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讓繪本不只是繪本

2020-11-29 中國新聞網

  近年來,繪本的閱讀在親子閱讀中帶來越來越多的樂趣,也越來越被家長認可。中國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閱讀推廣人方素珍近日在接力出版社的邀請下,來京帶來一堂「打開繪本學寫作」的主題講座。據介紹,方素珍研發了「繪本讀寫課堂」課程,在中國臺灣、香港地區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華人地區開展繪本讀寫教學,其「繪本讀寫課堂」也已落戶北京,並於3月1日起面向小學低年級學生提供專業輔導與培訓,希望將繪本閱讀與孩子的寫作能力聯繫起來,形成「化學反應」。北京晨報記者也對被稱為「花婆婆」的方素珍進行了專訪。訪談中,方素珍談及「讓繪本不只是繪本」的理念及實踐。

  方素珍此前曾在大陸出版《方素珍創意認知圖畫書》系列等作品。據出版方介紹,基於繪本的好處,近年來各地湧現出很多像「閱讀姐姐」、「故事叔叔」等給孩子讀繪本,掀起閱讀教育的熱潮,但不像教學那般目的明確地放在引導孩子習作上,這樣的繪本閱讀更多還停留在讀與聽、討論與交流的層面,還不能將作文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在接受繪本閱讀教育實現精神營養「輸入」後,無法實現能力轉化後的「輸出」。

  基於此,方素珍研發了「繪本讀寫課堂」課程,近年來,由大陸教師在杭州、上海、深圳等地的學校進行了兩年多試講和實驗,為教師將繪本融合大陸地區的語文教學提供了一種借鑑。該系列內容涉及科普、數學、情感、價值觀等,選本經過挑選、全面策劃。教師可以用一節課、一學期乃至一學年去讀、去教繪本,也可以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增刪。同時,對教師如何指導學生作文、訓練的要點與細節等也進行了可操作性的說明。

  具體來說,方素珍繪本讀寫課堂是以兒童閱讀與寫作為主軸,以創意思維做導向,採用「聽、說、讀、寫、做」的多元化導學模式,促進孩子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課程力求採用的繪本內容按照中國兒童分級閱讀理念和標準,遵循孩子的身體與心智發展規律,並符合該年齡段兒童語文學習教育大綱要求,兼顧文章體裁和文學體裁等的豐富性和適用性,將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體現於課程體系中,並以遊戲性、互動性等元素的融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讀繪本,製作自己的手作書

  北京晨報:通過繪本進行的讀寫課程是怎樣的?在臺灣的情況如何?

  方素珍:從繪本中萃取一些習作元素,設計可以操作的課程。臺灣對繪本已經推行了20多年,感覺像呼吸一樣,家長和學校在無形中吸收了講繪本故事的理念,不用特別去上繪本寫作課。不過也有老師會用一學期專門教繪本寫作課程,對繪本進行一些細膩的操作,使小朋友可以得到樂趣,還可以自己做一本手作書、友情包裹等。他們如果對詩歌有興趣,我們還可以教他們學寫現代童詩。另外還可以進行繪本劇表演。我們還有一種紙質劇,有一個木箱子,圖片一張一張拉出來,小朋友可以看,這也是一種閱讀方法。

  抓住快樂元素,孩子寫作不難

  北京晨報:其實現在讀繪本是很多家長和孩子喜歡的方式,但藉此學寫作,快樂會不會減弱?

  方素珍:教他們的繪本,儘量要讀起來有趣、幸福、快樂。裡面有些寫作元素,把它們抓出來教給孩子,其實不會痛苦,也不會難。孩子的作文成績提高,不是我們強求的。而且可能需要上我們課程的家長並不一定要求孩子提高作文分數。我們的課是一種素質教育,把語文和藝術結合在一起。

  北京晨報:鼓勵孩子寫一些他們覺得有趣、幸福的東西,其實寫作不會很難。

  方素珍:對。孩子們上這樣的課,可以自己做書、寫字,很開心。

  提煉「情節網」,幫孩子講故事

  北京晨報:繪本中的什麼內容可以具體提煉出來幫助孩子進行寫作練習?

  方素珍:每一本繪本都不一樣。要教師不斷地萃取精華。比如佳句欣賞,一些語句的模型,都是其中的要素。我還有設計一種「情節網」,比較適合三年級以上的小朋友,就是把這本書先畫出一個大致情節,你可以換一個情境進去,小朋友就懂得怎麼去講故事,老師要教出裡面寫作的元素。

  北京晨報:雖然不急於提高作文成績,但該課程的效果如何體現?

