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圖為2010年10月16日,中國作家莫言第二屆中美文化論壇上在發言。
今年6月,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對外公布諾獎獎金縮水的消息。按照章程,文學獎獎金將為800萬瑞典克朗。按照中國央行昨日(10月11日)公布的匯率,這筆錢兌換成人民幣為750萬元。
![]() |
莫言讓中國人聚焦「諾獎」 |
莫言較長時間內,一直以超低賠率位列歐洲博彩公司競猜榜單榜首。央視今年首次獲邀採訪諾貝爾文學獎,這是莫言獲獎的信號?
昨晚有消息說,莫言已經飛赴斯德哥爾摩。
2012年,中國人離諾貝爾獎很近……
【莫言冷】
「為什麼我不願意談這個話題?因為一談馬上就會有人來攻擊,很多人在批評中國作家有諾貝爾獎焦慮症,對我,這種批評就更多了」。
——莫言說諾獎
【莫言熱】
雖然博彩網站有胡亂猜測的情況,但這次熱捧莫言並非空穴來風。長期以來,莫言的作品如《紅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等都很為瑞典文壇所看重,而其由瑞典漢學家陳安娜女士翻譯的巨著《生死疲勞》今年剛在瑞典成功出版,在哥德堡國際書展上被隆重推薦。從種種跡象來看,莫言獲獎的可能性或高於村上春樹。
諾貝爾文學獎歷年來都備受關注。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諾貝爾文學獎官方網站獲知,今年文學獎頒獎時間確定,時間為瑞典時間11日13時(北京時間11日19時)。中國作家莫言此前較長時間內,一直以超低賠率位列歐洲博彩公司競猜榜單榜首,使得中國文化圈對今年諾獎表現出格外的熱情,昨日,不少網友直接表示:「坐等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莫言拿獎有先兆?央視首次受邀採訪諾獎
就在諾貝爾文學獎開獎的前一天,連續猜中三年諾獎得主的英國博彩公司Ladbrokes關於諾貝爾文學獎的賠率又發生戲劇性變化。在公司的網站上,愛爾蘭文學元老威廉·特雷弗的賠率從1賠100縮少至1賠8,一躍成為拿獎的大熱門。截至昨晚10:00,Ladbrokes公司的賠率表上,特雷弗、村上春樹已經超過中國作家莫言。有網友分析:「等到開獎的前兩天,突然名次飆升的作家,才可能得獎。」
不過,昨日下午,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官方微博「CCTV新聞值班室」發了一條微博,讓不少人對莫言拿獎的預測又提高不少。
該微博稱:「央視首次獲邀採訪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獲獎的信號?」「法新社此前報導,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很可能在中國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中產生。全球獲準採訪諾貝爾文學獎的只有三家電視臺,央視首次受邀進行採訪。」該消息一出,立即在網上廣為轉發。
得不得獎都狂歡?莫言出版物成書市搶手貨
據上海文藝出版社工作人員透露,莫言的獲茅獎小說《蛙》從2009年出版至今共印刷20萬冊,因為諾獎的關係,近日庫存的5000多冊已被搶購一空。
華西都市報記者在當當網上看到,各種莫言文集、選集、散文集、精選集共幾十種不等。除此以外,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曹元勇昨日也發微博透露,上海文藝出版社將出版莫言作品系列,「包含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共計16本,囊括了莫言迄今出版的所有小說作品,新版本將於近日入庫。」
莫言成為熱門人選,也受到不少業內同行的力挺。徐坤在微博上表示,「莫言若獲獎,對中國整個文學行業提振士氣;明天莫言若獲不上,明年後年大後年……我們每到十月,都重複拿他過諾貝爾文學狂歡節。」
《收穫》雜誌編輯部主任、莫言多部作品的責編葉開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莫言得獎是大好事一件,可以讓外國讀者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學。」圈內說麥家:外界認可不應影響創作
昨晚,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到莫言的好友麥家,對於莫言成為獲獎熱門,他表示力挺,「不管是從同行角度,還是讀者、朋友,我都希望莫言能得這個獎。如果莫言獲諾獎,會讓很多人高興,可以激發很多普通人對文學的愛好和關注,哪怕只是短暫的激發。而且,中國作家能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世界文學界對中國文學的一個認可吧。」
但麥家也清醒地強調,「但是我們不要妄想以為,哪一個中國作家得了這個獎,我們的整個中國文學的水準就得到多麼大的提升。這也是不現實的。而且,不管得不得獎,對於一個作家來講,寫作都是個人內心的事情,外界的認可不應該影響到這個作家的創作。」
李敖:諾獎有偏見,並不公正
最近,莫言成為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熱門的消息滿天飛。而2000年,李敖的長篇小說就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對於這個中國人最為看重的世界性文學獎項,李敖的評價是它「帶有偏見」。
談到自己曾獲諾貝爾獎提名,李敖表示:「那根本不算什麼,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的文學教授和語言學教授都有提名資格,瑞典文學院每年都會收到數百個提名,但最終還是要看被提名的小說到底怎麼樣。」《長江日報》
截至華西都市報記者昨晚10:00發稿時,博彩公司Ladbrokes的榜單上,莫言排在第四位,賠率為1賠8,位列前三的分別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匈牙利作家彼得·納達斯和愛爾蘭作家威廉·特雷弗。博彩盤
猜!
博彩公司曾連中「三元」「他們對世界文學有了解」
由於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嚴格保密,每年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之前,歐洲各大博彩公司都會制定出賠率表,供彩民投注,打造預測文學獎得主「全民競猜」。
尤其是近幾年來,博彩網站的命中率居高不下,引起了文學界及廣大讀者的格外重視。例如,英國博彩公司Ladbrokes曾連續3年(從2004年至2006年)猜中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地利女作家埃爾弗裡德·耶利內克、英國作家哈羅德·品特和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2011年文學獎得主公布前夕,該博彩網站突然將瑞典詩人特朗斯特羅默從買1賠13壓低到買1賠2都不到,後來果然是他獲獎。此事還曾引起瑞典肅貪檢察官著手調查,了解是否存在信息洩露的可能。
當然,諾貝爾文學獎畢竟不是那麼好猜,「大熱倒灶」的案例也是常見不鮮。比如米蘭·昆德拉就被認為是「被諾獎遺忘的大師」。在2010年,特朗斯特羅姆曾經達到過賠率表第一,但當年的獲獎者是略薩。
《收穫》雜誌編輯部主任、莫言多部作品的責編葉開一直關注諾貝爾文學獎,對博彩公司與諾獎的關係有一定了解,「博彩公司的人年年開這個盤口,他們並不是隨意而為,而是對世界文學的總體狀況還是有一定水準的了解。他們預測開出的人選名單,基本上是在大家認可的大圈子裡,不會有太大的冷門。但是具體是誰,博彩公司事先不可能有準確把握。」
歷史上共有108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有83位來自歐洲國家,12位來自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亞洲各4位,大洋洲1位。這108位得獎者,73人的成名身份是小說家,23人是詩人。如果以10年為一個年齡段,獲得諾獎機率最高的年齡段是71-80歲,共有33人在這個年齡段獲得諾獎。評委席
評!
