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
作者:邱晨輝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9月19日,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項目成功採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19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揭幕開放
孫自法 攝「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揭幕開放。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王小謨院士、趙忠賢院士,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中國科協副主席孟慶海,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高洪善等出席揭幕儀式。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名單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盤點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國務院設立,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劉永坦、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兩人獲得,本文為您盤點了歷屆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一起來看!
-
國家最高科技獎科學家手模牆建成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國務院設立,是我國5個國家科技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技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科技工作者。至今已有33位功勳卓著的中國科學家獲此殊榮,其中健在的有19位。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本科很多出自於這所頂級高校
提到我國的科技獎項,除了眾所周知的國家三大獎、國家科技創新爭先獎以及省部級的科技獎以外,還有一個最具含金量的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從獎項設置就可以看出,這裡含有一個最字,所以含金量不言而喻!國家最高科技獎是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一向是我國科學家的最高榮譽,象徵著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最頂峰,同時也是對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具有重大貢獻的人。
-
「嫦娥五號」年底發射;袁隆平屠呦呦等寄語青少年;「天問一號」飛行1.55億公裡;印度自稱「世界第一」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9月19日,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正式向公眾開放。項目成功採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19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
-
中國植物活詞典吳徵鎰逝世 曾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科院資深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著名植物學家吳徵鎰因病醫治無效,於2013年6月20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7歲。 吳徵鎰於2008年1月8日獲得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做「頂天立地」的研究——專訪2018光華工程科技獎得主呂堅
香港城市大學機械工程講座教授、2018光華工程科技獎得主呂堅。中新社記者 謝光磊 攝中新社香港6月8日電 題:做「頂天立地」的研究——專訪2018光華工程科技獎得主呂堅中新社記者 阮曉「我們要做的是『頂天立地』的研究,『頂天』,是指在國際權威雜誌發表封面文章,『立地』,是讓這些基礎研究很快應用,接地氣。」
-
陳鯨院士寄語家鄉青少年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兼職教授;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極高頻複雜系統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飛行器測控學報,電子與信息學報、電子科學學刊(英文版)編委會顧問;軍事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成果獎勵評審委員會委員。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等21位科學家手模上牆
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亮相。零距離領略大師風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中國科技館表示,為紀念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在全社會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胸懷祖國、服務人民、淡泊名利、敢於創造,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
-
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等21位科學家手模上牆
正值全國科普日之際,「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揭幕。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亮相。零距離領略大師風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中國科技館表示,為紀念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在全社會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胸懷祖國、服務人民、淡泊名利、敢於創造,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
-
袁隆平、屠呦呦等21位功勳科學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於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為紀念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在全社會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胸懷祖國、服務人民、淡泊名利、敢於創造,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
-
33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畢業於什麼大學?清華並列第三位
中國大學說,說中國大學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亮相中國科技館
他表示,中國科技館始終重視弘揚科學家精神,2020年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希望以此為契機,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亮相中國科技館
他表示,中國科技館始終重視弘揚科學家精神,2020年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希望以此為契機,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
-
12位諾獎得主參與,100名科學家獲獎,溫州如何成為世界焦點
鍾南山致辭,12位諾獎得主參與另外還有12位諾獎得主通過視頻的方式參與了本次大會,為青年科學家的成長建言獻策。古人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青年科學家的成長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在老一輩的指導下進行科學實踐,這可以讓青年科學家少走彎路,快速成長。
-
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這項大獎公布:天津大學一舉躋身全國前列
校友會2020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分析報告,報告最新公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全國創新爭先獎排名,2017-2020年,天津大學共計獲得4項全國創新爭先獎,位居全國第17位。全國創新爭先獎是國家科技獎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補充,是"國家科技獎項"與"重大人才計劃"的有機銜接,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後,國家批准設立的又一個重要的科學技術獎項,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者是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的傑出代表。
-
記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趙忠賢:一輩子都在尋找更好的超導材料
記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趙忠賢:一輩子都在尋找更好的超導材料2017-01-10 14:42 來源: 光明日報 1月9日,趙忠賢,這位在「高溫超導」領域卓有成就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談到中國超導的未來,他寄望很高。過去百餘年世界超導研究史中,在兩次高溫超導領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時刻,趙忠賢帶領的團隊都「跑」在前列,他們獨立發現了「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以及「發現系列50K(開爾文,熱力學溫度單位)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55K紀錄」。
-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科學家寄語青少年,家長讀給孩子聽聽!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 給全國青少年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 勉勵青少年熱愛科學、刻苦學習、 茁壯成長、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