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發布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鄭淵潔 楊紅櫻 貓小樂 1986年...

2020-11-29 東方網

    編者按:一部分作家先富起來,我們歡欣鼓舞,但調查表明,國內版稅收入過億的作家不會超過10人,歷年來榮登作家富豪榜的作家也不過118人,絕大多數作家在收入上,屬於絕對的弱勢群體,大多數寫作者的稿費收入連生存都不夠,我們為之揪心;但無論是富作家還是窮作家,他們對夢想的執著都值得尊敬!

  本年度我們面對面專訪了4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作家,他們的貧富差距令人震驚,有的作家全部存款不足5萬元,有的作家辛苦一年能掙10萬元,有的作家一年收入遠超1000萬元,有的作家已是億萬富翁,作品商業化運作中……他們是中國作家的縮影,他們的光榮與夢想,努力與堅持,必將帶給您深深地震撼。

  讀完本組報導,您多半會感嘆一聲:作家登上作家富豪榜,真光榮!

 

  童話巨富鄭淵潔 小學未畢業 1.8億冊銷量雪恥

  1986年夏天,廬山。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會議在此召開。三十一歲的鄭淵潔遭遇意外:被人當眾羞辱,弄得灰頭土臉。

  「可能是我沒上大學的緣故吧,一位知名大學教授嘲笑我,咱們這兒有人不知天高地厚,一個人寫一本月刊,他說如果我能夠寫兩年,他就把名字倒著寫。」

  一人一筆26年

  數錢不忘做慈善

  憋著這口氣,鄭淵潔一寫就是26年,《童話大王》都是鄭淵潔一人所寫。一次他和崔永元喝啤酒,兩杯下肚,崔永元說,我能不能也寫幾篇登上,鄭淵潔說,絕對不行。迄今為止,《童話大王》累計印數高達1.8億冊,而鄭淵潔創作的皮皮魯、魯西西、舒克和貝塔、羅克等經典童話人物,更是陪伴了無數讀者成長。

  2005年5月10日,北京大學特地為《童話大王》月刊20歲生日舉行了隆重的生日慶典對夢想的堅持和勇氣,讓鄭淵潔揚眉吐氣!

  2009年,鄭淵潔以2000萬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第四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成為公眾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一年後,青海玉樹發生地震,鄭淵潔慷慨解囊,向災區捐款100萬元人民幣,用於災後重建小學新校園……

  普通工人的「起步價」, 一首詩掙了10元

  鮮為人知的是,在正式開始寫作之前,鄭淵潔唯一的工作,是在工廠看水泵。

  那時他才二十二歲,年輕又迷茫,「工廠打了一口井,為全廠提供生活用水,我的職責是開啟水泵,將井裡的水抽上來輸入工廠每個衛生間、食堂、澡堂。」這份工作,鄭淵潔悶不吭聲地幹了整整五年,其間實在無聊了,就會隨便寫點東西。

  偶然的機會,他將自己寫的詩歌投稿,「沒想到竟然發表了!」這讓鄭淵潔欣喜若狂,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看到新的希望。直到現在,鄭淵潔還清楚地記得,因為這首詩歌,他領到了10元錢的稿費,這筆錢是他當時工資的四分之一。

  之後,鄭淵潔一發不可收,陸續發表了近百首詩。但是和那些真正的詩人打過交道後,他不免有些失落和失望,「覺得在寫詩方面,自己只是三流。」

  瞄準弱項求「一流」:

  選童話只因沒人寫

  如何才能做到一流?他將所有的文學體裁寫在一張掛曆的背面:詩、散文、報告文學,接著小說、戲劇……倒數第二是童話,最後一項是相聲。

  反覆琢磨,鄭淵潔選擇了童話,「很簡單,上學少的人想像力豐富。要知道,獲得知識的過程是一個扼殺想像力的過程。而童話,最需要的莫過於想像力。」

  不久,一些期刊陸續出現署名「鄭淵潔」的童話作品。再後來,鄭淵潔了解到,有的期刊在刊登了他的童話連載後發行量上升,他找到期刊主編要求增加稿費,結果人家很不高興地反將一軍:「你怎麼證明,是由於你鄭淵潔的作品,導致我們刊物的發行量上升的?」這個問題讓鄭淵潔窘迫,是啊,怎麼證明呢?!

  想來想去,他終於想到了辦法:「證明的辦法只有一個:這本期刊只刊登我一個人的作品。」然後通過多方聯繫,就有了專門刊登鄭淵潔作品的雜誌《童話大王》,第一期是1985年5月10日問世,當期印數13萬本。當時他覺得只要堅持3期就算勝利。沒想到一年後,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場景。

  56歲再遭「嘲笑」被嘲:「你丫就是一農民」

  「看管水泵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要保證源源不斷,不能時斷時續。在那5年的看水泵歷程中,我養成了源源不斷的習慣。我將這個習慣帶到了後來的寫作中。」

  結果,2011年2月18日,五十六歲的鄭淵潔再次被人當眾嘲笑。

  這一次,嘲笑他的是著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鄭淵潔應邀參加薛的生日晚宴,他完全沒料到的是,薛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丫就是一農民,哪有這歲數還在這兒寫的?」但這一次,鄭淵潔沒有生氣,他笑眯眯地接受了薛的批評。

  據鄭淵潔作品出版人、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社長張秋林透露,鄭淵潔的「皮皮魯總動員」系列已經開始產業化運作,品牌打造由圖書領域延伸到網路遊戲、動畫等衍生產業。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已與北京皮皮魯總動員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推出以皮皮魯和魯西西為主角、中國第一款面向兒童的普法網路遊戲《皮皮魯和419宗罪》,並將出版由遊戲改編的同名漫畫系列圖書。

  有稅單為證:曾一個月進帳500多萬

  2011年8月28日,鄭淵潔在北京朝陽區王四營橋下,因下雨排水不暢堵車三小時,下午五點回到家,他在微博上貼出一張納稅單,問有關部門負責人,「作為納稅人我弱弱問,再下雨,王四營橋周邊還會積水嗎?如是,再下雨我就不出門了。」這張稅單無意中透露,鄭淵潔2011年4月18日交稅高達571428.57元。