評獎程序複雜提名名單50年後才公開
由18名院士組成的瑞典文學院會首先選出5名院士組成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獎前期工作。每年9月,委員會會把提名次年諾獎候選人的邀請發往世界各地。提名人必須遞交正式提名信,並附上候選者資料,於次年2月1日前送達。委員會先將不夠格的提名者排除,然後將有效提名集中登記在「初選名單」,即所謂的「長名單」。4月,委員會將提交一份壓縮到15人左右的「半長名單」給文學院,5月底,根據院士們的意見,確定最後大約5人的「短名單」。從6月開始,全體院士的主要任務就是閱讀5名候選人的作品、撰寫評估報告,並在最後進行表決,得票超過半數者則成為文學獎得主。根據評獎規程,評獎前期和中期的磋商過程要等到50年後才會對外公布,而最後的投票詳情將會永遠保密。獎金池
縮!
經濟不景氣今年獎金「縮水」兩成
今年6月,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對外公布諾獎獎金縮水的消息,「在2012年6月11日的會議上,諾貝爾基金會各委員會主管將2012年諾貝爾獎各獎項獎金額設定為800萬瑞士法郎……這是從長遠考慮避免基金資本受破壞的必要措施。」而在過去的11年中,這一金額一直保持在1000萬瑞典克朗。
據《第一財經日報》的報導文章指出,諾貝爾基金會執行董事海根斯騰解釋,降低獎金額度是基於對當前以及今後幾年金融市場走勢的判斷。而且,海根斯騰認為,歐美糟糕的經濟形勢很有可能再延續一段時間,「降低獎金數額是一項未雨綢繆的舉措,」需要「節衣縮食」,「如果未來騰挪出空間了,我們可以再把獎金漲回來。」本組稿件除署名外由華西都市報記者張杰採寫
莫言已飛到斯德哥爾摩?
昨日下午,微博認證為「暢銷書作家」的孫鑰洋,發微博稱,「最新消息!一位莫言老師的朋友透露說,莫言老師今晨已經飛往斯德哥爾摩。這說明實際上中國作家莫言即將成為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於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11日13時正式公布。提前祝賀莫言老師!」
該微博也引來不少媒體認證微博評論。隨後,華西都市報記者也電話聯繫到孫鑰洋本人,他表示,「我也是聽說,並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據我了解的情況,可靠性還是比較高的。」華西都市報記者追問「莫言老師的朋友」是誰,孫鑰洋說:「莫言老師一向低調,你看他近期都不大接受媒體訪問,所以這個我還是不能說。」記者提及,有網友提出質疑,「都是打電話通知,又不是馬上舉行頒獎大會,莫言有可能去那麼早嗎?」對此,孫鑰洋的解釋是,「他提前去,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應關注文學意義上的莫言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今年在中國引起了空前熱烈的爭議,原因是中國小說家莫言被認為是獲獎的最熱門人選之一。莫言是最有資格(和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其一,強烈的批判意識;其二,勇敢的先鋒主義美學態度;其三,鮮明的本土色彩;其四,很不幸,諾貝爾獎的評委除了一人之外都不懂漢語,而在當代中國最優秀的作家裡,被翻譯介紹到西方文字最多的,是莫言的作品。
在世界文學和藝術史上,尤其是二十世紀以來,有無數例證可以說明,即使那些現實中有過相當不光彩作為的作家和藝術家,我們仍然不可能抹殺他們作品的偉大。只要莫言的文學成就已可與大師比肩,支持他獲諾獎的理由之一甚至也可以是更好地批判和反省,包括莫言、自我、他人……但就諾獎而言,畢竟是寫作獎,關注的是作品的力量,不是作家的個人身份和行為。只要我們認真讀過莫言的《酒國》、《生死疲勞》、《十三步》、《蛙》等小說,就不能否認,莫言的思想與藝術高度絕不是表面膚淺的「迎合現實」可以解釋的。相反,莫言令人震撼地挖掘了現實和歷史中最隱秘的真實,並且用各種富於魔力的敘述方式表現出來,迸發出巨大的批判性言說力量。 《新京報》
莫言回應「諾獎」傳聞2006年1月
「我認為,當這些人被提來提去時誰都沒戲,很可能是一個被大家忽略冷落遺忘的人才有可能獲獎,我覺得我沒有可能,真的。」2006年10月
「幾乎所有的中國作家對諾貝爾文學獎的問題都比較害怕、反感,而幾乎所有中國媒體採訪時都不會忘記問這個問題,然後把諾獎情結強加到我們身上,搞得包括我在內的中國作家很為難。」2012年5月
「我沒有獲過諾獎,但為諾獎作者作品寫推薦語,我很榮幸。」2012年10月
「在它的歷史上,也確實有很多作家缺席,而獲獎作家裡面,有的人的作品也並不是我們都很欽佩。」
著名作家郭敬明、南派三叔、鄭淵潔,分別以2450萬元、1580萬元、120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前三甲,證明目前青少年依然是國內閱讀主力軍;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憑藉其代表作《百年孤獨》,成功問鼎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據調查,馬爾克斯2011年在中國的版稅收入 高達1100萬元,有力證明經典文學作品的持久號召力,緊隨其後的是《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冒險小虎隊》作者布熱齊納,他們分別以900萬元、75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位列二、三。
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全新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今年首次發布,統計時間為2001到2011十年間,中國漫畫作家在內地主要作品的版稅總收入,著名漫畫作家朱德庸、幾米、周洪濱,分別以6190萬元、2500萬元、1830萬元的版稅收入,躋身「漫畫作家富豪榜」前三甲,中國原創漫畫的復甦令人欣喜。
中國作家富豪榜是持續追蹤記錄中國作家財富變化,反映中國全民閱讀潮流走向的文化榜單品牌。自2006年至今持續舉辦至第六屆,成為當下中國關注度最高、話題性最強、影響力最大的文化盛事!此前每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布,都會迅速引發全國關注,吸引億萬讀者持續熱議作家群體,各大媒體對中國作家富豪榜鋪天蓋地的報導,也讓更多人了解中國作家生存現狀,關注本土原創作品。
本年度中國作家富豪榜調查期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作家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光榮!因為他們僅憑手中筆和無 限想像力,就為世界帶來光亮,為讀者帶來精神食糧;文學是文化的核心,作家榮登作家富豪榜,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文化強國的跡象。我們將持續觀察、記錄、報導中國作家,持續為本土原創作品加油、吶喊、喝彩,持續為推動「全民閱讀時代」到來與中國文化產業復興努力!
本年度,華西都市報獨家策劃「富作家,窮作家」的年度重磅大型報導,為您講述中國作家生存現狀與財富秘密,也祝福您在工作之餘,享有閱讀的幸福。
同時,我們也借《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榜之際,公布一種真相:五年來,國內一線城市青少年不斷催生超級作家富豪,而抽樣調查顯示,近5800萬農村留守兒童在課堂之外,更渴望閱讀!在此我們提醒普天之下所有在外務工的父母,您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是儘早讓孩子開始閱讀,愛上閱讀,因為閱讀改變人生!如果您的孩子在農村生活,與其給孩子買一堆玩具,不如每年花100塊錢為孩子買書,閱讀會影響孩子一生性格的形成,好書讓您的孩子一生受益!
