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亮相中國科技館

2020-09-19 甘肅農村廣播

9月19日,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舉行揭幕儀式,正式向公眾開放。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小謨院士、趙忠賢院士,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中國科協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中國科協辦公廳、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同志出席。

首先,中國科協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致辭。他表示,中國科技館始終重視弘揚科學家精神,2020年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希望以此為契機,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使之深入人心,植入人們的心田。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高洪善在致辭中表示,用「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這種特別的方式,記錄和了展示這些支撐起新中國國防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改善的雙手。希望全社會共同攜手,為公眾提供更多這類零距離感受科技之美、領略大師風範的機會。希望「手模牆」可以在孩子們心中埋下種子,激發他們的人生理想,打準他們的人生偶像。

王小謨院士是我國現代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2012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趙忠賢院士是我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2016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為兩位科學家贈與手模,致以崇高的敬意。

懷進鵬書記還為中國科技館授予中國科協「科學家精神培育基地」牌匾,勉勵中國科技館積極響應中央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的要求和中國科協的工作部署,先行先試,為探索推動全國科技館開闢科學家精神宣傳陣地積累經驗。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成功採集和收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其中13位科學家為青少年錄製了寄語視頻。這19位科學家平均年齡89.7歲,其中90歲以上11位,有的更已界百歲高齡。這些手模和視頻,來之不易,彌足珍貴。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位於中國科技館一層東大廳,面積10米×3米,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簡介、科學家介紹、青少年寄語、手模、籤名等。今後每年增加。

「創新是科學的生命。」「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我沒有什麼秘訣,我有八個字。」觀眾讀著科學家們的寄語,紛紛拍照留念,流連忘返。中國科技館「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的落成,將會促進更多青少年以科學家為偶像、以成為科學家為驕傲。

來源:新浪科技

編輯:史文君

責編:王玉珏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聯繫電話:0931-8569680)

小區停車費怎麼收?我們幫你來盤點

這些食物,秋季要多吃哦~

豬肉價格迎來重要拐點!專家預計:接下來肉價這麼走→

家中起火姐姐帶9歲弟弟淡定自救,脫險後第一句話竟然是……

相關焦點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亮相中國科技館
    光明網訊9月19日,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舉行揭幕儀式,正式向公眾開放。他表示,中國科技館始終重視弘揚科學家精神,2020年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希望以此為契機,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19日,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中國科技館主場活動現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正式對公眾開放。該項目採集和收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今後將每年增加。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揭幕開放
    孫自法 攝「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揭幕開放。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值此2020年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之際,「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19日下午在中國科技館揭幕並正式向公眾開放。
  • 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光明日報本報北京9月19日電(記者詹媛)19日,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北京中國科技館舉行揭幕儀式,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向公眾開放。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於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
  • 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本報北京9月19日電(記者詹媛)19日,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北京中國科技館舉行揭幕儀式,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向公眾開放。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於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為紀念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在全社會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胸懷祖國、服務人民、淡泊名利、敢於創造,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
  • 袁隆平、屠呦呦等21位功勳科學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中國科技館揭幕,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於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為紀念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在全社會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胸懷祖國、服務人民、淡泊名利、敢於創造,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
  • 國家最高科技獎科學家手模牆建成
    2020年9月19日,主持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揭幕儀式後,我即興填《滿江紅》詞一首,以表對全體獲獎科學家的由衷敬意。 今年是這一重大獎項設立20周年,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項目,旨在宣傳和弘揚廣大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
  • 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大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舉行揭幕儀式,正式向公眾開放。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
  • 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大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舉行揭幕儀式,正式向公眾開放。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此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成功採集和收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其中健在的科學家19位,平均年齡89.7歲,其中90歲以上11位,有的更已界百歲高齡。
  • 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等21位科學家手模上牆
    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亮相。零距離領略大師風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中國科技館表示,為紀念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在全社會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胸懷祖國、服務人民、淡泊名利、敢於創造,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
  • 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等21位科學家手模上牆
    正值全國科普日之際,「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揭幕。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亮相。零距離領略大師風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中國科技館表示,為紀念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在全社會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胸懷祖國、服務人民、淡泊名利、敢於創造,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
  • 觀眾在科技館競相與袁隆平屠呦呦「擊掌」,大科學家「手模牆」是如何採集的
    2000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正式成立。作為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這一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兩名。悠悠二十載。
  •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
    作者:邱晨輝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9月19日,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正式向公眾開放。項目成功採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19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
  • 跟科學家天團「擊個掌」
    袁隆平、屠呦呦等寶寶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家們,現在組成了堪稱最最豪華的「科學家天團」,寶寶們能輕而易舉地「接觸」他們啦。就在最近,中國科技館舉行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揭幕儀式。牆上展示了全部33位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科學家的照片、個人簡介、籤名及青少年寄語,其中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科學家的手模更是首次亮相!「手模牆」上一段段簡介有力的話語以及那一雙雙撐起新中國國防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改善的雙手手印,令現場的小觀眾們若有所思,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投身科學的夢想。快看,他們一個個伸出稚嫩小手,正和大科學家們「擊掌」呢。
  • 中國全國科普日連辦16年參與公眾逾19億人次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揭幕,正式向公眾開放。孫自法 攝「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揭幕,正式向公眾開放。其中,北京主場活動包括中國科技館主場活動、北京科學嘉年華活動以及2020年全國科普日特別活動。中國科技館主場活動包括科普科創齊飛、公共安全健康、群星照耀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等四大板塊,重點推出「大醫精誠 無問西東——中西醫結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展」和「全面小康·科技同行」兩個專題展覽。此外,「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也在中國科技館揭幕,正式向公眾開放。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名單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盤點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國務院設立,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劉永坦、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兩人獲得,本文為您盤點了歷屆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一起來看!
  • 致敬國之脊梁:歷數首屆至今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負責,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其申報、評選的過程極為嚴格每年度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都是在第二年的年初頒發,如下為歷屆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