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6月2日的《文學報》上,刊登了訪談金波老師的文章,文中說,一直在發現兒童、觀察兒童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金波最近提出了自己對幼兒文學作品的三個要求:「有趣」、「有益」、「有用」。中國大百科出版社旗下的知識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娃娃》大型水墨系列幼兒繪本,可以說完全符合這三個要求:有趣、有益、有用。
我們先來看看這套童趣盎然、深藏教育理念的水墨繪本《中國娃娃》之《小蜥蜴是朋友》吧。
有趣:
這套繪本的有趣之處,是選取了中國娃娃生活中常見的生動事例,通過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場景,把孩子帶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感悟成長,同時,親子閱讀引導父母認識孩子、理解孩子,和孩子一起進步。
封面:
水墨繪本特意凸顯了純手工宣紙的肌理之美,突出自然纖維。毛筆楷書與豎排的小字,宛如水墨畫上的提款,LOGO像是印章,這一切設計匠心獨運地構成了水墨繪本獨有的審美意味。印刷小開本精裝,既典雅又可愛活潑,孩子拿著不沉重,手感舒適,無光的特種純質紙,棉質感好,突出了淳樸的裝幀味道。
封面上孩子們與小蜥蜴一起歡跳的場景,為什麼不是小主人公澆澆拿著小蜥蜴?已經閱讀過這套書的讀者都知道女孩子是主角,那麼這個男孩子是誰呢?我們一起往下看:
環襯:
哇,怎麼搞的呀?這上面是啥東東啊?
天哪,是近視還是老花啊?這個都看不出來嗎?是純天然花瓣呀。
這套書特別在設計和用紙上採用淳樸之風,每十本書一個主題,選用一種手工紙做環襯。這套是心理篇,用了花瓣,你覺得這是一種暗示嗎?嘿嘿,當然嘍, 繪本鋪子出品的圖畫書經常關照細節哦。
細細碎碎的天然花瓣也象徵了孩子們純美、童真的美好歲月。真實而樸素,天然而雅致的感覺油然而生。
扉頁:
左頁,特意留白,媽媽爸爸可留言,孩子們也可以自己寫上:這是某某的書 ,總之是專屬墨寶之地哦。
當然,要是遇到這本書的作家、畫家姐姐,也是可以讓她們籤字的地方哦。
右頁,又是豎排的設計方式,突出東方水墨畫的整體美。
故事開始嘍:
開篇就是這麼一張豐富得有些應接不暇的圖畫,這是幼兒園的遊樂場,做遊戲的孩子們都很高興,只有一個左下角的孩子,被戴狼頭飾的孩子嚇著了,他的姿勢,開始要逃跑了。
翻頁,戴狼頭飾的男孩子默默已經嚇走了所有孩子,他來找最後一個,也就是小主人公澆澆了。從圖上看,澆澆不愛搭理他哦,這裡畫家用了異時同圖的視圖語言,左頁的兩個澆澆,表述的是澆澆站起來走了;而不是兩個雙胞胎小朋友呀。
右頁,紅紅跑出場,說的一句話,叫默默收起了狼頭飾,他的表情好像變得疑惑起來。
孩子們開始在另一個地點玩遊戲了,大家圍成一個圈子。默默在圈外,他拿出了沒有吃的蘋果,試圖換取友情。但是,大家沒有被他吸引,反而在看相反的方向。
左頁:默默沮喪了,這時,爬進畫面一隻小蜥蜴,它爬上了紅蘋果,小蜥蜴的前身開始變色了。
右頁:默默因為有了一個蜥蜴,他變得情緒好起來。(有了朋友就不一樣哦,哪怕是個爬行動物呢!)
蜥蜴和默默達成共識,他們誰也不咬對方,(哈哈,這是友情的底線規則哦。)啊,默默興奮起來了。
這頁,大家歡樂的場面,和默默勢單力薄的場面構成對比。默默想尋求友情,但是他不明白,為什麼大伙兒不喜歡自己呢?小蜥蜴一句點破了熊孩子的痛處。
默默想起了自己確實經常欺負人,他無助地告訴蜥蜴,自己很想獲得友情。(注意哦,這個小變色龍蜥蜴爬到它的朋友身上,立刻就變成衣服的顏色了。)
變色龍小蜥蜴的話,使默默慢慢走近大家。小朋友突然發現了默默身上的小蜥蜴,他們跑向默默,就連怕他的那個男孩子,也在隊伍裡呢。(默默這時的小眼神兒,是不是很絕啊?他好像還沒想好,怎麼和大家相處呢?)