  據此稅單,我們推算出,鄭淵潔當月收入高達500多萬元。面對面專訪時,他對自己的收入並不避諱,「但這塊收入是我圖書作品的衍生收入,和版稅收入沒有什麼關係。我授權作品形象出去開發衍生產品,人家支付品牌使用費給我。」

  鄭淵潔說,在版稅收入方面,「我的系列作品重版率高,我也受益於叢書不斷重版加印。我的最新作品《皮皮魯送你100條命》首印30萬冊,這兩天就要上市,這本書是送給孩子100種防範危險的方法!」

  再過四年,到2015年,鄭淵潔和《童話大王》的30年合同就到期了。

  回顧過去的人生經歷,鄭淵潔說:「我三十多年只寫童話,到頭來發現專注做好一件你最喜歡的事,收穫的絕不是一棵樹,而是整座森林。我的經歷給那些沒有機會上大學的人特別是年輕人以信心,讓他們不氣餒。條條道路通羅馬,堅持你的夢想,持續為之努力,你就能獲得成功,而那些嘲笑和挫折,也是一種財富。」

  初涉期:泡麵「下」龍珠

  周洪濱痛並快樂著

  5年前,周洪濱剛好二十七歲,他在天津城鄉接合部有一個僅50平米的工作室,帶著幾個助手畫漫畫,趕稿的時候忙到抓狂,晚上餓了,就煮一鍋方便麵,忙到凌晨三四點才收工,大家就打地鋪,屋內實在擠不下,有人還會睡在陽臺,偶爾抬頭還能看到啟明星。

  「當時有個十多歲的小孩,是我的讀者,給我打電話說不想上學,想跟我畫漫畫。他跑來不久,有一天晚上睡在客廳,結果廚房的水龍頭忘記關,把他泡醒了,轉天這個小孩就走了。」周洪濱笑了笑,說:「現在回想,當時條件確實挺艱辛的。」

  周洪濱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父母是普通職工。周洪濱最初接觸漫畫,是在小學二年級,當時班上流行《龍珠》《聖鬥士》《童話大王》。他說,「我父親想培養我的愛好,就帶我去書店逛,問我想買什麼書,挑來挑去,我選了《龍珠》。」

  《龍珠》是日本著名漫畫作家鳥山明的代表作,其單行本初版在日本國內賣出220萬冊,全系列共42本,每一本的平均銷量高達驚人的360萬冊,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快速流入中國。

  「《龍珠》買回家後,徹底打動了我,把我看得又哭又笑。」盜版《龍珠》成了少年周洪濱的漫畫啟蒙讀物,自此後,這個天津男孩正式成為漫畫迷。

  入門期:以退為進讀技校

  漫畫處女作稿費800元

  「那時候我以為漫畫可能就是在電腦裡一按就出來了,不像是人畫的,覺得太複雜了,非人力所能及。」直到上初中,看到本土的《畫書大王》,十三歲的周洪濱才如夢初醒:「原來漫畫也是人畫的呀!」母親擔心看漫畫會影響他的學習,把他的漫畫書、漫畫雜誌收繳後藏了起來,他就開始在紙上,通過臨摹學著畫畫。

  「那時候我就確定了人生目標,以後我要畫漫畫,以後讀的學校,必須對我畫漫畫能起到幫助。」抱著這個想法,初中念完後,周洪濱上了技術學校,主學服裝設計。「這個跟漫畫有點關係,首先能畫畫,其次學校管得不嚴,相對輕鬆自由。而且我母親當時考慮,如果我畫不好,以後還有一技之長,可以去當裁縫。」

  在技校期間,周洪濱遇到了一幫志同道合的漫畫愛好者,大家時常一起聊漫畫。

  「愛好漫畫那麼久,我覺得自己是時候投幾篇稿子了,就特別努力地投稿。」他開始頻繁給《少年漫畫》投稿,間或寫一些自己對漫畫的感想一併投過去。

  出人意料的是,他的漫畫沒有發表,對漫畫的感想卻作為讀者來信發表了。「自己寫的東西被印成文字,當時特別興奮。」周洪濱決定,繼續畫漫畫,繼續投稿,「不發表誓不罷休!」將近一年後,周洪濱的漫畫處女作終於發表了,他回憶,「第一次稿費挺高,100塊錢1張,總共發了8張,拿了800元,那種感覺真好。」

  收到這筆錢後,他打聽到當時國內最頂尖的原創漫畫作家,一個月賺3000多元,聯想到自己歷盡艱辛才發一次稿,他頓時覺得,「漫畫這行不好幹啊!」當年底,他又在《少年漫畫》發了8張畫,這一次,「收到稿費400元。」

  進階期: 帶上女友一起畫

  一個月掙4000元

  技校讀完後,他讀了3年大專,對於漫畫,他的打算是「走一步看一步」。大專畢業那一年,時間是2001年,周洪濱二十二歲。在學校老師的介紹下,他去一家公司實習,工作是畫插畫,「每個月四五百元的實習費,這點錢平時買完早點午餐,就所剩無幾,平常買瓶飲料都不夠。」他意識到不能再這麼幹下去了,實習期結束後,「我決心靠畫漫畫養活自己,我都這麼大了,不能再跟父母要錢。」

  漫畫期刊不景氣,該往什麼地方投稿?周洪濱環顧四周,無意中發現不少報刊雜誌在連載四格漫畫。所謂「四格漫畫」,就是以四個畫面分格來完成一個小故事或一個創意點子的表現形式。

  周洪濱眼前一亮,「這個可以試試。」 他去報刊亭收集信息,看哪個雜誌有四格漫畫或插圖,然後記錄下聯繫方式和編輯姓名,寄一些自己的作品過去,「對方有興趣就會聯繫我,我們再打電話溝通,他需要什麼,我就畫什麼。」畫了一個月,他悄悄統計收到的稿費,「發現自己還挺賺錢,一個月掙到近四千元,比那幫漫畫刊物上的漫畫家還賺錢。」

  「然後我就什麼雜誌都看,只要覺得適合自己,就去試試。給這裡畫一點,給那裡畫一點。《漫畫派對》創刊後,我開始給這個雜誌投稿,邊連載邊畫插圖。」周洪濱的女友和他一起畫,當兩個人都忙不過來了,周洪濱開始找助手幫忙。