  方素珍:在臺灣,每一個縣有一些語文能力競賽,考拼音、造句、作文等。此前有一個學校,校長剛來時發現學校裡沒有閱讀氛圍,老師自己都不太讀書,校長就找我去給大約40個小學老師上課,從繪本閱讀開始,三個小時講了13本繪本,有關親情、愛情、友情,老師們覺得很享受、很有趣。他們聽了我的課,回到班上講給小朋友們聽,發現小朋友很喜歡,於是整個學校漸漸有了一種閱讀計劃,比如星期一要晨讀十分鐘等,學校也去買了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書,還發通知給家長,讓家長來當故事爸爸、故事媽媽,我會給他們培訓,他們會在早上到各班去講故事。4年後,這個以前默默無聞的學校,後來在語文競賽中提高了成績,這是家長和老師希望看到的,但它確實需要時間。

  在大陸開始實踐,成效初顯

  北京晨報:您的課程在大陸的推廣情況如何?

  方素珍:在大陸,本來的想法只是出一本繪本讀寫課堂的書,使小學語文老師能夠進行參考。比如一學期讀幾本?要怎麼教學?2012年9月開始,我找了一位杭州的語文老師在其班級對約30位小朋友做實驗。我來提供、挑選繪本,這位老師來教學。用的繪本一半是原創的,一半是引進的。但有輸入也要有輸出,不能只是教學,上課前有教案,我跟這位老師說,希望小朋友課後的反饋、作品反饋給我。小朋友對讀圖、讀作品的中心意思有了一定掌握,並且覺得很有趣。

  北京晨報:多久算比較完整的課程?

  方素珍:我說我不急。就像現在在杭州教課的那位老師,就是一周一周慢慢教,可以是彈性的,但一學期要精讀12本到15本書。不過由於學校的支持,他們還多做了很多相關活動。小朋友的字詞、短句、短文都有進步。

  示範是最好的教學策略

  北京晨報:中國大陸現在有幾個學校在進行這樣的課程?

  方素珍:不多,其實起步最難。有理念的就先來做,只能先做金字塔頂端。其實大家漸漸有這種意識,繪本是一個流行的產物,但我們還可以怎麼做?其實可以多面向討論。孩子寫作的題目可以從一本書引導出來,不是憑空而來。示範是最好的教學策略,如果你沒有好的示範,怎樣教孩子寫出好的東西?這些好的示範也不是簡簡單單地呈現,而是要經過課程實驗,把它整理出來。上次聽接力出版社說,希望進行中高年級作文班培訓,我說為什麼沒有低年級?他們說低年級的孩子還不怎麼會寫字,還在學拼音,怎麼寫作文?我說從學拼音就可以開始了,從最基礎開始。比如做手提袋書,可以做成一個手提袋,孩子可以自由發揮。制式教育大家千篇一律,如果有機會接受不同的培訓,可以保留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閱讀不僅靠激情,還要學校有計劃

  北京晨報:這些年有沒有發現大陸的閱讀氛圍有所改變?

  方素珍:我在大陸的第一場講座是2005年在上海,中國的童書閱讀狀況現在越來越好。但閱讀的確要積累,不能今天讀了一本書,你的人生從此就不一樣了。雖然這也有可能,但也很可能是幾天激情就過去了。我來講的場次,以前一年來一兩次就可以了,現在每年要來十三至十五次。我現在一年要在大陸待四個月時間。

  學校裡,早期就是請作家來籤書,然後就完了,比較形式化。臺灣的閱讀推廣已經20多年,但現在還有很多學校沒有去做閱讀活動。臺灣最近還有一個天下雜誌基金會,專門徵集計劃,各學校想要推廣閱讀,可以列一個計劃,如果被選中,可以獲得經費補助,鼓勵一些還沒有做閱讀推廣的學校。目前在大陸,我也在學校裡進行過公開課,甚至在浙江大學講過4000人的公開課,但只能示範,學不到太多。老師聽了激情有,繪本好好聽,繪本好好笑,接下來要怎麼做?第一要學校願意,整個學校要有這種閱讀計劃。再有就是班級,老師到底怎麼去講?我將要出版的那本讀寫課堂的書,像一個課件或模板,可供參考。

  讀繪本有三個境界

  北京晨報:這些年您對繪本的閱讀理解是怎樣的?

