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康世甫)4月26日, 大河網政務記者從河南省科技廳獲悉,近日,河南省出臺了《河南省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方案的出臺,旨在進一步完善河南省科技獎勵制度,構建更加符合河南實際的科技獎勵體系,激勵自主創新,激發人才活力,充分調動全社會支持科技創新的積極性,為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南和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高地注入更大動力。
◆方案明確河南省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10大任務
《方案》提出,河南省獎勵改革堅持服務河南發展、激勵自主創新、注重價值導向、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圍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創新質量、實際貢獻為導向的獎勵機制,進一步增強學術性、突出導向性、提升權威性、提高公信力、彰顯榮譽性。
《方案》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堅持公開提名、科學評議、公正透明、誠實守信、質量優先、突出功績、寧缺毋濫、體現特色,提出了河南省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10大任務,包括:完善獎種結構、實行提名制、建立定標定額的評審制度、調整獎勵對象要求、明晰專家評審委員會和政府部門的職責、增強獎勵活動的公開透明度、強化獎勵的激勵性和榮譽性、健全科技獎勵誠信制度、規範科學技術獎設置、鼓勵和規範社會力量設獎。
◆方案出臺後,河南科技獎勵制度迎來六大變化
完善獎種結構——
增設「河南省自然科學獎」和「河南省技術發明獎」
在現有「河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河南省科學技術合作獎」三個獎種基礎上,增設「河南省自然科學獎」和「河南省技術發明獎」兩個獎種,使科技獎勵更加符合科學技術發展在基礎研究、技術發明、應用研究三個階段的規律。改革後我省科學技術獎的獎種結構與國家科學技術獎獎種結構相一致,將有力促進我省基礎研究成果和原創性發明成果的大量湧現。
實行提名制——
引導科技人員潛心研究
改革現行由行政部門下達推薦指標、科技人員申請報獎、推薦單位篩選推薦的方式,實行由相關部門、組織機構、專家學者提名的制度,進一步規範和簡化提名程序,引導科技人員潛心研究、專注學術,遏制學術浮躁等不良風氣。
建立定標定額的評審制度——
改革後,河南省科學技術獎總數不超過350項
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分類制定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為導向的評價指標體系。探索實施按等級標準提名、獨立評審表決的定標評審機制。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省科學技術合作獎不分等級。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3個等級。改革後,河南省科學技術獎總數不超過350項。
強化獎勵的激勵性和榮譽性——
河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獎金標準為300萬元/人
堅持「物質利益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原則,提高省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增強獲獎科技人員的榮譽感和使命感。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獎金標準為300萬元/人,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獎金標準為:一等獎50萬元/項、二等獎30萬元/項、三等獎20萬元/項。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人員給予省級配套獎勵。大力宣傳獲獎成果、獲獎人員和獲獎團隊,弘揚崇尚科學、實事求是、鼓勵創新、開放協作的良好社會風尚。
健全科技獎勵誠信制度、嚴懲學術不端——
對跑獎要獎等行為實行一票否決
對重複報獎、拼湊「包裝」、請託遊說評委、跑獎要獎等行為實行一票否決;對造假、剽竊、侵佔他人成果等行為「零容忍」,已授獎的撤銷獎勵。建立評價責任和信譽制度,實行誠信承諾機制,為各獎勵活動主體建立科技獎勵誠信檔案。
規範科學技術獎設置——
除省政府外,其他部門均不得設立由財政出資的科學技術獎
根據國家要求,省政府設立一項省級科學技術獎。省政府所屬部門、省級以下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其他列入公務員法實施範圍的機關,以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均不得設立由財政出資的科學技術獎。 此外,獎勵對象由「公民」改為「個人」;對候選成果(人)及其提名者實行全過程多環節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監督;專家評審委員會履行對候選成果(人)的科技評審職責,充分發揮同行專家獨立評審的作用;鼓勵學術團體、行業協會、企業、基金會及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設立定位準確、專業特色鮮明的科學技術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