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60個常見問題與答案

2020-12-01 儀器信息網

  【有關術語】

  (1)提名號:通用項目提名材料填報系統的登錄帳號。專家提名項目的提名號在專家提交《專家提名申請表》3個工作日內,由獎勵辦電郵反饋提名專家;單位提名項目的提名號在單位提交《單位提名匯總表》3個工作日後,提名單位登錄「國家科技獎勵綜合業務管理平臺」,在「獎勵提名>提名項目管理」頁面查看。

  (2)三大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統稱為三大獎。

  一、關於提名制度

  1.從哪裡可以全面了解提名工作總體要求及安排?

  1) 《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制實施辦法(試行)》2019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提名制辦法》)點擊閱讀

  2) 《關於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提名通知》)點擊閱讀

  3)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提名工作手冊》(以下簡稱《提名手冊》)點擊閱讀

  4) 《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點擊閱讀

  5)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點擊閱讀

  6)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點擊閱讀

  2.國家科學技術獎接受自薦嗎?

  答:不接受。

  3.能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有哪些單位和人員?

  答:國家獎實行提名制。國家獎只接受以下單位或專家提名:①部門:省市、部委、國務院直屬機構和事業單位、中央軍委科技委等。②機構:經科技部認定的具有提名資格的全國學會、行業協會(聯合會)等。③專家:最高獎獲獎人、院士、符合條件的國家獎獲獎人。項目只能通過以上渠道提名,詳閱《提名制辦法》。

  4.同一年度同一個項目(人選)可以被重複提名嗎?

  答:不可以。同一年度同一個項目(人選)只能通過一個提名單位或3名有提名資格的專家聯合提名。完成人僅為1人或第一完成人40歲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國家自然科學獎或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可由1名院士獨立提名。

  5.是否有委託或與其他機構和個人合作進行政策解讀宣講?

  答: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對科技獎勵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均通過獎勵辦官網、科技部門戶網、科技日報、「銳科技」微博微信及中央媒體等官方平臺公開發布,從不進行有償宣講,也從不授權或參與任何個人、組織開展政策講解等活動。社會有關單位或個人自行從事的國家科技獎勵政策解讀以及有關收費培訓等行為,均與我辦無關。我辦將通過多種方式加強政策解讀,積極做好答疑釋惑工作,如有任何疑問,請按提名通知的聯繫方式與我辦聯繫。

  6.國家科技獎提名需要繳費嗎?

  答:承擔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的專家、有關機構、部門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如遇到收費情況,請及時聯繫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010-68598456,68598465)。

  二、關於被提名項目資格

  7. 2019年提名但未獲獎的三大獎項目2020年可以繼續提名嗎?

  答:分兩種情況。一是2019年形式審查不合格的項目,2020年可以繼續提名。二是2019年已經受理公示但未獲獎的項目,2020年不可以繼續提名。

  依據:《細則》《提名通知》

  8. 2019年提名但未獲獎的三大獎項目完成人可以作為2020年提名項目的完成人嗎?

  答:可以。

  依據:《提名制辦法》

  9. 2018年、2019年三大獎獲獎項目完成人可以作為2020年提名項目的完成人嗎?

  答:不能,無論排名第幾(進步獎創新團隊除外)。

  依據:《提名通知》

  10.創新團隊提名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新)

  答:

  1)2019年已經受理公示但未獲獎的創新團隊不能被提名2020年創新團隊。

  2)曾獲獎的創新團隊的支撐材料可以用於提名三大獎,反之亦可。

  依據:《提名手冊》

  11.外國人能作為三大獎的完成人嗎?(新)

  答:可以。具體規定詳見《提名手冊》。

  依據:《提名手冊》

  12.外企可以作為完成單位被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嗎?(12月19日更新)

  答:在中國註冊的企業,不論內資外資,都可以作為完成單位被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

  13.已去世的個人作為三大獎完成人需要提供什麼材料?(12月19日更新)

  答:提名三大獎的項目完成人已故的,應根據其生前實際貢獻合理確定其在完成人中的排序。因完成人已故無法在提名書及相關材料中簽名的,提名者應出具書面情況說明。

  對已故完成人提名三大獎的情況,提名者應告知其在世的至少一位法定繼承人(應留存履行告知情況的證明,但不要求必須取得其法定繼承人的書面同意;無法聯繫到任何繼承人的,應在提名前公示時註明此情況)。如其繼承人認為提名材料存在不實或侵權,有權提出異議,提名者需按有關規定進行調查處理。

  創新團隊中的已故人員原則上不再作為團隊主要成員。對因已故未列入主要成員的,可在團隊情況介紹及附件中作出相關說明。

  14.必須要求先獲省部級科技獎才能提名國家獎嗎?

