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個人)和張建鋒團隊獲浙江科學技術最高獎

2020-07-17 澎湃新聞
李蘭娟(個人)和張建鋒團隊獲浙江科學技術最高獎

據「浙江發布」微信公眾號7月17日上午消息:浙江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7月17日在杭州舉行。297項科技創新成果榮獲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其中浙江科技大獎2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自然科學獎43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26項;技術發明獎11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40項,其中一等獎20項,二等獎73項,三等獎147項。

此次獲獎項目集中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浙江發布」微信公眾號介紹:首次設立科技大獎,作為浙江科學技術獎的最高獎重獎科技人才

科技大獎作為浙江科學技術最高獎,授予浙江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個人、團隊,每年授予數量不超過2項,首次獲獎者分別為李蘭娟(個人)和張建鋒團隊。

同時,首次設立國際科技合作獎,獎勵為浙江科技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李蘭娟是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首創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獨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成功阻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推動我國在新突發傳染病防治領域成為國際領跑者,疫情期間不顧花甲年高帶隊前往武漢,堅守抗疫一線,為疫情防控貢獻了「浙江力量」。

張建鋒團隊組織開發「城市大腦」技術架構體系,創辦了阿里達摩院,人工智慧科研實力進入全球第一梯隊。疫情發生後,三天內開發出健康碼引擎,成為數千萬人工作生活通行證,提供了精密智治的「浙江方案」。

改革獎勵提名制,大幅提升獎勵力度獎金總額創歷史新高

將「推薦制」改為「提名制」,改革由行政部門下達推薦指標、科技人員申請報獎、推薦單位(專家)遴選推薦的方式,實行由專家學者、組織機構、相關部門提名的制度。

同時大幅提高獎勵標準,重獎科技人才,浙江科技大獎每個項目獎金高達300萬元,一、二等獎獎金從原來的15萬元、10萬元分別提高到30萬元、15萬元,本次獎金總額高達3690萬元,為歷年最高。

體現創新價值導向,一大批重大標誌性科技成果展示「重要窗口」科技擔當

從領域分布上看,半數以上獲獎項目集中在「三大科創高地」。「網際網路+」、生命健康、新材料領域「三大科創高地」共獲獎173項,佔總數的58%,成果豐碩。

從區域分布上看,近四分之一獲獎項目集聚在創新策源地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獲獎項目中,有71項來自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佔總數的24%。其中,一等獎成果19項,佔一等獎總數近三分之二。

從科研能力上看,浙江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能力穩步上升。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合計佔總數的18%,佔一等獎總數的33%。其中自然科學獎43項,比去年增加18項,浙江在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長足進步,原始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從創新主體上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產學研用更加緊密、有效。530家完成單位中,企業就有303家,佔57%。產學研合作共169項。

從體制機制上看,新型研發機構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成果,如阿里巴巴、之江實驗室自主研發的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AnalyticDB,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從獲獎者年齡結構上看,青年科技人才成為浙江科研的骨幹力量。獲獎項目第一完成人中,45歲以下青年科學家佔35%;在所有完成人中,70後、80後分別佔34%、37%,成為主力軍。

