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潛艇之父、天氣預報奠基人分別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2020-11-22 鎂客網

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15人,歷年人數最多。

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

恭喜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其中黃旭華院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是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研製的創始人之一;曾慶存院士是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國際數值與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他在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他們為中國核潛艇研製、數值天氣預報做出重要貢獻

黃旭華院士於1924年2月24日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在194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他曾擔任中船重工集團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總設計師,他曾在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多次海上實驗任務中,作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副指揮,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為中國海基核力量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而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1994年黃旭華當選了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14年當選了中國中央電視臺201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17年他獲得了中國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以及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類獎項。

另一位獲獎院士曾慶存則於1935年5月生於廣東省陽江市,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並在1961年前蘇聯科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獲副博士學位。他先後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大氣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氣象學會、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理事長。

曾慶存院士是國際數值與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他首創半隱式差分法,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兩大標誌——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他曾被世界衛生氣象組織授予國際氣象科學最高獎——「國際氣象組織獎」。

提名制度改變:取消填寫論文期刊影響因子

自1999年國務院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就是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每年都是科技界的關注重點,該獎項分為5個,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

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最高獎項,每年獲獎者不超過2名。自1999年設立、2000年首次評選頒獎以來,至今已有33非常出色的科學家獲得了這一獎項,包括鼎鼎大名的袁隆平、于敏、屠呦呦等。

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中明確提出,改革現行的由行政部門下達推薦指標、科技人員申請報獎、推薦單位篩選推薦的方式,實行由專家足額這、組織機構、相關部門提名制度,進一步簡化了提名程序。提名者承擔推薦、答辯、異議答覆等責任,並對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此外提名制度方面還做出了一些改革,包括取消填寫論文期刊影響因子,鼓勵發表在國內期刊的論文為代表作;強調智慧財產權歸中方所有,第一單位署名為國外單位的論文不能作為代表性論文。

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國家科技獎共收到有關專家和單位提名項目(人選)1609項,與2018年相比增了85項。其中專家提名115項,提名最高獎15人,是歷年來提名人數最多的一次。此外,提名國際合作獎33人,他們來自19個國家,這也是歷年來人數最多、國別最廣泛的一次。

通過2019年初評名單中可以看到,在申報項目方面,更加面向基礎工業領域,比如石化、機械等,此外新領域如中醫藥、大飛機等領域的項目也在其中,初評獲獎名單多個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中有不少上市公司的身影,包括博世科、振華重工、以嶺藥業等。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相關焦點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名單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盤點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國務院設立,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劉永坦、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兩人獲得,本文為您盤點了歷屆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一起來看!
  •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分別頒給黃旭華和曾慶存兩位院士
    2020 年 1 月 10 日上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大會針對 2019 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 296 個項目和 12 名科技專家。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都怎麼花的?
    據新華社消息,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2019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公布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1月10日消息,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會上公布了2019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由94歲的中國船舶集團所屬719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三級評審,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今天(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
  • 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央廣網北京1月10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人民大會堂揭曉。最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我國核潛艇的先驅者之一黃旭華院士和我國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院士。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曾慶存: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開創者
    來源標題: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曾慶存: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開創者曾慶存出生年月:1935年5月出生地:廣東省陽江市主要成就:曾慶存是國際數值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的兩大標誌——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 致敬,中國科學家!
    胸懷祖國,他們不畏艱難敢為人先,他們開拓創新團結協作,他們淡泊名利甘為人梯,他們無私奉獻他們正在我們想像不到的領域開疆拓土他們是最美的科技工作者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 曾慶存:60年前提出的天氣預報算法沿用至今
    原標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曾慶存:60年前提出的天氣預報算法沿用至今圖片來源:新華網作為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的開創者,曾慶存成為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2020年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慶存院士,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張存浩、程開甲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高能化學雷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存浩,著名物理學家,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程開甲院士,共同榮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中國十大科學家及榮譽稱號,他們是不朽的豐碑,是中國的脊梁
    中國10大科學家,他們都是歷史的豐碑,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有中國飛彈之父、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氫彈之父、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核潛艇之父等等。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他們,不忘人民英雄?,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籤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國勳」。
  • 「天氣預報之父」曾慶存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遙感衛星行業迎突破
    來源:一財網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研究員和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研究員一同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曾慶存的學術貢獻以數值天氣預報為代表。
  • 萬書波獲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
    今天,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會上,宣讀了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人選),萬書波獲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根據《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其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經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議、省科技廳審核、省政府常務會議同意, 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人選)共
  • 中國粒子加速器之父去世 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國粒子加速器之父去世 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6-02-21 03:44:56>   昨天早晨8點12分,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他們的故事,你知道嗎?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今天(10日)揭曉。其中,最受矚目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1974年,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徵一號」,正式列入海軍戰鬥序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 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兩位大工人獲此殊榮
    我校校友彭士祿院士榮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環境學院全燮教授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是由中國工程院設立的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獎勵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和重要貢獻的中國優秀工程師、科學家。
  • 天氣預報離不開他的算法,曾慶存走出一條中國式科研道路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慶存院士,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最高獎項,每年獲獎者不超過兩名,由國家主席籤署並親自為獲獎者頒獎。
  • 新型核潛艇獲最高科技獎!靜音性能無人匹敵,美坦言抹平20年差距
    在我們提到新銳核潛艇之前,我們要來首先說一說。在上世紀核潛艇的最大生產國美國,而說起美國,我們就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稱霸全球的軍事能力,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和前蘇聯並稱世界兩大超級大國,美方有無敵於大海的航母群,前蘇聯則是有全球最頂級的核潛艇,而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明爭暗鬥,也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告一段落。
  • 「中國幹擾素之父」侯雲德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侯雲德,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侯雲德是誰?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名單公布後,對這位鮮少在媒體上露面的科學家,不少人都發出了好奇的一問。
  • 歷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畢業於何高校?幾乎全為名牌大學!
    從2001年開始,每年年初國家都會頒發上一年度的「最高科學技術獎」,截止到目前已經頒發了19個年度,在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發前,我們來回顧一下過去20個年度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以及他們的本科畢業院校,本文我們先來了解2000到2009年度(頒獎時間2001年到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