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人老了奸,驢老了猾,兔子老了不好拿」是真的嗎?
自古以來,作為諺語、俗語、習語、老話、老人常說之類的語言,是經過時間千錘百鍊和沉澱的語言精華,也是老祖宗經過貼身經驗總結出來的,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就像俗語說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題主說的這句老人常話是真的!
還有一句是這麼說的「人老了奸,鬼老了猾,兔子老了鷹難拿」,也是這個理。主要是強調經驗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雖然話粗,但理不粗。
經驗多了,不會走彎路,少吃虧,少上當,也是吃虧總結出來的,人一次次吃虧上當,下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並不是奸,是沉穩,是「穩坐釣魚臺」,因為心裡有底、有譜,知道事情該怎麼辦,主要是經歷過。
當然,驢老了滑,主要是相對於「驢蒙眼拉磨」,時間久了,怕累,如果沒人看著、吆喝著,以為沒人在,就偷懶磨滑,這裡題主不應該用狡猾的猾,是偷懶磨滑的滑,無非就是少拉磨。
兔子這個就不用說了,一生中被人、鷹逮過多少次,都僥倖逃脫了,越老越有經驗,知道人哪裡放夾剪,哪裡下扣子,鷹在哪裡,鷹來了去哪裡躲避被殺害,都是有經驗之談。
所以這句農村老人常說:「人老了奸,驢老了滑,兔子老了不好拿」是真的,也是強調注重經驗,畢竟經驗才是最大的積累財富。