![]() |
童話巨富鄭淵潔 |
小學未畢業 1.8億冊銷量雪恥
一部分作家先富起來,我們歡欣鼓舞,但調查表明,國內版稅收入過億的作家不會超過10人,歷年來榮登作家富豪榜的作家也不過118人,絕大多數作家在收入上,屬於絕對的弱勢群體,大多數寫作者的稿費收入連生存都不夠,我們為之揪心;但無論是富作家還是窮作家,他們對夢想的執著都值得尊敬!
本年度我們面對面專訪了4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作家,他們的貧富差距令人震驚,有的作家全部存款不足5萬元,有的作家辛苦一年能掙10萬元,有的作家一年收入遠超1000萬元,有的作家已是億萬富翁,作品商業化運作中……他們是中國作家的縮影,他們的光榮與夢想,努力與堅持,必將帶給您深深地震撼。
讀完本組報導,您多半會感嘆一聲:作家登上作家富豪榜,真光榮!
「可能是我沒上大學的緣故吧,一位知名大學教授嘲笑我,咱們這兒有人不知天高地厚,一個人寫一本月刊,他說如果我能夠寫兩年,他就把名字倒著寫。」
1986年夏天,廬山。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會議在此召開。三十一歲的鄭淵潔遭遇意外:被人當眾羞辱,弄得灰頭土臉。
一人一筆26年數錢不忘做慈善
憋著這口氣,鄭淵潔一寫就是26年,《童話大王》都是鄭淵潔一人所寫。一次他和崔永元喝啤酒,兩杯下肚,崔永元說,我能不能也寫幾篇登上,鄭淵潔說,絕對不行。迄今為止,《童話大王》累計印數高達1.8億冊,而鄭淵潔創作的皮皮魯、魯西西、舒克和貝塔、羅克等經典童話人物,更是陪伴了無數讀者成長。 2005年5月10日,北京大學特地為《童話大王》月刊20歲生日舉行了隆重的生日慶典——對夢想的堅持和勇氣,讓鄭淵潔揚眉吐氣!
2009年,鄭淵潔以2000萬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第四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成為公眾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一年後,青海玉樹發生地震,鄭淵潔慷慨解囊,向災區捐款100萬元人民幣,用於災後重建小學新校園……
普通工人的「起步價」一首詩掙了10元
鮮為人知的是,在正式開始寫作之前,鄭淵潔唯一的工作,是在工廠看水泵。
那時他才二十二歲,年輕又迷茫,「工廠打了一口井,為全廠提供生活用水,我的職責是開啟水泵,將井裡的水抽上來輸入工廠每個衛生間、食堂、澡堂。」這份工作,鄭淵潔悶不吭聲地幹了整整五年,其間實在無聊了,就會隨便寫點東西。
偶然的機會,他將自己寫的詩歌投稿,「沒想到竟然發表了!」這讓鄭淵潔欣喜若狂,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看到新的希望。直到現在,鄭淵潔還清楚地記得,因為這首詩歌,他領到了10元錢的稿費,這筆錢是他當時工資的四分之一。
之後,鄭淵潔一發不可收,陸續發表了近百首詩。但是和那些真正的詩人打過交道後,他不免有些失落和失望,「覺得在寫詩方面,自己只是三流。」
瞄準弱項求「一流」:選童話只因沒人寫
如何才能做到一流?他將所有的文學體裁寫在一張掛曆的背面:詩、散文、報告文學,接著小說、戲劇……倒數第二是童話,最後一項是相聲。
反覆琢磨,鄭淵潔選擇了童話,「很簡單,上學少的人想像力豐富。要知道,獲得知識的過程是一個扼殺想像力的過程。而童話,最需要的莫過於想像力。」
不久,一些期刊陸續出現署名「鄭淵潔」的童話作品。再後來,鄭淵潔了解到,有的期刊在刊登了他的童話連載後發行量上升,他找到期刊主編要求增加稿費,結果人家很不高興地反將一軍:「你怎麼證明,是由於你鄭淵潔的作品,導致我們刊物的發行量上升的?」這個問題讓鄭淵潔窘迫,是啊,怎麼證明呢?!
想來想去,他終於想到了辦法:「證明的辦法只有一個:這本期刊只刊登我一個人的作品。」然後通過多方聯繫,就有了專門刊登鄭淵潔作品的雜誌《童話大王》,第一期是1985年5月10日問世,當期印數13萬本。當時他覺得只要堅持3期就算勝利。沒想到一年後,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場景。
56歲再遭「嘲笑」被嘲:「你丫就是一農民」
「看管水泵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要保證源源不斷,不能時斷時續。在那5年的看水泵歷程中,我養成了源源不斷的習慣。我將這個習慣帶到了後來的寫作中。」
結果,2011年2月18日,五十六歲的鄭淵潔再次被人當眾嘲笑。
這一次,嘲笑他的是著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鄭淵潔應邀參加薛的生日晚宴,他完全沒料到的是,薛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丫就是一農民,哪有這歲數還在這兒寫的?」但這一次,鄭淵潔沒有生氣,他笑眯眯地接受了薛的批評。
據鄭淵潔作品出版人、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社長張秋林透露,鄭淵潔的「皮皮魯總動員」系列已經開始產業化運作,品牌打造由圖書領域延伸到網路遊戲、動畫等衍生產業。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已與北京皮皮魯總動員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推出以皮皮魯和魯西西為主角、中國第一款面向兒童的普法網路遊戲《皮皮魯和419宗罪》,並將出版由遊戲改編的同名漫畫系列圖書。
有稅單為證:曾一個月進帳500多萬
2011年8月28日,鄭淵潔在北京朝陽區王四營橋下,因下雨排水不暢堵車三小時,下午五點回到家,他在微博上貼出一張納稅單,問有關部門負責人,「作為納稅人我弱弱問,再下雨,王四營橋周邊還會積水嗎?如是,再下雨我就不出門了。」這張稅單無意中透露,鄭淵潔2011年4月18日交稅高達571428.57元。
據此稅單,我們推算出,鄭淵潔當月收入高達500多萬元。面對面專訪時,他對自己的收入並不避諱,「但這塊收入是我圖書作品的衍生收入,和版稅收入沒有什麼關係。我授權作品形象出去開發衍生產品,人家支付品牌使用費給我。」
鄭淵潔說,在版稅收入方面,「我的系列作品重版率高,我也受益於叢書不斷重版加印。我的最新作品《皮皮魯送你100條命》首印30萬冊,這兩天就要上市,這本書是送給孩子100種防範危險的方法!」
再過四年,到2015年,鄭淵潔和《童話大王》的30年合同就到期了。