  爆發期:武漢遇知音

  5年內版稅達到1830萬

  2003年,周洪濱的連載漫畫結集出版,印了6萬冊,「我覺得我很幸運,趕上了中國漫畫的復甦,中國原創漫畫在2002年復甦,一些漫畫雜誌開始完全面對市場,讀者喜歡什麼,他們就出什麼,而且他們那種幽默風格,算是老少皆宜。」

  此時的周洪濱,已經在本土原創漫畫圈子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2005年前後,我廣泛撒網,很多新創刊的漫畫雜誌,都有我的連載。」但他同時意識到,自己正在畫的幽默漫畫,「不是曾經感動過我的那種漫畫,我希望畫故事加幽默二合一的漫畫,能讓讀者哭,能讓讀者笑的那種漫畫。」

  2006年1月,在湖北武漢,一本名為《知音漫客》的漫畫雜誌創刊,其辦刊方針是「故事第一、爆笑優先、大眾意識、生活原味。」該刊創始人李靖早就注意到周洪濱,他帶著樣刊專門跑到天津拜訪周洪濱,兩個人聊得十分投機。兩個月後,周洪濱的作品《烈火街球》在《知音漫客》連載。

  經過一年多對故事漫畫的摸索,周洪濱和編輯一起總結了經驗,於2007年開始推出《偷星九月天》,講述默默無聞的少年琉星,遇上身世神秘的女盜賊九月,最後引出傳說中的黑月鐵騎、墮天使軍團等諸多力量,陷入了無數愛恨糾葛,為正義、未來而戰鬥的成長故事。《偷星九月天》連載後很快獲得讀者追捧,長期佔據《知音漫客》人氣漫畫第一名的寶座,一直到今天。

  2011年10月27日,我們專程奔赴武漢採訪《知音漫客》總編李靖,並拿到了周洪濱《偷星九月天》版稅支付明細表,該表詳細記錄了周洪濱的真實收入,在2011年度,周洪濱版稅收入高達10848272元;加上此前連載版稅收入,周洪濱收入總計1830萬從生活困頓到千萬富豪,周洪濱僅僅用了5年時間。

  擁有財富後,周洪濱的生活迅速發生改觀,助手們再也不用擠在50平米的工作室睡地板了……訪問快結束時,我問周洪濱接下來有什麼計劃,他笑容燦爛:「《偷星九月天》完稿後,我要好好休息一下,背個包,到全國各地去玩一玩。」

  42歲的張紹民牽著四歲的女兒張九周,準時出現在我們面前。張九周活潑可愛,大眼睛,進了咖啡廳不到三分鐘,就脫外套,甩鞋子,光著腳,在沙發上蹦蹦跳跳,張紹民忙回頭拍拍她的手:「周周,你是自由的,快樂的,但要注意安全啊!」

  家貧灶臺借光

  識字不多,不懂的跳過去

  時光往回退,張紹民4歲時,生活在湖南益陽縣滄水鋪,這個地方古代是滄水驛站,相傳李白的《菩薩蠻》「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即寫於此。

  在張紹民的記憶中,故鄉是低矮的群山,稻田,洞庭湖邊。還有聽不完的故事和皮影戲。七八歲,他痴迷於聽村裡的老人講民間傳說,常常忘記回家;晚上,去隔壁村看皮影戲,躡手躡足繞到後臺,發現唱皮影戲的老頭餓得打晃,但只要牽引皮影的繩索在手,抿一口白酒,馬上精神抖擻,陶醉其中。

  看完皮影戲,他與同村人走散了,慌不擇路,深一腳淺一腳,結果踏進墳場,不到十歲的他,不敢哭也不敢走,大聲乾嚎,直到驚動過路的大人……

  「那時候,雖然物質條件不好,但精神生活非常豐富」。回憶往事,張紹明濃重的鄉音不改,這時張九周蹭過來,騎到父親脖子上,「駕駕」,把他當馬了。

  十來歲,張紹民雖識字不多,但足夠閱讀,父親的藏書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成了他最喜歡的夥伴,他時常借著做晚飯爐灶裡的火光閱讀,不認識的字就直接跳過去。

  上初中後,每逢周末,必定早睡早起,步行三十多裡地,到鎮上的圖書室看書,看完後,扭頭往家跑,一路得跑兩個小時。也就是這個時候,張紹民的偏科情況暴露無遺,他喜歡語文、歷史、地理,害怕數學、物理、化學。他說:「每次上數理化,我就發呆,怕得要死,擔心老師點我回答問題,我不會答呀!」

  數學考試,看見「一個池子一邊放水一邊注水,問多少時間這個池子能注滿水……」「一輛卡車從甲地開往乙地……」這類題目,他就頭暈腦漲、目瞪口呆。但作文,卻又常常被當做範文,在班上流傳,這讓張紹民多少有了一些信心。

  首次投稿就發表

  第一筆稿費買了化肥

  到了高中,張紹民的閱讀更廣闊,學校旁邊有租書店,他省吃儉用,攢夠錢就租書,他說:「現在說起來這件事,我還有些惱火,書店老闆太黑了,他把厚厚的一部《天龍八部》,硬是拆成三部,讓我看一本書,花三次錢,不厚道啊!」

  高中一年級下學期,學校有愛好文學的同學組織出版一本刻蠟紙的油印詩歌刊物《極光》,刊物主編是喜歡詩歌的物理老師謝應科。張紹民的寫作生涯,就從這份簡陋的油印刊物起步,很快他成了明星作者,他這樣寫雨:「閃電懷孕了/生下一場雨/她的孩子頂天立地」;他這樣寫甘蔗的甜:「水在甘蔗那裡/過上了甜蜜的日子」;他這樣寫飄零的落葉:「樹葉從樹枝上跳下/邊跳邊說/我下來啦」;他說「旋渦/是水的戒指」;他說「把飯碗翻過來/就成了一座墳」……

  高考由於分數不高,張紹民通過自費的方式,念了湖南師大中文系。統招生(考上的)和自費生(自費讀)在大學的境遇是不一樣的,對此張紹民有切身感受。大三那年,他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寫了三個自費中文系學生自卑、奮鬥、寫作的中篇小說,取名《中文系》,投給當時湖南知名度最高的文學刊物《芙蓉》。