  方素珍:一開始其實門檻很低,就是打開一本繪本。第二個境界是,自己要挑選,有的老師可以和課綱搭配,比如今天的課綱是講家庭、家人,那麼你選擇的繪本就可以與家有關係。如果覺得還可以玩一些衍生活動,老師可以花一點時間去學,變成很有創意的語文老師。上海有兩位老師組織小朋友演繪本劇,有來賓時可以演出。第三個境界就是繪本還是繪本,就像人生經歷了很多之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可以優哉遊哉地拿出一本繪本欣賞,不一定那麼花哨地去做什麼,但你已經很懂得怎樣去欣賞一本繪本。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劉婷

  方素珍

  中國臺灣資深兒童文學作家,長期從事童詩、童話及繪本故事的創作、翻譯以及語文教科書的編寫。歷任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康軒教科書編委、香港教育出版社語文科顧問、首都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繪本閱讀中心顧問。

  著有《我有友情要出租》、《媽媽心·媽媽樹》、《祝你生日快樂》、《螢火蟲去許願》、《明天要遠足》、《可愛動物操》、《真假小珍珠》、《方素珍童話Pizza》、《你想要一顆星星嗎?》等童書,並翻譯了《花婆婆》、《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米莉的帽子變變變》、《巫婆的孩子》等童書,共出版童話、童詩、圖畫書、翻譯改寫等作品八十餘部。曾獲洪建全兒童文學獎、楊喚兒童詩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聯合報》年度最佳童書獎等。

