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歐幻像和《查理九世系列》
鄭淵潔和《皮皮魯系列》
楊紅櫻和《淘氣包馬小跳》
本周第十屆作家富豪榜公布,這份榜單匯集了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間,作家在內地主要作品的版稅總收入,以發行價×定價×版稅率的方式計算得出。
其中幻想文學作家江南、雷歐幻像、「童話大王」鄭淵潔分別以3200萬、2000萬和1900萬的版稅收入位列前三。
哪些作品最熱銷?
玄幻、暖心、青春、「網紅」,總有一款你最愛
雖然讀者口味各不相同,但書籍中的「青菜」、「蘿蔔」之分很是明顯。
榜單中的熱門網絡小說不可忽視。2015年影視圈掀起了IP改編熱潮,多部網絡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位列作家榜第33名的果果憑代表作《花千骨》,斬獲400萬元年度版稅收入。榜單第38名的顧漫,憑藉《何以笙簫默》300萬元年度版稅收入再次上榜。作家丁墨的小說《他來了,請閉眼》拍成熱播電視劇,也讓其賺到200萬版稅,位列榜單第54位。還有《羋月傳》、《無心法師》、《盜墓筆記》、《鬼吹燈》等小說,作者們也憑這些作品登上了榜單。
此外玄幻類小說也很受歡迎,排名第一的《龍族》,主角有著超級英雄夢,正好滿足了一些讀者的閱讀需求,有很強的代入感。還有《阿彌陀佛麼麼噠》、《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小說,閱讀起來相當暖心。當然,榜單中也能找到金庸、餘秋雨、易中天、王躍文、周國平等成名已久的作家身影。
與此同時,曾經拿下第六屆作家排行榜首位的郭敬明,以及當紅作家韓寒名次則出現大跌,雙雙無緣十強,前者位列第20名,後者更是止步50強。
兒童文學作家為啥這麼火?
作品迎合孩子的趣味和心理
排在這份榜單前十位的作家中,有四位是兒童文學作家,雷歐幻像、鄭淵潔、楊紅櫻三個兒童文學作家分別以2000萬、1900萬、1830萬分列排行榜第二到第四位,以寫動物小說著稱的沈石溪排名第九。看來真應了一句話:得00後讀者,得大半個圖書市場的天下。
他們的書有多火?武漢晚報記者昨天從武漢少兒圖書館借閱部了解到:圖書館每月和每年發布的圖書借閱排行榜單,前十名就被雷歐幻像、鄭淵潔、楊紅櫻這三位作家包攬了,其他作家的書基本擠不進去。
據市少兒圖書館借閱部主任林翔觀察,這個現象已持續了很久,「鄭淵潔和楊紅櫻的書在小讀者中已火了十多年,雷歐幻像的《查理九世》系列的火爆時間沒這麼長,但受歡迎程度非常強勁。很多小讀者說:不看《查理九世》,基本上和同學們沒共同語言,因為『太落伍了』。」
這三位作家的作品為啥這麼火?林翔分析:他們的作品非常迎合孩子的趣味和心理。《查理九世》系列以解密、探秘為主,故事中穿插穿越、玄幻等情節。楊紅櫻的書以描寫少年兒童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為主,能滿足孩子對生活、學習的期待和認同感。鄭淵潔的「皮皮魯」系列叢書一直以來都受孩子歡迎,「寫的是孩子們身邊的事,接地氣。」
孩子可以只看暢銷書嗎?
最好廣泛涉獵,文學性讀物需要讀
排在前幾名的作家作品雖然火爆,但在林翔看來,這些書的商業性較濃。「孩子和不少成人的閱讀習慣一樣,故事性強的暢銷書最受歡迎。不少人覺得文學經典作品中大段大段的文字描述、鋪陳讀不下去,而這些暢銷書就是把類似文字鋪陳的內容擠掉,只剩下非常能抓住人的故事情節。」
暢銷書雖然能讓孩子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放鬆一下,但林翔還是建議家長應對孩子的閱讀興趣做一些培養和引導,「讀一些文學性強的作品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從小就培養孩子廣泛的閱讀興趣,科普、詩歌、故事等各種類型的圖書都有所涉獵。」如果年幼的孩子剛開始不太適應閱讀文學性作品,家長可以從故事情節入手,多做一些親子閱讀,再逐步引導、過渡到對優美文字的欣賞。
《查理九世》系列書中的探秘、解密元素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但同類型的其他作品也很多。「比如《洞》,是迄今為止唯一同時獲得紐伯瑞金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兒童文學作品,曾持續154周居『今日美國』暢銷書排行榜。」
林翔還推薦了排在榜單第16位的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的作品,董宏猷、舒輝波、童喜喜等武漢本地作家的作品也都是不錯的選擇。「暢銷書從某方面來說能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但它也會擠佔孩子們接觸其他書籍的時間,也少了很多汲取養分的機會。」
這些暢銷書的質量如何?
別光看版稅,咱們看看時間的檢驗
在這份榜單中,人們印象中的經典讀物難得找到幾本,對此省圖書館借閱部主任王爍認為,人們在緊張的工作、生活節奏下,需要放鬆,暢銷小說、「雞湯文」等往往更能滿足大眾需要。
「但經典讀物需要時間檢驗。」王爍說,有的書會或隨著影視劇熱播紅極一時、或因粉絲的熱捧而火爆,但過十年、二十年,能不能依舊產生影響力,就靠書籍真正的魅力了。而且省圖書館的經典圖書,每年的借閱量也非常大。
當年金庸的武俠小說也受到過類似的爭議,「但他的書也暢銷了這麼多年,一直很受讀者歡迎。從某種意義上說,金庸的作品早就成了經典。」
「當然,我們現在也可以預料得到,榜單中的有些書籍定會成為經典,比如劉慈欣的《三體》,這部書在得獎之前就比較受讀者歡迎,得獎後的借閱量更是飆升,讀者反饋說特別愛看,可採購部的同事多次找書店、出版社購買,這書現在太火了,買都買不到。」
本報記者鐘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