  「沒想到一投就發表,得了三四百塊錢的稿費。」張紹民說,收到這筆稿費後,「全家振奮而狂喜,馬上拿去買了自家田地需要的化肥、農藥。我父親寫得一手好字,這之後他還時常幫我謄寫稿件,謄寫好後我再去投。」

  《中文系》的順利發表,給張紹民以巨大鼓舞,他開始搜羅身邊的期刊雜誌,《今古傳奇》《中華傳奇》《中國服飾文化》《女友》……然後根據這些刊物的特點,寫不同的題材,有的放矢的投稿,這些作品陸續發表,陸續收到零碎稿費……

  再獲一個特等獎

  73個字的詩換回一輛車

  大學畢業後,張紹民在湖南一家電視臺幹了近一年,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寫稿、洗車、搞衛生、端茶送水、給領導洗鞋子,發覺前途無望,轉正無門,單純靠寫作又養不活自己,於是在1997年春節後去了深圳,在一家企業工作,「月薪1200元,自己留200元生活費,其餘都寄回老家,支持家裡蓋新房。」

  1997年寒冬,張紹民應邀參加青春詩會,他脫口而出「閃電不能修改」、「泥土與水已經很舊了」、「水吃到寒冷才會露出骨頭」,讓不少成名已久的詩人震驚。

  詩會結束後,張紹民在北京轉了一圈,覺得天地廣闊,決心留下發展,先是在出版社做編輯,學習出版知識,後來自己離職單幹,嘗試著編輯策劃一些書。

  2005年,全國精短文學大賽拉開帷幕,張紹民獲悉後,花十分鐘,創作一首73個字的詩《從前的燈光》,投了過去:「吹滅掉燈/黑暗就回了家/許多夜裡/我們滅燈聊天/節約煤油/話語明亮/那天來客/深冬的黑夜/娘點亮兩盞煤油燈/燈光亮出了白天/屋裡堆滿光的積雪/沒有好吃的/娘用燈光/招待客人」。

  「沒想到,獲了個特等獎,獎品是一輛小汽車。」張紹民說,當年的評委是方方、李銳、遲子建、陳村、周國平、韓少功、蔣子丹,這些作家他「聽說過,沒見過。」

  手裡書稿成堆

  年入十萬仍「叫窮」

  2008年前後,張紹民的出版生意遭遇資金鍊斷裂,外面的欠款也收不回來。

  無奈之下,他回到湖南老家休整,「經常在外謀生的人,回到家裡,就像做客一樣,似乎有點拘謹,雖然非常熟悉家裡,卻又有點陌生。原來在家裡經常使用的東西,重新拿起,順手卻又有那麼一丁點遲疑。家裡人把你當作貴客招待。當一家人融為一家人時,你卻又要起身,去外面的世界尋找活路。」

  2009年春節後,張紹民返京,靠寫作編稿為生。2011年11月,他的最新長篇小說《刀王的盛宴》出版,文化名人鄒靜之、賈平凹、麥家鼎力推薦。

  「《刀王的盛宴》首印7000冊,如果銷售理想,明年6月份我能拿到1萬4千元的版稅,差不多每本書能賺2塊錢。」張紹民說,「我寫作很勤也很快,現在一年加起來,差不多有十萬元收入,相對作家富豪榜上的作家,我是窮作家,但我現在手裡有很多可以出售的好書稿,要是有大買家找我,說不定就發達了!」

  剛說完這句,周周就跳過來,摸了摸他的頭髮,睜大眼睛說,「啊呀!爸爸,你有白頭髮!」張紹民笑了!

  8年前,作家向軍離開老家鄭州,跳上火車,到京城尋夢。

  今年4月25日,房東突然單方面宣布,月租1300元漲到1450元。向軍帶著自己剛剛出版的《雙岸黃源》樣書和幾百本藏書,再次搬家。

  「來北京8年,這是第14次搬家。」向軍喝了一口茶,在他面前放著一本嶄新的《雙岸黃源》,是向軍耗費14年心血創作的,出版已10個月,還沒帶來一分收益。

  第一回發奮圖強

  從倒數第一到重點中學

  向軍的童年是在鄉下度過的,周遭山青水綠,生機勃勃,堪稱孩子的樂土。因父親在光山縣二高當老師,向軍上小學四年級時,去縣城念書了。第一次考試就成了班上倒數第1名,比倒數第2名還低一大截。

  作業交不了不放學,做錯一道題抄十遍。向軍知道了不學習的日子不好過,他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半後,他考上縣城的重點中學。

  課堂之外,向軍習慣獨自沉思。放假期間回到鄉下,目睹小時候最喜歡的樹木被大肆砍伐,記憶中的山雞和野兔消失不見,許多鳥兒也不見蹤影,水土流失讓小河由清變濁,縣裡最大的一條河也被造紙廠汙染,熱愛大自然的向軍如遭電擊,「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他想不明白。

  「對我來說,這是精神危機。」高中,向軍開始寫詩,書寫天空、河流、青山、灌木叢、夢……

  他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人與」,寓意為「人與自然」,並在詩歌中呼籲大家要有環保意識,愛護一花一草。

  2000年,人與在鄭州大學念書期間,廢寢忘食籌備近一年,創辦了民間詩刊《審視》,他在刊首語中寫道:「當我們已經擁有勝利和成功時,還要把失敗和不幸承擔下來;當我們已經擁有財富和權勢時,還要把貧窮和匱乏承擔下來;當我們已經擁有尊嚴和榮譽時,還要把屈辱和羞恥承擔下來;當我們已經擁有幸福和快樂時,還要把痛苦和憂傷承擔下來……」

  《審視》問世後,在詩歌界引起強烈反響,《詩選刊》、《星星》、《詩歌月刊》等各大詩歌刊物紛紛選發其中的詩歌。

  第一次「寫作危機」

  他帶著新書北漂

  關於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從剛進高中到大學畢業,人與持續思考近十年。他覺得自己必須寫點東西,否則內心不安。

  如何下筆?人與始終找不到突破口。「對我來說,這就是遇到了寫作危機。」

  1997年的夏天,他屈腿躺在沙發上,盯著天花板,突然來了靈感,「一氣呵成,完成了第一章的內容!」

  他虛構了一個叫「雙岸黃源」(雙岸,指河流兩岸;黃,指來源於東方;源,指萬物的源頭)的人,借「雙岸黃源」的言行,對思想、知識、技術、女性、雪山、天空、遠處的星……一一抽絲剝繭、深入解析。

