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坤胡偉武獲北京科技最高獎

2020-09-10 新京報

薛其坤(資料圖)。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供圖

胡偉武(資料圖)。龍芯中科供圖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首次頒發「人物獎」;獎金標準調整,最高獎300萬元/人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與計算機領域專家、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這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自2002年頒布以來,首次設立「人物獎」。

新京報訊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9月10日舉行。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與計算機領域專家、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記者了解到,這也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首次頒發「人物獎」。

11人獲頒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這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自2002年頒布以來,首次設立「人物獎」。三個「人物獎」對增強科研工作者的獲得感、責任感與使命感,突出科技獎勵的人才價值導向有重要意義。

其中,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旨在獎勵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推動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或者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重大突破,創造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或生態環境效益的個人。

此次,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北京大學研究員文再文等6人榮獲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喬斯特·喬納斯等3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記者了解到,首屆傑出青年中關村獎湧現了各個領域具有代表性的青年才俊。北京北方華創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射頻工程中心總經理陳鵬,是傑出青年中關村獎獲得者之一。他帶領團隊開發的射頻等離子系統成功應用於國產刻蝕和PVD設備,並實現量產,相關設備已進入我國中芯國際等主要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打破了國外壟斷。

154項成果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大獎

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分別旨在獎勵做出重大科學發現、做出重大技術發明、完成和應用推廣創新性科技成果,在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具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此次共154項成果獲獎,包括自然科學獎15項,技術發明獎1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27項。

近年來,北京超前謀劃、積極部署基礎前沿研究,探索了多個「首創」。此次,由清華大學程功教授主持完成的「蚊媒病毒感染與傳播機制研究」項目獲得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成果首次證實NS1蛋白是輔助病毒感染蚊蟲的關鍵因子,闡明登革病毒傳播的分子機制,揭示了寨卡病毒突然暴發的主因,為重要蚊媒病毒的防治提供了生物學基礎,並利用鑑定出的病毒感染因子作為藥物研發的幹預靶點,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疫苗設計思路,為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手段。

自主創新驅動了企業發展。記者注意到,此次頒發的面向產業的獲獎項目中,企業主持完成的項目有56項,佔比40.3%。

此外,記者獲悉,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突出貢獻中關村獎300萬元/人,傑出青年中關村獎50萬元/人,全部屬獲獎人個人所得;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00萬元/項,一等獎50萬元/項,二等獎20萬元/項。

薛其坤 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獲得者

中國實驗室有了諾獎級發現

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是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2013年,他帶領團隊首次在實驗中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是我國物理學家在過去40多年發現的最重要的全新物理效應,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的學術影響。

解釋這個複雜的難題,薛其坤作了一個生動的比喻,「1980年,德國科學家發現的量子霍爾效應,在強磁場的驅動下,電子像高速公路的汽車一樣,分道行駛,可以大大降低電子器件的能耗。我國發現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不加磁場的條件下就可以實現電子的『高速公路』、電子的有序運動,為發展低能耗電子器件、拓撲量子計算等未來的信息技術奠定了基礎。」

課題組於2013年將項目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得到了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的高度評價——「這是第一次從中國實驗室裡發表的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2019年1月,「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7年,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市發起成立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薛其坤任院長。「如果說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重大科技創新的突破,量子院的成立則是重大自主創新的探索。」薛其坤說,他和全院科技人員正在全力推進各項工作,目標就是將量子院建設成為中國量子信息技術的核心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薛其坤今年還獲得了2020年度菲列茲·倫敦獎,這是國際公認的低溫物理領域最高獎。

【聲音】

中國科學家要不負使命

我內心始終有一種信念,中國的科學家要不負使命,窮其一生為國家謀發展、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新時代的開啟,意味著我國科技創新進入了無比寶貴的創新時期,北京市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將為首都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我會把獲得突出貢獻中關村獎這一崇高榮譽作為全新起點,不負使命、砥礪前行。

胡偉武 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獲得者

主持研製「龍芯」系列晶片

胡偉武是著名的計算機領域專家,任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我國第一顆通用處理器龍芯的總設計師。他堅持自主研發,主持研製了「龍芯」系列晶片,實現了我國CPU關鍵技術的突破。

上世紀90年代末,通用計算機大量湧入中國市場,國內誕生了一批通用計算機生產企業,但最關鍵的CPU晶片全部依賴進口。「中國芯」龍芯的孕育始於2001年,32歲的胡偉武在中科院計算所組建了課題組,開始了自主CPU的研製。

2002年8月10日6時08分,「login:」的字樣如約出現在安裝了「龍芯1號」CPU的計算機屏幕上,一陣歡呼聲從中科院計算所北樓105房間傳出。這標誌著我國已初步掌握當代CPU關鍵設計製造技術。十年間,胡偉武帶領團隊在計算所裡進行技術積累。