回顧過去的人生經歷,鄭淵潔說:「我三十多年只寫童話,到頭來發現專注做好一件你最喜歡的事,收穫的絕不是一棵樹,而是整座森林。我的經歷給那些沒有機會上大學的人特別是年輕人以信心,讓他們不氣餒。條條道路通羅馬,堅持你的夢想,持續為之努力,你就能獲得成功,而那些嘲笑和挫折,也是一種財富。」
![]() |
漫畫新貴周洪濱 |
窮小子變天王 5年狂賺1830萬
如果有人問您:從生活困頓到收入1830萬元,您需要多少時間,您會怎麼答?中國漫畫新生代天王周洪濱的答案是「5年」。
爆發期:武漢遇知音5年內版稅達到1830萬
初涉期:泡麵「周洪濱痛並下」龍珠快樂著
5年前,周洪濱剛好二十七歲,他在天津城鄉接合部有一個僅50平米的工作室,帶著幾個助手畫漫畫,趕稿的時候忙到抓狂,晚上餓了,就煮一鍋方便麵,忙到凌晨三四點才收工,大家就打地鋪,屋內實在擠不下,有人還會睡在陽臺,偶爾抬頭還能看到啟明星。
「當時有個十多歲的小孩,是我的讀者,給我打電話說不想上學,想跟我畫漫畫。他跑來不久,有一天晚上睡在客廳,結果廚房的水龍頭忘記關,把他泡醒了,轉天這個小孩就走了。」周洪濱笑了笑,說:「現在回想,當時條件確實挺艱辛的。」
周洪濱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父母是普通職工。周洪濱最初接觸漫畫,是在小學二年級,當時班上流行《龍珠》《聖鬥士》《童話大王》。他說,「我父親想培養我的愛好,就帶我去書店逛,問我想買什麼書,挑來挑去,我選了《龍珠》。」
《龍珠》是日本著名漫畫作家鳥山明的代表作,其單行本初版在日本國內賣出220萬冊,全系列共42本,每一本的平均銷量高達驚人的360萬冊,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快速流入中國。
「《龍珠》買回家後,徹底打動了我,把我看得又哭又笑。」盜版《龍珠》成了少年周洪濱的漫畫啟蒙讀物,自此後,這個天津男孩正式成為漫畫迷。
入門期:以退為進讀技校漫畫處女作稿費800元
「那時候我以為漫畫可能就是在電腦裡一按就出來了,不像是人畫的,覺得太複雜了,非人力所能及。」直到上初中,看到本土的《畫書大王》,十三歲的周洪濱才如夢初醒:「原來漫畫也是人畫的呀!」母親擔心看漫畫會影響他的學習,把他的漫畫書、漫畫雜誌收繳後藏了起來,他就開始在紙上,通過臨摹學著畫畫。
「那時候我就確定了人生目標,以後我要畫漫畫,以後讀的學校,必須對我畫漫畫能起到幫助。」抱著這個想法,初中念完後,周洪濱上了技術學校,主學服裝設計。「這個跟漫畫有點關係,首先能畫畫,其次學校管得不嚴,相對輕鬆自由。而且我母親當時考慮,如果我畫不好,以後還有一技之長,可以去當裁縫。」
在技校期間,周洪濱遇到了一幫志同道合的漫畫愛好者,大家時常一起聊漫畫。
「愛好漫畫那麼久,我覺得自己是時候投幾篇稿子了,就特別努力地投稿。」他開始頻繁給《少年漫畫》投稿,間或寫一些自己對漫畫的感想一併投過去。
出人意料的是,他的漫畫沒有發表,對漫畫的感想卻作為讀者來信發表了。「自己寫的東西被印成文字,當時特別興奮。」周洪濱決定,繼續畫漫畫,繼續投稿,「不發表誓不罷休!」將近一年後,周洪濱的漫畫處女作終於發表了,他回憶,「第一次稿費挺高,100塊錢1張,總共發了8張,拿了800元,那種感覺真好。」
收到這筆錢後,他打聽到當時國內最頂尖的原創漫畫作家,一個月賺3000多元,聯想到自己歷盡艱辛才發一次稿,他頓時覺得,「漫畫這行不好幹啊!」當年底,他又在《少年漫畫》發了8張畫,這一次,「收到稿費400元。」
進階期:帶上女友一起畫一個月掙4000元
技校讀完後,他讀了3年大專,對於漫畫,他的打算是「走一步看一步」。大專畢業那一年,時間是2001年,周洪濱二十二歲。在學校老師的介紹下,他去一家公司實習,工作是畫插畫,「每個月四五百元的實習費,這點錢平時買完早點午餐,就所剩無幾,平常買瓶飲料都不夠。」他意識到不能再這麼幹下去了,實習期結束後,「我決心靠畫漫畫養活自己,我都這麼大了,不能再跟父母要錢。」
漫畫期刊不景氣,該往什麼地方投稿?周洪濱環顧四周,無意中發現不少報刊雜誌在連載四格漫畫。所謂「四格漫畫」,就是以四個畫面分格來完成一個小故事或一個創意點子的表現形式。
周洪濱眼前一亮,「這個可以試試。」他去報刊亭收集信息,看哪個雜誌有四格漫畫或插圖,然後記錄下聯繫方式和編輯姓名,寄一些自己的作品過去,「對方有興趣就會聯繫我,我們再打電話溝通,他需要什麼,我就畫什麼。」畫了一個月,他悄悄統計收到的稿費,「發現自己還挺賺錢,一個月掙到近四千元,比那幫漫畫刊物上的漫畫家還賺錢。」
「然後我就什麼雜誌都看,只要覺得適合自己,就去試試。給這裡畫一點,給那裡畫一點。《漫畫派對》創刊後,我開始給這個雜誌投稿,邊連載邊畫插圖。」周洪濱的女友和他一起畫,當兩個人都忙不過來了,周洪濱開始找助手幫忙。
2003年,周洪濱的連載漫畫結集出版,印了6萬冊,「我覺得我很幸運,趕上了中國漫畫的復甦,中國原創漫畫在2002年復甦,一些漫畫雜誌開始完全面對市場,讀者喜歡什麼,他們就出什麼,而且他們那種幽默風格,算是老少皆宜。」
此時的周洪濱,已經在本土原創漫畫圈子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前後,我廣泛撒網,很多新創刊的漫畫雜誌,都有我的連載。」但他同時意識到,自己正在畫的幽默漫畫,「不是曾經感動過我的那種漫畫,我希望畫故事加幽默二合一的漫畫,能讓讀者哭,能讓讀者笑的那種漫畫。」
2006年1月,在湖北武漢,一本名為《知音漫客》的漫畫雜誌創刊,其辦刊方針是「故事第一、爆笑優先、大眾意識、生活原味。」該刊創始人李靖早就注意到周洪濱,他帶著樣刊專門跑到天津拜訪周洪濱,兩個人聊得十分投機。兩個月後,周洪濱的作品《烈火街球》在《知音漫客》連載。
經過一年多對故事漫畫的摸索,周洪濱和編輯一起總結了經驗,於2007年開始推出《偷星九月天》,講述默默無聞的少年琉星,遇上身世神秘的女盜賊九月,最後引出傳說中的黑月鐵騎、墮天使軍團等諸多力量,陷入了無數愛恨糾葛,為正義、未來而戰鬥的成長故事。《偷星九月天》連載後很快獲得讀者追捧,長期佔據《知音漫客》人氣漫畫第一名的寶座,一直到今天。
2011年10月27日,我們專程奔赴武漢採訪《知音漫客》總編李靖,並拿到了周洪濱《偷星九月天》版稅支付明細表,該表詳細記錄了周洪濱的真實收入,在2011年度,周洪濱版稅收入高達10848272元;加上此前連載版稅收入,周洪濱收入總計1830萬——從生活困頓到千萬富豪,周洪濱僅僅用了5年時間。
擁有財富後,周洪濱的生活迅速發生改觀,助手們再也不用擠在50平米的工作室睡地板了……訪問快結束時,我問周洪濱接下來有什麼計劃,他笑容燦爛:「《偷星九月天》完稿後,我要好好休息一下,背個包,到全國各地去玩一玩。」
![]() |
張紹民:賺2元就笑了 |
「窮」困半生盼發達首筆稿費買化肥
《刀王的盛宴》首印7000冊,如果銷售理想,明年6月份我能拿到1萬4千元的版稅,差不多每本書能賺2塊錢。
相對作家富豪榜上的作家,我是窮作家,但我現在手裡有很多可以出售的好書稿,要是有大買家找我,說不定就發達了!
