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黑色」繪本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王繼堃 故事媽媽王繼堃博士

孩子們有的時候會害怕想像出來的「怪物」,

如果用顏色來形容的話,黑色代表了害怕或者恐懼。有一些和黑色有關的繪本,可以讓家長陪伴孩子面對並接納害怕。

讓我們跟隨「黑色」的繪本,陪孩子開啟一場成長之旅吧。

直面內心的害怕和恐懼

小白兔早上醒來,心情非常愉快。可以他突然發現,有一個巨大的大黑兔在自己面前。她非常害怕。可是大黑兔卻一直跟著他。接下來,她跑進了又黑又暗的森林。大黑兔不見了,可是大灰狼出來了。小白兔趕緊跑,跑出了森林。他跑不動跌倒了。就在他以為大灰狼要把自己吃掉的時候,發現大灰狼卻跑掉了。原來,大灰狼看見了大黑兔被嚇跑了。而大黑兔其實就是小白兔的影子。小白兔和大黑兔成了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往前走。孩子們有的時候會想像出來一些害怕的事物,而其實這種害怕可能只是我們的影子而已,而且他還有可能幫助我們。

這是一本啟發孩子直面自己內心深處的害怕和恐懼,最後克服害怕和恐懼的繪本。孩子總是對會對未知的東西懷有害怕和恐懼。當孩子說「媽媽,我害怕」的時候,很多家長會說,「這就是個影子,有什麼好怕的!」,甚至斥責「你這個膽小鬼!」這樣的言語會讓孩子的害怕的情緒無處安放,沒有被同情和接納到。孩子要麼會覺得自己的情緒沒有被接納到,要麼會覺得自己真的是個膽小鬼,等等。其實,孩子的這些害怕,很多情況下是來源於孩子這個年齡段內心豐富的想像力。因此,當孩子說自己害怕的時候,家長首先需要做的,是去承認和共情孩子的這個情緒。接下來可以詢問孩子害怕什麼,以及害怕的原因。然後給予孩子耐心的傾聽和陪伴。家長也可以對孩子說,當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我也會害怕。但是沒關係。一切都會過去的。我們可以和自己的影子做朋友,說不定有些時候,我們的影子還可以保護自己呢。

恐懼是一種學習到的經驗和記憶

一天清晨,霍普家門外突然來了一條大黑狗,全家人頓時陷入慌亂,只有家裡最小的孩子點點沒有躲閃,沒有驚慌。他帶著這隻大黑狗一起穿過森林、走過河道。接下來,大黑狗竟然越變越小,最後成為了家裡的新成員。

可怕的也許不是那個具體的事物,而是深埋在一個人心中對害怕的想像和預期,以及既往的害怕的經驗。害怕這個情緒的經驗,成年人激活了深埋在成年人心中的害怕,並且放大了這種害怕。當記憶深處「害怕」這個情緒的記憶被激活,就如同一個人的心理按鈕被激活,既往的記憶全都出現了,還有可能會變得更強烈。而最小的孩子點點的心中沒有害怕的經驗和記憶,他領著大狗到處走,最後馴服了大狗,大狗也變成了家中的一員。

勇氣和團結

在大海的一個角落裡,住著一群快樂的小魚。他們都是紅色的,只有一條是黑色的。他比他的兄弟姐妹們遊得都要快,他叫小黑魚。小黑魚的其他兄弟姐妹都被金槍魚吃掉了。他很孤單,害怕,悲傷。小黑魚沒有退縮和悲傷,而是勇敢的面對逆境,見識到了海洋中的很多生物。小黑魚遇到一群憂傷的小紅魚,他團結大家組織到了一起,形成了一條巨大的魚。而小黑魚做了這條巨大的魚的眼睛。他們形成的超級大紅魚,把其他大魚都嚇跑了。

跟隨小黑魚在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觀察各種有趣的生物。在小黑魚探險的旅途中,孩子可以覺察和意識到,自己是誰。加深了對於自我存在的認知。小黑魚運用自己的智慧,在困難中尋求自己和夥伴們的生存之道,最終戰勝比自己強大的金槍魚。還因為小黑魚遨遊大海的見識和勇氣,她能想出戰勝大魚的方法。面對困難,小黑魚在群體中發現了自己的價值,也團結了集體的力量。

面對害怕而不是趕走

我們每一個人,包括孩子,都會有一些害怕的事物。當我們想盡辦法要把害怕趕走時,卻反而趕不走。而害怕,最終會過去。光明,終將會到來。我們越是對抗害怕和恐懼,他們就越是緊緊的跟著我們。如果我們可以面對和接納害怕和恐懼,他們便不會再困擾我們了。