  人與說,「當時我以為有三年時間,就足夠完成這部作品,但沒想到,越往後寫,感覺越沉重,進度也越緩慢,感覺自己越來越無能為力。」

  大學畢業後,人與在鄭州一份行業內刊物當過編輯。

  2003年,人與決定去北京。「我始終覺得北京有一種吸引我的東西,具體是什麼我也說不清楚。在鄭州我也可以寫作,但在《雙岸黃源》寫作過程中我有深刻的焦慮感,整天沉思其中,卻不知道下一個章節何時完成。北京是文化中心,在這個地方,我知道自己的深淺,剛來的時候,我有的是野心,而不是信心。」

  我問他,這種野心是指什麼?人與想了想說,就是要成為大師的那種野心。

  第一部作品出版

  剛夠維持他新婚生活

  到了北京,人與的第一感覺是:「北京的陽光與鄭州不一樣,心裡真亮堂。」很快,他找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出版公司做編輯,每逢周末就和一些文友聊天。

  儘管掙錢不多,但人與獲得了極大的信心。當人與意識到《雙岸黃源》的完成,只是時間問題,寫作危機就這樣過去了,他更平靜地面對接下來的生活和寫作。「每寫一段之後,我的內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快樂,這也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體驗之一。」

  在北京,人與寫出了《雙岸黃源》最為重要的一些章節。寫到20萬字的時候,人與將《雙岸黃源》拿到複印店列印裝訂了10本,送給朋友翻閱。

  《雙岸黃源》很快就在京城文化圈內流傳開來,著名環保人士葉欖看到後,找到人與住處,與他徹夜長談,不久甚至出版了一本專著《生態和平在千年的轉折點上》,專門分析評論《雙岸黃源》……

  2010年,《雙岸黃源》中的部分內容在改名《智慧國:雙岸黃源如是說》後得以出版。但在人與看來,這部作品還遠未完成,他會繼續寫,讓「雙岸黃源」走得更遠。就像書中所寫「我要去耕耘人類的清晨,使人類成為一個全稱。」

  今年,人與和追求了6年的女孩結婚了,「呵呵,這就算是解決了感情危機!」接下來,他要解決生活危機,「畢竟是有家庭的人了,不能光想自己。」

  人與算了一筆帳,他和新婚妻子菲兒在北京的生活成本,今年將近3萬元,而他的工資加稿費,一共不足5萬元。「如果在北京發展得不是很順利,那我們就回到鄭州,找一個比較固定的工作,挨著父母生活,也不錯。」

  採訪結束後,我們一起離開咖啡廳,經過一片綠化帶,人與說,自己平時走在路上,看到樹,看到花花草草,會覺得無限親切,「我對它們有一種特殊情感,感知它是夥伴、朋友、戰友,是一種戀情,也是一份希望,它們的世界會給我們未來……」

  每當到了秋末冬初,「看到工人粗魯地鏟草剪枝,我就有罵人的衝動。」他揮了揮拳頭,指著綠化帶嘆息,「本來這些植物還可以生活至少一個月,到冬天自然枯萎,可是那些無知的人,非要提前結束它們的性命,損人不利己,何必呢?!」

  當人與發問時,他和《雙岸黃源》的主人翁「雙岸黃源」一樣,讓人起敬。

  28歲郭敬明 開啟「作家億元時代」

  如果說在十年前,有人說僅靠寫作就能成為億萬富翁,無疑會招來冷嘲熱諷,當年的痴人說夢如今卻要成為現實。

  中國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創立以來,郭敬明每年都進入前五陣容,累計版稅已高達9700萬,即將突破億元!

  中國影壇百億夢已實現,而文壇的百億夢何時能圓?能進入「中國作家富豪榜億元俱樂部」的中國作家還會有哪些?

  今天,「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在華西都市報重磅發布!

  28歲的四川籍作家郭敬明再次發力,以2450萬元的高額版稅重奪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2007年和2008年他分別以1100萬和1300萬版稅名列當年度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中國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創立以來,郭敬明每年都進入前五,累計版稅已高達9700萬,即將突破億元!

  在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度發布的全新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上面出現的名字和版稅收入讓人「步步驚心」,51歲的漫畫家朱德庸雄踞榜首,十年間輕鬆捲走6190萬人民幣。

  朱德庸本人抵制物慾橫流的生活,18年只換三部手機,他說:「人們在得到財富的同時,卻無法得到幸福。」可有趣的是,他不斷通過漫畫抨擊拜金主義,但財富卻源源不斷地流入其銀行帳戶。

  歷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布均引發巨大轟動,作家登榜會鼓勵更多人堅持自己的寫作夢想,為這個時代貢獻更多精神財富。中國影壇百億夢已實現,而文壇的百億夢何時能圓?能進入「中國作家富豪榜億元俱樂部」的中國作家還會有哪些?是朱德庸、南派三叔、鄭淵潔、楊紅櫻他們嗎?

  今天,華西都市報記者為您詳細解讀作家富豪榜三大榜單,深入揭秘中國文壇的財富進化論,「透析」八大進化基因。不敢保證你能被克隆成作家富豪,但絕對可以讓你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

  1.誰在買單?

  青少年讀者在捧星

  【榜單解析】: 「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最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青少年讀者是最大的書市消費群體,榜單前三名郭敬明、南派三叔和鄭淵潔的書基本上都是青少年讀者在為其買單。

  據華西都市報記者調查,郭敬明、南派三叔和鄭淵潔最大的粉絲群剛好來自三個年齡段,鄭淵潔的讀者一般在10歲左右,郭敬明的讀者在15歲左右,南派三叔的讀者則在20歲左右。今年位居第四的川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去年也曾以2500萬版稅高居榜首。

  除了這四人作品牢牢地瞄準青少年讀者為最大消費目標,今年排名第五位的安妮寶貝被不少文藝小女生所熱捧,排名第六位的江南和第七位的韓寒則是文藝青年的最愛,前者對中國年輕一代給予幻想,而後者則分享的是新銳思想。排名第十位的蔡康永是港臺地區最有文採的娛樂主持人,憑藉《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以450萬版稅首度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他的粉絲幾乎也全是15到30歲的年輕讀者。

  在資深出版人眼中,鎖定目標讀者是作家創造財富的起手式。國內著名出版人金麗紅、黎波總結說:「目前國內的購書人群就是8歲到18歲的青春閱讀群體,他們是閱讀主體,他們的閱讀以學習知識、了解社會、增長閱歷為目的。」因此,「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前十名中有七位作家富豪竟然全是青少年讀者催生出來的,這也創造了「中國作家富豪榜」持續發布6年以來一個最新紀錄。

  2.誰在上位?

