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技術獎勵條例第三次修訂,向諾貝爾獎看齊,由推薦改為提名

2020-10-28 五道口的顏學姐

12月7日,國務院發布修訂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2020年12月1日實行。


裡面最重要的變化是由推薦制改為提名制。


《國家技術獎勵條例》在1999年頒發,2003年和2013年做了兩次修訂,這次是第三次。


國家的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還有一個國際科學合作獎。


最高科學技術獎



現在最受關注的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相當於是科學上的終身成就獎,獲獎者一個個都是功勳卓著,貢獻非常大,老百姓也都了解他們的事跡,像袁隆平、屠呦呦、黃昆等都獲得過。


去年獲獎的是核潛艇專家黃旭華和大氣專家曾慶存院士。


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也非常高,有800萬元。這個獎金在世界知名大獎裡面,也是能排前幾位的。


諾獎今年的獎金是1000萬瑞典克朗,相當於是760萬人民幣。科學突破獎的獎金最高,每位能達到300萬美元。


還有中國人設立的未來科學大獎,這個獎金有100萬美元,接近700萬人民幣。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在這些國家獎勵中,還有一個獎項含金量非常高,就是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入選門檻很高,基本都是重大理論突破,像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錢學森的工程控制論等等。


國自一經常有空缺,就是寧缺毋濫。


獎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連續幾次修訂,國家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讓這個獎的含金量越來越高。一開始,有800項,後來減到400項左右。在2017年,再次減項,每年不到300項。


推薦制改為提名制



另外,讓評獎更為公開、公正。


原先,都是推薦制。


就是各個部門和單位有一定的名額比例,申請人員自己申報,單位推薦。


我一直不喜歡這種方式。按照我認識的一位院士說法,自己申報自己,就是自吹自擂。自己的工作如何,應該是別人來評判,不是自己來說。


而且,有些單位天生就比其他單位名額多,這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有壟斷和固化的意思。


像世界著名的大獎,像諾貝爾獎、圖靈獎,甚至現在的未來科學大獎等等,都用的是提名制。有一個專家委員會,由他們來進行提名。得獎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被提名,獲獎之後才能知道。


這種方式我認為有幾個好處。第一,減輕申報者的負擔,少很多事;第二,減少行政部門對報獎的幹涉;第三,評獎更為公開、公正。


其實,在2017年以後,在國家科技獎裡面已經實施提名制了。隨著提名制的全面展開,相關的監督也保證到位,國家科技獎的含金量會越來越高。


今天我在視頻裡聊了大學排行榜,說起現在大家對論文的重視,其實論文至上是落入了那些國外出版集團的圈套了。我們應該走我們自己的路,以解決自身的問題作為重要導向,這樣才不怕人卡脖子。


大家說呢?

