就不被看好的一位選手,硬憑自己的實力一次次晉級,組隊當了隊長,很期待後面的比賽他能奪冠,從表面弱者變成真正的強者。所以,天生強大不算什麼,從弱者變成強者才更精彩。

四、親子共讀啟發

1、《小黑魚》繪本語言簡練,大多是用畫面來推動故事的發展,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遊戲,扮演小黑魚,小紅魚,藉助肢體語言來演繹這個故事,增進親子關係。

2、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去海洋館,讓孩子觀察自己喜歡的各種魚類,海底形狀,讓孩子來一次《海底世界》之旅,肯定會大有收穫。

3、家長也可以問孩子,什麼是集體?什麼是個體?小黑魚獨自在大海裡生活,是個體;但是最後它跟其它相同的魚一起生活組成了集體;個體的力量永遠比不過集體,教育孩子要懂得跟小朋友分享,合作。

4、讀完繪本後,也可以問小朋友,小黑魚有哪些優點啊?它是怎麼幫助別人的?小黑魚性格開朗、勇敢、喜歡探索、幫助別人。它讓大家遊在一起,它當眼睛,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魚群,嚇跑了大魚,小黑魚真的是有勇有謀啊。

5、講完繪本故事後,也可以引申一些動物進化論方便的知識給孩子。告訴孩子,在自然進化過程中,力量有多種呈現方式,個體有個體的力量,族群有族群的力量。用族群的力量戰勝個體的力量,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種自然法則,使孩子懂得團隊合作才是最大的共贏,要想走的更長遠,就要學會團隊合作,就像小黑魚一樣,最後找到了小夥伴組成了一條龐大的魚群,在大海裡像一把寶劍四處遊玩,嚇跑了大魚,戰勝了困難,贏得了順利。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自己經歷的,你可以安排、規定、幫助他,但是你無法替代他。對於孩子而言,這個過程充滿未知,直到他們遇到人生中的每一次機會,他才開始構建自己的思想觀、人生觀、世界觀。勵志圖畫書《小黑魚》繪本,它之所以經典深刻,是因為它傳達著一種兒童觀,甚至是世界觀,讓我們了解怎樣看待兒童、怎樣對待教育,我覺得這套繪本不僅是孩子的繪本,更是大人的繪本,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結語:孤獨是發現自我、快速成長的一種途徑,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將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應該在他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試著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這樣他們才能清晰的認識自己,找到自我。

