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名單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盤點

2020-07-29 啦啦有話說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國務院設立,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劉永坦、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兩人獲得,本文為您盤點了歷屆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一起來看!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授獎情況

2019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出296個項目(人選)。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5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0人,授獎總數比2018年增加11項。 通過評審的三大獎項目,受863計劃、973計劃、國家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的佔總數88.2%,其中自然科學獎支持率為97.4%,進步獎企業參與的項目108個,佔比76.3%。獲獎人員仍以中青年為主,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齡54.9歲,最年輕的38歲。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簡介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名單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盤點

黃旭華 出生年月:1924年2月24日 主要成就: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4年當選中國中央電視臺201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名單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盤點

曾慶存 出生年月:1935年5月4日 主要成就:國際上第一個用原始方程進行數值天氣預報,「半隱式差分法」仍是天氣和氣候數值模式的核心技術之一,並且被廣泛應用於各學科,成為當代超級計算的主流算法之一,發表論文近百篇。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盤點

2000年 袁隆平 雜交水稻之父 ,吳文俊 世界著名數學家

2001年 王選 漢字雷射照排系統創始人 ,黃昆 物理學家

2002年 金怡濂 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著名專家

2003年 劉東生 地球環境科學家 ,王永志 航天技術專家

2004年 空缺

2005年 葉篤正 氣象學家 ,吳孟超 肝臟外科學家

2006年 李振聲 遺傳學家,小麥遠緣雜交的奠基人

2007年 閔恩澤 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吳徵鎰 植物學家

2008年 王忠誠 神經外科專家 ,徐光憲 化學家

2009年 谷超豪 數學家 孫家棟 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元勳

2010年 師昌緒 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 王振義 內科血液學專家

2011年 吳良鏞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家 、謝家麟 加速器物理學家

2012年 鄭哲敏 著名力學家、爆炸力學專家 ,王小謨 雷達工程專家

2013年 張存浩 物理化學家,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程開甲 核武器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元勳 2014年 于敏 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元勳

2015年 空缺

2016年 趙忠賢 超導物理學家 ,屠呦呦 藥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2017年 王澤山 火炸藥專家,含能材料專家 , 侯雲德 醫學病毒學專家

2018年 劉永坦 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 ,錢七虎 防護工程專家

2019年 黃旭華 中國核潛艇之父 ,曾慶存 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

相關焦點

  •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
    作者:邱晨輝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9月19日,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項目成功採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19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都怎麼花的?
    據新華社消息,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3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
    中國科技館聯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推出的「歷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向青少年的寄語」對外發布,旨在勉勵青少年熱愛科學、刻苦學習、茁壯成長、報效祖國。
  • 致敬國之脊梁:歷數首屆至今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負責,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其申報、評選的過程極為嚴格每年度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都是在第二年的年初頒發,如下為歷屆獲獎者: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亮相中國科技館
    他表示,中國科技館始終重視弘揚科學家精神,2020年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希望以此為契機,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揭幕開放
    孫自法 攝「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揭幕開放。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王小謨院士、趙忠賢院士,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中國科協副主席孟慶海,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高洪善等出席揭幕儀式。
  • 2021年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全面啟動
    推薦的最高科學技術獎、「三大獎」一等獎及以上項目(包括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須經本單位學術委員會評議,並提供5個同領域兩院院士名單(本單位院士最多1人),以備後期遴選參考。4、推薦材料。通用項目)的統籌協調與支撐服務工作,請院屬各單位匯總本單位2021-2023年度擬推薦高等級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候選項目信息(包括國家最高科技獎和「三大獎」一等獎及以上項目),填寫附件6,於11月25日前將電子版報發展規劃局。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亮相中國科技館
    他表示,中國科技館始終重視弘揚科學家精神,2020年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希望以此為契機,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
  • 張存浩、程開甲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高能化學雷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存浩,著名物理學家,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程開甲院士,共同榮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2019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公布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1月10日消息,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會上公布了2019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由94歲的中國船舶集團所屬719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三級評審,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今天(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
  • 中國核潛艇之父、天氣預報奠基人分別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15人,歷年人數最多。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恭喜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制度改變:取消填寫論文期刊影響因子自1999年國務院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就是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每年都是科技界的關注重點,該獎項分為5個,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19日,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中國科技館主場活動現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正式對公眾開放。該項目採集和收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今後將每年增加。
  • 獲黑龍江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是他
    26日,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發布《2020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決定》。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鄧宗全榮獲2020年度黑龍江省最高科學技術獎,278個項目分獲2020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一、二、三等獎。
  • 周少奇、陳肖虎獲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
    今年科技獎勵大會共評出五大類、111項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其中,授予周少奇、陳肖虎省最高科學技術獎,評出省自然科學獎32項、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73項、科學技術合作獎2人。作為2019年度最高科技獎的獲得者,貴州科學院的周少奇教授,率先提出汙水生物脫氮除磷的原創理論,突破城市及農村汙水、河道湖泊汙染治理等關鍵技術
  • 齊魯政情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公布,解碼山東近五年獲獎項目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和人選名單,山東省共32個項目獲獎。作為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頒發,每年都是科技界的盛事。五年來,山東在獲獎數量繼續保持高位的同時,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 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正式出爐
    ​12月10日,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正式出爐!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由李德毅院士獲得,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由周伯文總裁、蔣田仔研究員、焦李成教授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兼職教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人工智慧戰略專家委員,北京市、廣州市、成都市政府科技顧問,深圳證券交易所行業諮詢專家庫專家,IEEE語音語言技術專家組成員。
  • 關於國家科技獎,這些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是怎麼選出來的?800萬獎金需要繳稅嗎?1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評選經歷了怎樣的程序?2018年以前,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1999年12月26日科學技術部令第1號發布)的規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數額為500萬元,其中50萬元屬獲獎人個人所得,450萬元由獲獎人自主選題,用作科學研究經費。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他們的故事,你知道嗎?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今天(10日)揭曉。其中,最受矚目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這次深潛試驗,黃旭華的眼底、耳朵和牙齦都因承受壓力過大而滲出了血……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黃旭華:在海水壓力情況下,艇在不斷地變形,一變形就發出聲音。「咔咔」「啪」,聽起來是非常可怕的,個別的焊條撕裂了,那撕裂的聲音像尖叫一樣,那更厲害。
  • 2020年最重要的科技人才獎獲獎名單!
    2020年國內重要的科技人才類榮譽,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未來科技大獎4人、何梁何利基金獎52人、光華工程科技獎41人、陳嘉庚獎11人、科學探索獎50人。
  • 86歲諾獎得主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剛剛過完86歲生日的屠呦呦今天獲得了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500萬。2015年10月5日,她因為發現青蒿素,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同時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還有超導專家趙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