相關焦點

  • 繪本中的智性探究:什麼是兒童哲學繪本?
    「為什麼人不應該說謊?」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兒童有一種做哲學的潛能,是天生的哲學家。思考故事,顧名思義就是用故事進行思考,它是以激發兒童進行哲學思考為目的的兒童文學作品,於近年來在歐美國家開始流行,華人社會則是以臺灣地區的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推動下,對國外思考故事的引薦以及本土思考故事的創作為代表。
  • 繪本的結構和呈現形式
    筆者認為探討繪本的特點和它的多元價值應該從每一本書出發,去仔細分析每一本繪本,而不只是企圖去尋求「普遍」的繪本概念、特點和價值。在接下來的文字裡大家還將看到,在世界繪本創作、出版和研究領域已經有無數的大師做了各個層面的工作,只是他們的工作沒有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 「原創」「我是小小繪本家」徵文啟動,優秀作品有望登上百萬發行量...
    徵文以「守護海洋媽媽」為主題,讓小朋友們對海洋面臨的危機,如垃圾汙染、石油洩漏、過度捕撈、魚類瀕臨滅絕等等問題,發揮想像,創造守護海洋媽媽的繪本故事。「小小繪本家」們的優秀作品還有機會登上2021年肯德基百萬發行量的《海底小縱隊》童書。
  • 專家訪談 | 這位國外的英文繪本獲獎作家竟然出自中國!
    其實,明老師也不知道怎樣能比較準確地向大家形容這位專家,我們幾次的微信交流,就讓我知道,她是與眾不同的,和之前所有對接的專家都不一樣,而且很不一樣 ——☆ 高中考試英語10分,卻考入外語大學,後來竟成為英語兒童文學作家☆ 因為愛她的養父堅持講故事,給她埋下寫故事的種子
  • 2019海燕繪本高峰論壇舉辦
    本報訊 (記者韓為卿)在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由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中原傳媒股份公司主辦,海燕出版社承辦的2019海燕繪本高峰論壇4月18日在河南鄭州舉辦。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引進與原創共舞新時代」。
  • 作家提出「繪本文學」概念 繪本也能這樣創作?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30日電(記者 上官雲)「繪本是給孩子看的。但大人也好,小朋友也罷,看故事就是找回童年。」近日,繪本作家熊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不久前,熊亮在新作《遊俠小木客》中首次提出了「繪本文學」的概念,引發關注。有人稱其為創新,也有人對此概念疑惑不解。那麼,什麼是「繪本文學」?他的新書講了什麼故事?
  • 長春市圖書館「繪閱」親子繪本館榮獲「2020年度影響力繪本館」稱號
    近日,由韜奮基金會、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指導,《圖書館報》主辦,「2020年度影響力繪本館徵集活動」名單出爐。長春市圖書館「繪閱」親子繪本館喜獲「2020年度影響力繪本館」稱號,這也是長春市圖書館首次獲得該項殊榮。
  • 14位兒童文學作家為你薦書
    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曾獲2010年度冰心兒童文學獎、第九屆臺灣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首獎、第二屆信誼圖畫書獎、首屆大白鯨世界盃原創幻想文學獎、首屆大白鯨原創圖畫書獎等獎項。出版作品有《貓樹》、《因為有了熊餅乾》、《現在是雪人時間》、《做內心強大的自己——歪歪兔逆商教育系列圖畫書》、《學會管自己——歪歪兔獨立成長童話》等圖書一百餘本,其中歪歪兔圖畫書系列有多套被評為「噹噹終身五星級童書」。
  • 繪本《太陽和陰涼兒》首發,打通科學思維與文學想像
    繪本的文字部分由著名兒童作家張之路創作。他的創作橫跨科幻小說、兒童文學、影視劇本、電影史論等多個領域,他的作品《霹靂貝貝》《第三軍團》曾是很多80後、90後的童年回憶。張之路說:「繪本創作在於科學性、思維性、啟迪性。」通過這部繪本,他首先想告訴小讀者一個人是有局限的,「你看那麼棒的太陽,也沒有辦法找到陰涼」。
  • 2019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繪本展親子活動一覽表
    文字作者是中國著名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邢立達,圖畫作者為《恐龍快遞》作者董亞楠。  《你好呀!故宮》出版物  時間:8月22日10:00-10:50  嘉賓:何善蓮 陳柯伊 王志偉  活動簡介:為藝術手工盒,內含知識閱讀卡片100張,手工剪紙、超輕彩泥等。
  • 繪本《小蜥蜴是朋友》拯救熊孩子
    在2017年6月2日的《文學報》上,刊登了訪談金波老師的文章,文中說,一直在發現兒童、觀察兒童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 瑞典作家艾爾莎的繪本世界:走回那丟失了的真正的天堂
    瑞典繪本作家艾爾莎·貝斯蔻(ElsaBeskow1874-1953)編織的故事滋養了幾代瑞典兒童,至今依然暢銷。繼奧蒂利亞·阿黛爾堡(Ottilia Adelborg,1855-1936)和詹妮·尼斯特羅姆(Jenny Nystrm,1854-1946)等前輩後,她在繪本舞臺活躍了半個世紀,打下並鞏固了瑞典繪本的基石。
  • 兒童文學作家提醒您:閱讀也有關鍵期
    兒童從誕生的那一刻起,每個階段都有奇妙的關鍵期,但是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發育的關鍵期錯過了,等發現的時候,孩子已經有了問題,家長要花事倍功半的力量去找回。但是有些關鍵期錯過後,即使花更多時間、金錢、精力去彌補,終生也不能追回了。這就是件遺憾的事情了。作為爸爸媽媽,你知道嗎?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可以錯過嗎?
  • 童書出版人帶領您和孩子賞析優秀繪本《月亮婆婆講故事》
    國內最前沿的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王一梅、呂麗娜,世界頂級的兒童插畫家蔡皋、朱成梁、周翔、李璋。這些畫家、作家都有作品在這套書裡出現。那來聽第二個故事:《皮皮在哪裡》。這樣的語言,媽媽柔和地讀出來,對寶寶培養文學感,似乎就不是什麼難題了。配廣告語:自從讀了《月亮婆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作文及格啦:)是啊,繪本就是潛移默化的薰陶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藝術欣賞水平 。
  • 兒童科普繪本故事:小個子與大個子——給特殊時期中乖乖在家的孩子...
    作者簡介螳小螂,本名李濤,工學博士,科普作家,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旅遊管理專業講師,山東省科普創作協會理事,青島西海岸新區科普創作協會副會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海洋科普專業委員會委員,青島市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
  • 男孩繪本之恐龍繪本
    《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和《我是霸王龍》這兩本,幾乎是熱愛恐龍孩子的必讀書。他的畫風獨樹一幟,喜歡用橙黃與暗綠的撞色搭配出奇特、硬拙的色彩效果。宮西達也是美術系畢業,從事過人偶劇的舞臺設計工作,自己是四個孩子的爸爸,所以他創作的恐龍繪本,恢諧搞笑,情節簡單又不失溫情。
  • 《我要飛》繪本解析:每個按部就班上學的娃,其實都藏了一面風箏
    看到《我要飛》的時候隱約覺得繪本內容會和插圖風箏有些聯繫,看到插圖是西班牙作者所畫,文字是金波作家所寫的時候,讓我不由得想去看看國內與國外作家聯合起來創作的繪本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這是一本美好而又富有哲理的繪本。
  • 給2-4歲孩子選繪本?推薦被松居直贊為「真正了解兒童的心」的她
    2019年,被譽為「日本國寶級繪本閱讀推廣人」的中川李枝子自傳體書《當孩子遇見書》的閱讀,讓我對日本繪本閱讀以及繪本的選擇有了更清晰的架構。中川李枝子強調繪本閱讀應該是自然而然的事,好的繪本擅長於用畫面來給孩子營造場景,讓孩子在極少的文字中感受到深刻的大道理。這位被宮崎駿說:「因為中川李枝子,我放棄了想成為兒童文學作家的夢想。」
  • 奇幻繪本文學《遊俠小木客》面世 東方小精靈的桃花源歷險記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柏可林8月18日報導:山神、精靈、森林土著,一座世外仙境,一場精彩冒險,一個宏大的世界觀——這不是《哈利波特》或是《冰與火之歌》,而是中國首部大型奇幻繪本文學《遊俠小木客》所構建的東方奇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