42歲的張紹民牽著四歲的女兒張九周,準時出現在我們面前。張九周活潑可愛,大眼睛,進了咖啡廳不到三分鐘,就脫外套,甩鞋子,光著腳,在沙發上蹦蹦跳跳,張紹民忙回頭拍拍她的手:「周周,你是自由的,快樂的,但要注意安全啊!」
家貧灶臺借光識字不多,不懂的跳過去
時光往回退,張紹民4歲時,生活在湖南益陽縣滄水鋪,這個地方古代是滄水驛站,相傳李白的《菩薩蠻》「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即寫於此。
在張紹民的記憶中,故鄉是低矮的群山,稻田,洞庭湖邊。還有聽不完的故事和皮影戲。七八歲,他痴迷於聽村裡的老人講民間傳說,常常忘記回家;晚上,去隔壁村看皮影戲,躡手躡足繞到後臺,發現唱皮影戲的老頭餓得打晃,但只要牽引皮影的繩索在手,抿一口白酒,馬上精神抖擻,陶醉其中。
看完皮影戲,他與同村人走散了,慌不擇路,深一腳淺一腳,結果踏進墳場,不到十歲的他,不敢哭也不敢走,大聲乾嚎,直到驚動過路的大人……
「那時候,雖然物質條件不好,但精神生活非常豐富」。回憶往事,張紹明濃重的鄉音不改,這時張九周蹭過來,騎到父親脖子上,「駕駕」,把他當馬了。
十來歲,張紹民雖識字不多,但足夠閱讀,父親的藏書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成了他最喜歡的夥伴,他時常借著做晚飯爐灶裡的火光閱讀,不認識的字就直接跳過去。
上初中後,每逢周末,必定早睡早起,步行三十多裡地,到鎮上的圖書室看書,看完後,扭頭往家跑,一路得跑兩個小時。也就是這個時候,張紹民的偏科情況暴露無遺,他喜歡語文、歷史、地理,害怕數學、物理、化學。他說:「每次上數理化,我就發呆,怕得要死,擔心老師點我回答問題,我不會答呀!」
數學考試,看見「一個池子一邊放水一邊注水,問多少時間這個池子能注滿水……」「一輛卡車從甲地開往乙地……」這類題目,他就頭暈腦漲、目瞪口呆。但作文,卻又常常被當做範文,在班上流傳,這讓張紹民多少有了一些信心。
首次投稿就發表第一筆稿費買了化肥
到了高中,張紹民的閱讀更廣闊,學校旁邊有租書店,他省吃儉用,攢夠錢就租書,他說:「現在說起來這件事,我還有些惱火,書店老闆太黑了,他把厚厚的一部《天龍八部》,硬是拆成三部,讓我看一本書,花三次錢,不厚道啊!」
高中一年級下學期,學校有愛好文學的同學組織出版一本刻蠟紙的油印詩歌刊物《極光》,刊物主編是喜歡詩歌的物理老師謝應科。張紹民的寫作生涯,就從這份簡陋的油印刊物起步,很快他成了明星作者,他這樣寫雨:「閃電懷孕了/生下一場雨/她的孩子頂天立地」;他這樣寫甘蔗的甜:「水在甘蔗那裡/過上了甜蜜的日子」;他這樣寫飄零的落葉:「樹葉從樹枝上跳下/邊跳邊說/我下來啦」;他說「旋渦/是水的戒指」;他說「把飯碗翻過來/就成了一座墳」……
高考由於分數不高,張紹民通過自費的方式,念了湖南師大中文系。統招生(考上的)和自費生(自費讀)在大學的境遇是不一樣的,對此張紹民有切身感受。大三那年,他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寫了三個自費中文系學生自卑、奮鬥、寫作的中篇小說,取名《中文系》,投給當時湖南知名度最高的文學刊物《芙蓉》。
「沒想到一投就發表,得了三四百塊錢的稿費。」張紹民說,收到這筆稿費後,「全家振奮而狂喜,馬上拿去買了自家田地需要的化肥、農藥。我父親寫得一手好字,這之後他還時常幫我謄寫稿件,謄寫好後我再去投。」
《中文系》的順利發表,給張紹民以巨大鼓舞,他開始搜羅身邊的期刊雜誌,《今古傳奇》《中華傳奇》《中國服飾文化》《女友》……然後根據這些刊物的特點,寫不同的題材,有的放矢的投稿,這些作品陸續發表,陸續收到零碎稿費……
再獲一個特等獎73個字的詩換回一輛車
大學畢業後,張紹民在湖南一家電視臺幹了近一年,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寫稿、洗車、搞衛生、端茶送水、給領導洗鞋子,發覺前途無望,轉正無門,單純靠寫作又養不活自己,於是在1997年春節後去了深圳,在一家企業工作,「月薪1200元,自己留200元生活費,其餘都寄回老家,支持家裡蓋新房。」
1997年寒冬,張紹民應邀參加青春詩會,他脫口而出「閃電不能修改」、「泥土與水已經很舊了」、「水吃到寒冷才會露出骨頭」,讓不少成名已久的詩人震驚。
詩會結束後,張紹民在北京轉了一圈,覺得天地廣闊,決心留下發展,先是在出版社做編輯,學習出版知識,後來自己離職單幹,嘗試著編輯策劃一些書。
2005年,全國精短文學大賽拉開帷幕,張紹民獲悉後,花十分鐘,創作一首73個字的詩《從前的燈光》,投了過去:「吹滅掉燈/黑暗就回了家/許多夜裡/我們滅燈聊天/節約煤油/話語明亮/那天來客/深冬的黑夜/娘點亮兩盞煤油燈/燈光亮出了白天/屋裡堆滿光的積雪/沒有好吃的/娘用燈光/招待客人」。
「沒想到,獲了個特等獎,獎品是一輛小汽車。」張紹民說,當年的評委是方方、李銳、遲子建、陳村、周國平、韓少功、蔣子丹,這些作家他「聽說過,沒見過。」
手裡書稿成堆年入十萬仍「叫窮」
2008年前後,張紹民的出版生意遭遇資金鍊斷裂,外面的欠款也收不回來。
無奈之下,他回到湖南老家休整,「經常在外謀生的人,回到家裡,就像做客一樣,似乎有點拘謹,雖然非常熟悉家裡,卻又有點陌生。原來在家裡經常使用的東西,重新拿起,順手卻又有那麼一丁點遲疑。家裡人把你當作貴客招待。當一家人融為一家人時,你卻又要起身,去外面的世界尋找活路。」
2009年春節後,張紹民返京,靠寫作編稿為生。2011年11月,他的最新長篇小說《刀王的盛宴》出版,文化名人鄒靜之、賈平凹、麥家鼎力推薦。
「《刀王的盛宴》首印7000冊,如果銷售理想,明年6月份我能拿到1萬4千元的版稅,差不多每本書能賺2塊錢。」張紹民說,「我寫作很勤也很快,現在一年加起來,差不多有十萬元收入,相對作家富豪榜上的作家,我是窮作家,但我現在手裡有很多可以出售的好書稿,要是有大買家找我,說不定就發達了!」
剛說完這句,周周就跳過來,摸了摸他的頭髮,睜大眼睛說,「啊呀!爸爸,你有白頭髮!」張紹民笑了!
