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都怎麼花的?

2020-08-04 封面新聞

據新華社消息,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都怎麼花的?

劉永坦

劉永坦為何將全部獎金捐給哈工大?他是這樣回應的:「我個人的成長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長期的培養與教育,離不開學校和同志們的幫助與支持。在獲獎那一刻,我就有了將獎金全部捐出,回報國家、回報學校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支持。」

2019年1月,劉永坦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這個獎項寧缺毋濫,2000年正式設立以來,2004年和2015年兩個年度大獎都曾出現空缺。

獲獎者的獎金額在設立之初為500萬元人民幣,其中450萬元由獲獎者自主選題,用做科研經費,50萬元屬獲獎者個人所屬。2018年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有過一次調整,獎金額度調整為800萬元/人,獎金分配結構調整,全部由獲獎者個人支配。

800萬元的高額獎金如何花?除了上述劉永坦院士選擇了全部捐出,其他獲得者都是怎麼安排這筆巨獎的呢?

黃旭華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都怎麼花的?

黃旭華

黃旭華在被問及如何花這筆巨獎時答道,「800萬我現在還沒概念,我曾經和大家講過,這個錢我不要,給了會變成我的負擔,處理不好會惹禍。我會和單位好好商量一下,至少要拿出相當一部分給我們單位設立一個獎勵基金。具體現在還沒計劃,不能誇海口。」

錢七虎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201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由500萬元提升至800萬元,而且獎金全部由個人支配。

錢七虎在拿到800萬元獎金後,僅用不到一周的時間便將獎金一次花光。據媒體報導,收到獎金沒幾天,錢七虎便主動提出將全部獎金捐出,納入他此前設立的公益基金,重點資助西部和少數民族的貧困學生。

王澤山、侯雲德

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2017年度兩位獲獎者王澤山和侯雲德,他們的獎金都是500萬元,對於如何花掉這筆獎金,他們的回答都是「用於科學研究」。

「把獎金用於團隊建設是很自然的事,因為成績都是大家幹出來的。」王澤山說,他計劃使用這筆獎金設立「青年成長基金」,鼓勵更多年輕學子投身科研事業。

屠呦呦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都怎麼花的?

屠呦呦

屠呦呦繼2015年獲得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後,又獲得2016年度中國科學界最高榮譽。

屠呦呦團隊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員廖福龍曾向澎湃新聞透露,屠呦呦所獲的500萬獎金的大多數將繼續「用於科學研究」,「按照相關規定,應該是十分之九都是用於科研。」

謝家麟

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謝家麟在獲獎後,被新京報問及「500萬獎金打算怎麼花?」他卻表示很茫然,「我現在還不知道這個獎的分量有多大,還不知道有500萬一說。」在老伴告知他,「按照規定獎金的9/10是作為科研經費,一般獎勵是給單位的,1/10是給個人」之時,他答道:「給我50萬的話,我也都捐了(單位)做科研用,這是應該的。現在什麼都挺好的,不需要額外的錢。」

袁隆平、吳文俊

2000年度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都怎麼花的?

袁隆平

為培育優良稻種奉獻一生的袁隆平,對其450萬元科研經費的去向毫不猶豫,「當然是投入超級稻」。

終身在數學王國裡探索的吳文俊則表示:「我還得和數學與系統科學院的領導商量一下,當然,這筆獎金很可能用於數學機械化,因為我就是因為拓撲學和這個得獎的嗎。」

當兩位科學家在初次被問到可以自由支配的50萬獎金如何花時,都有點「遲鈍」:還沒什麼打算,還沒想過。「如果說非要花,那就是買書。」82歲的吳文俊越老越好學。

「巨獎」怎麼花,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的有關人員曾表示:國家設立如此巨獎的目的,就是要大力表彰在當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或者在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科技工作者,並以此倡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和知識創造財富的社會風尚、社會機制,在全民族倡導創新意識。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之前,科學家個人所屬的其實只有50萬元獎金,「由科學家個人所得的50萬元,就是為他們用來改善自己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的,這就是最好的利用,也是他們應得的獎勵。」獎勵辦負責人說,「就讓他們安心享用這份獎勵吧。」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都怎麼花的?

歷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都是誰?