  內地原創漫畫崛起

  【榜單解析】:「漫畫是中國圖書出版業的新軍,近五年發展勢頭迅猛,不少國內原創漫畫作家都成新興的百萬富豪。」中國作家富豪榜創始人吳懷堯說,今年推出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是大勢所趨,調查2001年至2011年十年間,中國漫畫作家(含港澳臺)在內地主要作品的版稅總收入。

  從漫畫作家富豪榜來看,朱德庸以6190萬元高居榜首,領先第二名幾米3000多萬,這個巨大的優勢來自於朱德庸的勤奮多產和他讀者群的老少通吃,他的《雙響炮》、《澀女郎》、《醋溜族》等漫畫風靡華人世界數十年,再版無數,去年又推出人氣大作《我們都有病》,以絕對優勢高居首位其實並不奇怪。

  雖然朱德庸和幾米兩位臺灣漫畫家佔據前兩名,但從第三名的周洪濱開始一直到第十五名的美女漫畫家夏達,13位上榜漫畫家除了排名第5的敖幼祥,其餘12位全都是內地新生代漫畫家,比如畫《阿衰 ON LINE》的貓小樂,畫《爆笑校園》的朱斌,畫《阿狸·夢之城堡》的HANS等都是近幾年在國內極有口碑的年輕漫畫家,他們的版稅都是100萬起跳。

  據了解,本土原創漫畫快速崛起的原因除了國內動漫市場發育逐漸成熟之外,和國家和政府對動漫產業的大力扶持也有密切關係。不久前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和新聞出版總署下發了《關於國家動漫精品工程申報工作的通知》,之後又在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中增設國家動漫獎,作為和文華獎、群星獎並列的子項。

  3.誰仍堅挺?

  經典作品再度受寵

  【榜單解析】:無論是2011年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還是其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我們都可以看到,傳統經典讀物的全面回歸已經成為潮流。《百年孤獨》、《白夜行》等再次取得不俗成績。

  2011年5月30日,《百年孤獨》中文版首發式隆重舉行,坊間傳言花巨資拿下該書中文版權的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成為文化界的熱議對象。在新鮮出爐的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上,我們赫然看到,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以1100萬元成為當之無愧的NO.1,擠下了去年的冠軍J.K 羅琳。這個數字也證實了該書出版方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的確是花了「巨資」。

  中國作家富豪榜創始人吳懷堯稱,新經典在籤下《百年孤獨》的同時,籤下了馬爾克斯其他重要作品,甚至提前支付了部分版稅,「而《百年孤獨》的銷量,保守估計,出版3年內能突破200萬冊,5年內有望達到300萬冊……」

  《百年孤獨》的走紅並非個案,傳統經典讀物全面回歸已經成為潮流,《中國作家富豪榜》不光是反映作家財富變化,同時也是觀測讀者閱讀口味和潮流走向的靈敏風向標。繼前四屆金庸榜上無名後,這位「武林盟主」終於在「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現身,今年又以220萬版稅戰績榮登「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19位。

  此外,在日本走紅了近三十年的著名作家東野圭吾憑藉《白夜行》也獲得了「外國作家富豪榜」第五名的好成績,他的版稅480萬,超出了以《賈伯斯傳》而成名的艾薩克森。

  4.誰來稱王?

  小四聚沙成塔

  【榜單解析】:2011年,是郭敬明出道以來收入最豐的一年,也是其事業達到頂峰的一年。從2006年開始,他就在《中國作家富豪榜》上幾度沉浮,第一屆位居第五,第二三屆蟬聯第一,第四五屆滑至第二,直到今年以2450萬版稅的驕人戰績成為 「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暢銷書之王」。

  郭敬明的成功並非一朝一夕,他從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愛與痛的邊緣》開始,從一個自貢的無名小卒到現在鼎鼎大名的「郭董」,這個小個子青年背後的付出不可謂不艱辛。他的高產堪稱是青春文學作家的楷模甚至是勞模,從《幻城》到《悲傷逆流成河》,從《1995-2005夏至未至》再到《臨界·爵跡》,寫作之餘還開公司、辦雜誌,創造一個又一個勵志奇蹟。

  今年他的《臨界·爵跡Ⅱ》首發,郭敬明帶領旗下作家共計29名齊聚上海書城進行籤售,籤售圖書數量突破17600冊,打破了他之前在北京籤售時創下的15000冊的紀錄,他的財富紀錄也是不斷再被刷新和創造。其實早在2009年,郭敬明就稱自己的版稅只佔自己收入的20%左右,其餘來自公司盈利和他自己的代言,或許郭敬明已經悄悄邁入了「中國作家億元俱樂部」的大門。

  5.誰在營銷?

  網絡銷售佔30%

  【榜單解析】:所有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的富豪作家其實都應該感謝不斷發展的電子商務網站,以及花樣不斷翻新的圖書銷售渠道。

  吳懷堯對華西都市報記者介紹說,隨著圖書銷售渠道的多樣化,新華書店(主渠道)、民營書店(二渠道)和網絡書店在圖書銷售佔比上發生了顯著變化,「其中網絡書店的佔比呈現明顯的增長態勢。」不久前,蘇寧易購率先喊出「0元售書、顛覆全網、史無前例」的爆炸性促銷口號。迅即,當當網就推出「圖書音像滿100返200」、「10萬種名社好書,滿八八折上再八八折」;而京東商城也不甘人後,宣布「購書滿200打對摺」……網絡圖書推貨潮一浪高過一浪。

  當當網副總裁王曦告訴記者,當當網在圖書銷售方面,已經佔到很多暢銷書總量的30%,這意味著,如果一本暢銷書在全國賣掉10萬冊,在噹噹的銷量就能達到3萬冊。王曦透露,「有些兒童讀物的佔比會更高,遠超30%。」《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在噹噹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00萬冊。

  6.誰吃老本?