人與:新書稿費0元
14年潛心寫作 總收入僅夠維持新婚生活
在他面前放著一本嶄新的《雙岸黃源》,是向軍耗費14年心血創作的,出版已10個月,還沒有為向軍帶來一分錢的收益。我問他,這種野心是指什麼?他想了想說:「就是要成為大師的那種野心。」
8年前,作家向軍離開老家鄭州,跳上火車,到京城尋夢。
今年4月25日,房東突然單方面宣布,月租1300元漲到1450元。向軍帶著自己剛剛出版的《雙岸黃源》樣書和幾百本藏書,再次搬家。
「來北京8年,這是第14次搬家。」向軍喝了一口茶,在他面前放著一本嶄新的《雙岸黃源》,是向軍耗費14年心血創作的,出版已10個月,還沒帶來一分收益。
第一回發奮圖強從倒數第一到重點中學
向軍的童年是在鄉下度過的,周遭山青水綠,生機勃勃,堪稱孩子的樂土。因父親在光山縣二高當老師,向軍上小學四年級時,去縣城念書了。第一次考試就成了班上倒數第1名,比倒數第2名還低一大截。
作業交不了不放學,做錯一道題抄十遍。向軍知道了不學習的日子不好過,他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半後,他考上縣城的重點中學。
課堂之外,向軍習慣獨自沉思。放假期間回到鄉下,目睹小時候最喜歡的樹木被大肆砍伐,記憶中的山雞和野兔消失不見,許多鳥兒也不見蹤影,水土流失讓小河由清變濁,縣裡最大的一條河也被造紙廠汙染,熱愛大自然的向軍如遭電擊,「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他想不明白。
「對我來說,這是精神危機。」高中,向軍開始寫詩,書寫天空、河流、青山、灌木叢、夢……
他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人與」,寓意為「人與自然」,並在詩歌中呼籲大家要有環保意識,愛護一花一草。
2000年,人與在鄭州大學念書期間,廢寢忘食籌備近一年,創辦了民間詩刊《審視》,他在刊首語中寫道:「當我們已經擁有勝利和成功時,還要把失敗和不幸承擔下來;當我們已經擁有財富和權勢時,還要把貧窮和匱乏承擔下來;當我們已經擁有尊嚴和榮譽時,還要把屈辱和羞恥承擔下來;當我們已經擁有幸福和快樂時,還要把痛苦和憂傷承擔下來……」
《審視》問世後,在詩歌界引起強烈反響,《詩選刊》、《星星》、《詩歌月刊》等各大詩歌刊物紛紛選發其中的詩歌。
第一次「寫作危機」他帶著新書北漂
關於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從剛進高中到大學畢業,人與持續思考近十年。他覺得自己必須寫點東西,否則內心不安。
如何下筆?人與始終找不到突破口。「對我來說,這就是遇到了寫作危機。」
1997年的夏天,他屈腿躺在沙發上,盯著天花板,突然來了靈感,「一氣呵成,完成了第一章的內容!」
他虛構了一個叫「雙岸黃源」(雙岸,指河流兩岸;黃,指來源於東方;源,指萬物的源頭)的人,借「雙岸黃源」的言行,對思想、知識、技術、女性、雪山、天空、遠處的星……一一抽絲剝繭、深入解析。
人與說,「當時我以為有三年時間,就足夠完成這部作品,但沒想到,越往後寫,感覺越沉重,進度也越緩慢,感覺自己越來越無能為力。」
大學畢業後,人與在鄭州一份行業內刊物當過編輯。
2003年,人與決定去北京。「我始終覺得北京有一種吸引我的東西,具體是什麼我也說不清楚。在鄭州我也可以寫作,但在《雙岸黃源》寫作過程中我有深刻的焦慮感,整天沉思其中,卻不知道下一個章節何時完成。北京是文化中心,在這個地方,我知道自己的深淺,剛來的時候,我有的是野心,而不是信心。」
我問他,這種野心是指什麼?人與想了想說,就是要成為大師的那種野心。
第一部作品出版剛夠維持他新婚生活
到了北京,人與的第一感覺是:「北京的陽光與鄭州不一樣,心裡真亮堂。」很快,他找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出版公司做編輯,每逢周末就和一些文友聊天。
儘管掙錢不多,但人與獲得了極大的信心。當人與意識到《雙岸黃源》的完成,只是時間問題,寫作危機就這樣過去了,他更平靜地面對接下來的生活和寫作。「每寫一段之後,我的內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快樂,這也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體驗之一。」
在北京,人與寫出了《雙岸黃源》最為重要的一些章節。寫到20萬字的時候,人與將《雙岸黃源》拿到複印店列印裝訂了10本,送給朋友翻閱。
《雙岸黃源》很快就在京城文化圈內流傳開來,著名環保人士葉欖看到後,找到人與住處,與他徹夜長談,不久甚至出版了一本專著《生態和平在千年的轉折點上》,專門分析評論《雙岸黃源》……
2010年,《雙岸黃源》中的部分內容在改名《智慧國:雙岸黃源如是說》後得以出版。但在人與看來,這部作品還遠未完成,他會繼續寫,讓「雙岸黃源」走得更遠。就像書中所寫「我要去耕耘人類的清晨,使人類成為一個全稱。」
今年,人與和追求了6年的女孩結婚了,「呵呵,這就算是解決了感情危機!」接下來,他要解決生活危機,「畢竟是有家庭的人了,不能光想自己。」
人與算了一筆帳,他和新婚妻子菲兒在北京的生活成本,今年將近3萬元,而他的工資加稿費,一共不足5萬元。「如果在北京發展得不是很順利,那我們就回到鄭州,找一個比較固定的工作,挨著父母生活,也不錯。」
採訪結束後,我們一起離開咖啡廳,經過一片綠化帶,人與說,自己平時走在路上,看到樹,看到花花草草,會覺得無限親切,「我對它們有一種特殊情感,感知它是夥伴、朋友、戰友,是一種戀情,也是一份希望,它們的世界會給我們未來……」
每當到了秋末冬初,「看到工人粗魯地鏟草剪枝,我就有罵人的衝動。」他揮了揮拳頭,指著綠化帶嘆息,「本來這些植物還可以生活至少一個月,到冬天自然枯萎,可是那些無知的人,非要提前結束它們的性命,損人不利己,何必呢?!」
當人與發問時,他和《雙岸黃源》的主人翁「雙岸黃源」一樣,讓人起敬。
![]() |
走出「小時代」 |
28歲的四川籍作家郭敬明再次發力,以2450萬元的高額版稅重奪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2007年和2008年他分別以1100萬和1300萬版稅名列當年度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中國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創立以來,郭敬明每年都進入前五,累計版稅已高達9700萬,即將突破億元!
