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澤山

2020-08-22 麻辣西斯A科技

稿源:百度百科


人物簡介


王澤山,1935年9月10日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火炸藥專家、含能材料專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1960年王澤山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本科畢業後,進入炮兵工程學院工作;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開始山先後在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南京理工大學工作;1980年擔任華東工學院化工系主任;1997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9年被評為江蘇省「十大傑出科技人物」 ;2017年當選江蘇省黨的十九大代表 。2019年9月25日,入選「最美奮鬥者」名單。

王澤山長期從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學與科學研究 。


主要貢獻


一、科研成就

1、科研綜述

王澤山系統地研究了發射藥及其裝藥理論;發明低溫感技術,提高了發射效率,使發射威力超過中國國外同類裝備的水平;研究和解決了廢棄火炸藥再利用的有關理論和綜合性處理技術,實現了資源化再利用,改善了安全,降低了公害,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明了一種高密度火藥裝藥技術,已推廣應用 。

1985年,王澤山和他的團隊著手開展大量超期儲備的火炸藥相關方面的研究。1990年,王澤山開始從事火炸藥的另一個難題「含能材料的低溫感」 。

2、學術專著

截至2017年8月,王澤山出版專著14部,發表論文100多篇 。

3、項目承擔&成果獎勵

截至2018年7月,王澤山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最高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二、人才培養

1、教學理念

王澤山在執教生涯中,注重方法、因材施教。在指導學生開展研究的時候,他也總是鼓勵學生將新技術及時應用到科研工作中。不僅自己瞄準國際前沿,他同樣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

2、科研思想

王澤山認為:「在科研上要做就做前人不敢想、想不到的事。」「做研究不要使巧勁,不要追求短平快的項目,科學要實在,不要浮誇。選定目標不能半途而廢,遇到問題不輕易放棄。」「搞科研,不能滿足於獲得了什麼獎,應該想辦法把項目轉化為工業化生產。」

3、指導學生

王澤山是中國國內較早實踐與國外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教授之一。早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他推動實施了與瑞典隆德大學合作培養博士研究生的項目,為南京理工大學培養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博士生 。

截至2018年7月,王澤山一共培養了百餘名碩士,90多位博士。


人生經歷


1935年9月10日,王澤山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

1951年至1954年,王澤山先後就讀於吉林市第一中學校、第一高中、第二高中 。

1954年8月,王澤山進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炮兵工程系,選擇了陸軍中的火炸藥專業,是全班惟一主動選擇火炸藥專業的學生。

1960年8月,王澤山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本科畢業後,進入炮兵工程學院(1984年更名華東工學院,1993年更名南京理工大學)工作,擔任火藥實驗室主任(1960年9月至1962年9月)。

1961年3月,王澤山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2年9月,王澤山先後在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工作,擔任助教(至1980年2月)。

1980年2月,王澤山擔任華東工學院化工系主任(至1985年5月)。

1985年2月,王澤山擔任華東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9年,王澤山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含能材料)。

2001年5月30日,王澤山院士被聘任為華北工學院(2004年更名為中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7年6月,當選江蘇省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個人生活


王澤山69歲考下駕照,開車穿行於北京、山西之間,前往工廠測試、試驗;為了方便工作,他玩轉智慧型手機,常常用微信、QQ與年輕同事語音視頻。


人物評價


王澤山始終以「強軍興國」為使命,用「一輩子專注做一件事」的執著與堅韌,在火炸藥領域潛心研究,創立「發射裝藥學」,注重探究科學原理、突破關鍵技術、推動轉化應用「三位一體」,在廢棄火炸藥無公害化處理與再利用、含能材料低溫感技術、等模塊裝藥等方面突破了多項世界性瓶頸技術,推動中國火炸藥研究應用從跟蹤仿製跨入自主創新和引領發展,為實現中國武器裝備現代化和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國工業報評)

王澤山密切聯繫兵工含能材料領域相關企業,擔任了北化集團瀘州北方公司、北化集團銀光公司、北重集團、五洲設計院等多家兵工企業的專家、顧問,為企業科研成果轉化和科研生產能力提升、含能材料人才培養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兵工學會評)

相關焦點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都怎麼花的?
    據新華社消息,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趙忠賢
    1964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技術物理系,197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陳嘉庚科學獎獲得者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17年1月9日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致敬國之脊梁:歷數首屆至今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負責,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從2000年度開始頒獎以來到2019年度,共有33位中國科學家獲得此項殊榮。
  • 歷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畢業於何高校?幾乎全為名牌大學!
    從2001年開始,每年年初國家都會頒發上一年度的「最高科學技術獎」,截止到目前已經頒發了19個年度,在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發前,我們來回顧一下過去20個年度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以及他們的本科畢業院校,本文我們先來了解2000到2009年度(頒獎時間2001年到2010年),
  • 帶你認識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來看看你的家鄉有幾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就是為了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良好氣氛,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通過不懈的努力,為中國的科技發展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錢七虎
    錢七虎,1937年10月26日出生於江蘇崑山,少將軍銜,防護工程專家、軍事工程專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提出的防護工程建設轉型、建設超高抗力深地下防護工程、戰略通道橋隧並舉、能源地下儲備等多項發展戰略建議,被軍委和國家部委採納實施 。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將800萬獎金捐出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張存浩、程開甲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高能化學雷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存浩,著名物理學家,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程開甲院士,共同榮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2017年度「國家三大獎」即將揭曉 歷屆「最高獎」給了誰
    2017年度「國家三大獎」即將揭曉 歷屆「最高獎」給了誰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即將召開。這是繼2017年5月3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簡稱《方案》),獎勵大會「變臉」後首次與公眾見面。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年,僅有這9所高校成為獲獎單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於2000年,是國家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工大
    圖集 新華社哈爾濱8月3日電(記者楊思琪)「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從20世紀80年代起,劉永坦院士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周少奇 陳肖虎獲得貴州省2019年度最高科學技術獎
    9月2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19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發布,共有111項成果獲獎。授予貴州科學院周少奇教授、貴州大學陳肖虎教授省最高科學技術獎。周少奇教授,是2013年、2017年、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 33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畢業於什麼大學?清華並列第三位
    中國大學說,說中國大學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
  • 致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他們的故事,你知道嗎?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今天(10日)揭曉。其中,最受矚目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這次深潛試驗,黃旭華的眼底、耳朵和牙齦都因承受壓力過大而滲出了血……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黃旭華:在海水壓力情況下,艇在不斷地變形,一變形就發出聲音。「咔咔」「啪」,聽起來是非常可怕的,個別的焊條撕裂了,那撕裂的聲音像尖叫一樣,那更厲害。
  • 于敏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新網北京1月9日電 (記者 張素)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將800萬獎金捐出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將800萬獎金捐出】8月3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個人獲得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劉永坦院士表示,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能夠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名單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盤點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國務院設立,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劉永坦、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兩人獲得,本文為您盤點了歷屆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一起來看!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的出生家庭、年齡、地域、教育背景
    原標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群體特徵分析及思考作者 :吳藝貝、李俠>(上海交通大學 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設立以來,已頒獎18屆,每屆最多授予2人,先後共有33位獲獎者,獎金也由最初的500萬元提高至800萬元,主要獎勵在科技領域的領軍人才。
  • 周少奇和陳肖虎教授獲得貴州省2019年度最高科學技術獎
    9月2日,「2019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新聞發布會上發布消息,貴州省2019年度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貴州科學院副院長周少奇教授和貴州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陳肖虎教授。左二:周少奇教授,左三:陳肖虎教授周少奇教授周少奇教授,是2013年、2017年、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