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1年開始,每年年初國家都會頒發上一年度的「最高科學技術獎」,截止到目前已經頒發了19個年度,在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發前,我們來回顧一下過去20個年度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以及他們的本科畢業院校,本文我們先來了解2000到2009年度(頒獎時間2001年到2010年),也就是最開始的十年間獲得者。
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有兩位分別為袁隆平和吳文俊。「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本科就讀於當時的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數學機械化研究的創始人之一」吳文俊,本科就讀於當時的交通大學(現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後於1949年獲得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博士學位。
2001年度獲得者分別為王選和黃昆。「漢字雷射照排系統之父」王選,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後一直在北京大學工作。「著名物理學家,中國固體和半導體物理學奠基人之一」黃昆本科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1952年燕京大學文理學科併入北京大學)。
2002年度獲獎者為金怡濂。「我國高性能計算機領域著名專家,我國巨型計算機事業開拓者」金怡濂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後在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與計算技術研究所進修電子計算機技術。
2003年度獲獎者分別為劉東生和王永志。被譽為「黃土之父」的劉東生本科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擁有南開大學學籍)。「航天技術專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王永志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航空系(期間合併成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後畢業於蘇聯莫斯科航空學院。
2005年度獲獎者分別為葉篤正和吳孟超。「中國現代氣象學主要奠基人之一」葉篤正先是考入清華大學,後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我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本科就讀於同濟大學醫學院(目前正統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現在的同濟大學醫學院為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
2006年度獲獎者為李振聲。「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李振聲,本科畢業於山東農學院(現山東農業大學)。
2007年度獲獎者為閔恩澤和吳徵鎰。「中國催化劑之父」閔恩澤本科就讀於原國立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現南京工業大學);「我國著名植物學家,中國植物學奠基人」吳徵鎰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後在西南聯合大學取得碩士學位。
2008年度獲得者王忠誠和徐光憲。「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之一」王忠誠本科畢業於北平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院);「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先是考入大同大學,1年後改考入交通大學(現西交、上交)。
2009年度獲得者谷超豪和孫家棟。「世界著名數學家」谷超豪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衛星之父」孫家棟,先是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學習俄語,後轉入汽車系,後於1951年被派往蘇聯茹科夫斯基工程學院飛機發動機專業學習。
後一篇文章我們將介紹2010到2019年度10年間17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的畢業院校。最後,向為我國發展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