相關焦點

  • 李蘭娟獲浙江科技獎勵大會最高獎,她想捐出所有獎金用於人才培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子宸 通訊員 王蕊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7月17日)在杭州舉行。297項科技創新成果榮獲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其中浙江科技大獎2項;自然科學獎43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26項;技術發明獎11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40項,其中一等獎20項,二等獎73項,三等獎147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此次科技獎勵大會,首次設立科技大獎,作為我省科學技術獎的最高獎重獎科技人才。
  • 揭秘最高科技大獎得主
    在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浙江首次頒出科技大獎,獲獎者分別為李蘭娟(個人)和張建鋒團隊。科技大獎是浙江科學技術最高獎,授予浙江省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個人、團隊,每年授予數量不超過2項。科技大獎每個獎金達300萬元。
  • 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公布,高新區(濱江)15項!
    高新區(濱江)企業承擔和參與的成果共獲科學技術獎勵15項,其中浙江科技大獎1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4項。浙江科技大獎張建鋒團隊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浙江省首次設立科技大獎,作為浙江科學技術獎的最高獎重獎科技人才。
  • 李蘭娟等13位院士被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 最終獲獎僅2人(附名單)
    李蘭娟等13位院士被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 最終獲獎僅2人(附名單)  Evelyn Zhang • 2020-03-02
  • 李蘭娟成為最高科學技術獎候選人?那鍾南山院士呢?
    李蘭娟成為最高科學技術獎候選人?那鍾南山院士呢?科學技術人才是應該被國家所嘉獎的,而作為中國人的我們,也應該要牢記時刻為我國的科學技術行業做出貢獻的,這些尖端的科學術人才,畢竟中國的發展,他們在其中出了很大的一份力氣。
  • 李蘭娟院士榮獲浙江科技大獎,300 萬元獎金將全部捐出
    今天上午,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杭隆重舉行,首次頒出科技大獎。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李蘭娟教授榮獲「2019 年度浙江科技大獎」,接受省委書記車俊頒獎,並作為獲獎代表在大會發言。
  • 看起來溫州科技後勁足,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得獎分析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7月17日在杭州舉行,會議公布了「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共計297項科技創新成果獲獎。第一大類:浙江科技大獎獲得者為浙江大學附屬醫院第一醫院的李蘭娟院士、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的張建鋒團隊
  • 樹蘭醫學獎每人獎50萬!李蘭娟院士夫婦設立,被譽為中國醫學諾獎
    在我國科學界,兩院院士是最高榮譽,累計人數不過幾千人,而夫妻院士更是在20對以內,同在醫學領域,又以夫妻兩人的姓名設立的獎學金,估計在全國僅此一家,那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李蘭娟院士和鄭樹森院士伉儷,他們共同設立的「樹蘭醫學獎」,目前被譽為中國醫藥衛生學界的「諾貝爾醫學獎」。
  • 萬書波獲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
    今天,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會上,宣讀了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人選),萬書波獲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根據《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其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經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議、省科技廳審核、省政府常務會議同意, 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人選)共
  • 我市155個項目(人選)獲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獎
    2020年12月22日上午,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三樓禮堂召開,對獲得2019年度市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人員進行表彰獎勵。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為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頒獎並發表講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豪志主持會議。
  • 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
    近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浙江共有8位科技工作者受表彰。其中,我市中機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總經理龍偉民研究員獲創新爭先獎狀。在此次大會上,一批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提名書633份。記者注意到,共有31人獲得提名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提名書633份。記者注意到,共有31人獲得提名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據介紹,此次收到的提名書中有人物獎(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提名書79份,項目獎(含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書554份。目前,提名書目錄已經在「北京市科委網站」公布公示。
  • 陳薇、雷軍、齊向東等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提名書633份。記者注意到,共有31人獲得提名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據介紹,此次收到的提名書中有人物獎(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提名書79份,項目獎(含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書554份。目前,提名書目錄已經在「北京市科委網站」公布公示。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 陳薇、雷軍等在列
    (原標題: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 86歲諾獎得主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剛剛過完86歲生日的屠呦呦今天獲得了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500萬。2015年10月5日,她因為發現青蒿素,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同時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還有超導專家趙忠賢。
  • 中國出版政府獎揭曉 浙江獲獎的這本書還是用英文寫的
    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領銜撰寫、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感染微生態學:理論與實踐》獲圖書獎。為尋求答案,李蘭娟帶領團隊對肝病微生態和細菌耐藥進行系列研究。今天,微生態學研究已經成為國際熱點。但20年前,當李蘭娟決定投身微生態學研究時,沒有人看好她,甚至有人私下認為「這樣的研究看不到希望」。
  • 浙江大學舉行慶祝第33個教師節暨先進表彰會
    過去的一年,浙江大學有150餘個個人和集體獲得省部級以上的榮譽。能源工程學院倪明江老師獲竺可楨獎。8位長期耕耘在教書育人一線的教師獲「永平獎教金」。其中,人文學院陶然、物理學系方明虎、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李蘭娟和公共管理學院包松4位教師獲得永平教學貢獻獎,獎金每人10萬元人民幣;管理學院韓洪靈、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李伯耿、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馮華君、環境與資源學院鄭平等
  • 2020年度北京科學技術獎提名公示 31人獲最高獎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進入公示階段。此次共收到提名書633份,有31人獲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提名,其中包括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多位抗疫科學家。
  • 張存浩、程開甲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高能化學雷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存浩,著名物理學家,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程開甲院士,共同榮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