  答:不要求。國家獎和省部級獎實行獨立評審,是否獲得省部級獎不是提名國家獎的前提條件。提名工作中,獎勵辦要求提名單位自行制定遴選原則,部分提名單位會將省部級獎勵作為遴選的前提條件。

  依據:《細則》等科技獎勵相關文件

  三、關於專家提名

  15.專家可以提名專用項目嗎?(新)

  答:不可以。

  依據:《提名制辦法》《提名通知》

  16.哪些專家可以提名2020年度國家獎通用項目?

  答:

  1)2000年度-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提名獎種不限;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不含外籍院士),提名獎種不限;

  3)2000年度-2018年度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以上,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含創新團隊)項目的第一完成人(提名獎種限三大獎)。

  依據:《提名制辦法》《提名通知》

  17. 2019年度國家獎獲獎人可以提名2020年度國家獎嗎?

  答:不能,因為2020年國家獎提名申請截止前,2019年度國家獎結果尚未揭曉。

  依據:《提名通知》

  18.幾名專家可以提名1個通用項目?(新)

  答:1人或3人。

  1)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每人可以提名1個項目。

  2)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與符合前述條件的獲獎項目完成人,每3人可以提名1個三大獎項目。院士組合、院士與獲獎項目完成人組合、獲獎項目完成人組合均可。

  3)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每人可提名1項完成人僅為1人或第一完成人40歲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國家自然科學獎或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

  依據:《提名制辦法》《提名通知》

  19.提名專家每年可以提名幾個項目?

  答:提名專家每人每年度獨立或與他人聯合提名的國家科學技術獎限1項。

  依據:《提名制辦法》

  20.提名專家同一年度可以同時作為其他項目完成人嗎?(新)

  答:可以。

  依據:《提名制辦法》

  21.提名專家還要滿足哪些條件?

  答:

  1) 提名專家年齡不超過70歲,院士年齡不超過75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年齡不受限制。

  2) 提名專家應在本人熟悉學科領域範圍內進行提名,責任專家應在本人從事學科專業(二級學科)內提名。

  3) 3名專家聯合提名時,與提名項目任一完成人同一單位的專家不應超過1人。

  依據:《提名制辦法》

  22.專家提名前必須了解哪些重要事項?

  答:專家提名前必須認真閱讀《提名制辦法》,知情以下重要信息:提名專家在本年度應迴避所提名項目所在獎種的評審工作,每人每年度僅能提名1個項目。

  依據:《提名制辦法》

  23.對提名專家有類似評估、監管等制度嗎?(新)

  答:提名專家實行信用管理制度,對提名質量進行後評估,連續兩次提名出現形式審查不合格情況的提名專家,提名資格暫停一年。嚴重失信行為記錄的提名專家,暫停或取消提名資格(具體參見提名制辦法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

  依據:《提名制辦法》

  24.對提名專家的學科有哪些要求?

  答:提名專家應在本人熟悉學科領域範圍內進行提名,責任專家應在本人從事學科專業(二級學科)內提名。因此,《專家提名申請表》中,責任專家所填的二級學科與項目二級學科必須相同。申請時學科欄目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或《教育部學科目錄》填寫,取得提名資格後,按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綜合業務管理平臺的提示選擇相應學科填寫。若項目所在二級學科沒有符合資格的提名專家能擔任責任專家,則該項目只能通過單位提名。

  依據:《提名制辦法》

  25.《專家提名申請表》主要審核哪些內容?