哇,澆澆客氣地發出請求,但默默的老習慣一下子冒了出來(很多熊孩子還沒學會與人相處,他們不懂友誼是要共享和分享的)。小蜥蜴的尾巴來提醒默默了,默默在左下圖的表情好像在說:哎呀,我又犯老毛病了。
在這裡,注意看左上圖,小蜥蜴的尾巴可不是兩條哦,是拍打的速度叫我們好像看到上一秒的尾巴還停留在半空呢。
哇,紅紅也來試試默默,默默開始懂得分享。小朋友們高興的神情,其實也在感染默默噢。(注意小變色龍的顏色,隨衣服在變哦)
默默和男孩子們玩起來,更是開心呢。(小變色龍在不同的孩子們的身上,都變成了他們衣服的顏色。)
小朋友是喜歡我的朋友小變色龍呢?還是喜歡我呢?左頁上默默正納悶,小變色龍為自己的好朋友發問了,大家其實還是心有顧慮的,默默舉手的保證,會達成怎樣的結果呢?
翻到這頁,讀者就知道,孩子們都開心地答應了默默的遊戲方案。
默默的想法終於實現了!(但是,這不是默默命令的結果哦!)
默默和大家一起玩得多開心啊!(俯視圖裡,小蜥蜴變色龍在樹上看著孩子們。孩子們的生活中真有這個小蜥蜴嗎?每個讀者都可以有自己的回答。)
故事之後,有導讀,有教學設計與分享,心理工作者、作家保冬妮幫助父母、幼兒園老師做好了閱讀延伸和遊戲延伸,可謂貼心服務到家了。30冊每冊都有各不相同的遊戲與閱讀拓展,孩子們可以在圖書館閱讀主題相關的更多作家的兒童文學和繪本,這是多麼大的拓展啊。
後環襯:
與前環襯採用了相同的純手工鮮花紙做底襯,讓我們再一次感受童年的美好吧。
封底:
封底:
這張採取用手機拍攝的方式,叫大家能夠清晰地看出純手工紙的肌理,感受淳樸自然的設計風格。(上面的小點點和線線的痕跡可不是髒哦,那是纖維留下的痕跡啊!)
有益:
有趣的故事在文圖的配合與互動中講完了,這個故事的意義是明顯的。變色龍似乎並非僅僅是個可愛的小動物,它分明是個教育家,有方式有方法,不批評不訓斥,在玩中就解決了熊孩子的大問題。
其實,作為文學故事的寫作者保冬妮,她有在全國婦聯心理諮詢的20年經驗,知道孩子和家長的問題癥結在哪裡,解決孩子的問題不是批評一下就可以改正的,而是要從孩子的感覺和體驗出發,幫助他們認識自己和他人。她常說:「社會性發展對孩子來說太重要了,這是他們一生賴以生存、並找到快樂的基礎。孩子再聰明,智商再高,不會與人交往,生活在自己的小心思裡,是活不好的。」
這本書裡的心理指導者為什麼不是別的角色?而是小變色龍蜥蜴呢?保老師有自己的用意,她說:「小變色龍在任何環境下,都首先學會適應,它的變色,就是保護自己,適應環境。孩子們與人交往要保持個性,同時也要學會和諧與人相處。」這就是《中國娃娃》繪本的教育特色。
有用:
《中國娃娃》確實是一套有用、有教育理念的繪本,它用文學做精神引領,用水墨藝術塑造形象,形成繪本獨特的東方風格。《中國娃娃》繪本之所以有用,在於孩子們聽不夠,因為孩子們在其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熟悉的一切。它有用,在於家長從中學到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醒悟、改正自己的簡單和粗暴。
經常有專家說無用之用是大用,此話有道理。但是,很多家長和老師也經常迷茫於無用怎麼用?有用的繪本,叫家長和老師明白其中道理,親和低調,老少皆懂,這也正是這套書平易近人的好處。
中國繪本不僅僅講述中國娃娃的故事,也用東方智慧引領讀者。電影發展到今天,藝術風格多樣,藝術片、故事片、科教片、動畫片、紀錄片異彩紛呈,手法千姿百態。繪本也應該是百花齊放,千帆馳騁。
金波老師說,寫好「中國式童年」要善於開掘借鑑傳統。《中國娃娃》是一種實踐,也是一種嘗試。用中國審美、和東方風格製作具有中國娃娃童年的生活故事與幻想童話,採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為背景,帶給親子閱讀雙成長,參與互動式的體驗與遊戲穿插在繪本裡,這些特點構成這《中國娃娃》套書最大的亮點,也是讀者反饋最好的熱點。解決熊孩子的問題,繪本肯定不能包治百病;但是拯救熊孩子,繪本一定能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