![]() |
馬爾克斯 |
加布裡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出生於1927年3月6日,生於哥倫比亞的阿拉卡塔卡,小說家,寫作語言為西班牙語。1940 年遷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學攻讀法律,並開始文學創作。作為一個天才的、贏得廣泛讚譽的小說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將現實主義與幻想結合起來,創造了一部風雲變幻的哥倫比亞和整個南美大陸的神話般的歷史。第26屆《洛杉磯時報》圖書獎於4月下旬頒獎,哥倫比亞作家加布裡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憑前年在患病多年的情況下發表的《苦妓追憶錄》贏得了各獎項中分量最重的小說獎,而希拉蕊·斯珀林憑其給著名法國畫家昂利·馬蒂斯做的生平傳記的第二卷獲得了傳記獎。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品: 《百年孤獨》,《苦妓追憶錄》 。
![]() |
JK羅琳 |
喬安妮·凱薩琳·羅琳,作家,代表作品《哈利·波特》系列小說。1965年7月31日,生於英國的格溫特郡的Chipping Sodbury普通醫院。畢業於英國 University Of Exeter(埃克塞特大學),學習法語和古典文學,獲文理學士學位。畢業後曾在英國曼徹斯特接受教學培訓。相繼推出的以男孩哈利·波特為主人公的系列兒童小說,屢屢進入世界各地暢銷書排行榜,從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兒童文學家。 2001年,憑哈利波特的第四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獲得雨果獎。2010年11月15日,在中國最賺錢的外國作家富豪榜出爐,本榜單是2000年至今外國作家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版稅總收入,J·K·羅琳以9550萬元的年版稅收入成為榜首。2010年被評為英國十大女富豪。代表作品:哈利波特系列。
![]() |
布熱齊納 |
當2003年金牌少兒暢銷書《冒險小虎隊》以400萬冊的銷售業績穩穩佔據中國少兒圖書市場頭把交椅時,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又引進了《冒險小虎隊》的姊妹篇、世界冒險小說大師託馬斯·布熱齊納的最新力作《神探馬克和「鬼怪」》。為了能使這套書趕在「五一」節前上市,出版社以手機簡訊息方式第一時間把出版消息發給全國經銷商,結果就出現書店搶著預付書款排隊等候場面,首印60萬冊圖書被一搶而空,還有許多書商因缺貨苦苦等候。有關業內人士說,這等火爆的場面在供大於求圖書市場已經是極其罕見的了。2010年,託馬斯·布熱齊納以3000萬元人民幣的版稅收入,榮登在中國最賺錢的外國作家富豪榜第2位,引發廣泛關注。代表作品:《冒險小虎隊》《神探馬克和「鬼怪」》《時空探險記》系列。
![]() |
村上春樹 |
(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說家、美國文學翻譯家。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賞,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在日本暢銷四百萬冊,廣泛引起「村上現象」。村上春樹的作品展現寫作風格深受歐美作家影響的輕盈基調,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譽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學旗手。2010年11月15日,在中國最賺錢的外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村上春樹以1250萬元人民幣的版稅收入排名第4位,引發廣泛關注。代表作品: 《且聽風吟》《挪威的森林》《舞!舞!舞!》《海邊的卡夫卡》等。
![]() |
東野圭吾(ひがしの けいご) |
日本推理小說家。1958年2月4日出生於日本大阪。畢業於大阪府立大學電氣工學專業,之後在公司擔任生產技術工程師,並開始推理小說的創作。1985年,憑藉《放學後》獲得第31回江戶川亂步獎,從此成為職業作家,開始專職寫作。1999年,《秘密》獲得第52回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入圍第120屆直木獎;此後《白夜行》、《單戀》、《信》、《幻夜》四度入圍直木獎;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史無前例地將第134屆直木獎、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及當年度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第1名一併斬獲。 早期作品多為精巧細緻的本格推理,後期筆鋒越發老辣,文字鮮加雕琢,敘述簡練兇狠,情節跌宕詭異,故事架構幾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長從極不合理之處寫出極合理的故事,功力之深令世人駭然。2010年11月15日,在中國最賺錢的外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東野圭吾以530萬元人民幣的版稅收入排名第10位,引發廣泛關注。代表作品: 《放學後》《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以眨眼乾杯》等 。
![]() |
沃爾特·艾薩克森 |
美國著名的傳記作家,生於美國紐奧良,曾先後就讀於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畢業後,成為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一名記者,由此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曾出任美國著名雜誌《時代》周刊總編輯和世界傳媒巨頭CNN公司的總裁。曾撰寫《班傑明·富蘭克林:一個美國人的一生》、《聰敏人:六個朋友和他們創造的世界》(和伊萬·託馬斯共同撰寫)、《愛因斯坦:生命的全部》等傳記暢銷書。目前沃爾特·艾薩克森和妻子、女兒在華盛頓居住。代表作品:《愛因斯坦:生活和宇宙》《基辛格傳記》《The Wise Men:Six Friends and the World They Made》。
![]() |
黑柳徹子 |
生於1933年8月9日,日本著名作家、著名演員、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社會福利法人小豆豆基金」理事長、「社會福利法人 小步的箱子」理事、「日本文學俱樂部」會員、「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日本理事、「巖崎畫冊美術館」館長。她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之後,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計銷量達938萬冊,成為日本歷史上銷量最大的一本書。該書已被譯成了33種文字,介紹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國出版時《紐約時報》發表了兩個整版的書評文章,這一「殊榮」,不僅在她之前沒有人獲得過,在此之後也再無第二人。該書的英文版僅日本國內銷量就達70多萬冊,至今無人超越。代表作品: 《窗邊的小豆豆》,《徹子的小屋》 。
![]() |
R.L.斯坦 |