2019年度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事業的先驅者和開創人之一。

曾慶存。國際數值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

2018年度

劉永坦。中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與技術奠基人和引領者。

錢七虎。中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奠基人, 創建了中國防護工程學科和人才培養體系。

2017年度

王澤山。中國著名火炸藥學家,創立了「發射裝藥學」。

侯雲德。中國分子病毒學、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

2016年度

趙忠賢。中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年度

空缺

2014年度

于敏。中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領軍人物。

2013年度

張存浩。中國高能化學雷射、分子反應動力學開拓者和奠基人。

程開甲。中國核武器發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2012年度

鄭哲敏。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力學家、爆炸力學專家。

王小謨。「中國預警機之父」。

2011年度

謝家麟。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吳良鏞。被譽為「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

2010年度

師昌緒。被譽為「高溫合金之父」。

王振義。內科血液專家、血液研究的領軍人物。

2009年度

谷超豪。享有國際盛譽的數學家。

孫家棟。「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著名的航天技術專家。

2008年度

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

徐光憲。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7年度

閔恩澤。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吳徵鎰。著名植物學家,植物區系研究的權威學者。

2006年度

李振聲。著名遺傳學家、小麥育種學家。

2005年度

葉篤正。著名氣象學家。

吳孟超。「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2004年度

空缺

2003年度

劉東生。中國環境學專家、地質學家、「黃土之父」。

王永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2002年度

金怡濂。中國巨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2001年度

王選。漢字雷射照排系統的創始人。

黃昆。中國固體物理學、半導體技術奠基人之一。

2000年度

吳文俊。中國數學機械化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封面新聞 安逖 綜合新華社、中新網、科技日報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相關焦點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他全捐了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8月3日,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旨在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調整獎金標準,最高獎金300萬元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9月10日)舉行,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的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在大會上頒發。記者獲悉,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今年也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突出貢獻中關村獎300萬元/人,傑出青年中關村獎50萬元/人,全部屬獲獎人個人所得。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將800萬獎金捐出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將800萬獎金捐出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將800萬獎金捐出】8月3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個人獲得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劉永坦院士表示,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能夠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
  • 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工大
    圖集 新華社哈爾濱8月3日電(記者楊思琪)「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從20世紀80年代起,劉永坦院士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大盤點 | 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31位科學家都是誰?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獎項,每年評審一次,每次授予不超過兩名科技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個人,並由國家主席親自籤署、頒發榮譽證書和高額獎金。對於每一位科研工作者而言,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一種無上光榮。
  • 致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于敏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新網北京1月9日電 (記者 張素)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 33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畢業於什麼大學?清華並列第三位
    中國大學說,說中國大學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
  • 張存浩、程開甲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高能化學雷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存浩,著名物理學家,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程開甲院士,共同榮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2019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公布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1月10日消息,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會上公布了2019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由94歲的中國船舶集團所屬719所名譽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85歲的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慶存分獲,每人獎金800萬元人民幣。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名單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盤點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國務院設立,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劉永坦、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兩人獲得,本文為您盤點了歷屆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一起來看!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亮相中國科技館
    他表示,中國科技館始終重視弘揚科學家精神,2020年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希望以此為契機,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
  • 國家科學技術獎2000-2009年獲獎面孔,真正的偶像與明星
    最近網上都是崇拜的明星不是娛樂明星,而是科技工作者,這樣才能富國安民,這樣中華民族復興才有希望。那小編也做一期真正的偶像,和大家一起來熟悉認識我們的偶像,他們是民族的驕傲,國家的棟梁。什麼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呢?
  • 86歲諾獎得主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剛剛過完86歲生日的屠呦呦今天獲得了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500萬。2015年10月5日,她因為發現青蒿素,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同時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還有超導專家趙忠賢。
  • 「答疑解惑」你不知道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小知識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是怎麼選出來的?800萬獎金需要繳稅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為何不在當年而是次年召開……2019年度國家科技獎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針對大家關心的熱點話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做出了解答。
  • 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獎
    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 (新華社記者李濤攝) 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首先向獲得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閔恩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徵鎰頒發獎勵證書,並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
  •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錢七虎
    錢七虎,1937年10月26日出生於江蘇崑山,少將軍銜,防護工程專家、軍事工程專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提出的防護工程建設轉型、建設超高抗力深地下防護工程、戰略通道橋隧並舉、能源地下儲備等多項發展戰略建議,被軍委和國家部委採納實施 。
  • 給李院士獎300萬獎金,我們國家給科學家的獎金為什麼這麼少?
    最新消息,李蘭娟院士獲得了浙江科學技術最高獎,獎金是300萬,但是,李院士在得知科技大獎獎金有300萬後,第一時間把這些錢捐了。而且是有計劃地捐,用來培養人才。計劃把獎金的三分之一用來獎勵團隊,三分之二給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樹蘭人才基金,獎勵和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