我是@嘟寶媽育兒,喜歡分享育兒、親子家庭、童書繪本等,喜歡請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小黑魚》:小主角尋找自我的歷程,蘊涵著生命的思考與教育意義
    這篇文章,我將會從繪本作者、繪本賞析、繪本蘊涵的教育意義、繪本閱讀的方法等方面展開探討,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發。這一句,與作者為小主角精心刻畫的眼睛完成了圖與文的呼應,也成就了繪本中心思想的畫龍點睛之美。世界的美,需要你張開眼睛,用心去發現;面對逆境,需要你張開眼睛,細心去觀察,需要你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與分析。當你學會用詩人的眼光去看世界,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時候。
  • 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黑色」繪本
    有一些和黑色有關的繪本,可以讓家長陪伴孩子面對並接納害怕。讓我們跟隨「黑色」的繪本,陪孩子開啟一場成長之旅吧。直面內心的害怕和恐懼小白兔早上醒來,心情非常愉快。可以他突然發現,有一個巨大的大黑兔在自己面前。她非常害怕。可是大黑兔卻一直跟著他。接下來,她跑進了又黑又暗的森林。大黑兔不見了,可是大灰狼出來了。
  • 1-3歲繪本清單|其他可以不買,但孩子的繪本總是忍不住剁手
    也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感情也更加豐富細膩。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很大的好處。前面一篇文章我介紹了0-1歲的繪本清單:繪本清單|我給萱寶買的0-1歲繪本,她愛不釋手今天我主要介紹1-3歲的繪本清單。
  •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繪本 5歲前必讀
    作者:寶寶知道 Iris33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早期教育對孩子來講是多麼重要。尤其在孩子5歲以前,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養成,而這其中,繪本的作用不容小覷。2.1~2歲《噼裡啪啦系列》《米菲繪本》《小熊寶寶繪本》《喬比的生活故事》《五味太郎圖畫書第一輯》《五味太郎經典創意繪本系列》《抱抱》《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蹦》《小籃和小黃》《月亮的味道》《好餓的小蛇》《可愛的鼠小弟》閱讀收穫:講述規則培養的故事,1-2歲是孩子生活習慣養成的一個重要的時期,對應的規則能教會孩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 開放式教育:讓每一個孩子自由呼吸
    這所嶄新的學校,更像一個積累了數十年的「教育寶藏」:花園式校園裡,八卦陣、孔子像與歐式電話亭,古色古香的硯臺與人體雕塑和諧共處、相得益彰;學校開發了78門「配方課程」;打造了精準對應深圳市學生「八大素養」的校園八節。    在這裡,教育如同樂章,隨處流淌,繞梁三日;如同充斥空間的氧氣,讓每一個孩子自由呼吸。
  • 童心「繪劇」,書香滿園——記康保縣第一幼兒園大班繪本劇展演
    ,為孩子、家長、老師提供一個表現自我、展示才華的舞臺,並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讓孩子與家長、老師一起共享親子合作演繹繪本所帶來的快樂。��《小黑魚》 《小黑魚》這本繪本是繪本大師李歐·李奧尼用一個個生動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來多角度啟發孩子認識自我。對於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面對逆境、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這些問題,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而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如何認識自我,只有明確地認識自我後,才能樹立自信,懂得自尊與尊重他人。
  • 【推薦】2-4歲孩子必看的34本世界經典繪本
    幫助寶寶認識爸爸,讓爸爸的高大形象更加深入孩子心中。 內容簡介: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來描繪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不僅樣樣事情都在行、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還溫暖得像太陽一樣。 內容簡介:在大海的一個角落裡住著一群小魚,大家都是紅色的,只有一條是黑色的。有一天,一隻兇猛的金槍魚吃掉了所有的小紅魚,只有小黑魚逃走了。他孤身一人在海裡遊蕩,遇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生命,又高興起來。小黑魚又遇到的一群躲在礁石後的小紅魚,為了生存,不再躲避,他想了個好辦法,教他們遊成大魚的樣子,而自己來當眼睛!
  • 書單|孩子長大前必必必必讀的「吉竹伸介」,繪本界頂級流量
    他的繪本充滿對童心世界的敬畏,他並不急於讓孩子解決現有的問題,而是邀請孩子去思考、去想像,讓孩子看到無數的可能性。相信孩子能從中感受到「自由想像」的樂趣,一個人也可以有滋有味地讀下去。大人也要讀哦,篇幅較長,記得收藏。後來呢怎麼了教給孩子如何面對失去和死亡。
  • 如何為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挑選合適的英文繪本讀物