  答:獎勵辦僅對《專家提名申請表》的形式進行審核。往年審核不通過或審核通過後撤銷的主要原因有:

  1) 提名專家已提交申請並經審核通過後又提名第二個項目。(提名前需重點確認)

  2) 責任專家所填寫的二級學科和項目所在二級學科不同。

  3) 提名專家年齡、單位等其他不符合《提名制辦法》規定的情況。

  依據:《提名制辦法》

  26.專家提名申請通過後,項目發生變化怎麼辦?

  答:項目提名申請通過後,對於主動撤銷提名、提名專家調整等重大情況,須由責任專家以電郵形式向我辦告知備案。對於項目名稱非實質性的微調,以提名系統實際填寫的為準,不需備案。

  依據:《細則》等科技獎勵相關文件

  四、關於單位提名

  27.哪些單位可以提名國家獎?

  答:主要包括

  1)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2) 國務院有關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

  3) 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

  4)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僅可提名合作獎。

  5) 部分社會科技獎勵的設獎者或承辦機構。

  6) 經科技部認定的其他單位。

  依據:《提名制辦法》

  28.可以自己申報或通過大學、研究所提名嗎?

  答:國家獎實行提名制,不受理自薦。大學、研究所目前沒有提名資格,不能提名。

  依據:《提名制辦法》

  29.提交《單位提名匯總表》時須注意哪些事項?

  答:對於提名科技進步獎「工人農民技術創新類」「科普類」和「創新團隊」的項目,請在備註欄加以標註,以便在系統中創建相應類別的提名號。

  依據:《提名通知》

  30.提名申請通過後,項目發生變化怎麼辦?

  答:提名申請截止日期前,如需增加或取消提名項目,須由提名單位以電郵形式向我辦告知備案,以便在系統作相應調整。提名申請截止日期後,不得增加提名項目,如需取消提名,請以電郵形式向我辦告知備案。對於項目名稱非實質性的微調,以提名系統實際填寫的為準,不需備案。

  依據:《細則》等科技獎勵相關文件

  五、關於提名前公示

  31.提名程序中「提名公示」的具體流程是什麼?

  答:提名單位應通過網絡或現場公告欄進行公示,同時,提名單位、專家應按規定要求項目所有完成人單位進行公示,公示內容需按照《提名手冊》要求。公示時間不少於7個自然日。公示無異議或雖有異議但經核實處理後再次公示無異議的項目方可提名。公示情況需在網絡提名截止前上傳到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綜合業務管理平臺。專用項目的公示情況以書面形式報送我辦專項獎勵處。

  依據:《提名通知》

  32.必須在提名申請截止日期(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公示嗎?(新)

  答:應在2020年1月下旬網絡填報截止前完成公示。不要求提名申請截止前公示。

  依據:《提名通知》

  33.公示情況的上傳要求?

  答:公示情況應在2020年1月下旬網絡提名截止前上傳至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綜合業務管理平臺。單位提名的,由提名單位上傳本單位公示情況,在項目完成人工作單位和完成單位公示的情況不需上傳;專家提名的,上傳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公示情況,其他單位的不需上傳。網絡公示截圖/網址,公告欄公示照片或者單位出具的公示情況說明都認可。

  依據:《提名通知》

  34.專家提名公示情況需要報送嗎?

  答:專家提名的公示情況通過系統上傳,不需報送紙質材料。

  依據:《提名通知》

  六、關於提名書內容

  35.提名書的「項目基本情況」中「具體計劃、基金的名稱和編號」 結題時間有何要求?

  答:應已結題,結題時間須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

  依據:《提名手冊》

  36.提名書的「項目簡介」須注意的事項?(新)

  答:應依據填寫說明要求客觀、準確、扼要地介紹項目的總體情況。通用項目的「項目簡介」不能涉及敏感性數據參數,如涉及國防安全類項目的一些參數。自然獎項目簡介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依據:《提名手冊》

  37.提名書「主要完成人情況表」中「工作單位」和「完成單位」如何界定?

  答:「工作單位」指項目完成人被提名時所在單位;「完成單位」指項目完成人參與本項工作時所在的單位,如涉及多個單位,則只能填寫一個貢獻最大的單位作為完成單位。自然獎、發明獎「完成單位」將體現在獲獎證書上,請謹慎填寫。

  依據:《提名手冊》

  38.自然獎《知情同意書》有模板嗎?需要提交嗎?