相關焦點

  •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第三次大修新意何在?權威解讀來了
    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明確由科技部、原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修訂《條例》。2019年,《條例》修訂列入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答:此次《條例》修訂落實了科技獎勵由「推薦制」調整為「提名制」的改革要求,主要體現為改革報獎方式、強化提名責任。改革報獎方式,實行由專家、學者、組織機構、相關部門等提名的制度,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專家、學者作用,突出獎勵的學術性。
  • 2020修訂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公布(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31號  現公布修訂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李克強  2020年10月7日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  (1999年5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65號發布 根據2003年12月20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根據2013年7月1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2020年10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 修訂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公布 建立科研誠信嚴重失信行為...
    近日,修訂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公布,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修訂後的《條例》共5章38條。  《條例》規定,科技獎勵制度的目標是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 「推薦制」改「提名制」、「公民」變「個人」……科技獎勵制度有何變化?
    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聚焦服務國家發展需要,強化科技獎勵導向,《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修訂發布適逢其時。」談及新修訂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下簡稱《條例》),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感慨道。
  •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 -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731 號現公布修訂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總 理  李克強2020年10月7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1999年5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65號發布 根據2003年12月20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根據2013年7月1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2020年10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 新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發布 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經過第三次修訂,日前已正式公布,將於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國家科學技術獎設立哪些獎項,各獎項授予哪些人,如何參評,各獎項如何獎勵,對於公眾關心的這些熱點話題,新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給出明確答案。
  • 今起實施:違反倫理道德、科研不端,不得被提名授予國家科學技術獎!
    本報訊 12月1日,國務院發布的新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正式實施,記者注意到新規第十六條要求國家科學技術獎在提名階段即對違反倫理道德或者有科研不端等行為的科研人員、機構「一票否決」。全文如下。第三章 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提名、評審和授予第十四條 國家科學技術獎實行提名制度,不受理自薦。候選者由下列單位或者個人提名:(一)符合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的專家、學者、組織機構;(二)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中央軍事委員會科學技術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
  • 教育部修訂高等學校科研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新辦法2020...
    推動高等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結合高等學校實際情況,教育部設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 第二十二條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項目由相關單位或專家按以下程序向獎勵工作辦公室提名:(一)中央部委所屬高等學校的各類成果,可由學校直接提名;(二)地方高等學校的各類成果,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提名;(三)三名及以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可聯合提名。
  • 山西省修訂出臺《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6月26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該省新修訂的《山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正式出臺。  此次新修訂的獎勵辦法以激勵自主創新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共有5章35條,主要包含總則、省科學技術獎的授予條件、省科學技術獎的提名等內容。
  • 關於公開徵求《無錫市水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意見的公告
    關於公開徵求《無錫市水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意見的公告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無錫市水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已由無錫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進行了第一次審議,將於4月份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二審。
  • 中央組織部負責人就修訂頒布《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選舉工作條例...
    《條例》公開發布之際,中央組織部負責人就《條例》修訂實施和貫徹執行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問:請介紹《條例》修訂的背景和意義。答:地方黨組織選舉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黨內民主建設的重要途徑。1994年地方黨組織選舉工作條例頒布實施後,各地認真貫徹執行條例,穩妥有序開展地方黨組織選舉工作,有力加強了地方黨組織建設。
  • @科技工作者,《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這些變化!解讀來了
    ② 獎勵對象有調整放寬對外籍專家的限制 組織也可受獎根據《獎勵辦法》,四川省科學技術獎的獎勵對象由「公民」調整為「個人」;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的獎勵對象,由現行的只獎勵個人修改為既獎勵個人又獎勵組織。從「公民」到「個人」,兩字之差意味著什麼?
  • 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60個常見問題與答案
    專家提名項目的提名號在專家提交《專家提名申請表》3個工作日內,由獎勵辦電郵反饋提名專家;單位提名項目的提名號在單位提交《單位提名匯總表》3個工作日後,提名單位登錄「國家科技獎勵綜合業務管理平臺」,在「獎勵提名>提名項目管理」頁面查看。  (2)三大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統稱為三大獎。
  • 84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但從未獲獎的人,最終因車禍去世
    阿諾德·約翰·威廉·索默菲爾德以84次個人提名諾貝爾獎創了紀錄,他是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這既是因為他在該領域的成就,也是因為他的數十名學生成為科學界的超級明星(包括有四名博士生後來獲得諾貝爾獎,他的另外三名研究生也獲得了諾貝爾獎,最終的諾貝爾獎得主都是由一個人授課的)。
  • 2021年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全面啟動
    最高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的推薦組織工作,按照本通知要求執行。其他獎種獎項的推薦組織工作由院機關相關部門另行通知。,組織開展提名指導和項目遴選工作,並將推薦專家對擬提名2021年度國家科技獎項目進行一對一跟蹤指導。
  • 究竟設了多少獎項,什麼人才能提名?一次性為你解惑諾貝爾獎
    如果有一天兩個軍人能在一秒鐘之內互相殺死對方,那麼所有文明的國家可能會因為恐懼而放下武器。」1895年11月27日,諾貝爾在巴黎立下遺囑,將其大部分遺產成立獎勵基金會,以其每年利息作為年度獎金,以獎勵「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1900年瑞典國王和議會宣布按其遺囑設立諾貝爾獎,並成立諾貝爾基金會及其理事會。
  • 5項風電技術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部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公告第92號文》。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結束,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專家提名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29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項目298項(通用項目239項,專用項目59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956項(通用項目784項,專用項目172項)。
  • 有這個人推薦,諾貝爾獎獲獎率百分百
    1科學家的欣賞都是「多向箭頭」要想獲得諾貝爾獎,首先需要學術大佬指名推薦。諾貝爾獎官網的提名檔案資料庫收集了上世紀60年代之前的18347份諾獎提名歷史資料,從這裡能挖出許多大佬的人際關係網。自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正式頒布以來,諾獎提名就明確了一項規定,那就是所有人不能給自己提名。於是,存在於大佬之間的「學術吹捧」出現了。量子論的奠基者普朗克,和並稱為20世紀最重要兩大物理學家的愛因斯坦互相提名;被著名「虐貓狂人」薛丁格推薦過的天才泡利,還是玻爾學生海森堡的提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