    所以,給孩子選英文讀物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1、需要找到適合孩子英語水平,不存在閱讀障礙的書;2、需要找到孩子感興趣,讀的下去的書。還有我喜歡的《小黑魚》,也有英文版。是臺灣推廣英文繪本教育書單的三駕馬車之一(另外兩位是吳敏蘭和汪培挺,如果是從小就關注英文教育的媽媽應該很了解她們仨)。廖彩杏是兒童語文發展碩士,也是兩個小孩的母親。專長兒童語言學發展、兒童文學,是兒童語文發展碩士,曾任英文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根據學理和實際教養經驗,為孩子挑選合適的有聲書。
  • 英孚教育專家:10本暢銷繪本讓孩子愛上英語閱讀
    (2019年7月29日 上海)閱讀英語原版書是幫助孩子擴大詞彙量、培養語感、拓寬國際視野的有效方法。但很多家長在選購原版書的時候常常以為只有讀經典名著才叫原版閱讀。針對這一現象,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專家表示:經典名著雖然內容優質,但往往涵蓋眾多高難度詞彙,孩子很容易無法理解,反而降低閱讀興趣。而英語國家同年齡段孩子正在閱讀的書籍則是更為理想的選擇。
  • 孩子喜歡照鏡子?3D鏡面繪本《鏡子裡的馬戲團》,讓孩子愛不釋手
    《3D鏡面繪本 鏡子裡的馬戲團》作者渡邊千夏,畢業於筑波大學藝術專業,自由設計師,繪本作家,她特別重視繪本中的「視覺傳達設計」,主要作品有《3D鏡面繪本 不可思議的彩虹》《3D鏡面繪本 今天吃什麼?》,新出的《3D鏡面繪本 鏡子裡的馬戲團》延續了前兩本的鏡面繪本風格。
  • 感恩生命敬畏生命,孩子需要生命教育,《小鳥的葬禮》是本好教材
    躲在臥室偷偷觀看這兩個可愛的「小傢伙」,還不停地跟它們說:「快吃吧!多吃點」!婆婆給我的桑葉只吃了2天,我要到哪裡去尋找新鮮的桑葉呢?我詢問媽媽,媽媽說後山坡邊的小溪溝邊上好像有一株。媽媽問我為什麼突然要找桑葉?還問我幹什麼?我都支支吾吾說是為了上課用。
  • 3年級現象的本質是孩子思維邏輯能力弱,你家書架需要這類繪本
    人的潛能就像一座高聳入雲的巨大冰山,只有少部分人能觀到冰山的全貌,大部分人還是看到冰山一角,所以,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還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潛能。思維教育不等於數學教育很多父母認為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就是幫助孩子開發數學思維能力。
  • 情商高的孩子容易成功?如何培養孩子情商,家長需要知道
    從名校畢業後進入一家公司,然而卻不能很好地與其他人相處,在公司是感覺到了孤獨。還有一種是太自傲,甚至不尊重自己的老闆。雖然擁有很不錯的才能,但是卻不能得到領導的重用。從上面所說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一生,所擁有的情商對之後的事業以及生活是有很大的影響。那麼怎麼樣才可以提高情商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直面生命教育,一定要看的2本繪本,教孩子懂得生命的意義
    現在,我們不需要藏著掩著了,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啟齒或無法用三言兩語解釋清楚時,我們可以挑選合適的繪本,陪孩子一起讀繪本,讓孩子自己在繪本裡找到答案。這三本繪本,雖然都是講的「死亡」,但是,並不會讓人覺得害怕,反而讓人感覺到很溫馨。
  • 8部適合孩子磨耳朵的英文動畫片,全部由風靡歐美的繪本改編!讓孩子...
    然而繪本只有文字和圖片,孩子並不知道這些英語表達的發音,所以最多只能是閱讀和詞彙方面有進步,但是聽力和口語能力還是停滯不前。所以有一個好方法就是看原版動畫片,不僅可以磨耳朵培養英語語感,還可以提高口語和閱讀能力。
  • 用繪本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
    一本好的繪本就像是會說話的繪本,一本好的繪本就像一個人一樣可以讀懂孩子的心靈世界。好的繪本會說話,好的繪本更有療愈作用。繪本裡那些讓人哭讓人笑的畫面,那些打動著孩子的瞬間都在帶領著孩子開啟一扇關於「善」的認識大門。
  •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讓繪本不只是繪本
    據出版方介紹,基於繪本的好處,近年來各地湧現出很多像「閱讀姐姐」、「故事叔叔」等給孩子讀繪本,掀起閱讀教育的熱潮,但不像教學那般目的明確地放在引導孩子習作上,這樣的繪本閱讀更多還停留在讀與聽、討論與交流的層面,還不能將作文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在接受繪本閱讀教育實現精神營養「輸入」後,無法實現能力轉化後的「輸出」。
  • 扎克伯格給孩子讀科普繪本,那些「高冷」的繪本該怎麼讀?
    說起扎克伯格與他的妻子,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思維裡還真是挺特別的。先是女兒出生時捐出450億美元,現在又給未滿月的小寶貝讀科普繪本,這也太令人震驚了。前段時間,他曬在社交媒體上的一張圖片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夫妻倆一起給寶寶讀繪本。
  • 寫給孩子的病毒科普繪本
    熱心網友還根據繪本製作出了科普音視頻節目。網絡傳播的力量讓安瀟太震驚了。「很多讀者告訴我,孩子看完以後真的懂了,開始主動配合大人,他們很感激。」安瀟認為,也許是因為這篇科普小短文給了許多父母一個向孩子解釋處境、安撫情緒的新思路。家長忽然意識到,讓孩子了解、參與公眾事件,也是對孩子極有價值的學習、思考和成長的機會。「很高興可以幫助到小朋友,讓他們不懼怕、有參與地了解到正在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