  答:沒有模板,不需作為附件提交。未列入項目主要完成人的作者應知情以下信息。①論文專著用於提名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獎;②獲獎項目所用論文專著不得再次參評;③未獲獎項目所用論文專著再次參評須隔一年。其中,未列入項目主要完成人的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訊作者)已出具知情同意書面籤字意見,與其他作者有關的知情證明材料均存檔備查。

  依據:《提名手冊》

  39.自然獎英文提名書是否需要提交書面材料?

  答:不需要提交書面材料,要求英文電子版與中文電子版材料相應欄目內容保持一致。不限頁數。

  依據:《提名手冊》

  40.自然獎代表性論文(專著)的署名單位有要求嗎?

  答:所列論文(專著)署名第一單位(標號為1的單位)應為國內單位。署名多個單位時,國內單位須排第一。如果某些學科沒有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概念,不受此限制,但要在「補充說明」中加以說明。

  依據:《提名手冊》

  41.發明獎、進步獎主要智慧財產權和標準規範目錄如填寫論文,對論文的署名單位有要求嗎?(12月19日更新)

  答:發明獎、進步獎論文署名單位的要求同自然獎。署名第一單位(標號為1的單位)應為國內單位。

  42.代表性論文(專著)的「他引總次數」「檢索資料庫」填寫要求?(新)

  答:同一項目的代表性論文(專著)的「他引總次數」建議填寫同一資料庫檢索結果並標明所檢索的資料庫,並附檢索報告。中英文論文可選擇不同的資料庫。

  依據:《提名手冊》

  43.發明人均不是項目完成人的發明專利,可以填入發明獎、進步獎 的主要智慧財產權目錄嗎?

  答:不可以。

  依據:《提名手冊》

  44.發明獎、進步獎的主要智慧財產權目錄可以填寫失效專利嗎?

  答:可以。專利有效狀態不做限定。

  依據:《提名手冊》

  45.發明獎、進步獎可以提交應用證明嗎?需要法人單位蓋章嗎?

  答:可以。應用單位出具的相應說明或證明可以作為佐證材料,但不要求必須提交,如提交,須加蓋法人單位公章,《應用證明》格式參照2018年提名手冊要求。

  依據:《提名手冊》

  46.發明獎、進步獎提名書「其他附件」中可以提交超出「主要智慧財產權和標準規範等目錄」範圍的其他智慧財產權證明嗎?

  答:不能。國家獎著力營造「重質量、輕數量」的科研風尚,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同理,自然獎也不能提交代表性論文專著目錄範圍外的論文專著作為附件。

  依據:《提名手冊》

  47.進步獎的完成人和完成單位是否需要一一對應?(2020年1月2日更新)

  答:不需要,應按實際貢獻大小分別排序。

  48.自然獎的代表性論文與代表性引文是否需要一一對應?(2020年1月2日更新)

  答:不需要,但是8篇代表性引文必須填寫「六、代表性論文(專著)目錄」所列的代表性論文(專著),不能超出8篇代表性論文(專著)的範圍,按被引代表性論文(專著)的順序排列,引用內容在附件中明確標識。

  49.成果發生轉化的專利可以列入發明獎、進步獎主要智慧財產權和標準規範等目錄嗎?(2020年1月2日更新)

  答:專利的發明人是項目完成人的專利可以列入發明獎、進步獎主要智慧財產權和標準規範等目錄。

  50.三大獎提名書是否必須提交查新報告嗎?(2020年1月2日更新)

  答:不必須。但自然獎應按提名手冊的要求提交檢索報告。

  51.進步獎科普類項目對科普作品出版時間是否有限制?

  答: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科普類項目應是2000年以後(含2000年)出版,且出版時間為3年以上的科普作品(即2016年12月31日前出版)。

  依據:《提名手冊》

  52.提名書是否要求雙面列印?

  答:單雙面列印不限。但外國人完成人情況表因為2頁,建議雙面列印。

  依據:《提名手冊》

  七、關於形式審查

  53.形式審查不合格最常見的情況有哪些?