席奶奶很討厭黑夜。她絞盡腦汁想趕走黑夜。用掃帚掃,用麻布袋裝,用大鍋煮,用藤蔓來綁,用剪刀剪,把黑夜丟給獵狗吃,塞進草甸裡,沉到井裡,還對黑夜吐口水,可是都無法把黑夜趕走。她累得精疲力盡,不理黑夜睡著了。而這個時候,太陽出來了。

我們可能沒法改變我們討厭或者害怕的東西,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和他們一起和平共處。買你對自己討厭的東西,我們可以怎麼應對?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和討厭的東西。有的人害怕,有的人害怕蜘蛛。家長可以允許並接納孩子可以有自己害怕和討厭的東西。

故事媽媽王繼堃博士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洪恩故事|《怕黑的小北極熊》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洪恩故事|《怕黑的小北極熊》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黑夜沒什麼可怕的 嚇到自己的 不過是自己的想像 終於 他可以快活地拿黑夜開玩笑啦 小朋友們 我們總是對未知的事物 懷有恐懼是正常的
  • 《黑夜裡的怪物》:通過繪本故事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2.學會通過理解和陪伴來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作為大人的我們,在得知孩子內心的想法的時候,會覺得有點可笑,甚至嗤之以鼻。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對這些事物越來越害怕。我們需要做的是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並且給予他們相應的陪伴。
  • 幫孩子克服恐懼有方法,講理、過度保護要謹慎
    如果僅僅是怕蟲子就算了,誰知到後來延伸到怕各種與蟲子相似或有關的東西,一看到就身體顫抖崩潰大哭:看到衣服上有黑色的點點,就開始大哭!看到牆上有個蜘蛛網(都沒有看到蜘蛛),就開始大哭!看到書上有蟲子的圖片,就開始大哭!看到地上有個形似蟲子的雜物(可能是他自己掉落的食物殘渣),就開始大哭!
  • 孩子遲疑不前時,父母運用心理臨界點,可幫助孩子打破恐懼變勇敢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孩子遇到一些從未嘗試過的事情,心裡就會產生恐懼。他們雖然想前進,卻不敢邁出那一步。實際上,這一刻就是孩子的「心理臨界點」。每個家長都應該試著去理解「心理臨界點」這個概念,因為孩子在這一刻的表現是尤為重要的。孩子的表現決定了他們能否克服恐懼和困難。孩子處於"心理臨界點"有哪些表現?科恩博士Lawrence J.
  • 書單|8本萬聖節繪本,讓孩子成為勇敢的生存高手!
    推薦理由:《飄著幽靈的小房子》是一本關於勇氣的繪本。繪本以橘色、黑色與白色三個色調為主,橘色是整個故事的背景色,黑色是小女巫和貓咪的顏色,白色是幽靈的顏色。在這種顏色對比中,故事的主角形象被凸顯出來。即使畫面很簡單,也能呈現出分明、跳躍的版畫效果。
  • 為什麼全世界的孩子都討厭睡覺?這些繪本讓孩子安然入睡
    而孩子則覺得睡覺是件極其無聊的事,好多事都比睡覺要有趣得多。當然,還有一些孩子不願睡覺,是因為對黑暗和悄無聲息的環境存在恐懼心理;或者白天活動量不足,導致晚上依然精力充沛。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自覺自愿地去睡覺呢?
  • 如何克服對飛行的恐懼
    克服飛行恐懼的8條建議如果你經歷了飛行的恐懼,下面的建議可能有助於減輕你在下一次飛行中的不適。保持中心。找到那些能幫助你保持專注和不那麼焦慮的東西。找到能撫慰人心的音樂。帶上你喜歡但也能讓你感覺良好的零食。遠離含糖的東西,因為糖是一種興奮劑。清除其他影響因素。當普遍焦慮加劇時,恐懼症可能會增加。它可能有助於消除額外的焦慮因素,如咖啡因,能量飲料,和任何其他興奮劑。找出你的恐懼。
  • 如何克服對飛行的恐懼
    也就是說,除非你對飛行有實際的恐懼,也就是所謂的恐懼症。有恐懼症的人對飛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持續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遠不止是短暫的不安感。 是什麼引起了對飛行的恐懼? 有幾種可能會導致你對飛行的恐懼。它可能是由單一的直接影響或綜合因素造成的。
  • 9本幽默繪本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如何培養一個有「幽默感」的孩子?人的幽默感有大約30%是天生的,其餘70%則須後天培養。從幽默的繪本開始,讓孩子找到生活裡、學習中的快樂是最好的方式。一本真正吃透了幼兒心理的繪本,會把一個無聲的故事變成一個笑聲不斷的故事。今天為大家推薦到9本幽默主題繪本,每一本都讓孩子捧腹大笑。
  • 下雨天打雷閃電孩子嚇到哭鬧,父母科學引導幫孩子克服心理恐懼
    2)有些孩子害怕雷雨閃電,可能是因為父母或家人傳遞了一些不安信息,比如,打雷閃電時,父母也表現出緊張和害怕,渲染了緊張氣氛,孩子當然也會跟著害怕。3)有的家長過度渲染雷雨閃電的危害,讓孩子從心底產生恐懼。
