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1世紀的媽媽爸爸來說,認同親子「閱讀就是遊戲、圖書就是玩具」已經不是問題了,問題是:什麼時候開始讀?讀什麼?怎麼讀?
什麼時候開始讀呢?
滿月之後,新生寶寶就可以開始跟隨爸爸媽媽閱讀了。
讀什麼呢?
讀繪本。
從0歲——6歲,不同的年齡階段,選擇不同的繪本讀物。
怎麼讀呢?就拿1——3歲的寶寶來說,閱讀很簡單。
可愛的繪本《饅頭寶寶》就是具有伴讀心理撫慰的嬰兒繪本。所有的封面都是圓形的,避免傷孩子,印刷也是大豆油墨,開本的矮一截更體現作品小主角的陪伴作用。
媽媽爸爸最好的讀法就是親子共讀,父母念給寶寶聽,和寶寶一起玩繪本。
對於0——6歲寶寶來說,人生的最初六年充滿了心理生理發展的關鍵期,關鍵期的關鍵閱讀應該是親子閱讀的必讀書,滿足了關鍵期的發展,寶寶建立了閱讀習慣,就可以登上選讀和精讀的階梯了。
那麼,什麼是關鍵期的關鍵閱讀呢?
說到關鍵期三個字,我們都能從漢字的意義上理解它是非同一般的時期。兒童從誕生的那一刻起,每個階段都有奇妙的關鍵期,但是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發育的關鍵期錯過了,等發現的時候,孩子已經有了問題,家長要花事倍功半的力量去找回。但是有些關鍵期錯過後,即使花更多時間、金錢、精力去彌補,終生也不能追回了。這就是件遺憾的事情了。
作為爸爸媽媽,你知道嗎?
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可以錯過嗎?
孩子語言的發育關鍵期可以錯過嗎?
孩子前庭發育的關鍵期錯過了怎麼辦?
孩子的社會性障礙問題如何解決?
孩子的亂發脾氣和罵人、打人是錯過了哪個關鍵期的發展?
孩子的白眼狼現象是在什麼關鍵期裡由父母的錯誤行為所導致?
我們一一會在親子早期閱讀中,通過關鍵期閱讀繪本的方式,來輕鬆提示和幫助解決。
關於關鍵期理論的由來
奧地利著名的生物學家昆拉多洛倫茲博士是發現並建立的了著名的「關鍵期」理論的學者,他因此榮獲了諾貝爾獎。
關鍵期理論的建立,發現之初蠻有童話色彩。
1935年,洛倫茲博士對一個有趣的現象產生了好奇,他發現小鵝在剛出生的20個小時以內有明顯的認母行為,如果小鵝看到的是鵝媽媽,自然就把鵝媽媽當成媽媽,但是如果看到的是人,它就會把人當成自己的媽媽,跟著人走。洛倫茲把這種無需強化的,在一定時期容易形成的反應叫做「印刻」現象。他把這個特殊生理狀態存在的時期叫作「發展關鍵期」。
心理學家的許多研究都發現,這種「關鍵期」現象,不僅發生在小鵝、小貓身上,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並且在人類身上也存在類似現象;而這一現象在一兩天後,小鵝就失去了認母的興趣,無論是鵝媽媽,還是人,它都不在有興趣跟隨了。
不僅是「認母」行為的發生具有「關鍵期」,其它的許多行為能力都有類似的「關鍵期」現象。以後,人們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人類各種行為(包括心理、技能、知識掌握等行為)的「關鍵期」的研究中,於是提出了人類心理發展的「關鍵期」理論,並得出一系列意義重大的發現。
關鍵期理論的建立,使教育者更加關注嬰幼兒的早期發育和發展,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確地認識,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發展水平並不相同的,關鍵期的前後大致可以有4個月的彈性空間,但是,關鍵期的大致趨勢是有規律可循的。
關鍵期的關鍵閱讀
關鍵期的關鍵閱讀,是按照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和關鍵期理論,為兒童創作關鍵期閱讀的適齡作品,同時幫助父母認識早期親子閱讀的必要,帶領孩子通過閱讀,來實現行為幫助。
所有關鍵期閱讀的作品都是特意為寶寶的關鍵期發展量身定做的圖畫書,從胎教童話繪本到0歲視覺啟蒙繪本;從1——3歲寶寶閱讀的行為、能力、心智、社會性發展的繪本,到3歲——4歲前的語言發展的詩繪本、兒歌繪本、培養性格發展、立規矩繪本、形狀知覺能力繪本等等,專門為寶寶們提供學前年齡段、可以供他們完全接納和理解的、具有文學藝術欣賞水準、深入淺出易懂好玩的繪本,最大程度地給孩子提供了關鍵期必讀的閱讀空間。
早期閱讀是嬰幼兒從視覺感知、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前期閱讀準備和前期書寫準備,其中包括知道圖書和文字的重要性。這些能力在孩子進入小學後會得到充分拓展和深入系統的發展。《水墨視覺啟蒙繪本》是獲得中國繪本排行榜TOP10的繪本,它是最好的嬰幼兒繪本之一。
早期閱讀,有些人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天才。但千萬別那麼想,大多數天才很不快樂。我更願意把早期閱讀看成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為有感知力和同理心的身心健全健康的人。其實,更重要的是,孩子藉由閱讀,可以找到理想的精神家園,釋放自由的情感、放飛創造性的想像力,這更超越了功利性閱讀,使閱讀具有了更廣泛的審美意義。
閱讀,不止是學習。尤其對於嬰幼兒來說,閱讀更是遊戲,藉由遊戲完成關鍵期的發展和感受,難道不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嗎?
保冬妮:兒童文學作家,繪本專家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保冬妮繪本閱讀)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