2010年,胡偉武帶領「龍芯」團隊從課題組轉型成立公司,他擔任龍芯中科總裁,「龍芯」從研發走向產業化。2014年、2015年,「龍芯」進入銷售快速增長階段。

經過20年的積累,「龍芯」CPU的研發和應用取得很大發展。胡偉武將其概括為三點:「一是性能不斷提高,正在逼近市場主流產品的水平;二是在電子政務、能源、交通、金融等領域得到批量應用,產品成熟度不斷提高;三是基於『龍芯』產品初步形成了包括幾千家企業的自主信息產業生態。」

今年,胡偉武團隊最新研發的5000系列CPU將採用12納米工藝,預計單核通用CPU的性能較前一代產品提高50%,達到市場主流CPU產品的水平。胡偉武期待,2023年起,「龍芯」CPU可以參與開放市場和海外市場的競爭。

【聲音】

通過自主創新打破壟斷

我們這一代計算機人自主化的基因來自第一代計算機人的傳承,市場化的本領則向第二代計算機人學習。我們將通過自主創新,在開放的情況下打破壟斷。作為在北京中關村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計算機人,我們將繼承和發揚前輩精神,集聚關鍵軟硬體產業資源,在中關村形成自主信息產業鏈條,營造自主信息產業生態,為北京市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建立自主創新的信息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而奮鬥。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相關焦點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上午舉行 薛其坤胡偉武榮獲北京科技最高獎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薛其坤、胡偉武,兩位頂尖科學家獲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薛其坤、胡偉武獲最高獎!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全名單公布
    今年首次增設了人物獎,即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其中,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為北京市科學技術的最高獎,是北京科技界的最高榮譽。同時,項目獎分設為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設人物獎,薛其坤、胡偉武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文再文、江穎、郭玉國、衛彥、徐燁烽、陳鵬6人榮獲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喬斯特•喬納斯、馬克•梵•洛斯德萊特、歐利偉3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蒙陰老鄉薛其坤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8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決定授予薛其坤、胡偉武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記者了解到,薛其坤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目前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胡偉武是我國第一顆通用處理器龍芯的總設計師,現任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 首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彰顯北京科技創新風向標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頒發。此次北京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並首次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共154項成果獲獎。包括自然科學獎15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12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27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3項,二等獎93項。
  • 薛其坤獲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首次實驗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與計算機領域專家、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按照最新調整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獎金為每人300萬元。今年63歲的薛其坤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實驗物理學家。
  • 薛其坤獲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首次實驗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與計算機領域專家、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按照最新調整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獎金為每人300萬元。今年63歲的薛其坤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實驗物理學家。
  • 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首次頒發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董兆瑞) 今天上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首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彰顯北京科技創新風向標
    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文再文、江穎、郭玉國、衛彥、徐燁烽、陳鵬6人榮獲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喬斯特•喬納斯、馬克•梵•洛斯德萊特、歐利偉3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兩位頂尖科學家,獲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
    在昨天上午舉行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發布,11人獲首批中關村獎人物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日前發布,薛其坤、胡偉武等11人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等獎項,系中關村人物獎設立以來首批獲獎者。首批11人獲中關村獎人物獎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市政府批准,授予薛其坤、胡偉武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授予文再文等6人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授予喬斯特·喬納斯等3人北京市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11人獲北京科技獎人物獎
    薛其坤、胡偉武等11位專家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屆人物獎。其中,清華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薛其坤,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胡偉武二人榮獲首屆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昨天的大會上,薛其坤院士作為獲獎代表發言時說:「每當聽到我國取得新的重大科技突破時,都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自豪。我內心始終有一種信念,那就是中國的科學家一定要不負使命,傾其一生,為國家謀科學,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
  • 31人中僅選2人,2020年北京科技最高獎競爭激烈,雷軍入圍
    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度北京科學技術獎提名情況》的公告,其中在人物獎的提名中,北京科技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這一獎項共有31人獲得提名,是從633份提名中遴選出來的。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提名名單另外對抗疫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程京,以及研製出新冠滅活疫苗的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強都在提名名單中。
  • 11人、154項成果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彰顯北京科技創新風向標
    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文再文、江穎、郭玉國、衛彥、徐燁烽、陳鵬6人榮獲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喬斯特•喬納斯、馬克•梵•洛斯德萊特、歐利偉3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公布,這兩個人獲得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胡偉武被授予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市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市政府批准,授予薛其坤、胡偉武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授予文再文等6人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
  • 2019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突出「標杆人才」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記者蓋博銘)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突出「標杆人才」
    圖集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記者蓋博銘)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調整獎金標準,最高獎金300萬元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9月10日)舉行,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的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在大會上頒發。記者獲悉,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今年也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突出貢獻中關村獎300萬元/人,傑出青年中關村獎50萬元/人,全部屬獲獎人個人所得。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 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中新網北京9月10日電 (陳杭)10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旨在獎勵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推動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或者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重大突破,創造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或生態環境效益的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