  • 用繪本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
    一本好的繪本就像是會說話的繪本,一本好的繪本就像一個人一樣可以讀懂孩子的心靈世界。好的繪本會說話,好的繪本更有療愈作用。繪本裡那些讓人哭讓人笑的畫面,那些打動著孩子的瞬間都在帶領著孩子開啟一扇關於「善」的認識大門。
  • 克服飛行恐懼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雖然飛機失事概率遠遠低於汽車,但是對於有著飛行恐懼的人來說,這些數據恐怕仍然無法有效克服內心的恐懼。選擇一個可以避免觸發恐懼的座位如果你在飛行中感到不舒服,那麼花一些額外的錢將非常值得。
  • 「五指閱讀法」幫助家長為孩子選擇合適的英文繪本
    孩子對世界的認識首先來自於「感知」,視覺是感知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更是語言輸入的重要步驟。我們推薦藉助繪本學習英語,因為繪本用五彩繽紛的圖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讀圖知故事,不僅鍛鍊了英語閱讀能力,對孩子的想像、表達、觀察、創造能力都是一種提升。如何選擇最合適的繪本?
  • 有了這些繪本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上幼兒園了
    直到我找到了這幾本繪本,不僅緩解了我的焦慮,更緩解了寶寶的分離焦慮。把這些繪本分享給大家,最好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讀一讀,對孩子很有幫助,既能儘快幫助寶寶度過焦慮期,又能讓寶寶儘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繪本一:《我愛幼兒園》【作品介紹】法國作家塞爾日布洛克的作品,他是法國著名的童書畫家,更是多項童書獎的獲得者,最被我們熟悉的就是這本《我愛幼兒園》,也是他的經典作品之一。
  • 寫給孩子的病毒科普繪本
    「我覺得應該給讀者的孩子梳理這件大事的因果關係,孩子有權利了解大人正在面對的挑戰,也有能力理解大人的各種決策。」給孩子講科普,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繪本。於是,撰文、配圖、製作分享文件、推文,安瀟一氣呵成,僅用了不到一天時間。《我寫給孩子們的「冠狀病毒」繪本,用它解釋正在發生的一切》就這樣誕生了。雖然製作有些倉促,文章一夜之間就傳遍了網絡。僅記者的朋友圈,就有30多位朋友讀過。
  •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繪本 5歲前必讀
    尤其在孩子5歲以前,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養成,而這其中,繪本的作用不容小覷。1.0~1歲《喬比洗澡書系列》《小虎哥翻翻書》《奇妙洞洞書第一輯》《小玻系列翻翻書》《嘰裡咕嚕系列》《好餓的毛毛蟲》閱讀收穫:講述起床、上學、捉迷藏、洗澡、睡覺的故事,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
  • 孩子天性VS英文繪本
    孩子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東西。出生後的嬰兒就自然知道哇哇大哭。餓了會哭,高興會笑,這些記載在人類DNA裡的行為就包含著人類遺傳的神秘天性。對於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孩子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事物,這和嬰兒時期認識四周的新事物是一種相似的過程。如果不通過自然天性的方式進行學習吸收,而是反自然的強行灌輸(綺爸認為一開始就開始背字母和單詞就是一種強行灌輸),輕者事倍功半,重者可能會給孩子留下厭煩逆反的後遺症。
  • 孩子們愛繪本 支招:英文繪本究竟該怎麼讀?
    那麼,用這樣的繪本引導孩子開始英文聽說能力的培養和閱讀,會不會是一種有趣又有效的方法呢?  第一招:不要強迫孩子開口 語言學習從聽、說開始  編輯過眾多英語圖書的「80後」張昳也是一位3歲3個月孩子的媽媽,大家叫她噗噗媽,她帶領大家探討的第一個問題是,究竟英語啟蒙從幾歲開始合適?
  • 繪本分享,關於大自然的這些繪本,讓宅在家的孩子不再纏人
    文|親子早教派 我是小派媽媽,每個月都會帶孩子看30本+繪本,遇到優秀的、冷門的、熱門的繪本,我都想分享給大家。歡迎關注轉發,一起把親子閱讀進行到底。被迫宅在家,一直沒法出門的我們,不想讓孩子看電視機、玩手機,那麼,只好帶孩子看繪本了。
  • 繪本《小黑魚》:給孩子的教育不僅只有「甜」,還需要孤獨與自由
    那麼如何讓孩子面對困難,自己解決?以及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呢?《小黑魚》這本內容豐富,文字簡單明了,寓意深長的繪本將告訴我們答案。本文將從繪本的創作者,繪本風格、特點以及這本書給我們的教育意義和親子共讀啟發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講解,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收穫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