美國著名驚險小說作家。1943年生於俄亥俄州。他從小就喜歡驚險小說,9歲開始為小夥伴們編寫故事。1965年自俄亥俄大學畢業後,他來到紐約追求自己的寫作之夢。從1968年至他成為專職作家之前的10多年時間裡,R.L.斯坦加盟世界著名少兒出版機構學者出版社,擔任該社一本兒童幽默雜誌的編輯和主筆,並創作了多部頗受歡迎的兒童幽默作品。R.L.斯坦被譽為懸念大師。他的作品將傳統幻想和驚險手法與當代科幻相結合,以情節結構奇特著稱。「雞皮疙瘩系列叢書」是他的成名作品和代表作。這套由100多部作品組成的系列書,每部都是對孩子們想像力極限的挑戰,創造了將孩子們從諸多當代感官刺激的誘惑中拉回到書本閱讀的奇蹟。它以全球銷量近2.2億冊,平均年銷3000多萬冊,每月銷售250萬冊的傲人成績,被吉尼斯世界大全評為歷史上銷量最大的兒童系列圖書。R.L.斯坦本人連續三年(1994――1996)被《今日美國》評為作品最暢銷的作家;1994年和1998年兩度榮獲美國最著名的兒童電視Nickelodeon頻道的「兒童最佳選擇獎」;1999年被評為英國最受兒童歡迎的作家。代表作斌:《雞皮疙瘩》系列。
![]() |
史蒂芬妮·梅爾 |
生於美國哈特福,雙親為史蒂芬與坎蒂·摩根(Stephen and Candy Morgan)。成長於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有五個兄弟姊妹:塞斯(Seth)、艾蜜麗(Emily)、雅各(Jacob)、保羅(Paul)及海蒂(Heidi)。她就讀於斯科茨代爾的恰帕羅高級中學,而後申請進入普若佛的楊百翰大學並在1995年獲得英國文學文學士學位。當她在亞歷桑納州長大時,認識了丈夫克裡斯強,暱稱「潘喬」,並於1994年結婚,育有三名子女:蓋比(Gabe)、塞斯(Seth)及艾裡(Eli)。邁耶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教徒之一。史蒂芬妮·梅爾在她年輕的事業生涯裡業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隨著新作的不斷推出,她將進一步確立其出版界一流暢銷書作家的地位。2008年5月,史蒂芬妮·梅爾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百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 《Host》、《暮光之城》系列、《午夜陽光》等。
![]() |
丹·布朗 |
堪稱今日美國最著名暢銷書作家。他的小說《達·文西密碼》自問世以來,一直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其父親是一位知名數學教授,母親則是一位宗教音樂家,成長於這樣的特殊環境中,科學與宗教這兩種在人類歷史上看似如此截然不同卻又存在著千絲萬縷關聯的信仰成為他的創作主題。2010年11月15日,在中國最賺錢的外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丹·布朗以1800萬元人民幣的版稅收入排名第3位,引發廣泛關注。代表作品: 《達文西密碼》,《失落的秘符》 。
![]() |
克利斯提昂·約裡波瓦(Christian JOLIBOIS) |
作家、演員、導演。1948年生於伊夫林省的小村莊。早年即被著名導演發掘其優美的嗓音具備戲劇演員潛質,先後主演過莫裡哀、博馬歇、費多、塔迪約、凱諾等人的名劇,之後擔任了很長一段時間電視臺的歌曲大獎賽評委。同時,他也編寫完成了第一部舞臺劇。 1989年之後,專心致力於寫兒童文學以及兒童戲劇,先後出版了數十部作品,贏得過瑞士兒童作品獎。代表作品:《 不一樣的卡梅拉》。
![]() |
稻盛和夫(INAMORI KAZUO) |
生於日本鹿兒島縣。1955年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部,曾就職於生產高壓電流絕緣體的「松風工業」工作。1959年,在京都設立「京都陶瓷」公司(現為「京瓷」),起初員工僅有8人。10年後,公司在日本的股票市場上市交易。公司依靠著在新型陶瓷材料領域的先進技術,逐漸成長為全球大公司。1984年,稻盛和夫設立電信公司「第二電電(英文縮寫為DDI,是日本大電信公司KDDI的前身之一)。 稻盛名下產業集團的銷售總額達1兆2000億日元。1984年,設立財團法人稻盛財團,並創設了京都獎。此外,也創立了以培養年輕一代經營人士為宗旨的「盛和塾」。其廣為人知的經營管理手法被稱為「阿米巴式經營法」。稻盛和夫與日本民主黨關係密切,是熱心的民主黨支持者。2008年9月21日小澤再度當選民主黨代表時,稻盛和夫作為嘉賓參加了有關儀式。2007年,在日本SUNMARK出版社主辦的慶祝稻盛和夫的《活法》在日本銷售突破50萬冊的時候,小澤一郎專程出席。稻盛和夫是著名的中日友好人士,2009年中國舉行國慶 60周年閱兵慶典時,稻盛和夫受邀在觀禮臺就坐。代表作品:《活法》。
![]() |
泰勒·本-沙哈爾(Tal Ben-Shahar) |
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哲學和組織行為學博士,近年專事個人和組織機構的優勢開發、自信心以及領袖力的提升研究。其開設的「積極心理學」和「領袖心理學」在哈佛是最受歡迎率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課程,「其奇妙之處在於,當學生們離開教室的時候,都邁著春天一樣的步子」。泰勒在哈佛被稱為「最受歡迎的導師」,同時他還受聘為多家著名跨國公司的心理諮詢師和培訓師,他的課程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被眾多企業家和高管們譽為「摸得著的幸福」。美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紐約時報》和《波土頓環球時報》等數十家著名媒體對他進行了專訪和報導。代表作品:《幸福的方法》。
![]() |
朗達·拜恩 Rhonda Byrne |
(1951年3月12日——)澳大利亞電視製片人和作家 。她被人熟知是因為她所寫的《秘密》一書,以及其參與製作的同名電影。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她的書賣了近四百萬本,而電影DVD賣了超過兩百萬張。朗達·拜恩(Rhonda Byrne)還是實案犯罪系列《感應兇手》(Sensing Murder)的製作人,也曾參與製作了澳大利亞知名的實境求婚節目《嫁給我》(Marry Me)。2007年,拜恩入選為美國《時代》雜誌全世界最有影響力100人。就像每個人一樣,朗達已經走在自我探索的旅途上。循著這個探索之旅,她凝聚了一個超強的團隊,從物理學家、風水師、作家、心理學家、教師、影像工作者、設計以及出版等相關人員,把這個秘密推廣到全世界,帶給全球逾千萬人喜悅的轉變,並因此於2007年被《時代》雜誌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代表作品:《秘密》《力量》。
![]() |
傑夫·金尼 |
生於1971年,畢業於美國馬裡蘭州立大學,取得computer science/criminal justice雙學位。大學時期,即在校園報紙《Diamondback》以漫畫專欄「Igdoof」初試啼聲,旋即獲得《華盛頓郵報》和《巴爾的摩太陽報》的介紹。 《小屁孩日記》是他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作品,甫上市即躍居全美暢銷書排行榜,更獲得《出版人周刊》、Borders』 Original Voice、美國獨立書商協會等殊榮,並創下240萬本的銷售佳績。本書並售出25種語言的國際版權,並由美國福斯電影公司(Fox 2000)買下版權,即將拍攝成電影。 儘管因《小屁孩日記》一夕成名,Jeff仍維持原來的生活型態,身兼網絡出版公司的設計總監、計算機工程師及全職爸爸數職,與太太Julie和兩個兒子Will和Grant住在麻州南部。代表作品:《小屁孩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