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7月17日在杭州舉行,會議公布了「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共計297項科技創新成果獲獎。
這次會議設置的獎項有:浙江科技大獎2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自然科學獎43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26項;技術發明獎11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40項,其中一等獎20項,二等獎73項,三等獎147項。因此,總共獎項為:297項,我們一起來分析下各地區的獎項獲得情況和比例。
第一大類:浙江科技大獎
獲得者為浙江大學附屬醫院第一醫院的李蘭娟院士、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的張建鋒團隊。李院士這次抗疫表現突出,獲獎實至名歸,張建鋒聽說也很厲害,在城市大腦上建樹很多,最快時間開發出了健康碼,很順潮流,獲獎也沒什麼爭議。顯然,這兩個人的單位均為杭州,因此這個獎項杭州100%,杭州+2。
2.國際科技合作獎
這個獎的獲得者為顏松遠。顏松遠,男,1954年1月出生,江西省吉安縣人,英籍華人,英國York大學數學係數論專業博士畢業,英國劍橋大學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安全博士後,浙師大特聘教授,從事網絡空間安全研究。浙江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雖然冠名浙江,但卻為數不多冠名浙江沒在杭州的單位,這個單位在金華,因此,金華+1。
3.自然科學獎43項
一等獎:
浙江省的自然科學家一等獎,共有7項,名單可以看出,在杭州的浙江大學幾乎霸屏,佔了6項,浙江工業大學也在杭州,佔1項。另外,作為第二作者的溫州大學在溫州1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在杭州1項。因此,這個名單中,杭州+8,溫州+1,另外兩單位不在浙江,不列入。
二等獎:
二等獎10項,浙江大學大學也比較多,總共有5個名字,在杭州的單位還有另外4個。寧波大學明顯在寧波,有2個名字,溫州大學一個名字,因此這個獎項。
杭州+10,寧波+2,溫州+1
三等獎:
三等獎共26項,但這裡說明下,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在寧波,不在杭州,所以統計計入寧波,中國計院雖然打名中國,但其實在杭州,杭州著名的服裝設計大學浙江科技大學也有一項,不容易,說明進步快。各地區比例如下:
杭州+21, 寧波+6,溫州+2,金華+3,湖州+1
這個發明獎一等獎,全部都是杭州的單位,非常厲害,杭州+6
這個二等獎寧波湖州霸屏,寧波+2,其他碩華是湖州的,諾力也是湖州的,湖州+2。
三等獎杭州+5,紹興+2,寧波+2
後面的科學技術進步獎240項,很多,不再一一統計,各地區雨露均沾,不至於太難看,有興趣的朋友自己慢慢數。
綜上,這些科技的進步,和這個城市有沒有大學密切相關,由於杭州是省會城市,所以佔據了非常好的地利,浙江大學帶來了非常多的榮譽,另外,浙工大,寧大,溫醫大也不錯。總體浙江各地市排前幾名的如下:
杭州佔了172席,佔全省近57.9%。其中,包括浙江科技大獎2項;自然科學獎28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5項);技術發明獎5項(一等獎3項,三等獎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37項(一等獎15項,二等獎50項,三等獎72項)。
寧波佔了39項,佔全省13.1%。其中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省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2項;參與完成的有14項,其中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4項。
溫州有35項科技成果獲獎,佔11.8%,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實施的有26項成果,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23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實施的有26項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8項。
金華共15項牽頭和合作完成的科技成果獲得獎項,佔比:5.05%,包括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0項。
湖州24項科技創新成果獲獎,佔比:8.08%,由湖州市高校、企事業單位牽頭完成的有17項,其中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10項;參與完成的有7項,其中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項、三等獎5項。
嘉興的26項科技創新成果獲獎,佔比:8.75%,以嘉興企事業單位為第一完成單位的創新成果17項,參與完成的創新成果9項。其中,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7項。
紹興獲得省科技獎的18個項目,佔比6.06%,其中企業為第一完成單位完成的項目成果9項。
衢州共獲得4項,佔比:1.3%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麗水,舟山(略)
總體來看,浙江的這次大獎,格局還是沒有什麼變,杭州寧波佔大頭,溫州上升趨勢明顯,後勁十足,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