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22日召開,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142項成果獲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6家企業獲企業技術創新獎,1名外籍科技專家獲國際科技合作獎。
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卞修武院士獲科技突出貢獻獎。
周緒紅院士在鋼結構、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等領域研發成果國際領先,廣泛應用於卡達、科威特等30多個國家和國內廣東、重慶等省市的300餘項工程,近3年新增產值152.45億元,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帶領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科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卞修武院士在國際上開創了腫瘤血管免疫微環境研究新領域,創建了「國家新藥創製腫瘤幹細胞技術平臺」,建立「腫瘤幹細胞研究」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使重慶市腫瘤血管病理學研究躋身國際前列。
從獲獎成果來看,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的獲獎成果中,體現了產學研協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76項成果由不同性質的單位合作完成,佔比達到53.52%。
49項成果由企業牽頭完成,佔比達到34.51%。60項成果由市內外單位合作完成,佔比達到42.3%,特別是與四川省合作完成19項成果,佔比31.67%,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創新更為緊密。
104項獲獎成果聚焦大數據智能化、裝備製造、材料工業、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佔比達到73.2%。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獎成果「高性能特種玻璃纖維及綠色製造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開發了全球品種最多的系列特種玻璃纖維,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近3年直接經濟效益超65億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獎成果「高效安全海上風電機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研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5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其一體化設計、智能控制等關鍵技術國際領先,近3年銷售收入達13億元、銷售訂單達82億元,培育了重慶市風電產業鏈。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設立於1997年,是重慶市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有關規定常設的表彰項目,旨在獎勵全市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組織,以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全市科學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由市人民政府設立。主要包括科技突出貢獻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6個類別。
文|曹鈺
資料來源|重慶市科技局
封面圖|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