  「一招鮮」很賺錢

  【榜單解析】:從歷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你會發現,那些助力作家榮登作家富豪榜的暢銷書,都有一個規律,寫得好的書,不一定賣得好;但賣得好的書,一定是同類作品中最通俗的傑作。以歷史類暢銷書圖書為例,《卑鄙的聖人:曹操》、《萬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兒》,莫不如是。

  和郭敬明一樣,當年明月也是《中國作家富豪榜》的熟客,從2007年第一次上榜,一直到今年,連續5年,《明朝那些事兒》就像護身符一樣,保佑他年年上榜,將「一招鮮,吃遍天」這句老話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種案例屢見不鮮,四川籍作家何馬憑藉《藏地密碼》2008年上榜,今年再次憑藉「《藏地密碼聖神大結局》」爆發,以260萬元榮登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15位。外國作家J.K 羅琳更不用說了,每次都是靠《哈利波特》系列在《外國作家富豪榜》稱王稱霸。

  這些「一招鮮」作家有兩個成功竅門,一是寫系列,一本走紅之後繼續推續集,《明朝那些事兒》續了6本,《藏地密碼》續了9本,作者一定要把關於這個題材的全部資源榨乾,此外必須要寫得通俗容易看。

  7.誰在討巧?

  書和影視劇雙贏

  【榜單解析】:今年上榜的不少作家都和影視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郭敬明和天娛傳媒籤約後,首個動作就是宣布將其暢銷力作《小時代》拍攝成為偶像劇。今年電視界最火的現象之一就是《步步驚心》的熱播,該劇不光成為坊間談資催生話題,也帶紅了不少新星,該書作者桐華以290萬在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名列第14位。

  張藝謀新片《金陵十三釵》和馮小剛新片《溫故1942》都是從小說改編而來,前者出自嚴歌苓,後者出自劉震雲,保守估計,這兩部電影將會為中國電影貢獻近10億的票房,小說和影視劇的聯姻創造出的財富實在讓人感到咋舌。

  《杜拉拉升職記》被譽為白領女性的職場寶典,講述了都市白領杜拉拉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職員,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長為一個企業的高管的故事。由徐靜蕾執導的同名電影和由陳銘章執導的32集白領職場勵志劇都是根據李可的小說改編。2008年,在圖書市場一片蕭條聲中,職場小說《杜拉拉升職記》卻一反常態地火了。《杜拉拉1》面世後,大賣60萬冊。緊接著《杜拉拉2》又登場了,市場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今年李可寫出《杜拉拉大結局》以210萬版稅再次榮登作家富豪榜,其實也是趁著影視劇熱播為這個系列畫上完美句號,通常觀眾沉迷於一部影視劇,都會找它的小說原著閱讀,從而又帶動了小說的銷量。

  8.誰在退出?

  餘秋雨成老闆

  【榜單解析】:你還記得「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的首富是誰嗎?餘秋雨!曾經馳騁文壇的餘秋雨已經很多年沒有在中國作家富豪榜上露過臉,自從2010年寫了《我等不到了》之後就基本淡出文壇,因為他現在醉心於炒股。

  據悉,現在餘秋雨以518.64萬股持股數位列某上市公司十大股東行列,股份市值將達1.56億元。

  通過寫作功成名就,財富積累到一定數目,有些作家會選擇全身而退,相比以往在枯燈下筆耕不輟,開公司,參與資本運作讓他們的興趣更加盎然。

  讀書人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而作家目前正流行寫而優則商,其實在整個出版圈,寫而優則商已經是常態,比如鳳凰聯動的張小波,磨鐵圖書的沈浩波、萬榕的路金波還有策劃財經圖書的吳曉波,這圈內有名的「四大波」其實最初都是以作家或詩人身份為公眾所了解。不過,書寫得好不好和老闆當得好不好,並沒有必然的關係。