  答:主要有

  1) 論文、專利等相關技術內容重複使用;(高頻)

  2) 自然獎論文發表不滿三年;(高頻)

  3) 發明獎、進步獎整體技術應用時間不滿三年;按規定需要行政審批的項目,未提交相關部門審批證明的,或者行政審批時間未滿三年;(高頻)

  4) 同一人同一年度作為兩個三大獎項目的完成人被提名;(高頻)

  5) 通用項目提名書中出現涉密材料;(高頻)

  6) 完成人是前兩個年度三大獎獲獎項目的完成人;(高頻)

  7) 自然獎完成人不是代表性論文專著的作者;(中頻)

  8) 發明獎前三完成人不是「七、主要智慧財產權和標準規範等目錄」所列授權發明專利的發明人(發明人少於三人時除外),或列入發明人均不是項目完成人的發明專利;(中頻)

  9) 必備附件未提交或不完整;(中頻)

  10) 其他不符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等法規文件以及當年度提名工作通知要求的情況;

  依據:《提名手冊》

  54.往年使用的論文專利如何查重?

  答:提名單位、填報人可利用系統自帶的查重功能,在歷史查詢欄目,查詢論文專利的使用情況,建議使用關鍵字查詢。

  去年未獲獎和往年已獲獎的論文專利今年不能使用。往年(不包括去年)未獲獎的論文專利今年可以使用。

  55.如何查詢近兩年獲獎項目完成人?

  答:提名單位、填報人可利用系統自帶的查重功能,在歷史查詢欄目,按姓名查詢近兩年通用項目獲獎完成人。2018年的即時可查,2019年的待獎勵大會公布獲獎項目後方可查詢。雖然系統不提供專用項目查詢功能,但形式審查階段通用項目與專用項目將聯合查重,因此請務必將「2018年度、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的完成人,不能作為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項目完成人(創新團隊除外)」的規定與每一位提名項目完成人確認,不可忽視專用項目。

  56.系統是否有查重功能確保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為一個提名項目的完成人?(新)

  答:通用項目填報系統,同一身份證號一經保存,就無法再次錄入。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可諮詢我辦該身份證號已被哪個項目所填報。對於專用項目,單機版離線填寫,不能即時同步身份證件信息,因此無法確認專用項目與專用項目之間、通用項目與專用項目之間完成人是否重複。因此請務必將「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為一個提名項目(含創新團隊)的完成人」的規定與每一位提名項目完成人確認,不可忽視專用項目。

  57.紙質提名書必須有正式版水印嗎?

  答:紙質提名書主件必須有正式版水印。確認提交後,即可下載提名書正式版。附件不要求有水印,根據具體情況附原件、複印件或列印件即可。

  58.提名書正式版遲遲未定稿,完成人、完成單位籤字蓋章來不及怎麼辦?

  答:為便於完成人、完成單位籤名蓋章,系統在「主要完成人情況表」「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頁面提供了單獨提交的功能,在該頁面點擊「提交」按鈕後,即可下載列印完成人、完成單位情況表(正式版)。需要注意的是,從此處下載列印的表格沒有頁碼,須在最後裝訂時手工加注。在提名材料全部提交前,仍可在本頁面點擊「取消提交」按鈕,以繼續修改相應信息。

  八、關於材料報送

  59.紙質材料可以提前寄送嗎?

  答:紙質版提名材料報送時間為2020年2月11日至12日(周二、周三)。2月11日之前,因材料接收工作未準備就緒,請不要提前上門報送。如果採用郵寄方式,可以根據距離遠近提前1-3天寄出,但不要過早,以免丟失。

  九、關於後續工作安排

  60.提名書提交後完成人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答:請留意3月份的受理項目公示和5月份的會評答辯通知。提名書1月底提交後,獎勵辦將開展形式審查工作,一般3月份在獎勵辦官方網站公布受理項目名單。公示的項目意味著正式進入國家獎的評審程序,將參加4月份進行的網絡評審。網絡評審結束後,獎勵辦將向提名單位和專家反饋網評通過項目,並布置會評答辯前的準備工作。