相關焦點

  • 第十屆作家富豪榜發布 山西作家4人上榜_山西新聞_山西新聞網...
    和之抗衡的是年齡更小的讀者軍團,為孩子們寫作的「童話大王」鄭淵潔是常年在榜老客,楊紅櫻憑《笑貓日記》以年版稅1830萬元位列第4,沈石溪靠《狼王夢》以1200萬元排在第9。    郭敬明、韓寒都是靠小說打出一片天地的,郭敬明一度登頂作家榜首,但第十屆作家榜上,他首次跌出十強,位列第20名,韓寒已經跌到第55名。他們的表現跟近幾年將重心轉移到影視領域有關。
  • 作家富豪榜公布郭敬明韓寒無緣十強 兒童文學作家火熱
    《淘氣包馬小跳》    本周第十屆作家富豪榜公布,這份榜單匯集了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間,作家在內地主要作品的版稅總收入,以發行價×定價×版稅率的方式計算得出。當然,榜單中也能找到金庸、餘秋雨、易中天、王躍文、周國平等成名已久的作家身影。  與此同時,曾經拿下第六屆作家排行榜首位的郭敬明,以及當紅作家韓寒名次則出現大跌,雙雙無緣十強,前者位列第20名,後者更是止步50強。  兒童文學作家為啥這麼火?
  • 第十二屆作家榜主榜發布 兒童文學作家持續火熱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2018年4月13日,封面新聞、大星文化、作家榜APP全國獨家重磅發布了最後一個,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榜單——作家榜主榜。從四川成都走出去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時隔八年再次重歸中國作家榜榜首。
  • 「童書皇后」楊紅櫻回應業內批評:讓他們說去!
    昨天,著名童書作家楊紅櫻在杭州天長小學,參加了一場主題為「天天一起來閱讀」的讀者見面會。  楊紅櫻有著「童書皇后」之稱,2000年以來,其 《女生日記》、《淘氣包馬小跳》《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笑貓日記》等一系列作品風靡小學校園。有人把她稱為中國的J.K。
  • 「童書作家榜」首度發布:楊紅櫻榮登榜首 成最吸金作家
    第13屆作家榜首度發布「童書作家榜」2019年4月16日至18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大星文化、作家榜經典文庫,全國獨家發布萬眾矚目的「第13屆作家榜」。自從2006年作家榜橫空出世以來,每年都受到億萬讀者熱議。從作家到作品,甚至是作品孵化出來的IP,都受到了現象級的關注。
  • 漫畫作家富豪榜周洪濱居首 日本作家中國吸金忙
    時隔一年,記者在成都再次見到中國作家富豪榜創始人吳懷堯,發現這個年僅28歲的湖北小夥子又消瘦了幾分。他笑著說:「這幾天我太累,來成都的這72個小時,我只睡了7小時。」日前,吳懷堯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講述了今年制榜背後很多不為人知的趣聞。據悉,最終獲獎名單將會在29日的「2012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文化盛典頒獎典禮上揭曉。
  • 莫言獲諾獎獎金750萬元 盤點寫作致富的作家
    著名作家郭敬明、南派三叔、鄭淵潔,分別以2450萬元、1580萬元、120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前三甲,證明目前青少年依然是國內閱讀主力軍;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憑藉其代表作《百年孤獨》,成功問鼎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據調查,馬爾克斯2011年在中國的版稅收入 高達1100萬元,有力證明經典文學作品的持久號召力,緊隨其後的是
  • 除了「馬小跳」和「笑貓」楊紅櫻致力開發兒童科學童書新IP
    據悉,由中國科普研究所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的「繁榮科普創作學術沙龍」之科學童話創作研討沙龍在京結束。本次沙龍活動以2019天府書展閱讀形象大使、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的科學童話作品《我們的地球》系列為基礎展開研討,發現兒童科學童書新IP。
  • 作家富豪榜常客「一直特立獨行的貓」自曝成名史
    她是「一直特立獨行的貓」,人稱星姐。現在的她,是百萬冊暢銷書作家、連續兩年名列作家富豪榜,書被知名影星黃曉明推薦,真正享有了財務自由和人生的自由。迅速開始有出版社來邀請出書,很多媒體邀請開專欄。她突然意識到,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建立起在下班之後的一個個人品牌,而這個品牌也為她個人帶來豐厚的回報,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名氣上的。
  • 楊紅櫻作品銷3000萬冊卻爭議不斷 引書業界反思
    從1998年7月國內書業數據調查公司開卷的第一次監控,到今年的7月份,開卷監控和推演得出的數據是,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所有作品的銷售量已達2600萬到3000萬冊之間。2008年前六個月,少兒暢銷圖書前180個席位中,楊紅櫻一個人獨據71席。這似乎是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銷售神話,然而它確確實實發生了,楊紅櫻可謂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暢銷的作家,有輿論稱「楊紅櫻改寫了中國當代兒童文學史」。   與此同時,楊紅櫻和她的同行J.K.羅琳一樣,開啟了一個爭議世界。
  • 跨界獨攬作家榜兩項大獎 劉同成最懂年輕人作家
    12月19日,改名為「中國作家榜」的2014年作家富豪榜公布主榜單,傳媒人劉同從去年第十四位躋身今年四強。在次日的榜單頒獎禮中,劉同獨攬「年度最暢銷跨界作家」「年度最佳勵志書」兩獎,人氣爆棚。
  • 馬未都:30年前,鄭淵潔在北京買了10套房子,用途你一定想不到!
    馬未都:30年前,鄭淵潔在北京買了10套房子,用途你一定想不到! 馬未都和鄭淵潔相識,還是源於10年前的一次電視節目,兩人相談甚歡,很快就成了朋友,鄭淵潔曾專門為馬未都寫過一篇博文,稱他為真正的大師,能讓「嫉惡如仇」的鄭淵潔如此誇讚,可見馬未都的功底深厚。
  • 全球作家富豪榜揭曉!哈利·波特作者羅琳不是第一?
    全球作家富豪榜揭曉!哈利·波特作者羅琳不是第一?參與互動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2日電 福布斯12日發布
  • 劉同登第八屆作家富豪榜 成不了郭敬明成"小易中天"
    12月5日,華西都市報全國獨家重磅發布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主榜名單,跨界作家、知名傳媒人劉同,以年版稅715萬的成績,首次榮登第八屆作家富豪榜第14名,備受關注。據悉,劉同被粉絲親切地稱為「班長」。在昨日的演講舞臺上,劉班長一人擔綱主持人和主講人,與現場同學分享自己的青春經歷、職場經驗、採訪技巧等。
  • 盤點77年恢復高考後的名人大咖,最後一位更是中國的驕傲
    眾所周知,在「文革」時期一度停止高考,直到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同年12月,高考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展開。這也是距今為止,唯一一次高考在冬天舉行。恢復高考的招生對象主要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
  • 楊紅櫻:閱讀是一輩子的事
    6月4日,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亮相成都購書中心,為現場近百位小書迷和家長上了一堂老少皆宜的閱讀課。她不僅與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了《淘氣包馬小跳》《笨女孩安琪兒》《會走路的小房子》等書中的有趣情節和故事,還以自身經歷與在場的家長們分享了自己的教育觀,提出了個性鮮明的閱讀主張。
  • 201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201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100名名次姓名淨資產(億美元)國家>11李嘉誠/Ka-shing Li260中國香港23郭炳江、郭炳聯兄 弟/Thomas & Raymond Kwok200中國香港
  • 瀋陽——作家笛安成名的起點
    笛安在瀋陽﹏﹏你們喜愛的笛安,還似女孩的模樣面對觀眾的提問,有點淡淡的羞澀和可愛這是笛安在瀋陽廣播電視臺的六百演播間回答現場觀眾的問題笛安簡介笛安個人資料介紹笛安,女,全名李笛安,中國作家2012年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著名作家李銳的女兒,1983年生於山西太原,2001年畢業於太原五中,同年考入山西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 2002年赴法留學,在巴黎索邦大學學習社會學,2010年獲得碩士學位。現在是最世文化籤約作家,《文藝風賞》雜誌主編。獲第八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
  • 袁亞湘院士獲第六屆蘇步青應用數學獎
    8月12日在湖南湘潭舉行的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第十四屆年會開幕式上,頒發了第六屆蘇步青應用數學獎。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獲此殊榮。   袁亞湘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非線性優化計算方法。他在非線性優化方法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的傑出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