相關焦點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提名工作常見問答!
    近日,教育部科學技術司發布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提名工作常見問答》,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一、關於提名制度1.對完成人重複報獎的限制(《通知》提名項目(人選)的基本條件第6條)的理解。項目所有完成單位和完成人所在單位均須進行公示(如完成人工作單位和完成單位不一致,則工作單位和完成單位均須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或雖有異議但經核實處理後再次公示無異議的項目方可提名。
  •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提名開始啦!
    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組成監督委員會,監督委員會負責省科學技術獎的監督工作。科技合作獎不分等級,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5項,單項獎金金額30萬元。省財政對我省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或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個人給予國家科學技術獎兩倍獎金的獎勵(國際科技合作獎獲得者給予30萬元獎勵)。四、評獎程序(一) 提名省科學技術獎實行提名制度。
  • 2021年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全面啟動
    我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個計劃單列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均具備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提名資格。,現啟動202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院內推薦工作,請做好相關準備工作。202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即將啟動,為提高我省牽頭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質量,推動更多我省牽頭項目獲獎,現組織開展202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候選項目的徵集工作。
  • 今起實施:違反倫理道德、科研不端,不得被提名授予國家科學技術獎!
    第五條 國家維護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公正性、嚴肅性、權威性和榮譽性,將國家科學技術獎授予追求真理、潛心研究、學有所長、研有所專、敢於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提名、評審和授予,不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幹涉。第六條 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相關辦法制定和評審活動的組織工作。對涉及國家安全的項目,應當採取嚴格的保密措施。
  • 5項風電技術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部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公告第92號文》。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結束,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專家提名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29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項目298項(通用項目239項,專用項目59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956項(通用項目784項,專用項目172項)。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提名書633份。記者注意到,共有31人獲得提名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提名書633份。記者注意到,共有31人獲得提名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抗疫貢獻突出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抗疫科學家獲提名。
  • 陳薇、雷軍、齊向東等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提名書633份。記者注意到,共有31人獲得提名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據介紹,此次收到的提名書中有人物獎(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提名書79份,項目獎(含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書554份。目前,提名書目錄已經在「北京市科委網站」公布公示。
  • 2020年度北京科學技術獎提名公示 31人獲最高獎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進入公示階段。此次共收到提名書633份,有31人獲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提名,其中包括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多位抗疫科學家。
  • 雷軍、陳薇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提名書633份,其中人物獎(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提名書79份,項目獎(含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書554份。
  •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啟動,抗疫相關將獲重點獎勵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正式啟動。據悉,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將重點獎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重大作用,以及為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作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成果。網絡提名工作截至時間為2020年10月31日17時。
  • 多位院士被提名2020年度提名陝西省最高科學技術獎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關於2020年度提名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候選人的公告根據《陝西省深化科學技術獎勵制度改革方案》和《2020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通知》,現將2020年度提名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候選人予以公布。
  •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關於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提名項目的公示
    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粵科函區字〔2020〕391號)的要求,市科技局擬提名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項目共87項,現予以公示(詳見附件),公示期為2020年8月18日至2020年8月24日。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 陳薇、雷軍等在列
    (原標題: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陳薇、雷軍等在列)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公布:6個相關風電項目入圍!(節選)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獲悉,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日前公布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其中有6個相關風電項目,分別為:機械與動力組高效高可靠風力發電機組關鍵技術及應用海上自航自升式超大型深水遠岸風電安裝平臺關鍵製造技術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抗疫科學家陳薇在列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從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有31人獲得提名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程京等抗疫科學家在列。
  • 31人獲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抗疫科學家陳薇在列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從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有31人獲得提名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程京等抗疫科學家在列。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公布,涉及水利的項目有這些
    2020年3月24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發布第95號公告,完成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本屆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專家提名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333項,技術發明獎項目333
  • 雷軍、陳薇等31人獲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官網消息,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11月16日公示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情況。其中人物獎(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收到提名書79份,陳薇、雷軍、齊向東等31人獲得提名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 國家科學技術獎:湖南大學參與自然科學獎1項目、科技進步獎2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結束,此次初評結果: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4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33項,以及2019年度遺留的2項。湖南大學的國家科學技術獎1、國家自然科學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6項,其中化學組項目7項,而由湖南省提名的「螢光探針性能調控與生物成像應用基礎研究」項目,主要完成人都是湖南大學的,初評為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